《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5
统编必修(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蜡炬(jù)脂膏(hāo)躯体(qū)耕耘(yún)B.铆钉(mǎo)怒涌(nǔ)撑开(chēng)彷徨(páng)C.律吕(ǚ)慰藉(jiè)罅隙(xià)嚣鸣(xiāo)D.情景(jìng)晨曦(xī)荫蔽(yīn)明澈(ch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A项,“膏”应读gāo;B项,“怒”应读nù;D项,“景”应读jǐng。
故选C。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于的/快慰。
(《峨日朵雪峰之侧》)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锲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峨日朵雪峰之侧》)D.淡淡的紫色黄昏/在你航程周围消溶。
/像昼空里的星星。
(《致云雀》)【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
A项,赐于一赐予;C 项,锲入一揳入;D项,消溶一消融。
故选B。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历史剧往往注重剧情和史实的吻合。
郭沫若却独辟蹊径,超越了史实的限制,借此来实现自己借古讽今的目的,如历史剧《屈原》。
②龙是中国的标志,然而,这一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产生一些不可理喻的联想。
③最近几年来,许多中国人对食用野生动物极度狂热,尤其对珍贵的飞禽情有独钟,这导致国内哀鸿遍野。
④王立群教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汉初历史,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⑤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精品习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2022年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一.选择题(共13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蜡炬(jù)脂膏(hāo)躯体(qū)耕耘(yún)B.铆钉(mǎo)怒涌(nǔ)撑开(chēng)彷徨(páng) C.律吕(lǚ)慰藉(jiè)罅隙(xià)嚣鸣(xiāo)D.情景(jìng)晨曦(×ī)荫蔽(yīn)明澈(chè)2.下列各组词语中, 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摈弃(bìn)蹩进(bié)卓尔不群(zhuō)B.富饶(ráo)汆汤(cuān)人烟阜盛(fù)C.倾吐(qīong)榫头(sǔn)命运多舛(chuǎn)D.霓虹(ní)抿嘴(mǐng)轻鸢剪影(yuān)3.(2020秋.路北区校级期中)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于的/快慰。
(《峨日朵雪峰之侧》)B.力的绘画, 力的舞蹈, 力的音乐, 力的诗歌, 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锲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 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峨日朵雪峰之侧》)D.淡淡的紫色黄昏在你航程周围消溶。
像昼空里的星星。
(《致云雀》)4.(2020秋.卡若区期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韩寒是愤青, 而鲁迅、闻一多、柏杨同样是愤青。
一位位愤青, 都是以骂而闻名于世的。
愤青的重点不在“青”而在“愤”, 因为愤怒他们永葆年轻人的活力。
愤青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一必修上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A.“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
D.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2.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雪莱诗选》是我弟弟最喜欢的书籍,他一直舍不得借给别人,请你务必按时奉还。
B.面对网友对某主播因紧张而导致口误的调侃,该主播在受访时回应:主播出错纯属正常,大家不要苛责。
C.黄教授患上重感冒,不能与会,于是给主办方发短信说明情况:偶染小恙,不能如约赴会,还望海涵。
D.一对闺蜜逛商场,同时喜欢上店家仅剩的一套新款衣服,其中一位说:“你穿上更漂亮,我还是割爱吧。
”(2022.高考河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的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
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
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
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基础训练1.( )在闻一多看来,不是唐朝成就了诗歌,而是诗歌成就了唐朝,故而诗歌成了唐朝的__________。
第一个从唐诗中选出__________之作的当数严羽,他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在严羽打开潘多拉盒子之后,七律桂冠便__________,莫衷一是。
A.标志独树一帜言人人殊B.标志独占鳌头言人人殊C.标示独占鳌头众说纷纭D.标示独树一帜众说纷纭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五四以来,诗体大解放、自由诗盛行使新诗出现欧化和散文化的倾向,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以唯美的倾向和浓丽的风格,扯起新诗格律化的大旗。
B.闻一多先生,是英勇的革命烈士,是激情的诗人,是优秀的学者。
C.昌耀的诗总有一股旁人难以企及的壮硕的艺术精神,似乎不屑于浅斟低唱一己情愫,而是要将土地的全部丰富性展示出来。
D.雪莱写了大量优美的抒情诗,如《云》《致月亮》《悲歌》等,雪莱最后一部封笔之作是献给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希腊人民的抒情诗剧《希腊》。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直到“五四”之前,中国诗坛还是旧诗一统天下。
__________①新诗的倡导者们主张废除陈旧的格律,其着眼点当然不仅仅在于形式。
②尽管旧诗曾有灿烂的过去,但到了20世纪初,已成强弩之末。
③它那固定的形式、格律,已使它很难容纳新的思想、新的内容。
④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向旧诗所代表的传统思想与美学观念发起挑战。
⑤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读者的审美要求。
A.①④②③⑤B.②③⑤①④C.①④③②⑤D.②①④⑤③4.下列是关于诗歌意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而“芳草”常用来比喻顽强的生命力,如唐朝崔颢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最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其传世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闻一多当然亦是烂熟于心的,于是,“红烛”作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被现代诗人闻一多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下来。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第1课时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课后篇一起巩固一、夯实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蜡炬.(jù)放号.(háo)躯.体(qū) 酣.畅淋漓(hàn)B.溃.脓(kuì) 号.令(hào)烧沸.(fèi) 按捺.不住(nà)C.脂.肪(zhǐ) 号.叫(háo)匠.人(jiàng) 熏陶渐.染(jiān)D.消弭.(mǐ) 号.角(hào)慰藉.(jiè) 一哄.而散(hòng)项,“酣”应读“hān”;B项,“溃”应读“huì”;C项,“脂”应读“zhī”。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一谈到近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便会情不自禁地津津乐道....说个不停。
B.闻一多经常缺席教授会,基本不参加任何清华的活动,断朋绝友,皓首穷经....,已经到了古人所谓“足不窥户”的地步。
C.那时候,闻一多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朋友间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议他改名为一多,他从善如流....,立刻笑领了。
D.电影中韦一航在雨中哭诉的那番话,不知惹哭了多少人。
韦一航的孤僻,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感同身...受.。
项,津津乐道:饶有兴趣地谈论。
在句中和后面的“说个不停”重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么多若许努力,终于赢得了一句评语:一多是“由学西洋文学而转入中国文学”的“唯一成功者”。
B.这部耗资巨大的影片票房创下新低,豆瓣评分也不高,制片方指责个别影评人未看作品就对电影进行差评的行为是极不妥当的。
C.《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李焕英的女儿从小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健康快乐,而这一点在电影当中也有所体现。
D.最近几日,雾霾天气再现华北地区,有专家透露,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即将从我国北方入境,这或许有助于雾霾浓度的扩散。
课后分层训练(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一、语用小题夯基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昌耀写的是什么呢?是大自然、岁月、生命。
是人陷入岁月的困境中________时,从深山秘境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力量,与困境________的搏斗精神。
而生命在大自然和岁月中复杂的磨砺,以及精神生成的奥秘,则是诗歌所要探究的永恒命题。
与此同时,他在这里给出的,是中国汉语诗歌中一套________的,陌生、孤绝、矿石般的语言系统。
这是他的诗歌最让人激动的魅力所在。
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就是为之震撼,并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
而语言,则是存在于一首诗歌中的更强大的力量。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昌耀流放祁连山时,生命大困厄中的一首诗作,也是他一生的命运模式和象征。
而他此后之所以能________地成为一位大诗人,并形成唯他独有的一套语言系统,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能自已不屈不挠标新立异水到渠成B.不能自拔不屈不挠独出心裁顺理成章C.不能自拔勇往直前标新立异水到渠成D.不能自已勇往直前独出心裁顺理成章解析:选B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不能自拔: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结合语境理解,应选后者。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勇往直前:不怕艰险,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语境强调的是“搏斗精神”,故选用前者更妥当。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构思有独特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结合上下文语境应该选用后者。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顺理成章: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水到渠成”不能作状语,应选用后者。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就是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并为之震撼。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堂精品练习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基础篇1.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但不是绝对地不讲究格律,并且新诗也讲求押韵,只是对于押韵的要求比较宽松,可以句末押韵,也可以隔行押韵和段末押韵。
故选D。
2.(2021·江西·丰城九中高一阶段练习)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诗歌内容及表现手法的能力。
C.“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分析错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
描写“力”的句子,采取直接抒情的方式。
故选C。
3.(2021·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群巨人的形象。
他们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巅致云雀同步练习1.熟悉背景知识,回答问题。
1919 年,“五四”运动的伟大狂潮席卷华夏大地,“五四”精神正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诗歌,作为“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成为当时年轻人宣泄、抒发情感的“载体”。
一大批文学青年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放开喉咙充当号角,为祖国,为民族,为艺术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呼号。
郭沫若就是其中一位“放号”的年轻诗人。
大声朗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解释“地球边上”“放号”在诗中的含义。
2.熟读《红烛》全诗,按照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用“//”给下面的诗句分段。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3.朗读《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用原文词句,完成填空。
(1) 《峨日朵雪峰之侧》中“ ”一句,突出了“我”面对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时的惊讶与敬畏之情。
(2) 《峨日朵雪峰之侧》写小蜘蛛时用“ ”与“ ”两个词将辉煌壮丽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
(3) 《致云雀》中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云雀比作诗人深闺中的少女、“ ”“ ”等,从而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4.知识拓展。
现代诗歌,又称“ ”,其诞生经历了这样的历程:1917 年,《》杂志刊登胡适的《白话诗八首》,标志着现代诗歌正式诞生;1920 年,胡适的《》出版,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1921 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它是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代表诗人有等。
5.诵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完成下列小题。
(1) 反复朗诵全诗,体会其意境和韵律,并给诗歌分三层,用“//”表示,概括每层的大意。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睛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一、现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1920年1、2月间作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诗句中的“殷勤”是“殷切”的意思,写祖国对诗人的关爱。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是说诗人热爱祖国,愿报国济民。
B.诗的第2节通过煤的外形与内心的比较,进一步诉说自己的衷情,表白自己虽然鲁莽直率,但胸中有“火一样的心肠”。
C.诗的第3节交代煤的出身,诗人以煤自喻,不只是表现自己身份、地位之低下,还隐喻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D.诗的第4节进一步说出自己的心愿。
“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诗人在这里把个人命运跟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诗人渴望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答案:C解析:C项,“隐喻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理解错误,应是隐喻自己长久积蓄心中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2.诗中“年青的女郎”比喻什么?这一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年青的女郎”比喻自己的祖国。
这一形象的比喻,既是对祖国的热情赞美,又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深眷念之情。
解析:从“眷念祖国的情绪”可知,“年青的女郎”比喻自己的祖国。
作用结合内容分析。
3.怎样理解“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的含义?参考答案:煤虽是黑的,且经过了千年的埋藏,但依然能燃烧成熊熊烈火,释放出无穷的热量。
诗句的寓意是:别嫌我外表难看,其实我这一类人对祖国拥有无限的忠诚和热爱。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慰藉()(2)嚣鸣()
(3)罅隙()(4)摈弃()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啊啊!不断的(),不断的(),不断的()哟!(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2)红烛啊!“莫问(),但问()。
”(闻一多《红烛》)
(3)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
(4)你好啊,()!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雪莱《致云雀》)
阅读《峨日朵雪峰之侧》,完成3—7题。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中的“仅”如何理解?
“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一句。
“蜘蛛”的作用。
6.比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峨日朵雪峰之侧》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7.探究《红烛》和《致云雀》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
阅读《相信未来》,完成8—10题。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北京
8.比较诗的前三节中所选用的两组意象的内涵的不同。
(1)“蜘蛛网”“余烟”“灰烬”“深秋的露水”“凝露的枯藤”“凄凉的大地”。
(2)“美丽的雪花”“紫葡萄”“我的鲜花”“涌向天边的排浪”“托住太阳的大海”“温暖漂亮的笔杆”。
“相信未来”?
10.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
1.(1)jiè(2)xiāo(3)xià(4)bìn
2.(1)毁坏、创造、努力(2)收获、耕耘(3)蜘蛛(4)欢乐的精灵
3.句中的“仅”字表明登山者攀登的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而是目前自己尽全力能达到的高度,这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仅”字与句中的“此刻”对应,暗示将来还可能达到新的高度。
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比作军旅远去的喊杀声,同时呈现了石砾滑坡的视觉画面和深渊的嚣鸣的听觉效果,展现了一幅震撼人心的雪峰落日图景。
5.“蜘蛛”虽然“小得可怜”却默享着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与“雄鹰”“雪豹”形成对比,表明坚守靠的是内在生命的力量,是意志的坚毅,是精神的坚韧。
6.同:两者都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里的“巨人”和《峨日朵雪峰之侧》里的“登山者”都是人类生命力量的象征,同时又都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映射。
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澎湃,直抒胸臆,借助感叹词表达了对毁坏又创造的“力”
的热情赞颂。
《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抒情更为内敛,以“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展现生命内在的力量。
7.两首诗都选用了传统诗歌意象来表达情感,都以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展开想象进行抒情。
《红烛》运用了李商隐诗中“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烛”意象,展现其燃烧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诗歌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通过诗人的不断发问,一步步解惑,真正理解“红烛”的生命价值,亦坚定了自己的理想追求。
《致云雀》选用了英国传统诗歌的常见意象“云雀”,想象“云雀”飞翔歌唱的场景,又将“云雀”想象成“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突显云雀的美丽。
从头至尾“你”的称呼,表达出诗人对于这一“欢乐的精灵”的热爱和赞颂。
8.第一组意象色调灰暗,象征黑暗的现实、遭遇的不幸;第二组意象色彩明丽,情调温暖,是生命的希望,是苦难中的信念,是理想的光辉。
9.因为未来的人们一定会反思现在,一定会以他们的智慧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一定会肯定“我们的脊骨”,因此诗人“相信未来”。
10.诗歌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诗歌前三节大体以“当…·当… 我依然……用…·写下:相信未来”的形式回环往复,铿锵有力,表达了诗人在苦难现实中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念。
诗中使用拟人手法,比如“余烟”的“叹息”,“鲜花”的“依偎”展现时代的困顿和生命的失意。
比如将“未来”人格化,展示未来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诗中长短句结合,尤其是诗的末尾“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以呼告式的短句向现在、向黑暗宣战,铿锵有力,无所畏惧,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