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后练习题及详解(相信未来)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相信未来问题导学1.本诗第三节的前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精妙之处。
2.《相信未来》整首诗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相信未来”这撼人心魄的信念。
说说诗人“相信未来”的精神动力。
3.怎样理解本诗对人性回归的呼唤?自主探究此诗写于1968年,江青读过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你认为这是一首“灰色的诗”吗?文法导析1.和谐的节奏,优美的韵律。
(1)节奏和谐,隔行押韵,音律优美。
这首诗句式基本整齐,隔行押韵,不少句子开头用字相同,韵律和谐,有一种音乐美。
(2)反复手法的运用。
第一、二节“依然固执”重复出现,强调了信念的坚定与执着;全诗反复提出“相信未来”,有力地表现了主旨。
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明诗人相信未来的信念,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前三节最后都用“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凸显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气氛,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1)比喻诗中的比喻多有所指,其寓意深刻而丰富,如第三节中“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不仅喻指笔体拙笨幼稚,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童心,纯洁真诚,相信未来。
又如第四节中的“睫毛”“瞳孔”,喻指未来的人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能不为假象所惑,能够看透历史的真相和生活的真情。
(2)象征手法例如: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紫葡萄——甜美成熟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鲜花——荣誉、爱情等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技法导练导练目标含蓄蕴藉巧用象征《相信未来》一诗显示出强烈的探索精神与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带有一些现代主义的气质和印记。
这突出表现在对含蓄蕴藉、喻意丰富的象征手法的运用上。
《相信未来》习题基本能力训练1.下列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A.蜘蛛炉台黯然神伤B.睫毛瞳孔长吁短叹C.摇曳灰烬硕果仅存D.曙光笔竿数见不鲜【解析】笔杆。
【答案】 D2.下列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句是()A.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他们是寄予感动的泪水?还是轻蔑的讥笑?B.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奋斗一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价。
C.食指,原名郭路生,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D.当“文革”的迷雾使人们陷入迷茫与混乱时,诗人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
【解析】A.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现在,腐败这股“支流”已经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让舆论对腐败缄默或轻描淡写....,写些粉饰太平的文章,必然会削弱传媒的作用。
B.他虽然劣迹斑斑,但瑕不掩瑜....,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有好的一面。
C.陈水扁一心想搞台独,这种危言危行....令国人唾弃。
D.这家商店原本门庭若市,现在却门前冷落,惨淡经营....,濒临破产。
【解析】B.“瑕不掩瑜”是说一个人优点是主要的,“劣迹斑斑”于此矛盾。
C。
“危言危行”的“危”,正直。
意思是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D。
“惨淡经营”的意思是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答案】 A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什么对于这种管理混乱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B.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规则。
C.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你出国考察去了。
D.经过老书记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解析】A.删去“对于”;B。
删去“毫无例外”;D。
删去“经过”。
【答案】 C5.与下面的诗句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朋友,不要说地上是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未来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凄婉寂寥嬉戏座标B.潮讽瞳孔吝啬浑浊C.明澈峥嵘扉页翱翔D.散漫金璧辉煌旷野旷野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十六七岁的青年朋友们,应该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生命,人生梦想,实现精神成长。
(2)《致青年公民》这首诗,恰似那的露珠,着时代的光辉,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
A.珍惜编织明亮折射B.珍惜编写晶莹反射C.珍爱编写明亮反射D.珍爱编织晶莹折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六月,我们看海去》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力的旺盛,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要去接受惊涛骇浪....洗礼的企盼与渴望。
B.人生,有播种的春,有耕耘的夏,有收获的秋,也有在回顾四季的冬。
四季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四季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c.《沁园春.长沙》中,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趾高气扬....的“同学少年”与被词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明比,而“万类”的自由与被压迫人民的不自由则是暗比。
D.用诗歌唤起失落,用诗歌展望明天,用诗歌吟唱希望。
诗歌是苦难人生的润滑剂,是照亮生活希望和美好未来的启明星。
诗人郭小川的诗作《致青年公民》充满深情地表现了激越的时代特征,以极大的号召力,勉励青年人积极投身到水深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创造自己最富有的人生。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
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B.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不仅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以四言为主的《诗经》体的新诗体——楚辞,而且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相信未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浸渍(zì) 蓓蕾(lěi) 剖(pōu)析追本溯(shuò)源B.庇(bì)护载(zǎi)体友谊(yì) 莘(xīn)莘学子C.殷(yīn)红翘(qiáo)首刹(shà)那少不更(gēng)事D.低劣(liè) 广袤(mào) 婆娑(suō) 卓(zhuó)有成效2.下列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蜘蛛炉台黯然神伤B.睫毛瞳孔长吁短叹C.摇曳灰烬硕果仅存D.曙光笔竿数见不鲜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谌龙与孙完虎的这次对抗打的异常艰辛,共耗时97分钟。
一改之前沉闷的状态,比赛结束时谌龙当场欢呼,那个________风发的谌龙又回来了。
②我国在保障人民群众器官移植医疗需要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器官来源的结构性变革,________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初步建立了符合国情、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体系。
③有些读书人的盲目乐观就在于,读了一点书,就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失去了本应有的无知感。
变得很________。
A.意气摸索自负B.义气探索自信C.义气摸索自负D.意气探索自信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太多则常受别人的思想影响。
读书越多,留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
①也浅薄而不生根②读书而不加思考③决不会有心得④即使稍有印象A.④①②③ 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敬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
课后训练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灰烬.(jìn)依偎.(wēi)摇曳.(yè)给.予(ɡěi)B.曙.光(shǔ)睫.毛(jié)瞳.孔(tónɡ)不屈不挠.(náo)C.惆怅..(chóu chànɡ)参与.(yù)轻蔑.(miè)功亏一篑.(guì)D.嘲讽.(fěnɡ)脊.背(jí)辛辣.(là)扣人心弦.(xu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暗淡暗然失色辨明辩证逻辑B.直言仗义直言国事共商国是C.代劳以逸待劳原型原形毕露D.清秀山青水秀激励雷厉风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各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C.求美者对美容科称赞有加,每每听到这些溢美之词....,科室主任张群便无比欣慰,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肯定,并赢得了更多朋友的青睐。
D.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三枪拍案惊奇》令人遗憾地铩羽..而归..,《团圆》则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告诉我们,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将体育运动推到了很高雅的位置上。
B.“山寨”一词既然有了全新的解释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就不能有任何的“匪”气,不能成为当做无视知识产权、制假贩假的挡箭牌。
C.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下令禁止国家队两年内参加国际比赛终于惹恼了国际足联,今天,国际足联对此事正式作出了回应,他们责令尼日利亚在两天内收回对国家队比赛的禁令。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相信未来一、语言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遏.止(è) 依偎.(wēi) 惆怅.(chànɡ) 摇曳.(yè)B.笔杆.(ɡǎn) 曙.光(shǔ) 睫.毛(jié) 瞳.孔(tónɡ)C.给.予(ɡěi) 铺.平(pū) 焦.急(jiāo) 嘲讽.(fěnɡ)D.脊.骨(jǐ) 寄予.(yǔ) 拨.开(bō) 腐.烂(fǔ)解析:C C项,“给”应读j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报歉轻蔑蛛丝蚂迹春意阑珊B.辛辣灰烬不屈不挠察颜观色C.梗概枯藤矢志不渝备尝艰辛D.辐射凄凉踌躇满志异曲同功解析:C A项,报—抱、蚂—马;B项,颜—言;D项,功—工。
3.(2017·全国Ⅱ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解析: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其陈述对象必须为“人工的”,此处为适用对象错误;②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相信未来》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热爱生命食指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惜属于我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荒槽野径,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注:食指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8年的这首诗,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
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1.这首诗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
请从文中再选取几个相似的意象,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前三节反复出现“热爱生命”,在表达上有何用意?3.试将《热爱生命》和《相信未来》作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之处。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命运食指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我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哪儿找得到结实的舢板?我只有在街头四处流落,。
相信未来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凄婉寂寥嬉戏座标B.潮讽瞳孔吝啬浑浊C.明澈峥嵘扉页翱翔D.散漫金璧辉煌旷野旷野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十六七岁的青年朋友们,应该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生命,人生梦想,实现精神成长。
(2)《致青年公民》这首诗,恰似那的露珠,着时代的光辉,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
A.珍惜编织明亮折射B.珍惜编写晶莹反射C.珍爱编写明亮反射D.珍爱编织晶莹折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六月,我们看海去》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力的旺盛,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要去接受惊涛..骇浪..洗礼的企盼与渴望。
B.人生,有播种的春,有耕耘的夏,有收获的秋,也有在回顾四季的冬。
四季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四季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c.《沁园春.长沙》中,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趾高气扬....的“同学少年”与被词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明比,而“万类”的自由与被压迫人民的不自由则是暗比。
D.用诗歌唤起失落,用诗歌展望明天,用诗歌吟唱希望。
诗歌是苦难人生的润滑剂,是照亮生活希望和美好未来的启明星。
诗人郭小川的诗作《致青年公民》充满深情地表现了激越的时代特征,以极大的号召力,勉励青年人积极投身到水深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创造自己最富有的人生。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
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B.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不仅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以四言为主的《诗经》体的新诗体——楚辞,而且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相信未来》一、基础知识1.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灰烬()凝()露瞳()孔摇曳()曙()光轻蔑()不屈不挠()富饶()绕()口令蛲()虫惆()怅倜()傥()脊()椎2.易错字形笔竿()署光()枯滕()脊粱()不屈不饶()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灰烬:(2)依偎:(3)惆怅:(4)不屈不挠:二、文学常识食指,原名,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
代表作有、等。
与、、等同为“诗”的代表诗人。
三、课文内容阅读《相信未来》一诗,完成下面题目1.用象征手法表达残酷的现实,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了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复咏唱“相信未来”,对表达诗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前三节诗歌的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5.“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对第三节诗句的朗读,停顿不准确的一项是()A.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B.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C.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D.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7.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D.鲜花——收获的果实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8.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比喻历史真相,生活真相。
相信未来同步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5分) A.蜘蛛..(zhīzhū)睫.毛(jié) 瞳.孔(tóng) 寄予.(yú)B.惆怅..(chóu chàng) 曙.光(shǔ)凄.凉(qī) 灰烬.(jìn) C.拨.开(bō) 依偎.(wēi)嘲讽.(fěng) 不屈不挠.(náo) D.迄.今(qì) 同仇敌忾.(kài) 夙.愿(sù) 沧海一粟.(sù) 解析A项,“寄予”的“予”应读“yǔ”。
答案 A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5分)A.枯藤寒暄曙光山雨欲来风满楼B.轻蔑辛辣凝露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给与瞳孔灰烬智者千虑,必有一失D.寄予笔竿茅塞顿开坐收渔人之利解析D项,“笔竿”应为“笔杆”。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5分) A.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人类用食物作为诱饵,许多小鸟都在劫难逃....。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对此真实的写照。
C.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解析A项,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
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此处语境不合,该是“身临其境”。
C项,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此处该为“畅所欲言”。
D项,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此处语境不合,没有比较的对象。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5分)A.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着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2021年高中语文专题一 2相信未来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破碎的美丽乔叶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我喜欢断树残根,枯枝萎叶,也喜欢古寺锈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倾斜玉栏折裂,喜欢云冷星陨月缺根竭茎衰柳败花残,喜欢一个沉默的老人穿着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捡拾破烂,喜欢一个小女孩瘦弱的双肩背着花布块拼成的旧书包去上学。
我甚至喜欢一个缺了口的啤酒瓶或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滚动,然后静止。
每当我看到这些零星琐碎的人情事物时,我总是很专注地凝视着他们,直到把他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界中去。
我确实深深相信:破碎的东西比完整的东西更为真实,更为深刻,虽然它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
他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线中,走到辉煌已假借给别人的今天。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感悟:①缺憾也是一种美;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1.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
——海德2.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
——萧伯纳3.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勉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会补足缺陷。
——雷诺兹一、作者视窗飞越疯人院的诗人当尘世中的诗人纷纷争夺桂冠,食指却在命运的旋涡里头戴一顶滴血的荆冠,他写出的注定是一些风干的血字。
他恐怕是中国的诗人中最疏远功利的一个了。
梵·高疯狂了,随即自杀;食指却能在台风的中心活着,并且继续写诗。
超越死亡很困难,超越疯狂更加困难。
林莽曾如此形容阴影中的食指:“一个背负历史十字架的灵魂是沉重的,诗人在述说希望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压力。
70年代初期,诗人被无情地击倒在生活的尘埃中,但他心中依旧充满抗争的力量。
1.2《相信未来》课文精解
当蜘蛛网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b)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c)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d)
当我的鲜花依偎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
在凄凉的大地上
e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
用孩子的笔体写
段解:前三节为第一部分,写现实是残酷的,但信念永不泯灭。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a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 她有拨开历史风 她有看透岁月篇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c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于感动的热
还是给以轻蔑的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e
那无数次的探 一定会给予热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段解:4-6节为第二部分。
写相信未来的理由,未来
人们有拔开历史风尘的眼睛,未来人们会热情、客
观、公正地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a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b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段解:第七节是第三部分,直抒胸臆,呼唤相信未
来,热爱生命。
相信未来阅读答案相信未来【篇一:苏教版必修一《相信未来》练习】txt>内容:必修一《相信未来》一、基础知识1.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灰烬()凝()露瞳()孔摇曳()曙()光轻蔑()不屈不挠()富饶()绕()口令蛲()虫惆()怅倜()傥()脊()椎2.易错字形笔竿()署光()枯滕()脊粱()不屈不饶()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灰烬:(2)依偎:(3)惆怅:(4)不屈不挠:二、文学常识食指,原名,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
代表作有、等。
与、诗”的代表诗人。
三、课文内容阅读《相信未来》一诗,完成下面题目1.用象征手法表达残酷的现实,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了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3.反复咏唱“相信未来”,对表达诗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4.从前三节诗歌的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5.“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6.对第三节诗句的朗读,停顿不准确的一项是()a.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b.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c.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d.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7.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d.鲜花——收获的果实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8.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比喻历史真相,生活真相。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 2课《相信将来》同步练习一、。
1. 以下句奏停有的一是()A. 当蜘蛛网无情地封了我的炉台B. 我依旧固地平绝望的灰烬C. 在悲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将来D. 当我用手指那涌向天的排浪以下的朗提示,有的一是()A. 相信不屈不的努力——“努力”音要重,得隆重一点。
B .C.D.朋友,定地相信将来吧——“朋友”气要切、自然。
相信死亡的年——“死亡”出疲和感。
相信将来,生命——“相信”“”要得响亮,激情昂。
以下《相信将来》歌片段中意象的理解,不适合的一是)当蜘蛛网无情地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息着困的悲痛,我依旧固地平绝望的灰烬,用美的雪花写下:相信将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暮秋的露珠,当我的花依偎在人的情,我依旧固地用凝霜的枯藤,在悲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将来。
A. 蜘蛛网——黑暗力炉台——生希望的地方B.灰烬的余烟——剩余的希望美的雪花——希望的火花C.紫葡萄——希望的果暮秋的露珠——绝望的眼泪D.依偎在他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鲜花——收获的果实宿4. 以下对语句的理解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这个世界的启迪在荒原——这或许是狼的嚎叫中隐蔽的内涵。
(《像山那样思虑》)(作者用委宛委宛的笔调劝告人们,人生的智慧常常能够从自然中获得启迪,狼的嚎叫展现的是生命的一种狂野与活力,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
).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
(《最后的常春藤叶》)(“杰作”在这里不单因为这片叶子画得传神,更因为这片叶子赐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一般人之间的无私友情,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芒。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江南的冬景》)(作者没有对雪景作实景的描述,不过引用了些诗句,在点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包括的意蕴十分丰富。
).我依旧执拗地摊平绝望的灰烬,用漂亮的雪花写下:“相信将来”,我依旧执拗地用凝露的枯藤,在悲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将来”。
相信未来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灰烬.(jìn)睫.毛(jié)给.予(gěi)鸟声啁啾.(jiū)B.脊.背(jǐ)寄予.(yù)轻蔑.(miè)功亏一篑.(kuì)C.曙.光(shǔ)依偎.(wēi)瞳.孔(tóng)不屈不挠.(náo)D.撞.击(zhuàng)摇曳.(yè)嘲讽.(fěng)扣人心弦.(xu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坐阵声名鹊起真相大白堕落腐化B.青睐呕心沥血究由自取美轮美奂C.宣泄袒露心迹兵荒马乱坐收渔利D.和蔼甘之如饴人情事故不胫而走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
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
B.这种作文形式给学生以极大的展示个性的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究题目和写作要求,信马由缰....,任意为文,结果导致失误。
C.崔颢《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D.这款手机透露出一种华丽尊贵的气质,看上去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王者风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前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亚裔的购买力占全美消费者购买力的4.7%,亚裔成为可以堪称美国最大的消费族群。
B.近年来,以择校热等为表象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欠公平现象正日益演变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C.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D.在刘心武的新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中告诉读者,全本的《红楼梦》不仅存在过,而且八十回后散失的故事也是可以探究出来的。
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诗歌,文学体裁的一种。
课后巩固
检查我的基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灰烬.( ) 摇曳.( ) 瞳.孔( ) 惆怅
..( )
答案:jin yè tóng chóu chàng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光笔竿不屈不饶
答案:—曙;竿—杆;饶—挠。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陈水扁之流__________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通的。
(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__________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3)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现疯牛病,但有关部门已加强了__________措施。
A.妄图激励防治
B.企图激励防范
C.企图激发防治
D.妄图激发防范
解析:“企图”,图谋,打算;“妄图”,狂妄地谋划。
在此用“妄图”更切合句意。
“激励”不能与“热情”搭配,所以要用“激发”。
未发现,所以谈不上治疗,只能用“防范”。
答案:D
4.(2006广东高考A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了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年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解析:A项句式杂糅;B项下降9倍不对,下降或降低只能用分数,倍数只能用于“……的增加”;C项中“对……上”属句式杂糅。
答案:D
5.(2006广东高考A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
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
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
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
....的。
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
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
冰山一角
....,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解析:A项,“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这里是待人细心周到,应为“无微不至”。
B 项中“不堪设想”是事情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属贬义,与语境不合。
C项中的熟语是团结起来力量大,原文意思是虚心学习。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B.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C.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不仅是学生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D.凝视着老人慈祥的笑容,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到半个世纪前的清华园。
解析:A项多重否定不当;B项表意不明,是“仪器”简单还是“观测”简单,没有说清楚;D项无主语,后一分句可改为“我的思绪又被带回……”。
答案:C
7.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
参考答案: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8.仿照下面一节小诗,另写一节句式相同、意思相关的诗句。
不一定……
声色俱厉的,不一定真理在手;
沉默寡言的,不一定心中无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开会坐在中间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权威偏居一隅的不一定无所作为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诗节,完成9—12题。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9.“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是什么意思?试分析“查封”一词的妙处。
参考答案:指黑暗势力扼杀了“我”产生希望的地方。
“查封”用拟人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10.“紫葡萄”“鲜花”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紫葡萄”比喻希望的果实;“鲜花”比喻收获的果实。
11.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现实是残酷的,诗人选择的意象也大都带有灰暗的色彩。
炉台被蜘蛛网查封,贫
困缠绕在周围,紫葡萄化成露水,鲜花也在别人的怀中。
这些意象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饱含着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
尽管这样,诗人依然支持理想、相信未来。
特别是“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残酷的现实、诗人的无助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和理想糅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12.作者为什么要“相信未来”?
参考答案:第4至6节是诗的进一步推进,诗人说出了理由:“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这是一个转折点,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她”就是未来。
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
诗人期待的是“她”能拨去“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综合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14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参考答案:“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把诗中简单的生活当作幸福这一事实来看,诗人的内心是孤独悲凉的,他的心灵已经漂泊得太苦。
14.在作者的幸福观里,分量最重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作者的幸福观里,分量最重的还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关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5—16题。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5.本诗以象征的手法抒写爱情,请说明诗中爱情双方的象征体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双桅船”和“心爱的岸”。
16.请用自己的话,阐释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富有个性的爱情观。
参考答案:两个人既然相爱,就在无形中超越了有形的关系,不必拘于时空的关系,而是以心灵的力量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