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430.50 KB
- 文档页数:9
《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二.设计目的1.了解现浇混凝土结构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过程;2.通过单向板肋梁板、次梁的设计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主梁的设计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3.通过双向板、次梁、主梁的设计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4.熟悉现浇梁、板的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范、提高绘图能力;6.学习绘制钢筋材料表。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一)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制依据有关规范、文献,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设计计算。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进行结构选型、柱网布置,主、次梁布置;2.楼板、主梁及次梁截面尺寸的确定;3.混凝土、钢筋强度等级的选择;4.确定连续板、连续次梁及连续主梁的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5.计算永久荷载(恒荷载)及可变荷载(活荷载);6.不同荷载下的连续板、连续次梁及连续主梁的内力计算:单向板: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双向板及其主、次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7.选取板、次梁及主梁控制截面内力,分别进行配筋设计及构造设计,并进行裂缝及变形验算。
(二)绘制结构施工图及钢筋材料表:(1)楼盖结构布置图(楼板、次梁、主梁布置);(2)楼板配筋图及钢筋表;(3)次梁的配筋图及钢筋表;(4)主梁的抵抗弯矩图,配筋图及钢筋表。
(三)完成成果要求:(1)设计计算书一份。
(2)绘制结构施工图一张A1号图纸,包括楼盖结构布置图,楼板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抵抗弯矩图,配筋图。
四.设计原始资料1.学生分组及设计参数见表1。
每组3-5人,其他参数由指导教师确定。
2.楼面做法:工业仓库:20-25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15-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
百货商场、百货商场楼盖:大理石地面,可根据相关图集由学生自己确定构造做法。
钢筋混凝⼟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1、楼盖梁格布置及截⾯尺⼨确定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0m ,次梁的跨度为6.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
楼盖结构的平⾯布置图如图所⽰。
1.基本设计资料(1)材料C25混凝⼟:2c /9.11f mm N =,2t /27.1fmm N =,2tk /78.1f mm N = 钢筋:HPB235(2y/210f mm N =),HRB335(2y /300f mm N =,55.0b =ξ)(2)荷载标准值仓库活荷载标准值:2k mm /0.6q 、KN⽔磨⽯地⾯:2m /65.0 KN ,钢筋混凝⼟:3m /25 KN ,混合砂浆:3m /17 KN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法)按⾼跨⽐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 ≥l/40=2000/40=50㎜,对⼯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 ≥80㎜,所以板厚取h=80㎜。
次梁截⾯⾼度应满⾜(1/18 ~ 1/12)l=(1/18 ~ 1/12)×6600=330 ~550mm ,取h=500mm ,截⾯宽b=(1/3 ~ 1/2)h=(1/3 ~ 1/2) ×500=167 ~250mm ,取b=200mm 。
主梁截⾯⾼度应满⾜h=(1/14 ~ 1/8 )l=(1/14 ~ 1/8) ×6000=429~750mm,取h=650mm ,截⾯宽度b=(1/3 ~ 1/2)h=(1/3 ~ 1/2) ×650=217 ~ 325mm,取b=300mm 。
(1)、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楼⾯⾯层: 0.65 kN/㎡板⾃重:0.08×25=2.0 kN/㎡板底抹灰:0.015×17=0.255 kN/㎡恒荷载:1.2×2.095=3.49 kN/㎡活荷载:1.3×6=7.8 kN/㎡g+q=3.49+7.8=11.29 kN/㎡q/g=7.8/3.49=2.23<3(2)、计算简图取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由图可知:次梁截⾯宽为b=2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为a=mm 120,则按塑性内⼒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按以下⼆项较⼩值确定:l 01=ln+h/2=(2000-120-200/2)+80/2=1820mml 011=ln+a/2=(2000-120-200/2)+120/2=1840mm故边跨板的计算跨度取lo1=1820mm中间跨: l 02=ln=2000-200=1800mm板的计算简图如图所⽰。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班级: 土木工程双学位班
二、设计题目
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 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 200)
(2)、板的配筋图(1: 50)
(3)、次梁的配筋图(1: 50;1: 25)
(4)、主梁的配筋图(1: 40;1: 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四、设计资料
1.题号:
第n题(见表一, 表中有30道题目, 学生按学号选择不同的题目, 表中长度单位为米)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240mm承重砖墙, 内设钢筋混凝土柱, 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1)、楼面活荷载, 单位为(见表一)(2)、楼面面层: 水磨石地面
(3)、楼盖自重: 钢筋混凝土容重(4)、平顶粉刷:
4、材料
(1)、混凝土: C20或C25。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某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工业厂房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盖梁格布置如下图所示。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 m厚找平层,30m m厚水磨石面层,20m m厚混合砂浆板底及梁抹灰。
2、活荷载:标准值为27k N/m。
3、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钢筋:梁纵向主受力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绘制2张2#图),内容包括:●梁板结构布置图;●板配筋图;●次梁配筋图;●主梁配筋图。
三、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单向肋形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本课程设计要求与目的本课程设计系根据给出的平面示意图,选择结构布置方案,选定柱网及主梁,次梁的位置,并进行连续梁板的计算及绘制配筋详图,要求同学能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进行结构平面布置的方法,掌握连续梁板的两类不同计算方法(弹性,塑性),掌握梁板基本构件的截面设计方法,掌握结构图的绘制方法,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计算内容指示1、结构平面布置在计算书上绘制三种结构布置方案草图(纵向布置方案,横向布置方案、混合布置方案)并比较优缺点后,选择其中一种作为设计计算依据。
2、板的计算连续板按考虑塑性变形的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步骤如下: (1) 绘连续板的计算草图; (2) 确定板的计算跨度;(3) 估计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最小容许厚度及140h l≥);(4) 统计计算板的荷载设计值; (5) 求跨中及支座的弯矩设计值; (6) 根据弯距计算钢筋的数量(配筋); (7) 绘出板的配筋草图。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第一篇: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钢筋混泥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试件,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有关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其独立完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绘图能力。
二、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某内框架结构工业仓库,二层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楼面标高4.00m),墙厚370mm,混凝土柱400⨯400mm。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
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2、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30mm厚水磨石楼面(标准值0.65kN/m2)。
3、活荷载:标准值为7.5 kN/m2。
4、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5、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fc=11.9N/mm2,ft=1.27N/mm2)钢筋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400级(fy=360N/mm2)其余采用HPB235级(fy=210N/mm2)三、设计内容1、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3、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5、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1)、结构平面布置图(2)、板、次梁、主梁的配筋图(3)、主梁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4)、设计说明(5)、次梁钢筋材料表四、成果要求1、课程设计在1周内完成。
2、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钢笔抄写清楚(或打印)。
计算书(施工图)装订顺序:封面、评语页、目录、任务书、设计说明、计算书正文和施工图。
3、施工图统一为A3图纸。
要求图面布局均匀、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作图。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五、参考资料1、《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兴文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GB50009-2001,《建筑荷载设计规范》第二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楼盖,拟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梁格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施工图。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平面图如图1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k=6kN/m2或(q k=7kN/m2、q k=8kN/m2、q k=9kN/m2);(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C25或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或HRB400;(4)墙厚370mm,其中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b×h=350mm×350mm(或400mm×400mm或自定)。
2.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2)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4)梁材料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5)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3.设计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4.设计参考进度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2、进一步理解单向板及双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3、掌握塑性及弹性设计方法;4、对于单向板肋梁楼盖:掌握内力包络图及材料图的绘制方法;5、对于双向板肋梁楼盖:掌握内力计算的塑性铰线法;6、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表达方式及制图规定;7、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资料某三层仓库,内无侵蚀性介质,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结构平面及剖面如图1 所示。
1、尺寸数据见表1;2、屋面及楼面构造做法见图2;3、楼面活荷载见表2;4、材料:板、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柱为C30。
柱截面尺寸见表2。
5、板钢筋为HRB300 级钢,梁、柱主筋为HRB400 级钢,梁、柱箍筋为HPB300 级钢。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计算书部分:1、选定柱网及梁格布置;2、对于单向板肋梁楼盖:板、次梁按塑性理论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对于双向板肋梁楼盖:板按弹性及塑性理论计算、梁按塑性理论计算。
柱按普通箍筋轴压柱计算。
3、计算书要求字迹工整,步骤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装订成册。
图纸部分:对于单向板肋梁楼盖:绘制板、梁布置图及板、次梁配筋图;对于单向板肋梁楼盖:绘制主梁弯矩包络图及配筋图;对于双向板肋梁楼盖:绘制板和梁的配筋图;做全部构件钢筋材料表;四、时间安排课程设计:1周表1 平面尺寸---- 改性沥青防水层___ 20m水泥砂浆找平层____ 炉渣找坡层,最薄处50mm ___ 120m苯板保温层---- 钢筋混凝土板(按设计)___ 20mr混合砂浆天花抹面20m水泥砂浆地面面层钢筋混凝土楼板(按设计)20m混合砂浆天花抹面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掌握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和弯矩调幅法的实质,掌握超静定结构最不利活荷载组合方法,掌握内力包络图及材料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方法,让学生在计算、绘图、应用图表及规范等方面获得必要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是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系05级建筑工程技术、土木工程专业适用2007年6月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某多层仓库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如图,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
1、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石灰抹底2、材料:混凝土:采用C20钢筋: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它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荷载:恒载:包括梁、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 ,水泥砂浆容重20KN/m3,石灰砂浆容重17KN/m3,分项系数γ=1.2g活载:楼面均布荷载标准值6 KN/m2,分项系数γ=1.4g二、截面尺寸选择按不需作挠度验算的条件考虑。
板:h≥l/40次梁:h=(1/18 ~1/12)lb=(1/2 ~1/3)h主梁:h=(1/14 ~1/8)lb=(1/2 ~1/3)h柱:b×h=300×300 mm三、计算步骤1、根据建筑平面图并考虑支承结构的合理性确定主、次梁的梁格布置方案。
并确定板的厚度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
2、板厚和主次梁截面尺寸确定后,宜由指导教师检查后再进行下一步计算。
3、按照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进行板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
4、按照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进行次梁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
5、按照弹性理论进行主梁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
6、计算步骤可参阅教材。
四、设计要求1、完成板梁系统的结构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1)板的内力与配筋计算(2)次梁的内力与配筋计算(3)主梁的内力与配筋计算2、完成板梁系统一号图一张内容包括:(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的配筋图(2)次梁配筋图(3)主梁配筋图(4)说明五、时间安排1、确定现浇楼盖尺寸及梁板布置、绘制梁板布置草图0.5天2、板的荷载、内力计算及配筋1天3、次梁荷载、内力计算及配筋1天4、主梁荷载、内力计算及配筋1天5、正式成图1.5天六、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50001-20014、《钢筋混凝土结构》教材5、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题号:班级:姓名:教师:时间:一、课程设计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罗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二、楼盖建筑平面布置图某仪表厂装配车间的建筑平面如附图所示(L1和L2具体尺寸见任务分配表),所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400mm×400mm。
三、设计资料(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q k kN/m2(具体见任务分配表);(2)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该面层重0.65 KN/m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石灰砂浆粉底厚度20mm,容重为17 KN/m3;钢筋混凝土的容重为25 KN/m3。
永久荷载系数取1.2;可变荷载系数取1.3。
四.设计材料混凝土采用C30;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级钢筋,梁的箍筋和板的受力钢筋为HRB400级钢筋,板的构造筋的为HPB300级钢筋。
五.设计内容(1)确定主、次梁和板的布置,估计构件的截面尺寸,并绘制楼盖平面布置图(包括梁,板编号);(2)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进行板的配筋计算并绘制板的配筋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3)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次梁的内力,进行次梁的配筋计算并绘制次梁的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20~1:30);(4)用弹性理论方法计算主梁的内力,进行主梁的配筋计算并绘制主梁的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罗图、抵抗弯矩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20~1:30)。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及目的1.1 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2设计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掌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3)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4)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5)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6)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7)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2. 设计资料(1)某工业仓库,设计年限为50年,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柱截面为400×400mm 。
(2)结构布置柱网尺寸及楼面活载大小k q =7.0kN/2m 如表1所示。
(3)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3m ),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3m )。
(4)材料选用: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30;钢筋:主梁及次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360/y f N mm =),其余使用HRB335级钢筋(300/y f N mm =)。
(5)按《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设计该肋梁楼盖。
图1楼盖结构图表1结构布置柱网尺寸及楼面活载大小班级次梁跨度(mm) 主梁跨度(mm) 楼面活载标准值kq(kN/m2)B L1 6000 5400 6.02 6300 6000 7.03 6600 6300 8.03. 设计内容和要求进行楼盖梁板系统结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一本,楼盖结构施工图(一号图)一张;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3.1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本梁板结构系统布置的优缺点评述;(2)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3)板、梁计算简图;(4)荷载计算;(5)内力分析及内力组合;(6)配筋计算;(7)构造要求。
南昌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时学分:2周、1学分课程编号:5102140学生班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1,2,3指导教师:孙笑制订日期:2014年12月归口单位: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模型为连续板或连续梁,其中,次梁是板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
柱或墙是主梁的支座。
为了简化计算,通常作如下简化假定: (1)支座可以自由转动,但没有竖向位移。
(2)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的影响。
(3)在确定板传给次梁的荷载以及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时,分别忽略板、次梁的连续性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
(4)跨数超过五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 10 %时,可按等跨连续梁、板计算。
一、平面结构布置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 1、梁格及柱网布置应力求简单、规整,以减少构件类型,便于设计和施工。
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 ,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 ,主梁跨度则为5.0~8.0m ,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这样主梁的受力均匀,弯矩变化较为平缓,有利于主梁的受力。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
4、为了提高建筑物的侧向刚度,主梁宜沿建筑物的横向布置。
5、在混合结构中,梁的支承点尽量避开门窗洞口。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板的分类 ― 单向板与双向板楼盖结构中每一区格的板一般在四边都有梁或墙支承,形成四边支承板。
为了设计上方便,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 GB 50010 一 2010)规定: (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 2 . 0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2 . 0 ,但小于 3 . 0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方案
设计方案:
1. 任务概述:设计一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包括结构荷载计算、板肋梁尺寸选取、钢筋配筋设计等内容。
2. 结构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确定楼盖的设计荷载,包括恒载、活载和风荷载等。
对楼盖荷载进行分析和计算,并提取各种荷载组合。
3. 板肋梁尺寸选取:根据楼盖的跨度、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选取合适的板肋梁尺寸。
考虑到板肋梁的刚度和强度要求,进行初始尺寸的初步选取。
4. 钢筋配筋设计:根据所选取的板肋梁尺寸和荷载情况,进行钢筋配筋的设计。
包括确定钢筋的布置和配筋率,并进行受弯、剪力和扭转的校核计算。
5. 设计总校核:对设计结果进行总体检查和校核,确保各项设计指标满足规范和要求。
6. 绘制施工图:根据设计结果,绘制分部图、节点图和放样图等,作为施工图纸提供参考。
7. 编写设计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和结果,说明设计依据和各项设计参数,给出设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的分析。
8. 评审与修改:将设计报告提交给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
9. 施工阶段的技术支持:设计师在施工期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解答相关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
10. 最终结果验收:完成施工后,对楼盖结构进行验收,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这个是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任务方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书任务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多层工业厂房中间层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面。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确定柱网尺寸,主梁、次梁布置,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楼盖平面结构布置图。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计算板的正截面承载力,绘制板的配筋图。
3.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次梁的内力,计算次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能力,绘制次梁的配筋图。
4.主梁设计:按弹性方法计算主梁的内力,绘制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主梁正截面、斜截面的承载力,并绘制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建筑平面尺寸:(如图)
主梁下附墙垛尺寸为370×490mm,下设柔垫200mm厚,中间混凝土柱尺寸为500×350mm。
序号:;学号;
⑴、使用荷载:;
⑵、楼面面层:;
⑶、钢筋混凝土楼盖自重γ=25KN/m3
⑷、吊顶及梁粉刷:15mm厚M5混合砂浆粉刷γ=17 KN/m3,包括白
石膏、喷白二度。
3、材料:
⑴、混凝土:。
⑵、钢筋:主、次梁的主筋采用II级钢筋,其它部位采用I级钢筋。
4.有关支承情况
四、结构布置:
墙、柱、梁位置要求按建筑物使用要求来决定。
本设计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要按照实用经济的原则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1、柱网可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2、板的跨度:一般在1.7---2.7m,由于实际上不易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
跨度,故一般将边跨布置的小些,但跨差不宜超过10%;
3、次梁的跨度:一般在4.0---6.0m,较为合理是五跨,中间各跨可布置
成等跨,若边跨不能与中间各跨相等,可布置略小些,但跨差不宜超过10%;
4、主梁的跨度:一般在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2-3倍,各跨度
值的设计与次梁相同。
五、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纸
1.计算书部分
计算书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设计中结构计算理论、方法、步骤、数据、表格要正确、完整。
2.图纸部分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板的配筋图(标注墙,柱的定位轴线编号,定位尺寸线及构件编号、楼板结构标高);
(2)次梁配筋图(标注次梁的截面尺寸,梁底标高,钢筋直径、级别、根数,钢筋编号等);
(3)主梁配筋图(绘制主梁的弯矩包络图,主梁的截面尺寸及梁底标高,钢筋直径、级别、根数,钢筋编号等)。
六、其他
1.计算书格式及书写步骤参阅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册)教材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2.计算书要求字迹端正、清晰,要有必要的计算图形。
3.施工图要求图面匀称美观、线条清楚、字体端正。
尺寸详细,符合施工图要求。
七、设计内容及步骤:
(一)、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板、次梁、主梁截面的假定:
板厚:t≥60mm,一般取70-80mm
,b=(1/2-1/3)h 次梁截面尺寸:h=(1/12-1/18)L
次梁
,b=(1/2-1/3)h 主梁截面尺寸:h=(1/8-1/14)L
主梁
主、次梁的截面高度和宽度以50mm为模数。
2、板的计算简图:
板为多跨连续板,凡大于五跨的连续板,可按五跨连续板考虑,除边跨及第二支座处,其余按中间跨及中间支座考虑。
面层:面层厚×水泥砂浆容重×1m板带
板自重:板厚×钢筋混凝土容重×1m板带
板底粉刷:粉刷厚×混合砂浆容重×1m板带
恒载标准值:g k=Σ
恒载设计值:g=分项系数×g k
(2)可变荷载:
标准值:q k=可变荷载×1m板带设计值:q=分项系数×q k
跨截面(M
2、M
3
)和中间支座M
C
计算弯矩可减少20%。
ξ有效数字取3位,力的单位为KN,M的单位为KN-m。
为便于施工,同一板中钢筋直径的种类不宜超过两种,同一板带
(二)、次梁设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当(L
边-L
中
)/L
中
<10%时,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2、荷载计算:
(1)恒载:g
由板传来:板荷载×次梁间距
次梁自重:次梁宽×(次梁高-板厚)×容重
次梁粉刷:厚度×净高×2×单位重
恒载标准值:g k=Σ
恒载设计值:g=分项系数×g k
(2)可变荷载:
定方法见相关叙述,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2)、内力及钢筋截面计算表格可参考下表:
(6)绘出次梁钢筋布置图。
中跨:L
计=L
C
边跨:L
计=L
+b/2+ a/2且≤1.05L
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可按集中荷载考虑。
(1)恒载G:
次梁传来恒载:次梁恒载×主梁间距。
主梁自重:主梁宽×(主梁高-板厚)×次梁间距×钢筋砼容重主梁粉刷:
合计:标准值G k=Σ
设计值:G=分项系数×G k
(2)活载:
标准值P k=次梁活载×主梁间距
设计值:P=分项系数×P k
总荷载:G+P=
3、弯矩及剪力计算:
(1)弯矩公式:M=K
1G+K
2
G
式中:K
1
――恒载作用下弯矩系数
K
2
――活载作用下弯矩系数
K 1、K
2
可由钢筋砼附表中相应栏中查得,计算表格可参见相应
参考书。
(2)剪力公式:V=K
3G+K
4
G
式中:K
3
――恒载作用下剪力系数
K
4
――活载作用下剪力系数
K 3、K
4
可由钢筋砼附表中相应栏中查得,计算表格可参见相应
参考书。
4、绘制主梁的弯矩和剪力的包络图。
应按一定比例在各种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所得的弯矩图(剪力图)迭合在一起的外围包线就是弯矩(或剪力)迭合图。
从而得到每一截面最大最小的弯矩(剪力)计算值。
(1)弯矩包络图:
对于第一跨一般考虑三种情况:
a、最大跨中弯矩图形;
b、最小跨中弯矩图形
c、第二支座最大负弯矩时相应的跨中弯矩图。
对于中间跨一般考虑四种情况:
a、最大跨中弯矩图形;
b、最小跨中弯矩图形;
c、左支座最大负弯矩时相应跨中弯矩图形;
d、右支座最大负弯矩时相应跨中弯矩图形;
包络图绘制步骤:
a、分别求出各种不利荷载作用下相应的支座弯矩并以国一比例分别绘在支座上;
b、将两支座弯矩连以直线作为基线,然后按相应于支座弯矩的荷载作用下绘上相当于简支梁的弯矩图。
c、将各种弯矩图迭合在一起即得外包线,就是弯矩包络图。
(2)剪力包络图(包括每跨左、右的最大、最小剪力图)
a、求出各种不利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处最大剪力相应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剪力图。
b、将各具跨度的两个剪力图(左支座最大、右支座最小)迭合在一起,即得剪力包络图。
5.主梁正截面及斜截面配筋计算:
附加箍筋和吊筋计算
需要按下式计算承受次梁集中荷载所需的附加横向钢筋。
sv yv sb y A mf A f F +≤αsin 2
6、抵抗弯矩图形:
抵抗弯矩图形表示梁截面承载能力变化的图形,它与弯矩迭合图配合应用,可以合理地决定钢筋的弯起点和切断点。
注意:
1、弯起钢筋应在被充分利用的截面以外距离>h/2的截面处弯起;
2、切断钢筋应在理论断点以外20倍直径和充分利用的截面以外1.2倍锚固长度以外切断。
六、其他
1.计算书格式及书写步骤参阅钢筋混凝土结构教材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2.计算书要求字迹端正、清晰,要有必要的计算图形。
3.施工图要求图面匀称美观、线条清楚、字体端正。
尺寸详细,符合施工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