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9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名称: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班级:2009级土木工程专业4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11年月日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1)某工业用仓库,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楼面使用活荷载为29kN/m。
(2)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厚水泥砂浆,10mm厚面层),自重为2γ=,梁板天花用混合砂浆抹灰15mm。
0.65kN/m(3)材料选用a.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C25或C30。
b.钢筋采用受力纵筋HRB335或HRB400;其他钢筋均用HPB235。
(4)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
(5)二楼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楼梯间在此平面外)。
(6)楼板厚度为80mm,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b h⨯=⨯,主梁截面⨯=⨯(或400mm400mmb h⨯或⨯=⨯,柱的截面尺寸350mm350mm250mm700mmb h自定)。
2、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2.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4、梁材料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5.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上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双向板)学校名称: 无为电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14秋土木工程(本)目录1.设计背景 (1)1.1设计资料 (1)1.2 设计要求 (2)2.设计方案 (3)2.1板布置图 (3)2.2选用材料,地面的做法: (4)3.方案实施 (4)3.1板的计算 (4)3.1.1板的荷载 (6)3.1.2板的内力及配筋 (6)3.2 梁的计算 (10)3.2.1梁的荷载 (10)3.2.2梁内力计算 (12)3.2.3梁配筋计算 (13)3.2.3.1正截面受配弯筋计算 (13)3.2.3.2斜截面受配弯筋计算 (15)目录1 设计资料 (1)2 板的设计 (1)2.1 荷载 (2)2.2 内力计算 (2)2.3 截面承载力计算 (3)3 次梁设计 (3)3.1 荷载 (4)3.2 内力计算 (4)3.3 截面承载力计算 (5)4 主梁计算 (6)4.1 荷载 (7)4.2 内力计算 (7)4.3 截面承载力计算 (11)4.4 主梁吊筋计算 (13)多层工业厂房单向板肋梁楼盖1 设计资料某多层工业厂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
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其中梁柱线刚度比均大于3。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厂房底层结构布置图见图1。
楼面做法、边梁、墙、及柱的位置关系见图2。
图1 底层结构布置图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kN/m2,楼面面层为20mm水泥砂浆,梁板的天棚抹灰为20mm厚混合砂浆。
材料选用=14.3 N/mm2)钢筋:梁的受力纵混凝土:采用C30(fc=300 N/mm2),其余采用HRB300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y级钢筋(f=270 N/mm2)。
y2 板的设计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
按刚度条件板厚要求取h=L/30=2000/30≈67mm,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图2 节点详图为70mm,取板厚h=80mm。
目录1、设计任务书-------------------------------------------------(1)2、设计计算书-------------------------------------------------(2)3、平面结构布置----------------------------------------------(2)4、板的设计----------------------------------------------------(3)5、次梁的设计-------------------------------------------------(6)6、主梁的设计-------------------------------------------------(10)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6)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8)附图2、板的配筋图------------------------------------------(19)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0)附图4、主梁配筋图------------------------------------------(21)参考资料:1、建筑荷载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3、材料选用:(1)、混凝土: C25(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Ⅰ级。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针对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该结构的设计、分析和计算过程的阐述,展示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本设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结构概述、荷载计算、构件设计与分析、梁板节点及连接设计、施工及安装。
2. 结构概述本楼盖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采用跨度均布等截面的预制板肋梁构件。
结构整体均布荷载代表了一般建筑的设计情况,旨在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
3. 荷载计算在本设计中,对楼盖结构的荷载进行了详细计算。
荷载包括常用荷载和特殊荷载两部分。
常用荷载主要包括自重、楼面活荷载和雪荷载等,特殊荷载主要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经过计算,得出了各部分荷载的数值,并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规定进行了工况组合,最终得到荷载作用下的最不利组合。
4. 构件设计与分析本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作为承载结构,需要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进行构件的设计和分析。
4.1 单向板设计单向板的设计主要包括板的几何尺寸确定、受力分析和钢筋设计。
根据板的受力特点,合理确定板的厚度和跨度,然后进行弯矩、剪力和挠度等受力分析。
4.2 肋梁设计肋梁是单向板的主要构件,其设计包括几何尺寸确定、受力分析和钢筋设计。
通过合理确定肋梁的几何参数,进行弯矩、剪力和挠度等受力分析,并进行钢筋配筋设计。
5. 梁板节点及连接设计梁板节点的设计是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节点的设计应满足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要求,并确保节点的可施工性。
本设计中,根据节点的受力特点,选择适当的节点形式,并进行相应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设计中应考虑节点的承载力、刚度、连接形式等因素,并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规定进行设计。
6. 施工及安装在这一部分,对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包括梁板制造、预应力张拉、场地布置、施工步骤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单向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目录单向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1.平面结构布置: (1)2、初步确定构件截面尺寸 (2)2.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2)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3)3.1荷载计算 (3)3.2计算简图 (3)4、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6)4.1荷载设计值: (6)4.2计算简图 (6)4.3 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7)4.4配筋计算 (8)4.5施工图的绘制 (10)4.6主梁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 (10)5、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16)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全套图纸,请加QQ11384945091.平面结构布置: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
(1)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m,次梁的跨度为5.4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
2、初步确定构件截面尺寸2.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板厚 mm h B 80≥,(当lh 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次梁 121(=c h ~L )181, 21(=b ~ch )31。
主梁81(=z h ~L )141, 21(=b ~zh )3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 ≥l/40=2000/40=50㎜,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 ≥60㎜,所以板厚取h=80㎜。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1/18 ~ 1/12)l=(1/18 ~ 1/12)×5400=250~500mm ,取h=400mm ,截面宽取b=200mm 。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1. 课程设计概述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该楼盖包括两个部分:一层地面的停车场和上方的公寓。
整个楼盖跨度较大,需要考虑选用何种材料和结构形式。
设计任务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包括荷载计算、结构形式的选择、截面设计等内容。
2. 设计荷载设计荷载是指在设计结构时需要承载的外部荷载,也是本次课程设计的重点之一。
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自重、雪荷载、风荷载、人员活载和车辆荷载等。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假设设计地区为中国南方地区,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12)中的规定进行荷载计算。
设计荷载的详细计算过程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3. 结构形式的选择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结构高度低、选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物。
在选定结构形式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截面设计,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 截面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的截面设计涉及到板、肋、梁的尺寸和配筋参数等内容。
在本设计中,为了实现截面的合理设计,我们采用了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最终输出设计结果。
具体的设计细节和流程如下。
4.1. 整体式单向板设计板是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中的主要构件之一,其设计需要考虑荷载、结构高度等因素。
在本设计中,板厚度选用10cm,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混凝土板配筋率为0.5%。
4.2. 肋设计肋的设计主要考虑肋高度和肋跨度两个因素。
在本设计中,肋高度选用25cm,肋跨度选用4m。
钢筋混凝土肋配筋率为1.5%。
4.3. 梁设计梁是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中的次要构件,其设计主要考虑梁高度和梁跨度。
在本设计中,梁高度选用40cm,梁跨度选用7m。
梁采用双筋矩形截面设计,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率为2%。
5. 梁柱节点设计梁柱节点是指梁与柱之间连接的部分,其设计需要考虑梁、柱的受力情况。
本设计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柱径选用45cm,钢筋混凝土柱配筋率为2%。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引言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楼盖形式。
本文将以某一具体工程为例,对该楼盖的课程设计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过设计计算书的编写,旨在展示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并详细说明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二、工程参数1. 楼盖平面尺寸:长L = 10m,宽B = 8m;2. 楼盖厚度:h = 0.2m;3.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4. 钢筋等级:HRB400;5. 楼盖荷载:活荷载为3.0kN/m²,自重荷载为7.0kN/m²;6. 楼盖跨度:L = 10m,取较小值;7. 楼盖支座条件:四周边界固定,支承条件良好。
三、荷载计算1. 活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规范,活荷载按照规定的荷载系数计算,具体计算过程略。
2. 自重荷载计算:楼盖自重荷载按照混凝土和钢筋的单位体积质量计算,具体计算过程略。
四、截面设计1. 验算截面高度:根据楼盖跨度和设计荷载,采用梁的截面验算方法,计算出截面高度h';2. 钢筋设计:根据截面高度h',计算出截面内钢筋面积As和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ρ;3. 截面构造: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截面的具体构造形式,如矩形截面、T形截面等。
五、受力计算1. 弯矩计算:根据楼盖的受力分析,计算出各个截面的弯矩和剪力;2. 剪力设计:根据截面的承载能力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截面的抗剪承载力,并进行验算。
六、截面验算1. 弯矩验算:根据截面的受力情况,计算出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并进行验算;2. 剪力验算:根据截面的受力情况,计算出截面的抗剪承载力,并进行验算;3. 钢筋验算: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计算出钢筋的抗拉承载力,并进行验算。
七、构造设计1. 确定楼盖板的厚度和钢筋的布置形式;2. 设计楼盖板的梁和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保证楼盖的整体稳定性;3. 设计楼盖板的边缘构造,如挡水条、防水层等。
八、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到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参数、荷载计算、截面设计、受力计算、截面验算和构造设计等相关内容。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首先,进行楼盖荷载计算。
根据楼房的设计用途和使用要求,确定楼盖的荷载。
常见的楼盖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荷载和防护荷载等。
其次,进行楼盖的布置设计。
根据楼盖的尺寸要求和结构空间限制,确定楼盖的布置形式。
一般情况下,采用矩形板和直交肋梁的布置形式。
然后,进行楼盖板的厚度设计。
根据楼盖的荷载和跨度要求,计算出楼盖板的最小厚度,满足楼盖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要求。
接下来,进行肋梁的设计。
根据楼盖板的厚度和跨度要求,计算出肋梁的尺寸和布置形式。
肋梁通常采用矩形或T形截面,其尺寸和布置要满足楼盖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要求。
然后,进行单向板和肋梁的配筋设计。
根据楼盖的荷载和施工要求,计算出单向板和肋梁的配筋数量和布置形式。
配筋要满足楼盖的抗弯和剪力要求。
最后,进行楼盖的施工及验收。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楼盖的施工,包括搭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等。
完成施工后,进行楼盖的验收,检查楼盖的尺寸、强度和平整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刚度及施工工艺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保证楼盖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所用材料质量良好,受力特性稳定,在现代建筑结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为主题,总结和分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分析,为建筑结构中此类构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构造原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由梁、柱、肋板和楼盖组成,中间的梁是支承楼盖的支撑构件,而柱是支承梁的柱,楼盖主要用于形成房屋顶部的屋面,肋板是梁和楼盖之间的平衡器,它们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构造中,钢筋与混凝土所形成的共同单元,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方法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前,应对梁、肋板、楼盖进行满足要求的计算,图纸设计等。
2.检查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3.组装梁,焊接完成,加固更加稳定。
4.安装肋板,钻孔,焊接完成。
5.安装楼盖,完成封闭。
6.完成水泥浇筑,形成完整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力学分析1.算梁的抗弯承载力:采用矩形截面,结合最大弯矩原理和弹性理论计算梁的抗弯承载力。
2.算肋板的抗压及抗拉承载力:采用快速分层法计算肋板的抗压及抗拉承载力。
3.算楼盖的抗压承载力: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根据楼盖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性质,进行局部分析和整体分析,确定其承载能力。
四、结论1.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具有良好的材料质量和受力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原材料的质量、构造原理、施工方法以及力学分析等多方面,确保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安全可靠。
本文总结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力学分析,为该类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期能够更好的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保障。
钢筋混凝土结构-1课程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班级:学号:201015251007学部:土木工程部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12年12月25日钢筋混凝土结构-1课程设计任务书图1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如图1 所示。
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
1、设计资料:楼面做法:20mm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
楼面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6kN/m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内受力纵筋HRB335钢筋,其他HPB300钢筋。
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
其他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荷载设计规范》张帅。
每11-12人为一组,各班分组情况见下表2、设计任务及要求:(1) 、每位同学独立完成楼盖设计的板、次梁和主梁的计算书一份;(2)、完成板和次梁的配筋图2号一张;(3) 、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2号一张。
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目录1、设计资料12、结构的平面布置13、板的设计2(1)荷载 2(2)计算简图 3(3)吊车荷载 9(4)吊车垂直荷载作用下 9(5)吊车水平荷载作用下 104、次梁设计12(1)荷载设计值 2(2)计算简图 3(3)吊车荷载 95、主梁设计13(1)荷载 2(2)计算简图 3(3)吊车荷载 9400*400钢筋混凝土柱某多层工业建筑的楼盖如上图所示。
1设计资料:楼面做法:20mm 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 石灰砂浆抹底。
楼面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6kN/m 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内受力纵筋HRB335钢筋,其他HPB300钢筋。
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
其他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荷载设计规范》;张帅 2结构的平面布置方案(1)由于横向柱距与纵向柱距相等,中间无走道,所以使用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的方案。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27.0/kN m 。
2、楼面面层小瓷砖地面自重为20.55/kN m ,梁板底面混合砂浆抹灰15mm ,混合砂浆容重317/kN m γ=。
3、材料选用:C20混凝土,容重325/kN m γ=;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热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热轧钢筋。
二、截面估算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 ,次梁的跨度为5.8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 。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2、按高跨比条件,对于两端连续的单向板,当112400604040h l mm ≥=⨯=时,满足刚度要求,一般不必作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258004003861515l h mm mm mm =>==,取400h mm =。
截面宽度11~23b h ⎛⎫= ⎪⎝⎭,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372007006001212l h mm mm =>≈=,700h mm =,截面宽度mm b 250=。
5、柱截面取400400b h mm mm ⨯=⨯。
图 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三、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四边支承板,215800 2.4232400l l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宜按双向板计算,若按单向板设计时,沿长边方向配置不少于短边方向25%的受力钢筋。
(一) 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取1m 宽板带计算):小瓷砖地面 0.5510.55/kN m ⨯=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1 2.0/kN m ⨯⨯=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10.255/kN m ⨯⨯= 小计 恒荷载: 2.805/k g kN m =活荷载:717/k q kN m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板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m kN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荷载设计值总值:q g +=1.2 1.312.47/k k g q kN m +=(二)计算简图及计算跨度图 2 板的支承布置图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板的计算边跨11202400100120224022n l a mm +=--+=1802400100120222022n l h mm +=--+=取02220l mm =;中间跨 24002002200n l mm =-= 平均跨度 (22202200)2210l mm =+= 边跨与中间跨相差:22202200100%0.91%10%2210-⨯=<故可按五跨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q+g=12.47kN/m图 3 板的计算简图(三)内力计算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1所示。
表 1 板弯矩计算(四)截面承载力计算板宽1000b mm =;板厚80h mm =,25s a mm =,则0802555s h h a mm =-=-=, C20混凝土,1 1.0α=,9.6/c f N mm =;HPB235钢筋,2210/y f N mm =。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表2所示。
表 2 各跨跨中及支座配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b 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
10.45/0.24%0.2%t y f f ρ==>,取1min 0.24%ρ=。
12780.35%0.24%100080ρ==>⨯,符合要求。
根据计算结果及板的构造要求,画出配筋图,见附图——建施1。
四、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一)荷载计算由板传来 2.805 2.4 6.73/kN m ⨯= 次梁自重 0.2(0.40.08)25 1.6/kN m ⨯-⨯=次梁粉刷重 0.015(0.40.08)2170.16/kN m ⨯-⨯⨯= 小计 恒荷载:8.49/k g kN m =活荷载:7.0 2.416.8/k q kN m =⨯= 设计值总值: 1.2 1.332.03/k k g q g q kN m +=+= (二)计算简图次梁在墙体上的支承长度240a mm =,主梁截面尺寸400400b h mm mm ⨯=⨯,则各跨的计算跨度为中跨: 0580********n l l mm ==-=;边跨: 125024058001205675222n l a mm +=--+=1.025 1.025********n l mm =⨯=,取小值5675mm平均跨度: (55505675)/25613l mm =+= 跨度差: (56755550)/5613 2.2%10%-=<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5所示。
图4次梁的布置图q+g=32.03kN/m图5次梁的计算简图(三)内力计算内力计算结果见表3及表4。
表 3 次梁的弯矩计算表 4 次梁的剪力计算(四)截面承载力计算 1.截面计算次梁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
边跨: '115675189233f b l mm ==⨯='2400f n b b s mm =+=取'1892f b mm =中间跨: '115550185033f b l mm ==⨯='2400f n b b s mm =+=取'1850f b mm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2.判断截面类型040040360h mm =-=,2300/y f N mm =,29.6/c f N mm =10801.09.6189280360464.9893.7822f c f f h f b h h kN m M kN m α'⎛⎫⎛⎫''-=⨯⨯⨯⨯-=⋅>=⋅ ⎪ ⎪⎝⎭⎝⎭,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计算结果表明次梁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截面配筋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计算结果略。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5所示。
表 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6所示。
表 6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五)计算结果及次梁的构造要求绘次梁配筋图,见附图——建施2。
五、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因主梁与柱线刚度比大于4,故主梁可视为铰支在柱顶的连续梁。
(一)荷载计算次梁传来的荷载:8.49 5.849.24kN⨯=主梁自重:(0.70.08)0.25 2.4259.3kN-⨯⨯⨯=主梁粉刷重:2(0.70.08)0.015 2.4170.76kN⨯-⨯⨯⨯=小计 恒载:=k G 59.30kN恒载设计值: ==k G G 2.1 1.259.3071.16kN ⨯=; 活载设计值: =Q 1.397.44126.67kN ⨯=。
全部荷载设计值: 71.16126.67197.83P G Q kN =+=+= (二)计算简图主梁支承长度370a mm =,柱截面为400400b h mm mm ⨯=⨯。
各跨的计算跨度为边跨: 0117200120200130370/2400/2713522n l l a b mm =++=---++=柱0 1.025 1.025*******/271192n bl l mm ≥+=⨯+=,取小值7119mm中跨: 072004004007200n l l b mm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7所示。
图 6 主梁支承布置图P=197.83kN/m图 7主梁计算简图(三)内力计算 1、弯矩计算QL k GL k M 21+=(其中,1k 、2k 可由相关资料查取)主梁弯矩的计算如表7所示。
表 7 主梁弯矩计算弯矩包络图:1)第1、3跨有活荷载,第2跨没有活荷载 支座B 或C 的弯矩值为258.1B C M M kN m ==-⋅。
在第1跨内以支座弯矩0A M =,258.1B M kN m =-⋅的连线为基线,作71.16G kN =,126.67Q 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011258.1()197.837.119383.423333B M G Q l kN m ++=⨯⨯-=⋅02112258.1()197.837.119297.383333B M G Q l kN m ⨯++=⨯⨯-=⋅。
在第2跨内以支座弯矩258.1B M kN m =-⋅,258.1c M kN m =-⋅的连线为基线,作71.16G kN =,126.67Q 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为:01171.167.2258.187.31633B Gl M kN m +=⨯⨯-=-⋅。
2)第1、2跨有活荷载,第3跨没有活荷载在第1跨内以支座弯矩0A M =,420.44B M kN m =-⋅的连线为基线,作71.16G kN =,126.67Q 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011420.44()197.837.119334.653333B M G Q l kN m ++=⨯⨯-=⋅; 02112420.44()197.837.119189.163333B M G Q l kN m ⨯++=⨯⨯-=⋅。
在第2跨内,136.8081.17217.97C M kN m =--=-⋅。
以支座弯矩420.44B M kN m =-⋅,217.97C M kN m =-⋅的连线为基线,作71.16G kN =,126.67Q kN=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012()()3312197.837.2217.97(420.44217.97)119.84233C B C G Q l M M M kN m +++-=⨯⨯-+-+=⋅011()()3311197.837.2217.97(420.44217.97)189.3333C B C G Q l M M M kN m +++-=⨯⨯-+-+=⋅3)第2跨有活荷载,第1、3跨没有活荷载258.10B C M M kN m ==-⋅。
第2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设计值为: 011()197.837.2258.1216.6933B G Q l M kN m ++=⨯⨯-=⋅(与前面计算的2,max 215.29M kN m =⋅相近)。
第1、3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的处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011258.1071.167.11982.833333B M Gl kN m +=⨯⨯-=⋅;02112258.1071.167.119 3.23333B M Gl kN m ⨯+=⨯⨯-=-⋅ 根据以上计算,弯矩包络图如图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