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复习四》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74 KB
- 文档页数:4
语文拼音复习教学反思语文拼音复习教学反思1课件《复习四》是汉语拼音教学的最后一次复习课,结合本节课第二课时课堂教学的相关情况以及课后讨论,我对本课中的三个环节进行了以下三点反思。
一、“我会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拼音复习课的内容,往往以板块的形式呈现,每一版块都有相应的板块名称,例如“我会讲、我会写、我会连”等等,纵观这些名称,不难发现,“读、写、讲、背”,这些都体现出学生对拼音的实践和运用,因此,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以教学本课第四部分“我会讲”为例,我对这一环节的目标设置为“正确拼读图上的音节,通过结合图片,看图讲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也就是说,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要学生观察画面,自己想象讲故事。
这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中,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后便自己根据画面讲解了故事情境,最后抛出这个问题“当要去上学校的小兔和要去摘桃子的猴子都来到了岸边,他们会怎么过河”让学生思考,请他们合理编故事。
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他们的回答一直纠结在“怎么过河”这一问题上面,以至于编故事时没有关注画面本身的内容,也没有跳出我说的'情境。
最后由于时间吃紧,只指名三位同学讲故事后便同桌互讲匆匆收场。
课后发现,这个环节一开始时的“情境创设”就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导向错误的。
教师的牵引性太强,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思维模式,以至于最后所编的故事都是大同小异。
同时,教师做了学生该做的事,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的机会更少了。
其实本环节在拼读音节过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观察画面,合理发挥想象来编编故事,并且用图上的音节。
在学生创编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相机渗透一些文明礼让方面的教育。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锻炼了表达能力,又结合了拼音的复习巩固。
总之,在此类板块的教学中,应谨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我会读”:目标的设定不应局限于内容表面。
在教学“我会读”这一板块中,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当小老师读、游戏读等多种方式,正确认读词语。
新课标人教版学校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四》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设计理念】同学是学习的主体,创设各种情境,让同学乐观的、主动的学习。
乐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力量,培育同学合作学习的习惯,使他们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目标】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
2.能够准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3.能够依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相互谦让的道理。
4.能够准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
5.能够准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6.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挨次排列。
【教学重点】把握和巩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依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
【教学预备】音节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指导履行第1~4题一、第一题:我会连1.“欢迎小伴侣到拼音王国来做客!”拼音王国的伴侣邀请我们班去做客,你情愿吗?2.拼音王国的小伴侣说:“你把他们安挨次连起来,发觉了什么隐秘?”(课件出示书本第一题内容)3.争论得出这是海豚!4.对呀,这是海豚在欢迎我们去秋游呢!(课件出示连接成形的海豚和动化海豚引起小伴侣的留意。
)这时同学欢呼雀跃,激起了同学的爱好。
二、第二题:我会连1.听老师仿照动物的叫声,猜猜是什么动物。
2.再读一读,图下的音节。
(要留意三拼音的读法)3.做“给动物挂牌”的嬉戏。
说说自己喜爱哪种动物,找出这个动物名称的音节,把他们连起来。
4.校对答案。
5.扩展活动:拼读下面的音节。
jīnyúdiànhànqīnɡtinɡwúɡōnɡɡōnɡrénnónɡmínjiěfanɡjūn三、第三题:读读画画1.出示音节,拼读音节。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什么时候要带上这些东西?师:秋游快到了,读幼儿园时要去秋游了,总是爸爸妈妈帮小伴侣们理书包。
现在我们已经是学校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汉语拼音.复习四》教学反思《复习四》是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教学的最后一个复习单元。
内容丰富,以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拼音,汉字的掌握情况,综合性强。
让学生在读、讲、说、做环节中加强了拼读训练。
拼音教学需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才能调动学生兴趣。
因此在一开始我就创设了一个情境:今天贺老师要带大家去做一次快乐的旅行,想去吗?那就让我们出发吧!我们今天要去的第一站是海洋馆,不过现在我们要一起努力通过一些障碍,才能进海洋馆大家有没有信心?(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轻松地走入学习过程,而闯关游戏的设置目的有二,其一是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积极投入学习;其二是闯关的内容就是第一项复习的引子)。
第一步对声母进行了复习。
第二步是读读连连,继续进行情境引入:观完海洋馆,我们走进了动物园,有好多动物想和我们做朋友,但是我们必须得先通过它们的考核。
对韵母进行了区分认读,然后依次出现题目中的6种动物:先出现动物,再出现拼音让学生拼读。
(由动物入手,先有了感官认识,就降低了拼读的难度)。
设计的游戏“找朋友”,既对音节进行了巩固,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寓教于乐。
第三步是我会讲,情境导入: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朋友,其实动物和动物之间也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
在动物园的某个地方,发生了件有趣的事情,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让孩子们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中,对以上三个内容的设计都充满了童趣,在落实教学的过程采用了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让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扎实地复习巩固已学的拼音知识,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拼读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在对音节的拼读中虽然采用的方式很多,但是我发现,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对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及三拼音节的拼读与辨析还有待加强。
《汉语拼音·复习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3、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4、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5、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
6、能够正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7、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第一题:描描读读。
1、先读韵母卡片,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
2、按虚线描韵母,一边描一边想想这个韵母的读音。
3、描完了再按顺序读一读。
拼音王国里的韵母朋友我们都认识了,今天,他们来看我们了,我们跟这些老朋友打打招呼吧!1、教师出示九个复韵母、九个鼻韵母,请学生认读。
2、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读的又对又快。
3、我们不但要会打招呼,还要会写他们的名字,怎么写才漂亮呢?(说一说)学生描写。
4、扩展活动,做游戏“找朋友”。
一部分同学举声母卡片,一部分同学举韵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然后一起拼读一遍,若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不能拼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二)第二题:我会连。
1、听老师模仿动物的叫声,猜猜是什么动物。
2、再读一读,图下的音节。
(要注意三拼音的读法)3、做“给动物挂牌”的游戏。
说说自己喜欢哪种动物,找出这个动物名称的音节,把他们连起来。
4、校对答案。
5、扩展活动:拼读下面的音节。
jīn yú diàn shàn qīng ting wú gōnggōng rén nóng mín jiě fang jūn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汉语拼音4教学反思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读汉字、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工具。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要达到这个目标,上好汉语拼音复习课是重要的一环。
拼音复习课是对汉语拼音的一个巩固、实践和运用。
因此,本学月的研讨课,我们就选择了汉语拼音复习四,由本年级的付勤老师执教,上了复习四的第一课时,听完之后,有自己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在游戏中复习拼音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使枯燥、重复的复习课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玩中使知识得以巩固,印象得以加深。
游戏的方法可多种多样,只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就行。
二、在实践活动中复习拼音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教师应该为刚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
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
例如,在复习形近声母 b d p q 时,让孩子伸出自己的左右手,观察当左右手四指并拢,大拇指伸出时,变化大拇指向上与向下的方向,孩子们惊异地发现,自己的双手与这四个声母是多么的相像,他们一下子就能通过自编的儿歌记住这四个声母。
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
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
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新课的学习尚且如此,复习课中更应放手。
要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激发、鼓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起来轻松愉快。
第一,突出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就像导演,学生个个都是舞台上的主角,个个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
第二,体现情趣性。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闯关游戏,寓练习于游戏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他们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学习巩固了汉语拼音,而且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自主创新的能力。
《汉语拼音复习四》语文教学反思《汉语拼音复习四》语文教学反思《复习四》是汉语拼音教学的最后一次复习课,结合本节课第二课时课堂教学的相关情况以及课后讨论,我对本课中的三个环节进行了以下三点反思。
一. 我会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拼音复习课的内容,往往以板块的形式呈现,每一版块都有相应的板块名称,例如我会讲、我会写、我会连等等,纵观这些名称,不难发现,读、写、讲、背,这些都体现出学生对拼音的实践和运用,因此,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以教学本课第四部分我会讲为例,我对这一环节的目标设置为正确拼读图上的音节,通过结合图片,看图讲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也就是说,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要学生观察画面,自己想象讲故事。
这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中,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后便自己根据画面讲解了故事情境,最后抛出这个问题当要去上学校的小兔和要去摘桃子的猴子都来到了岸边,他们会怎么过河让学生思考,请他们合理编故事。
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他们的回答一直纠结在怎么过河这一问题上面,以至于编故事时没有关注画面本身的内容,也没有跳出我说的情境。
最后由于时间吃紧,只指名三位同学讲故事后便同桌互讲匆匆收场。
课后发现,这个环节一开始时的情境创设就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导向错误的。
教师的牵引性太强,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思维模式,以至于最后所编的故事都是大同小异。
同时,教师做了学生该做的事,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的机会更少了。
其实本环节在拼读音节过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观察画面,合理发挥想象来编编故事,并且用图上的音节。
在学生创编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相机渗透一些文明礼让方面的教育。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锻炼了表达能力,又结合了拼音的复习巩固。
总之,在此类板块的教学中,应谨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 我会读:目标的设定不应局限于内容表面在教学我会读这一板块中,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当小老师读、游戏读等多种方式,正确认读词语。
语文《复习四》教学反思语文《复习四》教学反思1这节课是拼音部分的总复习课,学生刚学完拼音,但又不能熟练拼读音节,这时学生最易厌烦、随意,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拼音情趣盎然地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我把整节复习课的内容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故事串编在一起,“孙悟空漫游拼音王国”展开,学生果然兴趣大增,小眼睛发亮。
并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复习,拼读音节,巩固已认识的字,拼读儿歌等内容以不同的游戏活动形式穿插于故事之中,如:声母、韵母、整体认读的分类采用摘桃子,拼读音节采用小兔过河,巩固熟字用找朋友,孩子乐学,拼读兴趣大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孩子们有了学习劲头,所以相对于一年级最头疼的课堂常规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随着故事情节发展,随机提醒孩子们一些习惯的养成,如“孙悟空喜欢坐得端正的孩子”“我们读得响亮一些,让粗心的猪八戒也听得明白”……整节课我觉得孩子们课堂常规也较好,也避免了常规说教。
回想整堂课,不难发现有许多欠缺之处:1、三拼音学生读得拗口,主要问题出在我的教学指导上,无明确强化该怎样拼读,学生只知道“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对于几个难点拼读的,在课堂学习中应及时发现,并及时加以指导。
2、总担心孩子的课堂习惯问题,在公开课上束缚手脚,不敢让学生个性展示,个别拼读太少,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重复再现的太少,有蜻蜓点水的味道,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只要略施技巧,孩子又何怕重复,于永正老师教学一首《草》不就是让孩子们反复但又充满情趣地背了好多遍吗?背给妈妈听,背给哥哥听,背给奶奶听……我在教学中也完全可以如姚校长所说,读给孙悟空听,读给猪八戒听,读给唐僧听……学生定会拼读得更有劲、有趣。
3、学生在拼音书写听写方面还很欠缺。
语文《复习四》教学反思2a、o、e”及四声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小动物门都起床了。
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多开心啊!瞧,小姑娘来到河边的草地上练起了嗓子,aaaaa—aaaaa在黑板上出示a(我们小朋友也来唱一唱,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的读音,练读a)。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四》教学反思1、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四》教学反思《复习四》是第一册拼音教学部分的最后一次复习。
本次复习有7项内容,根据课时安排,本课时我选择了“我会连”、“读读连连”、“读读画画”3项内容。
根据内容特点,设定了3个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练习书写;2.能够正确地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3.正确地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为了完成预定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把几个没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引导学生融入到老师创设的秋游活动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减少简单、机械的练习所带来的枯燥、乏味。
2.学以致用,通过背诵、辨析、连线、拼读、默写等形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堂课,可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用几张代表性的图片、简练的成语,引导学生走入秋天的情境。
用期待小导游出现的心境,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复习23个声母,以有趣的`连线方式检查背诵。
2.温馨提示,拼读音节,并进行秋游常识的教育和将拼音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的训练。
3.边游边学,巩固音节的拼读。
让学生以参观动物的形式,自然而然地称呼它们的名字,并进行拼读,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拼音的兴趣。
4.有了前几个环节的铺垫,最后以小海豚要求的口吻让学生默写,学生乐于完成,并有相当的自信去完成。
上完课后,回顾整个教学流程,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做得比较好的是:创设的情境活泼有趣,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拼音,学生学习兴趣较高,能较快地参与到教学中,并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目光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关注,课堂上没有被老师遗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重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
做得不够的是:教学语言不够流畅,有些地方还需更活泼;教学时间和流程控制得不够准确,以致拼读的环节时间太仓促,学生参与拼读的训练面不够广;默写的时间太少,来不及在课堂上检查、订正。
《汉语拼音复习四》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声朗读拼音音节大声朗读拼音音节小学一年级是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学生需要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包括音节、声韵母、音调等。
《汉语拼音复习四》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本课本,它以系统的方式教授汉语拼音知识,帮助学生成为熟练的拼音读者。
在《汉语拼音复习四》中,大声朗读拼音音节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
本教案旨在通过大声朗读拼音音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拼音音节,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大声朗读拼音音节,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音节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为日后的汉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份包含拼音音节的录音或视频材料,同时也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工具,如黑板、白板、笔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从一张拼音音节表或者一个拼音音节的录音或视频资料开始引入本节课程。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拼音音节的定义及其在语言中的重要性。
2、传授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传授。
例如:(1)图形教学法:教师可以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各种拼音音节的图形,让学生初步了解拼音音节的基本构成和形态。
(2)声音教学法:教师可以使用录音或视频资料向学生播放拼音音节的声音,让学生熟悉其读音和发音方法。
(3)互动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拼音音节的知识。
3、练习巩固在教授完毕拼音音节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例如:(1)单音节朗读练习:教师可以逐个出示拼音音节的图形或者报出拼音音节的名称,让学生大声朗读它们。
(2)拼接朗读练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音节,让学生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单词或一个简单的句子,并朗读出来。
(3)拼音音节拼写练习:教师可以报出一个单词,让学生拼写出它的拼音音节,并大声朗读出来。
4、作业布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题目进行布置,例如:(1)仿写练习:让学生仿照拼音音节表中的音节,写出相应的汉字,并大声朗读出来。
《汉语拼音复习四》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巩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提高正确拼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能力。
3.提升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进行词语拼写的水平。
教学重点:1.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正确发音。
2.拼音书写规则的掌握。
教学难点:1.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区分。
2.拼音书写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练习题3.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已学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1.老师通过课件展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方法,引导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确保正确性。
3.老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发音示范,其他学生评价。
三、拼音书写练习1.老师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2.学生练习书写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老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作品,互相评价。
四、词语拼读练习1.老师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用汉语拼音进行拼读。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确保正确性。
3.老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评价。
五、游戏环节1.游戏一:猜字游戏。
老师出示一些汉字,学生用汉语拼音猜出汉字,答对者得分。
2.游戏二:拼音接龙。
学生按顺序用汉语拼音接龙,出错者淘汰。
1.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3.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解答。
七、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和书写。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拼音书写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和书写,提高了学生的拼音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发音和书写技巧。
同时,通过游戏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发音不准确,需要老师个别辅导。
《汉语拼音·复习四》教学反思
本文是关于《汉语拼音·复习四》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汉语拼音·复习四》教学反思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逸夫小学曹丽
一个月的学习,终于把拼音中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及其中的四声拼读学习完了。
学习的效果怎样,通过复习课就能很好得体现出来。
同时,复习课还能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重要作用。
通过前几节课的效果及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准备把其中的个别易混易忘的拼音作为课上辅导训练的目的。
所以我采用了:1、复习认读音节。
2、多方式练习拼读音节。
3、识记自学三种拼音字母。
4、打乱顺序进行听写来进行复习。
课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我成长的过程,在其中发现了以下的问题:
1、教师要起到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并重。
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对薄弱环节或是本节课的目的及课堂发生的新情况要做到理解和运用并重,感悟和训练并重。
3、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
4、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练习。
如:用游戏找朋友,猜猜看,并用多读多写多练进行强化训练。
《汉语拼音·复习四》教学反思
浙江省台州市双语学校林凌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据专家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保持在十分钟左右。
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
但是他们一入小学就要从幼儿比较自由的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习转入小学有计划的系统的以多门学科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为主的学习,并且最先要学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汉语
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并且在拼音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地度过幼小衔接的这一个多月呢?这是我多年低段语文教学中一直思索着、探究着的,也是实施新课程后继续思考着、摸索着的。
从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还是比较有效的。
一、创设情境学习汉语拼音
1、在听故事、讲故事中学习拼音:
比如在学习韵母“a、o、e”及四声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小动物门都起床了。
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多开心啊!瞧,小姑娘来到河边的草地上练起了嗓子,aaaaa—aaaaa 在黑板上出示a(我们小朋友也来唱一唱,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的读音,练读a)。
大公鸡也在草地上练起了嗓子,听!ooo—ooo(出示o,多好听啊,大家来学一学,在这个环节中渗透o读音,练读o)。
大白鹅在水里快活地游着,看着自己在水里的美丽倒影,不由得也唱起了歌,e—e,我的身子多么白,我的嘴巴多么红,我是快乐的大白鹅(出示e,教学e)。
小河的清晨好热闹啊!
在读准了aoe以后,再听老师把故事编下去。
鸭子阿姨带着两只小鸭子闻声赶来了(出示ā),鸭阿姨边游边说,这里的空气真清新,小鸭没听清,忙问:“啊,你说什么?”(出示á),鸭阿姨再说了一遍,小鸭们点头说:“啊,听清了,这里的空气真好,我们喜欢在这里游泳。
”(出示ǎ)小姑娘发现了鸭子们,停止了唱歌叫起来:“啊,前面游来了三只鸭子。
”(出示à)在这个编故事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四声的读法。
再让学生认识a头上的四顶帽子,集中练读四声。
学生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掌握了aoe及其四声的读法,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
2、设计一个生活情境来学习拼音:
在教学翘舌音zhchshr时,考虑到这四个声母的读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特意安排了一个“招待客人”的情境。
今天啊,有四位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依
次出示客人来了,我们要打招呼啊,今天这几位客人的名字很特别,叫的时候要把口舌翘起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读zhchshr,当学生会读之后,就请客人(学生戴头饰)进门了,请进门的过程中又巩固了zhchshr的认读)。
再搬椅子来招待客人。
在这招待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加强了zhchshr的认读。
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多读多练,轻松有趣地突破了翘舌音认读的难关。
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习
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传一传(一个接一个把看到的音节传下去)、变一变(用电线折成字母)、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声母一生出韵母,拼成音节读出来,谁读得快又准,谁就赢了,赢者可以刮对方鼻子)、拔河比赛(易混淆的字母写在黑板上,两组小朋友分立两边读卡片,读对的卡片贴在该组绳上,哪边多哪组就赢)、小白鸽送信(信封上用音节写着送信人名字,读对了就能送对,给送对的一份礼物)、长颈鹿请客(叫出用音节标出的菜名)、考一考(拿卡片去考别人)“等。
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三、手脑并用亲密接触汉语拼音
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身体来演演字母,用小手来做做字母,用身边可利用的东西来摆摆字母,用橡皮泥来捏捏字母,用纸来制作拼音图片等,让抽象的拼音字母变得那样的形象直观、可以触摸,使学生感受到拼音字母是那么的可亲可近,它就在我们的身上,就在我们的周围。
这种手脑并用的学习,既培养了动手能力,有开拓了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手段。
四、联系生活多渠道学习汉语拼音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课程来源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
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
在学完了全部声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的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然后贴在上面,有贴在家里的,也有贴在教室里、寝室里的,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
在学完全部字母之后,送学生每天一首诗,让他们自己去拼读,自己去读诗;还让学生试着用
音节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写得好的帖到墙报上展出;在图书角上摆上拼音读物供学生课外阅读。
五、以小组合作,优带差的方式学习拼音
由于智力发展、思维能力等的个性差异,学习汉语拼音时有些孩子接受得就非常快,而有一部分孩子就接受得特别慢,如何做到培优又辅差呢?课堂上我通常采用学生互帮互学的学习方式,有同桌互读的,有四人小组互读的,在互读的过程中引导优生教差生,差生学优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后还让优生带差生看拼音读物,既提高了优生的拼读能力,增设了他们学习课外知识的渠道,又带动了差生,提高了差生拼读积极性。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她永远具有不完美性。
新教材拼音和识字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一个多月教学下来,发现该会认的生字很多学生还不会认,无疑反复呈现是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让孩子多读读看的时间在哪里呢?一周里三个早晨读语文,晚上不是语文老师辅导时孩子们又不去读拼音了。
如何在拼音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呢?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