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济南市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09 MB
- 文档页数:8
济南市2010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本试题满分共200分,其中思想品德试题、历史试题各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II 卷两部分。
第Ⅰ卷(1—8页)为选择题,共90分;第II 卷(9—16页)为非选择题,共110分。
1.2003年的春天,在济南某地发现了商代甲骨文。
这一地方是 A .城子崖 B .大辛庄 C .北园 D .万竹园2.提出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疾病的济南籍名医是A .扁鹊 B .张仲景 C .华佗 D .李时珍3.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事件或现象是A .日本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B .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学习印度的佛法C .考生们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文”D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加强唐与吐蕃的交流4.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宋元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澶渊之盟”、“岳飞抗金”、“蒙古兴起”、“回族的形成”。
这些信息反映出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B .统一国家的建立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民族关系的发展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A .设置西域都护B .设置伊犁将军C .设立宣政院D .设置驻藏大臣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以下搭配不恰当的是A .中英鸦片战争——林则徐B .阿古柏侵占新疆——左宗棠C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康有为7.电视连续剧《松花江上》的热播,引起了国人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关注。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南京大屠杀8.解放济南的主力部队是 A .东北野战军 B .华北野战军 C .华东野战军 D .中原解放军 9.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土地改革的完成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一五计划的实施10.在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促进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事业发展的是11.“他通过政变夺取政权,登上皇帝宝座;他具有非凡军事才能,征服了许多国家而成为欧洲霸主;他主持编制的《法典》,成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山东省201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样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的是太阳系中紧邻的四颗行星,其中行星丙距太阳约1.5亿千米。
据此并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D )A、地球、火星、木星、土星B、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C、金星、地球、火星、木星D、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解:日地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八大行星”按公转轨道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这四颗行星为( B)A、巨行星B、类地行星C、矮行星D、远日行星解:八大行星的分类。
下图的左图为某同学做得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示意图,右图为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略图。
据此回答3-4题。
3、左图中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一刻钟后,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计读数与瓶外的相比( A)A、大B、小C、相同D、难以判别解:瓶的保温作用。
4、右图中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D)A、aB、bC、cD、d解:a表示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b表示太阳辐射被云层反射;c表示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d表示大气逆射。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序号所示的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C)A、1地B、2地C、3地D、4地解:深居内陆。
6、2、3、4三地的纬度大致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D)A、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差异B、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C、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D、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解:同纬度条件下,不同的海陆位置,所处的大气环流条件也就不同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点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 A)A、aB、bC、cD、d解:纬度较低,且沿海有暖流经过。
8、实际调查中发现,c处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在此处交汇的洋流可能是( B)A、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解:c处的地理位置是北纬60度大陆西岸。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省济南卷)地理(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2题)1.在繁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之中,有一个孕育了生命的蓝色星体,她就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是A.地球是个球体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卫星照片D.自转周期为1天【小题2】有关地球基本面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C.从太空看地球更像“陆球”D.世界海陆分布均匀【小题3】在地球上,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A.巴西热带雨林地区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C.北极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2.读图获取信息,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
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地中海沿岸煤炭资源的开发可增加埃及的经济收入。
( )(2)城市分布具有沿海、沿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 )(3)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干旱,水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4)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阳光沙滩吸引着众多的旅游爱好者。
( )(5)埃及和苏丹的国界大致以纬线为界。
( )(6)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尼罗河是主要的灌溉水源,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绿洲。
( )3.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环境差异明显,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之路是永恒的主题。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蒙古族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小题2】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东南少,西北多B.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D.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分布不均【小题3】读下图,对黄河千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B.①河段水流平缓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D.③河段为地上河【小题4】关于我国各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B.塔里木盆地湖泊星罗、沼泽密布C.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D.黄土高原地形平坦、一望无际4.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济南市2010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一、积累与运用(15分)1.按要求默写。
(共6分,每小题1分)A .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 .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C .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D .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E .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F . 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共4分,每小题2分)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全球变暖”这一不争的事实,让这里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一时间,“低碳生活”的理念备受关注。
“低碳生活”倡导降低生活能耗,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对普通居民来说,平时注意节电、节水、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就是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A .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用恰当的修改符号直接在原句上修改。
换用号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B .根据文段,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倡导低碳生活。
(20字以内)3. 名著阅读。
(5分)“我只求内心的安宁,先生,而不被应接不暇的恩惠压得透不过气来。
你还记得你是怎么说塞莉纳〃瓦伦的吗?——说起你送给她的钻石和毛料?我不会做你英国的塞莉纳〃瓦伦。
我会继续当阿黛勒的家庭教师,挣得我的食宿,以及三十英镑的年薪,我会用这笔钱购置自己的衣装,你什么都不必给我,除了……” “噢,除了什么呀?”“你的尊重。
而我也报之以我的尊重,这样这笔债就两清了。
”A. 上面的选段是 与 之间一次对话的节选。
(2分)B. 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3分)二、古诗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 · ·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010山东潍坊地理会考试题(含答案) 2010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2010.6 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
第?卷4页,为选择题,共50分。
第?卷4页,为非选择题,共50分。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时,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卷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隆重举行。
放眼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星罗棋布的场馆各具特色,争奇斗艳。
据此回答1,3题1(上海世博会开幕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处在图中的A(甲乙之问 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问2(上海世博会印度馆设计灵感源自该国气势恢宏的古老建筑,下列建筑中给印度馆设计人员带来灵感的是3(日本国土轮廓像一只桑蚕,上海世博会日本馆也形似淡紫色的蚕茧。
该国领土的四大岛屿中纬度最高的是A(本州岛 B(九州岛 C(北海道岛 D(四国岛读下列四幅北京市的位置图,回答4,5题4(在?图中,海淀区位于市中心的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5(四幅图的比例尺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6(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7(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A(我国东南地区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南端 D(巴西高原 8(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终年温暖湿润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C(终年炎热干燥 D(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被称为“亚洲多瑙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3页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3页为综合题,30分;共5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的代号(ABCD)填写在第4页相应的“答题栏”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东半球中间经线的度数是A.90°EB.90°WC.70°ED.70°W2.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判定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以及A点和甲村的相对高度分别是A.山地大于500米B.山地小于500米C.丘陵大于500米 D.丘陵小于500米读下图,完成3~5题。
3.①②③④四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A.①地中海气候B.②热带沙漠气候C.③热带草原气候D.④热带季风气候4.图中②地所在半岛,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B.煤炭C.金刚石D.铁矿5.图中②地居民多信仰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印度教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主要记录了湄公河沿岸国家人民的生活情景。
据此回答6~7题。
6.湄公河和其它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构成了中南半岛壮丽地表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的特征是A.山势雄浑,雪峰连绵 B.平原辽阔,一望无际C.丘陵广布,溪水北流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7.一艘运载粮食的货轮正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准备外运,船上的货物最有可能是A.小麦 B.玉米 C.稻米 D.小米8.有关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C.石油资源丰富,其开采量居世界前列D.摩尔曼斯克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9.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大洲B.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降水稀少的大洲10.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A.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欧洲东部、大西洋东岸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
图1 图2 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共4页,满分为50分;第Ⅱ卷共4页,满分为50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
3.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应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B .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部低,四周高C .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周边海洋D .气候复杂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2.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日本矿产资源丰富B .中东石油资源匮乏C .中东加工贸易发达D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3.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不属于其有利条件的是A .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B .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 .平原为主的地形D .需要大量进口饲料4.对图1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该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B .图中山脉属于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C .图中山脉以西为中西伯利亚高原D .该国矿产资源丰富,轻重工业都很发达5.关于图2中澳大利亚和巴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 .澳大利亚东部以低矮的高原为主B .澳大利亚地跨热带和南温带C .巴西全部位于南半球D .巴西气候干燥,沙漠面积广大6.小凡学习完美国后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移民国家B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A B C D图3黄河水系示意图 旱地C .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D .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7.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A .南北跨纬度广,有利于多种农业经济发展B .东临大西洋,有利于对外交流C .位于北半球,各地气候差异不大D .寒带面积大,针叶林分布广8.中国各地戏曲丰富多样,如北京以京剧享誉全球。
2010届山东省济南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检测考试地理试题本练习分第I卷和第n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n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 5分,共计45分)下图表示某地某日树影变化,F1表示当地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当地17时的树影,F2与F1等长。
读图完成1〜2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地此日的昼长是10小时B . F1、F2与ON之间的夹角不相同C •当树影朝向N时,北京时间是12点D •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东北2. 若该地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则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能是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B .可能位于非洲西海岸C .主要农业类型是小麦种植业D.此时节易受冷锋影响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比乙地易受泥石流的威胁B. 为避免泥石流危害,丙村可向西南搬迁约1千米C. 丁地位于丙地的上游D.该区域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 2400米4 •甲地能看到乙、丁、丙的哪几处A .看到乙B .只能看到丙C .看到丙、丁读我国不同时期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回答5〜7题。
5. 此时,甲图中上海的风向是A .西南风B .南风C .偏北风D .不确定6. 甲图此时,上海至日本九州岛一线海域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 .阴雨连绵B .晴朗C .大风D .降温7. 乙图中,南疆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去毗同一纬度的北京风力小,影响因素是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读下图回答8〜9题。
9.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热岛效应现象的是D .都能看到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距海远近D .地形&下为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 若纵坐标代表城 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A .绿地面积B .建筑物面积C .工业化程度D .人口数量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120 10080 £20 0读1951〜1999年全国林区、非林区年平均降水量线性趋势图,回答10 •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1. 从图中可以看出,森林的功能有12. 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读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图,回答14〜15题。
山东济南市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山东济南市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山东济南市?() A. 济南市 B. 青岛市 C. 烟台市 D. 淄博市2、山东济南市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A. 北纬36°40′~38°06′,东经116°22′~118°35′ B. 北纬36°40′~39°06′,东经116°22′~119°35′ C. 北纬36°40′~38°36′,东经116°22′~118°45′ D. 北纬36°40′~39°36′,东经116°22′~119°45′3、山东济南市的气候特点是:() A.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凉爽多雨 B. 终年炎热多雨,夏季台风频繁 C.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 冬季寒冷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二、简答题4、简述山东济南市的主要地形特点。
41、请描述山东济南市的气候特点,并解释原因。
三、综合题6、分析山东济南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61、简述山东济南市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答案:1、正确答案是:D. 淄博市山东济南市包括济南市、青岛市和烟台市,不包括淄博市。
2、正确答案是:A. 北纬36°40′~38°06′,东经116°22′~118°35′山东济南市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6°40′~38°06′,东经116°22′~118°35′。
3、正确答案是:C.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山东济南市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这种气候特点主要是由于山东济南市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到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西北季风的影响,寒冷少雨。
4、山东济南市的主要地形特点是南部为泰山山地,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中部为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
2010年山东日照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l~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5~8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1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1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2分,共50分。
1.读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60°N,10°EB.乙位于甲的东北方向C.丙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乙位于北寒带,东半球2.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是A.德黑兰 B.开罗 C.耶路撒冷 D.麦加3.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大文明古国都在亚洲 B.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C.是世界上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D.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4.解决非洲粮食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是A.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C.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D.加强民族团结,减少内部冲突5.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下图A.甲市 B.乙市C.丙市 D.丁市附近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被称为“金砖四国”,2010年4月15日,四国领导人在巴西首都举行第二次会晤。
据此回答6~7题。
6.该次领导人会晤所在城市是A.里约热内卢 B.巴西利亚C.圣保罗 D.新德里7.读某成员国图,判断该国地理特征的正确说法A.以寒带气候为主B.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C.大河全部向北流入北冰洋D.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资源8.目前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是A.采矿业 B.服务业 C.畜牧业 D.种植业随着山东省蓝色经济的发展,拥有“蓝天、碧海、金沙滩”与“海米、绿茶和黑陶”的日照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济南市2010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第I卷单项选择题
地图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反映地面景物时,它常常运用各种符号来表示,据此完成31--32题。
31.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32.济南春季常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
在亚洲这片富饶而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瑰丽多彩的文明和近五分之三的世界人口,人们根据需要将它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地理区域。
据此完成33--36小题。
33.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的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
B.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 亚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D.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34.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该农
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35.日本经济的特点是
A.出口导向型经济
B.发达的加工贸易
C.转口贸易经济
D.单一的商品经济
36.有关印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B.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类型
C.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D.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产业较发达
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千差万别,社会经济
37.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主要因素是
A.欧洲人喜欢吃牛羊肉
B.高原为主的地形
C.河网密布
D.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
38.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国家是
39.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地区是
A.北极地区
B.南极地区
C.东南亚地区
D.中亚地区
40.下列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
B.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浩瀚的沙漠、茂密的雨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原
D.东南亚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4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①亚马孙河流域②尼罗河流域③长江流域④恒河流域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经过建国60年的艰苦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巨龙崛起于世界东方。
下面五组素材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她,请认真思考,完42--46题。
42.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优越、国土辽阔”的是
A.海陆兼备、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B.人口最多,有56个民族
C.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D.南北跨纬度广、雨热同期
43.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征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阔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势东高西低,山区面积广大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4.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又有人说中国是个资源小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C.自然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丰富
45.有关中国经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B.交通运输网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C.上海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
D.东南沿海是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46. 美丽的宝岛台湾物产丰富,居世界首位的是
中国幅员广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地理区域则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
据此完成47--48题。
47.图中表示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是
48.四大地理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
A.北方多旱地,民居多为平顶屋
B.南方地区河流众多,内河航运普遍
C.西北地区干旱,发展了河谷农业
D.青藏地区为高寒草原牧区,传统民居为蒙古包
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
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据此完成49~51题。
49.下列农业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东北平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
D.欧洲西部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
50.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京广、京沪铁路直通本地区
B.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C.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且毗邻港澳
D.热带季风气候的水热条件好
51.西气东输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A.缓解西部的交通压力
B.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C.改善西部的环境污染
D.迅速增加了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读图完成52--53小题
5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农作物的熟制一般为一年两熟,河流有结冰期
B.乙所示区域地形沟壑纵横,处在第二级阶梯上
C.通过丙地区的铁路干线有京广线
D.丁图中有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该区域绝大部分属于暖温带
53.丁图中白昼最长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应为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蜿蜒在地球上的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她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滋润了大地,也形成了各自的水文特点和规律。
据此完成54--55题。
54.右图是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河最可能分布的地区为
A.欧洲西北部
B.亚洲东部
C.地中海沿岸
D.东南亚地区
55.下列四条著名的河流,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济南市2010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第II卷综合题
1.(8分)对号入座。
我国地形复杂,地貌景观形态各异,各区域间差异很大,区域内各具特色。
请将下列景观与对应的区域名称、地理特征连起来。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沟壑纵横地面崎岖地面平坦冰川广布2.(10分)图说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沿江地带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对A河段景观的描述。
()
(3)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H”格局。
()(4)长江上游发展旅游业、中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下游发展水电业。
()
3.(10分)图释导航。
由学生组织的“指南针”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环球新航线的网上模拟探险。
下图是学生自主确定的探险区域和航线,他们对模拟探险中遇到的现象和疑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请参与到活动中,一起完成此次探险。
(1)请判断模拟线路经过的区域名称。
(3分)
A (地区);
B (大洋);
C (运河)。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
(5分)
现象1:H地区有一个低温中心.
现象2:甲国北部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却选择在E处修建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现象3:甲国F处附近,一艘艘装满铁矿石的轮船正等待出港
(3)在图中画出红海附近板块的运动方向。
4.(11分)学以致用。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现状,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A 、B 等三个省(市)。
(2)根据上述材料找出西三角经济圈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3)西三角经济圈在发展中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会有哪些?
5.(11分)问题研究。
济南市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对美国的研究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A课题是“美国乳畜带的分布研究”,B课题是“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研究”。
请你按要求参
与两课题的研究。
(1)下面是两个小组收集的部分资料,请根据两小组研究课题进行选择分类A组:;
B组:。
(2)A组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①据资料解释乳畜带分布在东北部的理由。
②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归纳美国农业生产特点。
(3)据资料简述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与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