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数据库教学反馈医学专业研究生必看
- 格式:ppt
- 大小:949.00 KB
- 文档页数:25
医学信息学重点总结第一章1、医学信息学:是研究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和知识的存储、检索并有效利用,以便在卫生管理、临床控制和知识分析过程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科学。
2、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医学信息、医学信息技术、医学信息系统。
3、医学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医学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人们用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显示信息的相关技术,其研究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
包括的技术: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
4、医学信息系统:是结合生物医学和卫生健康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医疗卫生和健康问题,为临床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
常见的医学信息系统有: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临床信息系统(CI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公共卫生信息系统(PHIS)、远程医学、信息检索、决策支持系统(DSS)、电子病历(EMR)、电子健康档案(EHR)。
5、医学信息学的主要研究进展有:电子病历被持续关注、电子健康正迅速崛起、数字技术更深入临床、信息系统建设方兴未艾、新兴分支学科快速成长。
第二章1、知识管理(KM):是以整合及协作方式来促进信息资产的创造、捕获、组织、访问、和使用过程的一门学科。
应用:①知识管理在医疗卫生决策中的应用知识获取、知识评估、证据形成②知识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隐性知识的管理、显性知识的管理、隐性知识交流共享与显性化的管理2、知识发现:是从数据集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知识的过程。
过程:选择、预处理、转换、数据挖掘、解释与评估第三章1、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医用化学课程中数据库检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及评价一、引言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而数据库检索是他们获取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医用化学课程中数据库检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及评价,以期为医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库检索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数据库检索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分散的信息集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用户提出的查询请求,按一定的检索规则,在数据库中检索、排序和显示信息的过程。
在医学教育中,学生通过数据库检索能够获取最新的医学科研成果、临床实践经验、医学文献等信息,为其学术研究、医学课程学习以及将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支持。
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数据库检索具有如下重要意义:1.提供及时的医学信息:数据库检索能够将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经验提供给学生,使其能够紧跟医学科研前沿,不断更新知识。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据库检索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进行检索、筛选、整理和分析医学信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数据库检索,学生能够了解医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培养科研兴趣,同时也为以后的科研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数据库检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1.促使学生主动获取医学信息在传统的医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有计划地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
而数据库检索则要求学生通过自主的查询、筛选和分析来获取医学信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能力。
2.提高学生信息筛选的能力数据库中的信息数量庞大,学生在检索时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排序,将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出来。
这要求学生具备辨别信息真伪、可信度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数据库中,不同来源的信息各种各样,学生需要结合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从而得出结论。
这样的过程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医学院常用数据库文摘库:外文文摘库:MEDLINE, EMBASE, BIOSIS Preview, SciFinder, 中文文摘库:CBM, CBA。
全文库:外文全文库:OVID, Springer Link, PML, Blackwell, Elsevier, Wiley, EBSCO。
中文全文库:cqvip, CNKI, 万方循证医学库:Ovid 循证医学数据库药物数据库:Micromedex临床暨医药学数据库学位论文库:外文PQDD, 中文万方博硕论文库综合性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评价:本讲座从实用的角度,着重讲解了医学常用的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收录学科范围,期刊数目,收录年份,核心期刊比例等。
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每种类型的数据库都有一个小结,用表格对比了不同数据库的收录年份,期刊数等重要指标。
看了这个讲座,您对医学文献检索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文献检索的千里之行,将由此展开。
常用的医学数据库按照内容揭示程度分为:文摘数据库电子全文数据库引文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2.1.1 中文文摘数据库CBMdisc收录年限比CMCC要长,收录的期刊范围更广,而且有规范的主题词标引,是文献查新的主要中文检索工具。
主要缺点是时滞长,一般在3~4月。
相比而言,CMCC更新快,这一点是突出于CMBdisc的最大优势。
2.1.2 外文文摘数据库比较:MEDLINE偏重于生物医学,EMBASE偏重于生物医学与药理学,在药理上比MEDLINE 收录的更全面。
MEDLINE和EMBASE收录的期刊中,有50%以上是重复的。
BIOSIS Preview 偏重于生物学。
CA偏重于化学。
目前,文摘数据库一般都实现了与全文数据库的全文链接。
如果您的单位订购了这些全文库,那么在文摘数据库中检索到特定的文献后,能直接链接到全文数据库,打开该全文2.1.3 中文全文数据库比较:CNKI是目前国内最好、使用最多的中文全文数据库,CNKI旗下的CHKD面向医学专业,做得比较专业,在国内很多医院购买。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教学背景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医学信息搜索和利用的方法和技能,加强其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掌握医学常用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技巧;2.熟练掌握检索策略的制定;3.熟悉常用的文献管理软件;4.熟悉医学文献的类型和阅读方法;5.掌握基本的信息管理和利用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1.医学常用数据库的介绍和使用方法;2.检索策略的制定,包括关键词选择、联合搜索和文献筛选;3.常用文献管理软件的介绍和使用方法;4.医学文献类型的介绍和阅读方法;5.信息管理和利用技能的介绍和实践。
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先对医学信息检索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2.实践操作:通过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边学边做,操作中逐步熟悉和掌握检索策略的制定和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3.课程设计:结合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搜索策略和文献管理方法,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进行实践和操作;4.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特点,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检索和处理技能。
三、教学评价和教学成果教学评价1.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对学生检索策略和文献管理方法进行评估,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2.期末测试: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医学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互动评价:提供课程回顾和反馈的机会,让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互动式评价,以便不断改进授课效果。
教学成果通过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以下的教学成果:1.掌握医学常用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技巧;2.熟练掌握检索策略的制定;3.熟悉常用的文献管理软件;4.熟悉医学文献的类型和阅读方法;5.掌握基本的信息管理和利用技能。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研究背景
目前,医学信息工程是一门具有前沿性、实用性的技术专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不仅需要在计算机知识、信息学知识以及医学知识层面有较好的掌握,而且要能够将这些知识巧妙的集成起来。
数据库原理课程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的课程内容多变丰富,对学生的要求也复杂多样,对于课程的教学和教师的科学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多种手段实现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适应专业学习要求。
三、研究内容
1、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提供了视觉化、语言化的信息展现方式,可以更好地结合口头讲述和示范示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及其实现过程。
2、讲义设计
讲义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具,在讲义的设计上,要注重实践性、全面性,把重点突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楚掌握数据库的各种概念和相关知识。
3、教学示范
教学示范是一种基于现场演示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来巩固课堂
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对概念和理论有更深入的体会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论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把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探索,以满足潜在学习需求。
通过深入探讨、改进教学方案,得出科学的结论,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学指导。
医学文献检索重点总结第一篇:医学文献检索重点总结盛京医院研究生1班医学文献检索重点总结1、文献(documents,literature):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文献组成四要素:①记录知识的具体内容;②记录知识的手段:如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③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纸张、光盘、录像带等;④记录知识的表现形态:图书、期刊、专利说明书等;3、文献的作用:①积累、继承和交流作用;②科学研究的依据;③评价医学科技人员造诣的依据④评价一个国家、单位的医学科技发展水平的依据⑤领导决策的依据⑥优先权作用4、文献信息特点:①数量庞大增长迅速②分布分散③内容交叉重复类型多样④新陈代谢加快⑤语种复杂性增加⑥交流速度加快5、文献类型及其特点①按载体划分:印刷型:图书、期刊、会刊、专利等非印刷型:microfilm, A-V materials, e-j…教材(textbook):根据各专业的教学需要,阐述某一学科或专业的基本知识的教学用书,基本按教学大纲编写。
只介绍基础知识和公认的见解,内容相对稳定,阐述系统完整,表达概括清楚,能使人获得有关学科领域的一般知识。
专著(monograph):针对某一专门题目分章节做出系统深入全面叙述的一种著作外文名著与著名出版社。
参考工具书(Reference books):根据一定需要收集有关资料并按特定的方法编排起来供人查考的文献(查考性、概括性、易检性)。
②按内容加工深度: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零次文献③按文献获取难易程度:白色文献、灰色文献、黑色文献6、期刊特点:①连续出版发行②有固定的名称(刊名)③相对固定的版式、篇幅和内容范围④按一定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连续出版7、期刊文献类型:论著;综述;短篇报道;病例报告;来信;编者述评;更正;摘要;消息;讲座;书评。
8、期刊评价:影响因子(IF)、主办单位、学会背景、检索工具收录9、文献组织与分类:①学科分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②标识词组织法:关键词、自由词、主题词10、检索步骤:①确定完整的题目:(综述原始研究)②分析检索目的、要求:了解背景、现状、基本知识③提炼名词术语④选择检索工具⑤确定检索途径⑥制定检索策略⑦检索文献⑧获取全文⑨根据文献修正检索策略并重新检索文献11、数据库:①数值型:CDC②事实型:PDQ③文献型:全文(fulltext): Springer④检索型:pubmed, CBM12、文献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①查全率(recall):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占系统文献库中相关文献量的比率,它反映该系统文献库中实有的相关文献量在多大程度上被检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