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步步高高考总复习专题6 第三单元知识点+经典例题+易混点纠正
- 格式:docx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28
步步高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资料第三章学案15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要求]1.了解铁、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以Fe2、Fe3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一铁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问题思考1.铁在有关的反应中,其产物价态为什么不同?有什么规律?知识点二铁的重要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通常可以形成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三种氧化物性质的比较如下表:-1-2.铁的氢氧化物和盐类(1)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上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说明+2价Fe与+3价Fe之间在氧化剂、还++原剂的作用下可以________,Fe3具有________性,Fe2具有________性。
2019年高考备考之考前十天自主复习步步高第三天【课本内容再回顾一一查缺补漏】回顾三:基本概念(一)(-)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x)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或是两性氢氧化物(X)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V)4.复盐是纯净物,而混盐(如CaOCl2)是混合物(X)5.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只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X)6.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汽油、牛油均属混合物(J)7.电解、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X)8.指示剂遇酸、碱发生颜色改变,发生了化学变化(V)9.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变,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应是物理变化(X)10.金属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均发生了化学变化(X)11.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石油的裂化,铁、铝的钝化,油脂的硬化,苯的.硝化,碳酸钠晶体的风化,油脂的皂化,酸和醇的酯化均属化学变化(J)12.蒸馅、分馅、干德均属化学变化(X)13.颜色反应、显色反应、焰色反应均为化学变化(X)14.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都是化学变化(X)15.晶体的熔化、水的汽化和液化、KMnC>4溶液的酸化以及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物理变化(X)16.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而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X)17..核的聚变和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J)18.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均是化学变化(X)19.明矶净水、甲醛浸制生物标本、Na2.FeC>4消毒净水均发生化学变化(J)20.化学反应必定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X)21.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X)22.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馅产品汽油为纯净物(X) (-)化学计量1.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考点归纳一一判断正误并纠错(1)常温常压下,22.4L02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X)(2)常温常压下,3.2g Ch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M(V)(3)常温常压下,1摩尔氮气所含原子数为M(V)(4)标准状况下,2.24LH2和C2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0.1M(V)(5)标准状况下,2.24L%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2M(X)(6)标准状况下,2.24L Cb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O.IN a(X)(7)标准状况下,22.4LHF所含分子数为M(X)(8)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8L(X)(9)7.8g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M(X)(10) 3.4gH2O2完全分解转移电子0.2M(X)(11) 2.4g Mg无论与O2还是与N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是0.2M(V)(12) 5.6gFe与Cb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M(X)(13) 6.4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X)(14)31g白磷中含P—P键数为1.5N a(V)(15)Imol白磷分子中含有P—P键数为1.5N a(X)(16)12g金刚石中含C—C键数为4M(X)(17)12g石墨中含C—C键数为1.5N a(J)(18) 6.0g SiO2晶体中含有0.2M个Si—O键(X)(19) 6.0gSiO2晶体中含有0.2M个O原子(J)(20)1L1mol L-1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L C H3COOH的总数为M(")(21)1L1mol-L"1饱和FeCb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粒数为M个(X)(22)1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H原子数为0.6N a(X)(23)1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小于皈(X)(24)Imol—OH中所含电子数为9M.(V)(25)Imol CH;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V)(26)2gNO2和44gN2C)4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3N a(")(27)25°C1mL H2O中所含OlT数为10~lo N A(V)(28)T°C1LpH=6的纯水中含10「6心个OH」(V)(29)18.gD2O所含的电子数为ION a(X)(30)过量的Fe粉加入稀硝酸中,当溶解5.6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M(X)2.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i为单位)与6.02X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V)(2)0.5mol氢的质量为0.5g(X(3)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X(4)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5)同种气体的摩尔体积总是相同的(X(7)(8)(9)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它的基本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可以用于度量分子、原子及离子等微粒(X(V)))))))(10)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粒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V)(1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kg碳所含的原子个数(X)(12)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 mor1,则所处条件一定为标准状况(X)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1)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分子个数一定相同,原子个数也一定相同(X(2)(3)标准状况下,1.12IJ6O2和1.12L18O2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V)同温、同压、同体积的12(^0和咔2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V)(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也等于密度之比(甘=m2也=B)(j m2~d2)(v(5)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希=役)(V)(6)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岩=盘)(X)(7)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鼻=铮)(X)£72I以2(8)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岩)(V)(9)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斜=苜)(V)(10)同温、同体积、同质量,则同密度,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合=针)(V)(三)氧化还原反应1.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J)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作氧化剂(X)3.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J)4.金属元素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J)5.强氧化剂不一定能与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J)6.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的得与失(X)7.向新制氯水中加入FeBr2>Fel?的混合物,最先被氧化的是Fe?+(X)8.盐酸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亚硫酸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J)9.Ca(CIO)2溶液中通入SO?、FeS+HNO3>Na2SO3+HNO3>Fe(OH)2+HNO3>Fe(OH)3+HI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V)10.失电子越多,还原性就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X)11.金属阳离子只能作氧化剂(X)12.一种物质作氧化剂,就不可能作还原剂(X)13.单线桥即只能用一根线来表示电子转移(X)14.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一定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X)15.含氧酸的价态越高,氧化性一定越强(X)16.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X)17.不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X)18.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V)19.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J)20.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肯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X)21.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为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一定作,为氧化剂(X)22.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X)【热点知识再梳理——胸有成竹】热点三:氧化还原反应【典例】K2FeO4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Fe2O3,KNO3、KOH混合共熔,反应为FezCh+ 3KNO3+4KOH==2K2FeO4+3KNO3+2田0。
1.(2019·江西名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
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
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②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AlSi2O6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Ⅲ中生成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涤所得Li2CO3沉淀要使用________(填“热水”或“冷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流程中两次使用了Na2CO3溶液,第一次浓度小,第二次浓度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步高】(全国)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点燃②2Al+3Cl2=====2AlCl3③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高温⑤2Al+Fe2O3=====Al2O3+2Fe(铝热反应)4.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5.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深度思考依据Mg、Al单质的性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答案铝在常温下迅速被氧气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不再被氧化,因而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
(2)Al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所以说“Al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案不恰当。
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铝不论是与酸反应还是与碱反应,都是失去3e,化合价升高为+3价,均是还原剂,因而铝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3)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失3e3++得2e+答案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都是AlDD→Al,2HDD→H2,只不过碱中的H来源于水的电离。
氧化剂分别为酸和水。
(4)Al与MgO的混合物在高温下能发生铝热反应吗?为什么?答案不能。
原因是铝的还原性比镁弱。
(5)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得固体产物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MgO、Mg3N2、C题组一对比掌握铝、镁的性质1.镁粉是焰火、闪光粉、鞭炮中不可少的原料。
排查落实练三常考易错的化学基本概念的正误判断1.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这是交叉分类法。
根据物质所含分子种类的多少,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这是树状分类法(√) 2.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是纯净物(×) 3.组成混合物的元素一定是一种以上(×) 4.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7.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8.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两性化合物(√) 9.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发生电离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10.SO2、Na2O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11.CO2、C6H12O6、CH4、CH3CH2OH、HCOOH都是非电解质(×) 12.纯水的导电性、BaSO4饱和溶液的导电性都很小,所以它们都是弱电解质(×) 13.NaCl固体不导电,熔融的KCl能导电,所以前者是非电解质,而后者是电解质(×) 14.HF、Al(OH)3、氨水都是弱电解质(×) 15.NaHSO4能完全电离出一个H+,所以它是一元强酸(×) 16.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17.向Fe(OH)3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逐渐生成红褐色沉淀,当稀硫酸过量,又变成棕黄色溶液,整个过程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18.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也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还可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还可分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等(√) 19.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和颜色变化,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0.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是化学变化(×) 2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22.焰色反应有特征颜色出现,所以是化学变化(×) 2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以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4.石油的分馏生成了多种沸点不同的物质,所以分馏是化学变化(×) 25.Na2CO3·10H2O的风化和CaCl2的潮解均属化学变化(×)[ 26.电离、电解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均是化学变化(×) 27.水的汽化、液化与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物理变化(×) 28.电解熔融态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29.把饱和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继续加热,可以制备Fe(OH)3胶体,同样把FeCl3溶液加入到氨水中也可以制备Fe(OH)3胶体(×) 30.H2S溶于水显酸性,是因为H2S 2H++S2-(×) 31.H2SO4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而NaCl在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32.碳酸氢钠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Na++HCO-3(×)33.NaHSO4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方程式都为NaHSO4===Na++H++SO2-4(×) 34.Al(OH)3、CaCO3都难溶,但溶解的部分都能完全电离(×) 35.复盐是纯净物,而混盐(如CaOCl2)是混合物(×) 36.颜色反应、显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均属化学变化(√) 37.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石油的裂化、铁铝的钝化、油脂的硬化、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酸和醇的酯化均属化学变化(√) 38.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属离子化合物(×) 39.弱电解质溶液中有溶质分子,但强电解质溶液中没有溶质分子(√) 40.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通电时电解质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1.(2019·大庆质检)某钒铅锌矿主要含有PbO、ZnO、CaO、V2O5等物质,工业上常用碱性熔炼法回收铅、锌、钒等金属,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已知:钒酸铵(NH4VO3)加热至700 K可制得纯度较高的V2O5。
(1)流程中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进行此项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金属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熔炼过程中,若纯碱过量,将使更多的锌元素以Na2ZnO2的形式进入到碱熔渣中,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焦炭用量对还原熔炼效果的影响如图2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焦炭用量应取矿石质量的________较为合适。
(5)钒浸出过程中,液固比(液体质量∶固体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浸出过程的液固比取2∶1为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制取纯度更高的V2O5,往含钒浸出液(主要为NaVO3)中加NH4Cl溶液,可获得________晶体。
(7)实验室称取50 g碱熔渣(钒的质量分数为7.5%),水浸,获得V mL V2O5浓度达60 g·L-1的浸出液,则矾的浸出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计算式)。
2.(2020·绵阳高三质检)元素铬(Cr)在自然界主要以+3价和+6价存在。
⾼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据⼈教版步步⾼⼤⼀轮复习讲义整理)⾼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第⼀章从实验学化学 (4)第⼀讲化学常⽤仪器和基本操作 (4)第⼆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6)第三讲物质的量⽓体摩尔体积 (19)第四讲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 (22)第⼆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5)第⼀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5)第⼆讲离⼦反应 (30)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 (36)第三章⾦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42)第⼀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42)第⼆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45)第三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51)第四讲⽤途⼴泛的⾦属材料及开发利⽤⾦属矿物 (55)第四章⾮⾦属及其化合物 (59)第⼀讲碳、硅及⽆机⾮⾦属材料 (59)第⼆讲富集在海⽔中的元素——卤素 (62)第三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67)第四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71)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77)第⼀讲原⼦结构 (77)第⼆讲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80)第三讲化学键 (85)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88)第⼆讲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 (92)第三讲电解池⾦属腐蚀与防护 (96)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02)第⼀讲化学反应速率 (102)第⼆讲化学平衡状态 (104)第三讲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进⾏的⽅向 (107)第⼋章⽔溶液中的离⼦平衡 (111)第⼀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11)第⼆讲⽔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15)第三讲盐类的⽔解 (121)第四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25)第九章有机化合物 (128)第⼀讲认识有机化合物——主要的烃 (128)第⼆讲⽣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 (133)第⼗章化学实验 (137)第⼀讲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37)第⼆讲常见物质的制备 (141)第三讲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145)第⼗⼀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50)第⼀讲原⼦结构与性质 (150)第⼆讲分⼦结构与性质 (155)第三讲晶体结构与性质 (161)第⼗⼆章有机化学基础(选修) (166)第⼀讲认识有机化合物 (166)第⼆讲烃与卤代烃 (174)第四讲⽣命中的基础有机物合成有机⾼分⼦化合物 (187)第⼀章从实验学化学第⼀讲化学常⽤仪器和基本操作考点1 化学常⽤仪器的识别和使⽤⼀、可加热的仪器1.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
[考试标准]考点一电解的工作原理1.电解定义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能量转化形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解池(1)概念: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①有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盐)。
③形成闭合回路。
(3)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如图)(4)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特别提醒电解时,在外电路中有电子通过,而在溶液中是依靠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即电子本身不会通过电解质溶液。
4.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1)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泼电极。
(2)再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阴、阳两组(不要忘记水溶液中的H+和OH-)。
(3)然后排出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Fe3+>Cu2+>H+(酸)>Fe2+>Zn2+>H+(水)>Al3+>Mg2+>Na+>Ca2+>K +。
阳极:活泼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注意①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放电。
②最常用、最重要的放电顺序:阳极:Cl->OH-;阴极:Ag+>Cu2+>H+。
③电解水溶液时,K+~Al3+不可能在阴极放电,即不可能用电解水溶液的方法得到K、Ca、Na、Mg、Al等金属。
(4)分析电极反应,判断电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要注意遵循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5)最后写出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5.原电池和电解池(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比较(2)①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然后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判断确定。
②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
其中,当阳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相同时,则为电镀池;其余情况为电解池。
特别提醒 原电池、电解池都有两个电极。
原电池两个电极的名称是正极和负极,为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此时负极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燃料电池中为惰性电极,两极反应的物质为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电解池两个电极的名称是阴极和阳极,可以是惰性电极也可以是活泼性电极,电极本身和电解质溶液没有反应关系。
题组一 分类突破电解的规律1.用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分析电解下列物质的过程,并总结电解规律(用惰性电极电解)。
填写表中空白:(1)电解水型22题组二突破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的书写2.按要求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方程式:(1)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铁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铁作电极电解NaOH溶液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Al作电极电解NaOH溶液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Al 作阳极,电解H 2SO 4溶液,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Al 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 3溶液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MgCl 2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OH --4e -===O 2↑+2H 2O(或2H 2O -4e -===O 2↑+4H +) 4Ag ++4e -===4Ag4Ag ++2H 2O=====通电4Ag +O 2↑+4H +(2)2Cl --2e -===Cl 2↑2H ++2e -===H 2↑(或2H 2O +2e -===H 2↑+2OH -) Mg 2++2Cl -+2H 2O=====通电Mg(OH)2↓+Cl 2↑+H 2↑(3)Fe -2e -===Fe 2+2H ++2e -===H 2↑(或2H 2O +2e -===H 2↑+2OH -) Fe +2H 2O=====通电Fe(OH)2+H 2↑ (4)Fe -2e -+2OH -===Fe(OH)22H ++2e -===H 2↑(或2H 2O +2e -===H 2↑+2OH -) Fe +2H 2O=====通电Fe(OH)2+H 2↑ (5)2Al -6e -+8OH -===2AlO -2+4H 2O 6H 2O +6e -===3H 2↑+6OH -2Al +2H 2O +2OH -=====通电2AlO -2+3H 2↑ (6)2Al -6e -+3H 2O===Al 2O 3+6H +6H ++6e -===3H 2↑2Al +3H 2O=====通电Al 2O 3+3H 2↑(7)2Al +6HCO -3-6e -===2Al(OH)3↓+6CO 2↑6H 2O +6e -===3H 2↑+6OH -(或6H ++6e -===3H 2↑) (8)2Cl --2e -===Cl 2↑ Mg 2++2e -===MgMg 2++2Cl -=====通电Mg +Cl 2↑题组三 电解原理和电解规律的考查3.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 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 和b 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逸出气体的体积,a 电极的小于b 电极的 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体 C .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 D .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 答案 D解析 SO 2-4、OH -移向b 极,在b 极OH -放电,产生O 2,b 极附近c (H +)>c (OH -),石蕊溶液变红。
Na +、H +移向a 极,在a 极H +放电产生H 2,a 极附近c (OH -)>c (H +),石蕊溶液变蓝。
所以产生的气体体积a 电极的大于b 电极的;两种气体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A 、B 、C 均错。
4.以石墨为电极分别电解水和饱和食盐水,下列关于两个电解池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阳极反应式相同B .电解结束后所得液体的pH 相同C .阴极反应式相同D .通过相同电量时生成的气体总体积相等(同温同压) 答案 C解析 A 项,以石墨为电极电解水,阳极:4OH --4e -===2H 2O +O 2↑,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2Cl --2e -===Cl 2↑,二者阳极电极反应式不同,故A 错误;B 项,电解水溶液的pH 不变,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pH 变大,所以电解结束后所得液体的pH 不相同,故B 错误;C 项,以石墨为电极分别电解水和饱和食盐水阴极上都是2H ++2e -===H 2↑,所以阴极电极反应式相同,故C 正确;D 项,设转移电子数为4mol ,则依据电解方程式:2H 2O=====通电2H 2↑+O 2↑~4e -,电解水生成3mol 气体;依据电解方程式2NaCl +2H 2O=====通电2NaOH +Cl 2↑+H 2↑~2e -,电解食盐水生成4mol 气体,故D 错误。
题组四 原电池、电解池的判断5.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和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 2++2e -===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答案 D解析若a和b不连接,则不能构成原电池,单质铁直接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置换出铜,反应方程式为Fe+Cu2+===Fe2++Cu,A正确;若a和b用导线连接,则构成原电池,此时铁作负极,铜作正极,反应方程式分别为Fe-2e-===Fe2+、Cu2++2e-===Cu,B正确;由A、B分析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若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则构成电解池,此时铜作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铁作阴极,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