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礼仪教案设计:自己会穿衣
- 格式:docx
- 大小:37.84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我会自己穿衣教案教案一:我会自己穿衣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和穿衣顺序。
2.掌握自己基本的穿衣技能。
3.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和自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身体部位命名。
2.简单基本穿衣技能。
教学难点:线穿鞋、扣扣子和系鞋带。
三、教学内容1.引入为了让宝宝们现在就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个小男孩叫做xx。
xx是一个聪明又机灵的小男孩,他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会穿衣服,让老师和家长都很佩服。
所以,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下自己穿衣,并像xx一样成为自己的小能手。
2. 导入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图,宝宝,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多少部分吗?(教师提问)对,我们的身体有头、脖子、胳膊、肚子、腿和脚。
(教师指着自己身体对应部位,并让孩子模仿)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自己穿衣。
3. 学习(1)鞋子穿法先学习如何穿鞋子。
请宝宝们自己拿出鞋子来,观察一下鞋子有哪些部分。
(教师可以拿一双鞋子,给孩子简单地介绍鞋子的构造。
)接着,我们要把鞋子穿到我们的脚上。
先把鞋带拆开,把脚放进鞋子里面,把鞋子往上提拉一下,看看脚有没有穿进去。
如果穿不进去,那就看看是不是鞋子没有放到脚的正中央或者鞋带没有拆开。
如果穿进去了,就把鞋带系好,记得两边鞋带长度要相等哦。
(2)上衣穿法穿衣服可不简单,我们现在从上衣开始学起。
先把衣服的头部从领口那里拿开,让头伸进去,再把手臂伸进去,最后把头露出来并把衣服的肩部拉平,这样就穿好上衣了。
(3)裤子穿法穿裤子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先学习如何穿裤子。
先把裤子的两条腿张开,让自己的脚伸进去,再把裤子往上提拉,直到穿上了裤子。
当然,可以自己调整,让自己感觉舒服就好。
(4)扣子穿法在学习穿衣服时,还需要知道如何穿扣子。
首先,找到衣服上的扣子,然后把扣子的两个部分对齐。
接着,用拇指压住一个扣子的一侧,同时另一个手接过另一个扣子的另一侧。
最后,把两个扣子对齐,往里用手推,直到扣子锁上。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者动画来示范扣子的穿法)(5)鞋带系法最后,让我们学习如何系鞋带。
幼儿园小班教案《自己穿衣服》〔精选10篇〕幼儿园小班教案《自己穿衣服》〔精选10篇〕幼儿园小班教案《自己穿衣服》篇1活动设计背景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才能较弱,平日生活中大人包办的又太多,在幼儿园中集中表现为局部幼儿中午起床后不会穿衣穿鞋,经常要老师帮助,为此,我们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理才能:在娃娃家中提供一些小衣服,让幼儿给娃娃穿衣服,每天午睡起床后,都要提醒幼儿,先穿毛衣,再穿裤子,最后是外套和鞋子,我们还请家长配合,在家里也坚持让幼儿自己穿衣服。
我们还打算举行一个幼儿穿衣服比赛,一段时间下来,大局部幼儿都学会了穿衣服。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穿衣服的方法,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2、通过引导幼儿讨论、尝试各种穿衣服的方法,锻炼幼儿动手操作才能,开展幼儿的小肌肉。
3、开展幼儿的动手才能。
4、探究、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历解决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穿衣服,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1、玩具娃娃、毛衣、外套、裤子、袜子、鞋子。
2、教学图片。
3、布置娃娃家。
活动过程:一、出示娃娃表演引出课题:1、表演内容:我是红红,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也起床了,“妈妈!妈妈!妈妈去哪里了呢?我还没穿衣服呢!呜呜呜!妈妈快来!妈妈,快来帮我穿衣服!”2、结合表演引导幼儿分析^p 讨论:红红做得对吗?应该怎样做?二、看图片并启发幼儿讨论讲述:我们应该怎么样穿衣服?三、让幼儿练习正确穿衣服:1、娃娃穿衣服。
2、给同伴穿衣服。
3、自己穿衣服。
四、各领域中的浸透:1、在音乐活动中学习《日常生活模拟动作》。
2、在美术活动中学习涂色:《漂亮的衣服》。
五、生活中的浸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
六、境中的浸透:在“娃娃家”中提供娃娃及娃娃衣服给幼儿练习穿脱衣服。
七、家庭中的浸透:家长平时要鼓励幼儿学习自己穿脱衣服。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会自己穿衣服》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会自己穿衣服》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学会基本的穿衣技能,包括穿脱上衣、裤子和鞋子的方法。
2.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1. 穿脱上衣、裤子和鞋子的方法。
2.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教学准备:1. 幼儿园制服、裤子和鞋子。
2. 图片或实物:上衣、裤子和鞋子的图示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与幼儿谈论穿衣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穿衣,鼓励他们独立完成。
2. 让幼儿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如何穿衣,提问:“你们都会穿衣服吗?你们会怎么穿呢?”二、学习穿衣服的方法(15分钟)1. 展示上衣、裤子和鞋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
2. 分步骤教授上衣、裤子和鞋子的穿脱方法。
例如,先穿上衣,然后穿裤子,最后穿鞋子。
可以结合动作示范,引导幼儿跟随操作。
3. 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如上衣纽扣对齐、裤子拉链拉得合适等。
三、练习穿衣服(20分钟)1. 将教师穿好的制服放在一边,让幼儿自己穿上。
2. 辅导幼儿一起穿衣,重点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幼儿。
3. 观察和评价幼儿的穿衣技能,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巩固和延伸(15分钟)1. 引导幼儿比较穿衣前后的变化,让幼儿自主表达。
2. 给幼儿出一些关于穿衣的问题,如“为什么要穿上衣、裤子和鞋子?”,让他们思考并回答。
3. 鼓励幼儿在家中练习穿衣,与家长分享所学的技能。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询问幼儿对穿衣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鼓励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主动穿衣服,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教学延伸活动:1. 播放与穿衣有关的儿歌或动画,加深幼儿对穿衣的理解。
2. 在幼儿园里设置一个自助穿衣区,让幼儿自己整理和穿脱衣物。
3. 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不同季节的穿衣差异,引导幼儿根据季节选择合适的衣物。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幼儿独立穿衣服的能力和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穿衣服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难点:独立完成穿衣服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衣服、裤子、鞋子等日常服饰;穿衣示范图;视频或图片素材。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衣服、裤子、鞋子等日常服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展示穿衣示范图,讲解穿衣服的基本步骤,如:先穿袖子,再拉上衣,穿鞋子。
(2)教师进行实际操作,边讲解边示范,确保幼儿清楚每个步骤。
3. 实践操作:(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独立穿衣服,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2)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穿衣服任务。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穿衣服的过程,总结经验。
(2)幼儿分享自己在穿衣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每天练习独立穿衣服,记录进步和遇到的问题。
2. 延伸活动:组织“穿衣服比赛”,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评价他们对穿衣服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独立穿衣服的表现。
3. 通过穿衣服比赛等活动,评估幼儿的礼仪意识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针对幼儿在穿衣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我会整理衣物”活动,培养幼儿的整理收纳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礼仪主题活动,强化幼儿的礼仪意识。
3. 组织幼儿参观服装设计展览,激发幼儿对服饰文化的兴趣。
自己会穿衣幼儿园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衣服的各个部分,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步骤。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己穿衣服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性格,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穿衣服的基本步骤。
难点:让幼儿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穿衣服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衣服、裤子、袜子、鞋子等生活用品。
2. 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幼儿自己穿衣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衣服的各个部分,如衣领、袖子、衣角等,并演示穿衣服的基本步骤。
3. 示范: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示范穿衣服的过程,让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4. 练习:教师分组让幼儿互相练习穿衣服,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穿衣服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自己穿衣服的情况。
3. 通过定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赛,评估幼儿自己穿衣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游戏:穿衣接力赛,幼儿分组进行穿衣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
2. 实践:让幼儿自己尝试整理衣物,叠衣服、裤子、袜子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家长来园参与幼儿的穿衣活动,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
2. 开展生活自理能力主题班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穿衣技能。
八、教学反思:2. 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穿衣技能的实用性。
九、教学反馈:1. 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幼儿自己穿衣能力的评价和建议。
2. 幼儿成长记录:记录幼儿在穿衣方面的进步,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十、教学计划:1. 下一阶段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自己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生活技能。
2.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让幼儿动手操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教学内容:开展生活技能主题活动,如“自己会整理床铺”、“自己会打扫卫生”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保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可实现。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会穿衣(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学习穿衣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自己穿衣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穿衣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穿衣过程。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衣服、裤子、袜子等服饰物品,穿衣模型等。
2. 经验准备:让幼儿观察和了解生活中穿衣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儿歌或游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步骤讲解:教师示范穿衣的基本步骤,让幼儿观察和了解。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尝试穿衣,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互动环节: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穿衣经验,分享学习的乐趣。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幼儿尝试自己穿衣,家长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家长记录幼儿穿衣的过程,发现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对穿衣的基本步骤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幼儿表现出依赖心理,需要家长的指导才能完成穿衣。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的鼓励和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让幼儿能够自信地完成穿衣过程。
我也应该注重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穿衣比赛,看谁穿衣最快、最整齐。
2. 邀请家长参与,进行亲子穿衣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穿衣技能和独立性。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穿衣情况,家长对幼儿的穿衣技能的满意度。
八、教学内容拓展:1. 学习穿衣的让幼儿了解衣服的清洗和保养知识,培养幼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会整理床铺、收拾玩具等,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九、教学策略调整:1. 对于穿衣速度较慢的幼儿,可以适当延长实践操作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穿衣。
小班礼仪自己会穿衣服的教案教案标题:小班礼仪——自己会穿衣服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独立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穿衣服。
2. 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了解穿衣服的基本礼仪要求。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注意力,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教学材料:1. 适合幼儿的面料柔软、易操作的衣物。
2. 卡通图画、关于穿衣礼仪的故事书籍或图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自己会穿衣服”。
让他们分享自己穿衣服的经历,鼓励他们谈论在穿衣服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活动一:认识不同类型的衣物1. 展示不同类型的衣物,并向幼儿解释每种衣物的用途和特点。
2. 通过观察、触摸和实际穿戴体验,让幼儿对各种衣物有更深入的认识。
活动二:学会正确穿衣的步骤1. 制作一份简单明了的指导图表,图表上按顺序列出正确穿衣的步骤,例如:穿内衣、穿上裤子、穿上衬衫等。
2. 向幼儿展示指导图表,并逐步教授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3. 强调正确的顺序和动作,并示范穿衣过程给幼儿观察。
活动三:角色扮演1. 分发衣物给每个幼儿,并组织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自己穿衣的情境。
2. 按照指导图表的步骤,引导幼儿自己穿衣。
老师可以在旁边提供帮助和指导。
活动四:穿衣礼仪的培养1. 通过卡通图画或故事书籍的展示,向幼儿介绍穿衣礼仪的基本要求,例如:不在公共场合脱衣服等。
2. 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在特定场合中应如何穿衣,培养他们的礼仪意识。
总结: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醒幼儿掌握正确穿衣的步骤和基本的穿衣礼仪要求。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扩展活动建议:1. 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锻炼自己穿衣的能力。
2. 组织有关衣物和穿衣礼仪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印象。
3. 鼓励家长在家中协助幼儿进行自己穿衣的练习,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分享。
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中的衣物适合幼儿的年龄段,柔软且易于操作。
2. 在指导幼儿穿衣时,注重细节和步骤的讲解,并耐心引导他们实践。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衣服的名称和穿脱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己穿脱衣服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自信、独立的品质,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穿脱衣服方法。
2. 教学难点:指导幼儿正确穿脱衣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衣服、裤子、鞋袜等生活用品;穿衣示范图;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安全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讨论穿衣服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介绍衣服、裤子、鞋袜等生活用品的名称。
3. 示范演示:教师展示穿衣示范图,讲解并演示正确的穿脱衣服方法。
4. 实践操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尝试穿脱衣服,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带领幼儿总结穿脱衣服的方法,鼓励幼儿自我评价。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父母观察并评价幼儿的穿脱衣服能力。
2. 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自己穿脱衣服。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记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穿脱衣服的技能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自己穿脱衣服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3. 同伴评价:组织幼儿相互评价,鼓励彼此学习,提高自信心。
七、教学延伸1. 主题活动:开展“小小穿衣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穿脱衣服的技能。
2.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自己穿脱衣服,拍摄视频或照片,与教师分享进步。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服装店,了解各种衣服的款式和材质。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指导幼儿学习穿脱衣服的技巧。
十、课程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穿脱衣服的技巧。
幼儿园学会自己穿衣服教育教育教案教育主题:幼儿园学会自己穿衣服教育一、教育目标:1. 帮助幼儿养成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穿衣服。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二、教育内容及方法:1. 了解幼儿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2. 利用游戏、儿歌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穿衣服的方法。
3. 通过亲身示范和手把手教导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穿衣技巧。
三、教育步骤:步骤一:启发兴趣1. 选择富有趣味性的穿衣游戏,引导幼儿对穿衣服产生兴趣。
2. 播放和唱一些与穿衣相关的儿歌,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
步骤二:示范教学1. 用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示范穿衣服的步骤,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2. 讲解每个穿衣步骤的重要性,提醒幼儿注意细节。
步骤三:手把手教导1. 鼓励幼儿按照示范逐步自己尝试穿衣,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2. 对于难度较大的部位,可以适当给予帮助,但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让幼儿主动参与。
步骤四:巩固练习1. 鼓励幼儿多次练习,逐渐提高穿衣服的熟练度。
2. 在幼儿完成穿衣后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步骤五:反馈和评估1. 观察幼儿穿衣的情况,记录发现的问题和进步,并适时跟家长交流。
2. 针对不同的幼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帮助。
四、教育策略:1.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丰富教育手段,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注重实际操作,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幼儿亲身参与。
3.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教育。
五、教育效果评估:1.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穿衣情况,评估教育效果。
2. 组织家长会和教师座谈会,听取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育教案。
六、教育资源准备:1. 准备儿歌、玩具、布料等教学材料。
2. 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干净整洁、明亮舒适的穿衣区域。
七、教育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2. 保持与家长的密切交流,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自己会穿衣幼儿园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穿衣服的基本步骤,学会自己穿衣。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
3.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穿衣服的基本步骤,学会自己穿衣。
难点:掌握穿衣的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穿衣过程。
三、教学准备:1. 衣服、裤子、鞋子等穿戴用品。
2. 教学图片或视频。
3. 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穿戴用品,引导幼儿说出衣服、裤子、鞋子的名称,引起幼儿对穿衣的兴趣。
2. 教学环节:a.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穿衣服的基本步骤,让幼儿了解穿衣的方法。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穿衣,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掌握穿衣技巧。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穿衣比赛,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 巩固环节:a. 教师出示教学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说出穿衣的基本步骤。
b. 幼儿分组进行穿衣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c.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穿衣展示,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4. 总结与拓展:a.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穿衣的方法和步骤。
b. 幼儿分享自己在穿衣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c. 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穿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穿衣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穿衣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独立穿衣的情况。
4. 通过定期观察和评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学习穿衣服的技巧,如拉链、按扣、套头等。
2. 学习穿裤子的方法,如区分前后、拉链、按扣等。
3. 学习穿鞋子的方法,如区分左右、系鞋带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穿衣服、裤子和鞋子的方法。
难点:学会系鞋带的方法。
八、教学准备:1. 衣服、裤子、鞋子等穿戴用品。
2. 教学图片或视频。
3. 鞋带、蝴蝶结等辅助材料。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穿戴用品,引导幼儿说出衣服、裤子、鞋子的名称,引起幼儿对穿衣的兴趣。
幼儿园托班礼仪教案设计:自己会穿衣托班礼仪教案:喝水
设计意图:
在小朋友已经基本上适合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后,有很多的行为
习惯都是有礼仪讲究的。
喝水是一项最常见的活动,在孩子们喝水的
过程中,有很多隐性的安全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大家去注意,比如说
水的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要让水烫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还有在喝水的过程中,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去
展开等等这个系列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注重和注意的。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养成喝水时坐在固定位置,并用两只手端起杯子喝水的
习惯。
2、协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增强幼儿喝水的相关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桌子一张、椅子一把、杯子、饮水器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直截了当进入主题,教师:“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们示范的是
如何喝水,请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认真的看哦!”
二、关键步骤:
教师起身,拉出椅子,然后再收回椅子。
取水杯(取杯子时要双手端拿)。
双手拿杯去接水,接水后将杯子放在桌子上,再慢慢拉出椅子靠
近桌面。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双手端起水杯喝水。
喝完水后先将杯子放在桌面上,然后站起来。
收椅子,双手端杯子,将杯子放回杯架上。
三、幼儿操作:
在组织幼儿集体喝水的时候,教师要督促幼儿用准确的方法喝水。
活动延伸:
根据园所的设备,向幼儿介绍引用水桶的接水方法或其他设备取
水的方法。
通过谈话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每天喝适量水的必要性,并养成幼儿主动饮水的习惯。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意
提醒幼儿准确的饮水方法。
请幼儿阅读《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14页,然后提问:
“晓晓是怎样拿水杯的?为什么要用两只手端水杯?”
“明明是怎样喝水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两只手端着水杯喝水。
)
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三字儿歌。
家园互动:
能够请家长协助幼儿将《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67页的“幼儿饮
水记录表”裁剪下来,每日让孩子用贴纸记录饮水量,以增强饮水的
主动性。
在家中,家长能够给孩子自主饮水的机会,取水时要注意养成幼
儿节约用水的习惯。
在家长园地中宣传健康饮水小知识,并用简短的核心要素内容公示幼儿活动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