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赠汪伦》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6.69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语文《赠汪伦》说课稿教案一、教材分析《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汪伦的深情厚意。
本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通过学习本诗,学生可以了解李白与汪伦的友谊,感受诗中的情感,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赠汪伦》;理解诗中的字词和句子,了解李白与汪伦的友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白对友情的珍视,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赠汪伦》;理解诗中的字词和句子。
难点:欣赏古诗,体会诗中的情感;理解李白与汪伦的友谊。
四、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李白的诗作,激发学生对李白的了解和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李白与汪伦的故事吗?”引入新课《赠汪伦》。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赠汪伦》,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诗中的字词和句子。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与汪伦的友谊背景。
3. 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李白与汪伦的友谊。
4. 欣赏古诗引导学生欣赏《赠汪伦》的诗意,体会李白对友情的珍视。
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诗的美妙。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白与汪伦的友谊。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拓展学生对李白其他诗作的学习。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赠汪伦》,理解诗中的字词和句子,了解李白与汪伦的友谊。
学生能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友谊观念。
《赠汪伦》优秀教案《赠汪伦》优秀教案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赠汪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赠汪伦》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达到会背,会默写。
3.欣赏李白的诗(小学生必背古诗中的)。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机,写好的书法作品:李白的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画故事引入,激起兴趣1.出示图画,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放录音:有关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小故事,和《赠汪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二、自读自学,领悟诗意1.检察预习,你查了什么资料,了解了什么知识?2.自读古诗,说说读懂了哪些内容。
3.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4.连起来说说诗意。
5.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怎么写的?你从哪里体会出李白和汪伦的情谊深?三、感情朗读,理解背诵配乐有感情朗读,提高兴趣,体会感情。
四、表演诗意,创造理解表演诗中描绘的场面,创造性地理解古诗,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扩大阅读,欣赏古诗先回忆学过的李白写的诗,感情朗读。
然后欣赏小学生必背古诗中李白的诗,是老师事先写好的书法作品,扩大阅读面,激起兴趣,为课后题奠定基础。
(附课后选做题:举办一次书法比赛。
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写成书法作品,比一比谁写得好。
)《赠汪伦》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赠”等6个生字,会写“舟、乘、汪”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珍惜友情。
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珍惜友情。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古诗,导入新诗。
板书课题,教师范写“汪”字,学生书空。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汪”字作为本课要写的生字,它又在题目中出现,在板书课题时就让学生掌握写法。
(课件显示《赠刘景文》)齐读,找出两首古诗题目的共同点。
赠汪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其中的《赠汪伦》是一篇古诗。
通过教授这首古诗,旨在让学生了解赠友赠诗的习俗,并培养学生对友情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知道《赠汪伦》是一篇古诗,了解古代人们赠友时的风俗,并能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诗《赠汪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珍惜友情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古诗《赠汪伦》中的情感表达和赠友的习俗。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欣赏来体验古代赠友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古代人物画,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你们知道古代人交朋友有哪些方式吗?老师为什么展示这幅古代人物画?Step 2: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春联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思考:在春节期间,人们都会互相赠送春联,这是一种怎样的表达方式?它传递了哪些信息?Step 3: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古代人们互赠东西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古代人们赠友的方式和表达的情感。
Step 4:呈现(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共读古诗《赠汪伦》,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讲解。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
Step 5:拓展(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赠友的习俗和表达方式,然后汇报给全班。
2. 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赠汪伦》的含义,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
Step 6: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古诗《赠汪伦》中的情感表达和赠友的习俗。
五、教学评价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分享的方式,加深了对古诗《赠汪伦》的理解,并理解了古代人赠友的习俗和情感表达。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友情的珍贵,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友情也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赠汪伦》的理解有了提高,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人赠友的情感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赠汪伦》说课稿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赠汪伦》。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通过模仿、创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培养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学生能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赠汪伦》。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意义,为学习《赠汪伦》做铺垫。
3.2 朗读与背诵: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赠汪伦》,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诗歌。
3.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4 修辞手法讲解与实践:教师向学生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创作等。
4.2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背诵、练习和创作等。
4.3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进行自评,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
学生进行互评,相互鼓励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工具5.1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李白的生平介绍、诗歌的注释等。
教师准备诗歌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赠汪伦》说课稿
校本课程《古诗文诵读》包括《三字经》、《诗经》、《弟子规》、古诗等,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孩子们每天背上一首,日久天长,那就是不会作诗也能吟了。
我讲的《赠汪伦》是低年级读本二年级背诵内容。
我为什么要讲赠汪伦呢?原因有二: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作为中国人,对诗仙李白应该知之甚深。
李白的诗篇每首都是上乘佳作,他的诗流传最广,妇孺皆知,不论是醉后的景,还是临别的情,都能使人动情。
这节课也是为了使学生更多的了解李白。
其二,送别诗是古诗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六年级也要单独归纳,其中的经典诗句常被后人所应用,这节课为学生学习送别诗打下基础。
再说一下教学过程:一、学生背诵十首古诗。
这是我们每节古诗文课的学习,每星期早自习背诵的成果,当然这只是所学诗中的太小一部分,但我相信,孩子们洪亮的声音,熟练的背诵,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古诗文诵读不同于语文课对古诗的精讲细解,既为诵读,就不可以讲授为重点,所以我采用了读中悟情的办法,每个同学的读都各有特点,那教师就把我他们所流露的情感,适时点拨,这样以读为主,辅以讲解,应该更符合古诗文诵读的要求。
三、诗配画是学生理解的一个升华。
每一幅作品都极其认真,汪伦踏歌送行的场景跃然纸上,那这种不伤感的离别,离别时的祝福就尽在诗画中了。
四、拓展延伸。
一组送别诗的出现,为这一首诗进行了链接拓展,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也许今后自己在学习完一首诗后,就会想到相应的古诗,自觉地去积累并背诵。
新兴街小学孔丽娜
2010、11、24。
二年级上册《赠汪伦》教学教案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赠汪伦》,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诗歌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赠汪伦》,使学生们感受到诗人李白与朋友汪伦的真挚友谊,培养他们尊重、珍惜友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赠汪伦》,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诗歌的欣赏和分析,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描绘江水、渡口、行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可能是哪里?”然后简要介绍诗人李白与朋友汪伦的友谊,导入新课《赠汪伦》。
2.诗歌朗读与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赠汪伦》,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学生齐读诗歌,感受集体朗读的力量。
3.诗歌理解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诗歌,解释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基本内容。
(2)教师提问:“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哪些场景?这些场景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理解诗人与朋友汪伦的真挚友谊。
4.诗歌欣赏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优美句子,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原因,交流诗歌欣赏的心得体会。
5.诗歌背诵与巩固(1)学生自选背诵方法,如:整体背诵、分段背诵、接力背诵等。
(2)学生展示背诵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赠汪伦》。
(2)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诗歌朗读与感知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在朗读的时候,注意到了诗中的节奏吗?比如‘李白乘舟将欲行’,这句诗的节奏是怎样的呢?”学生:“是四个字一组,‘李白乘舟’,‘将欲行’。
”教师:“很好,那我们再来一次,注意感受每个字的力量和节奏。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赠汪伦》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
每一位任课幼儿园的老师都盼望小伴侣们能在幼儿园学到学问,为了提升同学的学习效率,预备教案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提前预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赠汪伦》”,信任能对大家有所关心。
【活动目标】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伴侣之间的友情,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预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动画视频,配乐旋律一段。
推举课件:大班语言课件《古诗赠汪伦》【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伴侣们,你们的好伴侣是谁?你们一起做过什么好玩的事情? 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伴侣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吧。
二、观赏古诗。
1、观看动画或PPT,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伴侣,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小结:李白到好伴侣汪伦家里去做客。
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特别快乐。
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老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古诗,请幼儿观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伴侣们竖起耳朵,认真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又是谁?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
是李白送给好伴侣汪伦的诗。
接下来,我给小伴侣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3、出示图片或PPT,讲解古诗大意(译文口语化)。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辞的声音。
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伴侣汪伦啊。
李白特别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观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伴侣自己专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
三、老师指导幼儿学习诵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小学语文《赠汪伦》说课稿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赠汪伦》。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激发学生对友情的珍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赠汪伦》。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2 教学难点(1)诗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不及”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及《赠汪伦》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朗读诗歌,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2)各组展示朗读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3.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2)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3.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背诵和理解。
第四章: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赠汪伦》。
(2)写一篇关于《赠汪伦》的小短文,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朗读技巧,以及如何在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1)在自主学习环节,观察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2)在合作学习环节,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6.2 终结性评价(1)在诗歌解析环节,评估学生对诗句理解和情感体会的深度。
(2)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诗词(1)推荐与《赠汪伦》主题相关的其他诗词,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小学语文《赠汪伦》说课稿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赠汪伦》。
学生能够理解《赠汪伦》的诗意和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感恩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汪伦的感激和祝福。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赠汪伦》的诗意,学会正确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意境,感受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3.2 讲解课文讲解《赠汪伦》的诗意,解释生僻词语。
分析诗句中的意境,让学生感受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3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赠汪伦》。
组织学生进行背诵练习,检查背诵效果。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练习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赠汪伦》的诗意。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4.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熟读熟记《赠汪伦》。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赠汪伦》。
学生能够理解《赠汪伦》的诗意,体会诗人与好友之间的友谊。
5.2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唐代诗人李白的创作风格,理解《赠汪伦》的诗意,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感恩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示范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古诗《赠汪伦》说课稿
《赠汪伦》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古诗《赠汪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一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叙事抒情佳作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待发之际诗人忽然听到岸边传来踏歌声,一个“忽”字写出了李白心中的惊喜;后两句是抒情诗人以水深喻情深在诗人看来桃花潭虽碧水幽深却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这首小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想、悟、诵、交流谈话等来达成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懂得珍惜人间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三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学习伙伴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古诗的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以诗为本重在悟情由于本诗语言含蓄、凝练而又极富情感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方法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情促读最终
领会诗意融入诗境
四教学准备
诗歌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潜入诗词意境陶冶情操为达成以上的
教学目标我在课前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制作成课件以备教学中使用.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部分:导入古诗、了解古诗、读古诗、解诗意、品语言、悟诗情
一、导入古诗
1.同学们李白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就是其中的一首能背的出来?(背诵《静夜思》)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名作《赠汪伦》(出示幻灯片)
二、了解古诗
1.读古诗:要学古诗先得了解古诗请大家翻开书自由的读一读齐读
2.听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说起李白和汪伦他们之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故事认真听听完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问题1、《赠汪伦》这首诗是―――写给―――的
问题2、“赠”意思?
3、板书:赠汪伦赠:送给
李白→汪伦
三.读古诗
1.想学好古人的诗那首先得像古人一样的吟诗
下面我们就来当一回古人吟一回古诗(摇头晃脑吟古诗)
2.古诗有古诗的节奏吟古诗要按照古诗的节奏去吟才能吟出古诗的韵味与诗意那么这首古诗的节奏是怎样的?《回乡偶书》的节奏迁移到《赠汪伦》的节奏―――(出示幻灯片反馈)
3.另一种读诗歌的方式:古人读古诗除了可以摇头晃脑的吟诵之外还有另一种方式“踏歌”汪伦送李白的时候是送的?(一边用脚步踏着节拍一边唱着歌这是唐朝时期送别友人的一种最高形式)
四.解诗意
1.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刚才我们又是吟诗又是踏歌现在一起来看看我们对这首诗理解了多少学习前两句―――(出示幻灯片)方法:谈话互动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诗意:李白坐上小船正准备要出发忽然听到岸上有人一边踏着节拍一边唱着歌的声音
2.过渡:谁来送李白了?假设你就是李白你坐上船准备要走了忽然看到汪伦来踏歌相送想到汪伦这几天带你到出游玩让你看美景和美酒吃好菜把你招待的高高兴兴、开开心心这时候又来送你你难道不想对汪伦说些什么?(出示幻灯片学生自由表达感悟)
3.小结:感谢也好谢谢也好舍不得也好……这都是他们两人之间深厚友情的体现那么我们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怎样表达这份深情的呢?
五.品语言
1.出示幻灯片学习后两句(谈话互动着重体会桃花潭的深汪伦送我的情意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意:桃花潭的水即使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深厚
2.领悟“夸张”的写作手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桃花潭(出示幻灯片)桃花潭一个很美的地方有多深?但是我告诉你它并没有一千尺深相对来说它还比较浅可李白为
什么硬要说它有一千尺深呢?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夸张”就是把没有那么深的桃花潭说成有一千尺那么深
举例:西瓜真大呀有一辆汽车那么大
老虎的力气真大呀大得能举起一栋房子
学生运用“夸张”的手法说句子
小结:总之李白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就是为了表达他们两人之间深深的友情(板书:深深的友情)面对着他们两人之间深深的友情你想说点什么?
六.吟诵古诗升华感情
让我们再学一次古人将他们两人深深的友情吟诵出来(指导:诗歌的吟诵重在声音更重在情要将我们深深的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有感情的吟诵诗歌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赠汪伦》体会了李白与汪伦之间深深的有情在这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我想用这样一段话来作结―――(出示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