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748.50 KB
- 文档页数:39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16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2、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每段长(_____)m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________);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________)。
4、港湾月色小区每层楼高2.85 m,熊大家住在16层,熊大家的地板距地面( )m;贝贝家在8楼,贝贝家的天花板距地面( )m。
5、自然数37(),当()里填(______)时,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是5的倍数。
6、一堆煤重19.8吨,一辆汽车每次运3吨,(_______)次运完。
7、数a和数b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8、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9.88,则这些数中最小的是(____),最大的是(______)。
9.875 9.8849、在括号里填上“>”“<”或“=”0.25×0.99(____)0.99 0.78 ×2.6(____)0.78÷2.66.4÷0.01(____)6.4×100 a÷1.1(____)a÷0.9(a≠0)10、两个数相乘积是1.8,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是(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的面积大。
A.图(1)大B.图(2)大C.图(3)大D.同样大2、一个长方形活动框架,沿对角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与原来相比()。
2023年新苏教版五下数学期中知识点复习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五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本文将对2023年新苏教版五下数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回顾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一、整数的运算在五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
在进行整数的加减法时,我们需要关注整数的正负性,并根据正负数之间的运算规则进行运算。
同样,在进行整数的乘法时,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正数与正数、正数与负数、负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之间的运算规律。
二、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小数与分数是数学中常见的表示方式,在进行数值转换时,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例如,当我们将小数转化为分数时,我们可以根据小数点的位置来确定分母的大小;而当我们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分子除以分母来得到小数的值。
三、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面积和体积是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在五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柱体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计算时,我们需要明确各种形状的计算公式,并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转化和计算。
四、平面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的性质是数学几何中的基础内容,我们需要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例如,我们应该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定义以及它们各自的性质和关系。
掌握这些性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五、分析与统计分析与统计是数学中实际应用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学会通过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在五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读取、分析和解读表格、图表、折线图等形式的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总结规律和做出合理的判断。
六、运算定律的应用在复习数学知识点时,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具体的运算方法,还需要了解各种运算定律的具体应用。
例如,我们要熟悉乘法的分配律、交换律以及结合律等,能够根据具体的题目情况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苏教版数学五下期中考前复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比x的5倍多3的数,用式子表示是()。
A.(x+3)×5B.3x+5C.5x+32.赵云买了2本练习本和4支圆珠笔,李明买了12支同样的圆珠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
1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支圆珠笔的价钱。
A.3B.4C.53.甲、乙两人由相距60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走5km,乙骑自行车,3h后两人相遇,则乙的速度为每小时()。
A.5km B.10km C.15km4.用折线统计图反映()比较合适。
A.某校各年级在校人数B.南京某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C.水果店4月份各类水果的销售量5.李老师和王老师骑自行车从学校出发,沿同一条路线到20千米外的太原古县城,已知李老师比王老师先出发。
她俩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她们都骑车行了20千米。
B.李老师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C.两人同时到达太原古县城。
6.36和24的公因数有()个。
A.5B.6C.77.要使4□5这个三位数是3的倍数,则□里最大可以填()。
A.3B.6C.98.如果A =2×3×5,那么A 的因数有( )个。
A .8B .6C .79.一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裁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裁成( )。
A .12个B .9个C .6个10.淘气和笑笑分别向希望书库捐了各自图书的五分之一,则他们捐的书( )。
A .一样多B .淘气捐的多C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1.小英家养了4只公鸡,9只母鸡,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 ),母鸡的只数是公鸡、母鸡总只数的( )。
12.在( )里填上“>”“<”或“=”。
47( )0.5 115( )43 74( )314 327( )227 13.126中有( )个16,2里面( )个13。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整理(易错题)一、填空。
1、4/5米是把()米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4份;也可以看做把4米分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
2、8/11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3、分数单位是1/7的最小真分数比最小假分数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是1/12的最小带分数是()。
4、一本故事书,15天读完,平均每天读这本书的(),8天读这本书的()。
5、把5千克西瓜平均分给8个人吃,平均每人吃了这个西瓜的(),平均每人吃()千克西瓜。
6、小学生做一次眼保健操大约需5分钟,每天要做两次,每天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占1小时的()。
7、在a/5中,a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是()是,它是真分数,当a是()时,它是假分数,当a是()时,它可以化成整数?当a是()时,化成的带分数最小。
8、“小明看完一本故事书用了2/3小时。
”这里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份,()占这样的()份。
9、把3千克糖果平均分装在5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了()千克糖果,每个瓶子装了这些糖果的()。
10、从甲地到乙地快车要行3小时,慢车要行5小时,快车每小时行全程的(),慢车2小时行全程的()。
11、修一条公路,已经修的长度是未修的5倍,已经修了全长的(),还剩全长的()没有修。
12、“一根水管长9/10米”,这里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了()份,()有这样的()。
9/10的分数单位是(),它有()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增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13、有12个玩具,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玩具是玩具总数的(),每个小朋友分得的玩具是玩具总数的()。
14、把3米长的木料分均截成5段,其中2段占总长的(),每段长()米。
15、一个带分数,它的分数部分的分子是6,把它化成假分数的分子是30。
这个带分数可能是()。
16、把3吨煤平均分成8份每份的质量用分数表示是()吨,用小数表示是)吨,用整数表示是()千克。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14)一、填空.1.把“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是一个乒乓球的2倍”改写成数量关系式是:的质量〇2=的质量.2.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3.13个是,是7个.4.五年级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占份.5.一袋大米分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了这袋大米的,5天吃了这袋大米的.6.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40厘米=米15分=时.7.在中,当a为时,它是真分数;当a为时,它是假分数;当a为时,它没有意义.8.在○里填上“>”“<”或“=”.○○0.371.18○2○.9.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10.图中,三角形底是高的,高是底的.11.看图写出分数,再通分,并在图中表示通分的结果.12.把5千克糖平均包成8包,每包占这批糖的,每包重千克.二、判断题13.假分数都比1大..(判断对错)14.5a=48、5.6+x都是方程..(判断对错)15.把一个圆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判断对错)16.3千克的与1千克的同样多..(判断对错)17.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判断对错)三、选择题.18.舞蹈队里有男生17人,女生31人.男生人数占全队的()A.B.C.19.一辆小汽车6分钟行驶9千米.行驶1千米要()分.A.B.C.D.20.下面的分数中,()是最简真分数.A.B.C.21.因为=,所以这两个分数的()A.大小相等 B.分数单位相同C.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22.做10道数学题,小明用了小时,小华用了小时,小强用了小时,()做得快.A.小明 B.小华 C.小强四、解方程23.解方程280+2x=7604x﹣2.7=9.51.7x+3x=7.41.2x÷3=0.5.五、按要求做一做.24.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0和13 24和36 51和17.25.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6 5和7 8和2.26.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27.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0.5 0.32 0.623.28.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六、解决实际问题.29.我国参加25届奥运会的男运动员138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2倍少4人.女运动员有多少人?30.有两根绳子,一根长42米,另一根长48米.现在要把它们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长要尽可能长,且没有剩余.每段绳子长多少米?一共能剪成多少段?31.在学校运动会100米比赛中,小张用了分,小李用了分.谁跑得快?32.在如图的□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33.张强骑摩托车25分钟行了13千米.平均每分钟行几分之几千米?行1千米平均要用几分之几分钟?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1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1.把“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是一个乒乓球的2倍”改写成数量关系式是:一个乒乓球的质量〇2=一个羽毛球的质量.【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是一个乒乓球的2倍,也就是2个乒乓球的质量等于一个羽毛球的质量,即一个乒乓球的质量×2=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据此解答.【解答】解:把“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是一个乒乓球的2倍”改写成数量关系式是:一个乒乓球的质量×2=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故答案为:一个乒乓球,×,一个羽毛球.2.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7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一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叫做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1份,因此就是分母为4的分数的分数单位,表示有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小的质数是2,2=,即8个这样的分数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需要再加上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个这样的单位;2=,即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要加上8﹣1=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故答案为:,1,7.3.13个是,是7个.【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据此可知,13个为,里面有7个.【解答】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13个是,是7个;故答案为:,.4.五年级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这里是把全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7份,五年级男生人数占4份.【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通常把“是”“比”“占”等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可得五年级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是把全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7份,五年级男生人数占4份.【解答】解:五年级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是把全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7份,五年级男生人数占4份.故答案为:全年级人数,7,五年级男生人数,4.5.一袋大米分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了这袋大米的,5天吃了这袋大米的.【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析】一袋大米平均分8天吃完,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些大米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则平均每天吃了这袋大米的1÷8=,5天吃了这袋大米的×5=;【解答】解:平均每天吃了这袋大米的1÷8=,5天吃了这袋大米的×5=;故答案为:,.6.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40厘米=米15分=时.【考点】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分析】把40厘米化成米数,用40除以进率100;把15分化成时数,用15除以进率60;即可得解.【解答】解:40厘米=米15分=时;故答案为:,.7.在中,当a为>5时,它是真分数;当a为≤5时,它是假分数;当a为0时,它没有意义.【考点】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分析】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当分数的分母是0时,分数无意义.【解答】解:在中,当a>5时,它是真分数;当a≤5时,它是假分数;当a=0时,它没有意义.故答案为:>5,≤5,0.8.在○里填上“>”“<”或“=”.○○0.371.18○2○.【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将分数化成小数形式,然后在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1.14,=0.751.14>0.75,所以>;(2)=0.36,0.36<0.37,所以<0.37;(3)≈1.182,1.18<1.182,所以1.18<;(4)2=2.2,=≈1.83,2.2>1.83,所以2>.故答案为:>,<,<,>.9.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22.【考点】奇数与偶数的初步认识.【分析】根据连续偶数的特点可知,两个连续偶数相差2,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中间一个偶数的3倍;用60除以3即可求出中间数,再求出后面的偶数即可.【解答】解:60÷3+2,=20+2,=22;故答案为:22.10.图中,三角形底是高的,高是底的.【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观察图发现:三角形的第是12厘米,高是7厘米,用底除以高,即可求出底是高的几分之几,用高除以底,即可求出高是底的几分之几.【解答】解:12÷7=7÷12=答:三角形底是高的,高是底的.故答案为:,.11.看图写出分数,再通分,并在图中表示通分的结果.【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第一个图表示是,第二个图表示是,再把这两个分数进行通分即可.分母2与3的最小公倍数是6.【解答】解:故答案为:,,,.12.把5千克糖平均包成8包,每包占这批糖的,每包重千克.【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除法.【分析】求每包是总量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包的千克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5千克,求的是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解答】解:每包是这些糖的分率:1÷8=,每包重的千克数:5÷8=(千克),答:每包是这些糖的,每包重千克;故答案为:,.二、判断题13.假分数都比1大.×.(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假分数≥1,所以假分数都比1大说法错误.【解答】解: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可知,假分数≥1,所以假分数都比1大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4.5a=48、5.6+x都是方程.×.(判断对错)【考点】方程需要满足的条件.【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5.6+x,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不是方程;5a=48,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了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5.把一个圆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解答】解:只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因此,把一个圆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6.3千克的与1千克的同样多.√.(判断对错)【考点】分数乘法.【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3千克的与1千克的,然后再比较解答.【解答】解:3×=(千克);1×=(千克);所以,3千克的与1千克的同样多.故答案为:√.17.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判断对错)【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如果规定分数单位不变,则只有一个,否则,有无数个如:、…,因此得解.【解答】解: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有、、…,所以原题是错误的.故答案为:×.三、选择题.18.舞蹈队里有男生17人,女生31人.男生人数占全队的()A.B.C.【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先把男女生的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再用男生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男生占全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解答】解:17÷(17+31)=17÷48=答:男生人数占全队的.故选:C.19.一辆小汽车6分钟行驶9千米.行驶1千米要()分.A.B.C.D.【考点】分数除法.【分析】用时间除以路程就是1千米需要的时间.【解答】解:6÷9=(分钟),答:行驶1千米要分钟.故选:C.20.下面的分数中,()是最简真分数.A.B.C.【考点】最简分数.【分析】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所以是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1和13,所以不是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1和3,所以不是最简分数.故选:A.21.因为=,所以这两个分数的()A.大小相等 B.分数单位相同C.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其大小相等,但是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解答】解:根据分数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故选:A.22.做10道数学题,小明用了小时,小华用了小时,小强用了小时,()做得快.A.小明 B.小华 C.小强【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由于都是做10道题,工作量相同,则用时越少,做的越快,据此比较所用时间,少的时间最少的,则做的最快.【解答】解:=,=,=,,<<;即小华用时最少,小华做的快.故选:B.四、解方程23.解方程280+2x=7604x﹣2.7=9.51.7x+3x=7.41.2x÷3=0.5.【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80,再同时除以2求解;②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7,再同时除以4求解;③首先化简方程,然后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7求解;④首先化简方程,然后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4求解.【解答】解:①280+2x=760280+2x﹣280=760﹣2802x=4802x÷2=480÷2x=240②4x﹣2.7=9.54x﹣2.7+2.7=9.5+2.74x=12.24x÷4=12.2÷4x=3.05③1.7x+3x=7.44.7x=7.44.7x÷4.7=7.4÷4.7x=1④1.2x÷3=0.50.4x=0.50.4x÷0.4=0.5÷0.4x=1.25五、按要求做一做.24.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0和13 24和36 51和17.【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①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②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大公因数是1;③当两个数是倍数时,较小的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解答】解:10和13是互质数,最大公约数是1;24=2×2×2×336=2×2×3×3最大公约数是:2×2×3=12;51和17是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17.25.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6 5和7 8和2.【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要看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两个数互质,则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两个数有公约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选择情况解决问题.【解答】解:4=2×26=2×3最小公倍数是2×2×3=125和7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5×7=35;8和2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8.26.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考点】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分析】把小数化成分数,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添上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据此解答.【解答】解:=8÷25=0.32;=1÷6≈0.17;=9÷4=2.25;27.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0.5 0.32 0.623.【考点】小数与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分析】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先写成分数的形式,再进一步化简成最简分数;据此方法进行转化即可.【解答】解:0.5==;0.32==;0.623=;28.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考点】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分析】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为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解答】解:=1;=6;=3.六、解决实际问题.29.我国参加25届奥运会的男运动员138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2倍少4人.女运动员有多少人?【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根据题干,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2倍少4人,那么女运动员的人数×2﹣4人=男运动员的人数,由此设女运动员有x人,即可列出方程解决问题.【解答】解:设女运动员有x人,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x﹣4=138,2x=142,x=71,答:女运动员有71人.30.有两根绳子,一根长42米,另一根长48米.现在要把它们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长要尽可能长,且没有剩余.每段绳子长多少米?一共能剪成多少段?【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根据题意,可计算出42与48的最大公因数,即是每段绳子最长的长度,然后再用42除以最大公约数加上48除以最大公因数的商,即是一共剪成的段数,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42=2×3×7,48=2×2×2×2×3,所以42与48最大公因数是:2×3=6,即每小段最长是6米,42÷6+48÷6,=7+8,=15(段);答:每小段最长是6米,一共能剪成15段.31.在学校运动会100米比赛中,小张用了分,小李用了分.谁跑得快?【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比较了分和分,用的时间长的学生跑的就慢.【解答】解:=;=;,小张用的时间多,小李用的时间少,小李的速度快.答:小李跑的快.32.在如图的□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考点】数轴的认识;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分析】由图可知,图中数线轴从0向右每一大格代表的数的单位为1,每一大格被平均分成5小格,则每小格是一大格的,代表的数值单位为据此在图的中直线下面的□填上适当的带分数,直线上面的□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数轴上每小格是一大格的,代表的数值单位为.由此可得:从1向右数第2格为1,即;第三格为1.从2向右数第1格为2;第4格为2,即.所画图形如下:33.张强骑摩托车25分钟行了13千米.平均每分钟行几分之几千米?行1千米平均要用几分之几分钟?【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张强骑摩托车25分钟行了13千米,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所行里程除以所用时间,即得平均每分钟行几分之几千米,用所用时间除以所行里程,即得行一千米平均要用几分之几分钟.【解答】解:13÷25=(千米)25÷13=(分钟)答:平均每分钟行千米,行1千米平均要用分钟.【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二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答案二苏教版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18÷11的商用简便记法写作(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__)。
2、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1716,这三个自然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3.2525……是(________)小数,循环节是(___________),用简便记法写(__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是(_________)。
4、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某医院一位值班领导需要紧急通知正在休假的32名医护人员回医院参加救护工作,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至少要(_____)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分米.6、王亮在班上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 5 ),与他在同一列的第一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
7、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_____种结果,摸出_____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_____.8、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_____)。
9、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1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 m2,底是2 m,高是(____)m。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选出数据中与其他数据不相等的那个数()A.4.06m3 B.406000cm3 C.4060dm3 D.4060000cm32、两个数相乘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A.2.507 B.2.579 C.2.573 D.2.5863、如果甲×1.01=乙÷1.01(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____)A.甲=乙B.甲>乙C.甲<乙4、10张连号的世博园如愿券,张老师一家人要拿3张连号的,共有()种不同的拿法.A.6 B.7 C.85、若一个梯形的高是6分米,上底和下底都增加4分米,则面积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