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教学模式在越南留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运用_杨刚
- 格式:pdf
- 大小:146.21 KB
- 文档页数:5
越南留学生汉语引导类辞格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越南是东南亚汉语学习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内很多大学都开设有汉语教育专业,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文山学院所在地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接壤,近年来两地经济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交流互动增多,语言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大大增加。
文山学院与越南很多高校都有合作关系,自2006年以来招收了近200名越南留学生。
辞格作为修辞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理应受到重视。
引导类辞格是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引导类辞格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对越南学生教学中我们发现,越南学生的引导类辞格使用不尽人意。
经过前期语料的收集分析和本着常用、实用、有利于教学和学习的原则,文章的分类标准主要参照吴士文的《修辞格论析》(1986)一书,即将辞格分为描述类、换借类、引导类和形变类4大类,其中属于引导类的辞格有设问、排比、反复等11类辞格。
一、调查对象、方法和步骤文山?W院自2010年以来共接受70余名越南太原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三年级的交换生到校学习,为期一个学期。
所开设课程包括“高级汉语阅读与写作”“汉语语法”“中国概况”等。
平时有作文训练,期中和期末考试也有作文训练。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计量统计法。
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首先,对文山学院越南留学生平时训练完成的作文70篇,大概7.3万字中所使用到的引导类辞格的种类和数量进行量化统计和比较。
其次,对越南学生从2010年到2013年期中、期末考试试卷中的140篇作文,约13.4万字进行梳理,并进行量化统计和比较。
本次统计的作文题目有命题作文,也有题目自拟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保证了调查语料的全面性。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平时训练作文调查结果在学生平时课后训练的70篇作文当中,共有38个句子使用了引导类辞格,平均每篇作文使用了0.5个辞格。
作文中使用到的引导类辞格种类和使用频率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70篇学生平时训练作文中一共出现了5种引导类辞格,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设问,占总数的47.3%,出现频率最低的是反复和映衬,出现的频率仅为5.3%。
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的案例分析本文通过对两名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的个案调查,对其语法偏误进行了研究。
依据中介语理论,将语法偏误主要分为误用、误加、缺失、重叠、错序等类型,同时指出了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学习环境时期产生语法偏误的重要原因。
本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级水平的越南人学习汉语时的语法特点。
标签:第二语言习得语法偏误越语汉语习得案例分析一、引言无论在学习本民族语言还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都经常会出现各类偏误,这是难以避免的。
以汉语为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由于国籍、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各有不同。
越南语和汉语都属于孤立语,和汉语一样几乎没有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具有重要的语法意义。
越南学生可能因为母语本身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所以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并没有感到特别困难,虽然有的声调也发不好,如阴平和去声往往区别不清,但是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对于越南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时最困难的是汉语语法。
为了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我们有必要对不同母语背景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者进行偏误分析,掌握其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弄清楚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深入了解学习者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和范围本文首先将语料整理记录下来,然后再对越南学生的偏误进行描述、分析,总结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在语法上的偏误类型,并阐明其原因。
(二)理论依据笔者认为,偏误分析是中介语理论研究的组成部分。
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偏误,是一个语言系统,并且这个系统随着学习的发展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
中介语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
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等。
SLA研究的四个领域一、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特征的性质:错误分析综述?,杨静,**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25。
论蒙汉双语教学初中汉语文教材的重构?,宋丽霞,**师*大学,2005-10-10。
对**预科汉语教材的分析与研究?,*玲,**大学,2005-06-04。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葛建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30。
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及对策?,夏侠、*丽娟,平原大学学报,2005-04-20。
?语言僵化现象与外语教学?,孔慧芳、*萍,**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2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口语流利性的量化测评?,郭修敏,语言大学,2005-06-01。
大学生英语表达中母语干扰错误分析?,王红昕,**科技纵横,2005-02-28。
关系从句中语用迁移问题研究?,*扬,**教育学院学报,2005-08-25。
双语教学语境中的母语教学研究?,*晖,**大学,2005-04-01。
论英语语言习得中的“认知—知识语言双元构造〞?,李国宏、尹德模,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30。
英语课程目标中的情感目标界定及理据?,孟春国,根底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10-25。
韩国学生初级词偏误分析? 黄燕 **大学 2005-04-08母语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周洁桂海论丛 2005-06-05对外汉语教学根本句型确实立一句和排序研究? 卢福波语言文字应用2005-11-15越南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 杨春雍 **师*大学 2005-05-01谈母语迁移与外语教学?李金秀,李春凤 **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15应用语言学的问题与对策——?应用语言学的一些问题?述介?翟红华 **外语教学 2005-11-20输出理论在外语精读课课文引入教学中的作用?*慧鸿**教育学院学报2005-10-28儿童语言习得的“形式——功能互补〞理论研究模式?*新彬 **外国语大学2005-05-01语言习得中的预制语言?蒋苏琴东南亚纵横 2005-12-30二语习得中的输入研究综述?杨卫芳语文学刊 2005-12-15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偏误分析与写作教学?申莉 **师*学院学报 2005-11-20语言石化现象的产生及防止策略?高云外语教学 2005-05-06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王洪君语言科学 2005-10-15课堂口语语法错误的纠正原则?余美根西北师*大学学报 2005-05-25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口语错误分析?*宪梅当代教育科学 2005-07-01元认知理论构造下的交际策略?周震 **外语教学 2005-01-20趋向动词语法化与对外汉语补语教学?*富华黄玉花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投入因素对欧美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晓明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05-25 屈折词缀的缺失与中介语语法的损伤?常辉现代汉语 2005-01-20从母语习得理论探讨外语教学方法? 陈凯 **学院学报 2005-08-30 中英双语者知识表征的启动效应实验? *光伟等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08-20中介语的语用失误? 尹洪山 2005-12-10 **社会科学浅谈英语教师的话语特征及使用原则? 陈丽娜 2005-06-30 **师*学院学报中英双语者知识表征的启动效应实验? *光伟等 2005-08-20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习得第二种语言的中介语体系研究? *平 2005-07-30 **师*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语写作中常见错误分析与改正? *幽燕 2005-10-28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研究评述? 袁秀萍2005-09-30 **师*学院学报“朝韩〞双语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语码转换的使用及特征分析? 金明浩2005-05-30 延边大学汉语主题构造与L2学生过渡阶段中介语错误? 訾伟力 2005-08-10 **师*学院学报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的量化问题> *艳群2005-07-01 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研究综述?吴怡 2005-05-01 外语教育二语习得中的意象? 房定坚;禹昱 2005-07-01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母语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的现象? 陈俊;杨云峰;王蕾 2005-09-30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选词策略及特点研究? 金雪梅 2005-12-30 **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介语的根本特征? *业信**名族学员报2005—12—30〔哲学社会科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词汇学习与语言教学? 李建荣**大学学报 2005—12—25 外语学习中文化知识的引入? *改琳、李雪梅 **工业学院学报 2005—08—30 错误纠正策略在合作式写作中评估阶段的应用? 姚雪梅、杜爱玲 **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9—30论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原则? 游玉祥 **师*学院学报 2005—02—28韩汉孪生词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孟柱亿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2005—07—01论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影响因素? 燕青英 **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7—15二、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外在因素的研究:新型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理论与实践?,王阿舒、方晓华,**师*大学学报,2005-03-30。
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量化及成因分析
杨林;高明扬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04)006
【摘要】汉语声调是区别意义的相对音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面对目前云南省越南学生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以越南学生汉语声调为研究对象,采用录音与听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测试的基础上对该国留学生汉语声调的习得偏误做一些量化分析及解释,并提出了教学方面的对策,以便对越南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及研究提供帮助.
【总页数】7页(P76-82)
【作者】杨林;高明扬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3
【相关文献】
1.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浅析 [J], 赵赫
2.来华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J], 刘艳
3.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声学研究 [J], 高玉娟;李宝贵
4.中亚来华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分析 [J], 胡炯梅;胡冬梅
5.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及成因分析 [J], 金峻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