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0.55 KB
- 文档页数:13
有:
1. 中国古代的九州:越、齐、楚、燕、韩、赵、魏、秦和汉。
2. 古代七大郡县:冀州、幽州、兖州、豫章郡县(今河南);雍州(今甘肃);徐州(今安徽);扬州(今江苏)。
3. 六合之内的八个城市: 长安 (今陕西省西安市 ) 京兆 ( 今北京 ) 洛阳 ( 今河南
省 ) 洪都 ( 今浙江省绍兴市 ) 郢都 ( 今湖北省荆门市 ) 杨村 ( 今天津市天台县 ) 白狮 ( 上海市徐家汇地区 ) 锦城(上海市卢湾区)。
4. 古代五大道: 大道——连通黄泥行到朝歌;太行——连通黄泥行到凤翔;契丹——连通
黄泥行到大同;胡人——连通黄泥行到新野;番人——连通黄泥行到开封。
语文中的地理常识
地理常识
1.九州,中国的代称。
一般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3.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4.四海,指天下、全国。
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6.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7.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
8.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10.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12.苏州,又称姑苏、平江等。
中国古代文化名城知识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古代文化名城众多。
这些古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名城的知识点,带你一睹这些城市的独特魅力。
1. 北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众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故宫,也被称为紫禁城,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典范。
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此外,还有天安门广场、颐和园等其他著名景点,展示了北京独特的古都风貌。
2. 西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
著名的兵马俑就位于西安市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内,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观赏。
此外,西安还有大雁塔、华清宫等众多古代建筑和寺庙,展现了西安作为古代首都的辉煌历史。
3.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明孝陵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陵墓之一,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观。
此外,夫子庙、中山陵等也是南京不可错过的景点,体现了南京作为古都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4. 苏州:苏州位于江苏省,被誉为“人间天堂”,以其园林建筑和水乡文化而闻名。
苏州的经典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等,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苏州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水乡特色,如苏州古城区的运河和吴文化街等,展示了苏州独特的水乡风情。
5.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成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成都的代表性景点包括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等。
武侯祠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名人纪念碑庙宇之一,纪念着古代名将刘备和诗人杜甫。
成都还以美食闻名,如火锅和川菜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味蕾。
6. 杭州:杭州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以其美丽的西湖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
西湖是杭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其美丽的湖光山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
杭州还有灵隐寺、岳庙等著名古迹,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
以上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名城的一些知识点,每个古城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文化。
古代地理文言文常识地区名
古代地理文言文常识中,地区名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地理特征、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来命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地理文言文常识:
1. 山南水北:在古代,山南水北是吉祥之地,因此常被用作地名。
如《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2. 河东河西:古代以黄河为界,分为河东和河西两个地区。
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彭城之战,项羽击刘邦于河东”。
3. 山东山西:古代以崤山为界,分为山东和山西两个地区。
如《战国策·魏策》中有“越晋阳之关,阻漳、滏之险,北带燕云而南趋山东”。
4. 江东江表:古代以长江为界,分为江东和江表两个地区。
如《赤壁之战》中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5. 关中关西:古代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和关西两个地区。
如《过秦论》中有“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6. 三秦:指关中地区,因项羽入关中后分封三王而得名。
如《赤壁之战》中有“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7. 燕赵:指河北地区,因战国时期燕国和赵国的疆域而得名。
如《鸿门宴》中有“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腻”。
8. 齐鲁:指山东地区,因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的疆域而得名。
如《论语·雍也》中有“齐一变至于鲁”。
9. 吴越: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疆域而得名。
如《柳毅传》中有“洞庭之阴,有大泽焉,名曰马湖”。
人们在读书看报或处理各种事务,尤其是在进行教学和科研时,常常在地名上发生问题。
不仅是古地名,就是在今地名上也易发生问题。
例如某一地名,是政区还是城镇?其方位在哪里?地理特点怎样?政区的沿革怎样?名称有什么变化?这些情况是很复杂的,不查找有关工具书,往往不易解决。
我国地土广大,历史悠久,同名异地,异名同地,地名的变更或消失,以及治所的迁移等等情况,也很复杂,要弄清楚这些情况,也需要查找有关工具书。
地名工具书数量大,种类也多,各有其用处。
本文结合怎样查找古今地名问题,分别介绍如下。
一、怎样查找今地名假如只查某县某市在某省的何方,找一本新版的《中国地图册》就行了;如果不知道它在何省何县,最省事的办法是查阅1984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十六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它附有用汉语拼音编排的地名索引和地名首字笔画检字表;利用它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找到需要知道的地名。
索引选取图集中的地名二万余条,一般地名均可查到。
本图集中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83年6月30日,前此新设县市均予著录。
还有一种八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79年初版,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78年底;1983年第二次印刷本,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82年底),地图出版社还为它出版了一本《中国地名录》(副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索引》,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编,1983年出版,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82年底。
选收本图集中地名三万二千余条),可与本地图集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此外,如查较小的地名,还可查阅各省区挂图和分县地图集,如浙江、福建、台湾、河北、陕西等省都分别出版了本省的分县地图册。
由于行政区划时有变动,而最新版地图集的行政区划资料只截止1983年6月底,地图集每隔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改版一次,要查1983年7月以后的行政区划变更资料(如新设或撤销、合并的县市),就得查阅这一时期以后每年出版一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民政部编,原由地图出版社出版,今年起改由测绘出版社出版)。
古代行政区划文学常识古代行政区划文学常识在古代是如何规划行政区域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以下古代行政区划吧!欢迎大家阅读!州: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名。
如在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尚书》中记载,尧时分天下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预、梁、雍九州,也是中国别称“九州”的来历。
东汉共分13州;晋初又分19州;到了唐代,全国共有300多个州,都是行政区。
郡:早在战国时期,各国就开始实行郡县制,秦朝时,天下划分为36郡,征服南粤后,增加到40郡。
直到隋唐以前,历朝都设有郡。
隋朝取消了郡,唐代则州郡迭改,宋代以后郡被彻底取消。
行省:原是官署的名称。
后来,行省正式称为一级行政区划名,简称为省。
国:诸侯王的封域,泛指古代侯王的封地,也是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地位相当于郡。
这和今天国家的国有很大的'区别。
邑:泛指城市。
但大城市通常称都,小城市称邑。
邑有时也指县。
县:两千多年来县一直是中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名。
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秦统一六国后,乃确立郡县制,县隶属于郡。
汉代的县属于郡和国,以后各朝的县属于州或府。
道:始行于唐,不过当时属于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后来逐渐实化为一级行政区域。
镇: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镇,驻兵戍守,北魏时设镇之地有二:一类设于全不立州郡的地方,镇将兼理军民政务;另一类设于州、郡治所,即与州郡同设于一地,镇将绾军,由刺史、太守管理民政,但多数由镇将兼刺史、太守之任。
唐代,镇戍之权较前减弱。
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镇捍卫防守之外,还向人民征收器甲粮饷,掌握地方实权。
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罢镇史、镇将,收其权归于知县,除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镇以外,多数罢废。
宋代以后,镇多指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
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
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税赋转运漕粮而划分的区域,后来逐渐演变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成为一级行政区。
元代也有路,为二级行政区,相当于宋代的州府。
一、辽宁横跨辽河两岸,清朝末期属奉天省,现今是东北地区的经济大省。
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辽宁”吗?二、江苏在清朝前期属江南省,今天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发达地区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你知道它的得名缘由吗?三、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人说江西的得名是因为它处在长江的西岸,你说对吗?四、云南是我国的西南门户,历史悠久,汉代就已经在当地置县。
“云南”省名的意思是“白云之南”吗?五、有人说:川者,江河也,四川境内因有四条著名的大河,故名“四川”。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不对?六、陕西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
你知道省名何以叫“陕西”吗?七、宁夏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曾是历史上东西方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
宁夏何以得名?八、浙江是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省份之一,人才辈出,堪称文化大省、经济大省。
它的名称从何而来?九、贵州是我国西南山水秀丽的旅游大省,明朝初年在贵州设立都指挥使,清代置省。
“贵州”二字如何得名?十、广东与香港为邻,得风气之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你知道它的名称来源吗?十一、吉林省在东北地区中部,松花江贯穿而过,是满族人入关前的主要聚居地。
省名“吉林”二字何意?十二、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是我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你知不知道“福建”的得名缘由?一、辽宁横跨辽河两岸,在清末属奉天省,是我国抗击外国列强入侵的前沿阵地,战乱频仍,民生凋敝。
1929年,国民政府改奉天为辽宁,取辽河流域永久安宁之意。
二、在现在的江苏、安徽一带,清代前期属江南省,后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苏以境内的江宁、苏州各取一字而得名。
三、不对。
江西、浙江都在长江南岸,唐代在这一地区的东西两侧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
江西在西侧,属江南西道,因而简称“江西”。
四、不是。
云南的历史非常悠久,汉代就已经在此置县,因为县治在云岭山脉的南面,故称“云南”。
元置云南行中书省;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100个古今地名对照表
【实用版】
目录
1.古今地名对照表的意义和价值
2.表中收录的地名类型和特点
3.部分地名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
4.对照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结语:古今地名对照表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正文
古今地名对照表是一部汇集了 100 个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地名的工具书。
它将古代地名与现代地名进行了对照,为我们研究和了解历史地理、地名演变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表中收录的地名类型繁多,包括古城、古镇、古村落等,这些地名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如“长安”对应今天的“西安”,“洛阳”对应“河南洛阳”等。
这些地名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
通过对照表,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地名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
以“长安”为例,作为古代四大古都之一,长安在历史上曾是周、秦、汉、唐等 13 个朝代的都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另一个例子是“荆州”,历史上的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文化故事。
在使用对照表时,我们可以通过查询古代地名,了解其在现代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地理和地名演变。
同时,对照表还可以作为旅游指南,帮助我们探寻古迹、了解地方文化。
然而,在使用对照表时也需要注意,部分地名可能存在多个古今名称对照,这需要我们在研究中进行深入探讨,了解地名的多重文化内涵。
总之,古今地名对照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研究平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地理、地名演变和文化传承。
第1页共1页。
中国文言文地理常识地理常识【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蜀三关】阳平关、江关、白水关【义阳三关】平靖关、黄岘关、武阳关【古代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古代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北京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福州三山】屏山、乌山、九仙山【盛京三陵】福陵、昭陵、永陵【盘山三胜】松、泉、石【晋祠三绝】圣母殿、周柏、难老泉【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大宁河小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西江小三峡】大鼎峡、三榕峡、羚羊峡【岷江小三峡】平羌峡、背城峡、犁头峡【嘉陵江小三峡】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七大藏书楼】文渊阁〖北京〗、文源阁〖北京〗、文津阁〖承德〗、文溯阁〖沈阳〗、文汇阁〖扬州〗、文淙阁〖镇江〗、文澜阁〖杭州〗【九大名关】山海关〖河北〗、居庸关〖北京〗、紫荆关〖河北〗、娘子关〖山西〗、平型关〖山西〗、雁门关〖山西〗、嘉峪关〖甘肃〗、武胜关〖河南〗、镇南关(今名友谊关)〖广西〗【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西湖十景】三潭印月、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南屏晚钟、雷峰夕照【碣石十景】碣石观海、天柱凌云、山岩春晓、石洞秋风、西嶂排青、东峰耸翠、龙蝠灵壑、风翥祥峦、霞辉窣堵、仙影沧浪【台湾十二胜】角板山、草山北投、新店、大溪、玉山、八卦山、虎头牌、狮头山、太平山、大里简、旗山、雾社【巫山十二奇峰】神女、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世界六大宫殿】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俄国克里姆林宫、美国白宫、英国白金汉宫、文莱王宫【世界十大高楼】[1]101摩天大楼〖中国~台北·452m〗、[2]国家石油公司双塔〖马来西亚~吉隆坡·452m〗、[3]西尔斯大厦〖美国~芝加哥·443m〗、[4]金茂大厦〖中国~上海·420m〗、[5]帝国大厦〖美国~纽约·381m〗、[6]中环广场大厦〖中国--尼泊尔·8848.13m〗、[7]中国银行大厦〖中国~香港·369m〗、[8]T/C大厦〖中国~高雄·374m〗、[9]阿摩珂大厦〖美国~芝加哥·346m〗、[10]约翰·汉考克大厦〖美国~芝加哥·344m〗【世界十大山峰】[1]珠穆郎玛峰〖中国~台北·452m〗、[2]乔戈里峰〖中国--克什米尔·8611m〗、[3]干城章嘉峰〖尼泊尔--锡金·8586m〗、[4]洛子峰〖中国--尼泊尔·8516m〗、[5]马卡鲁峰〖中国--尼泊尔·8463m〗、[6]卓奥友峰〖中国--尼泊尔·8201m〗、[7]道拉吉里峰〖尼泊尔·8172m〗、[8]马纳斯卢峰〖尼泊尔·8156m〗、[9]南伽峰〖克什米尔·8125m〗、[10]安那布尔纳峰〖尼泊尔·8091m〗【世界十大河流】[1]尼罗河〖非洲·6671km〗、[2]亚马逊河〖南美洲·6480km〗、[3]长江〖中国·6397km〗、[4]密西西比∽密苏里河〖美国·6262km〗、[5]黄河〖中国·5464km〗、[6]额毕∽额尔齐斯河〖亚洲·5410km〗、[7]澜沧江∽湄公河〖亚洲·4667km〗、[8]刚果河〖非洲·4640km〗、[9]勒拿河〖俄罗斯·4400km〗、[10]黑龙江〖中国·4350km〗【世界十大运河】[1]京杭大运河〖中国·1801km〗、[2]伊利运河〖美国·581km〗、[3]苏伊士运河〖埃及·173km〗、[4]阿尔贝特运河〖比利时·130km〗[5]莫斯科运河〖俄罗斯·128km〗、[6]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俄罗斯·101km〗、[7]基尔运河〖德国·98.7km〗、[8]约塔运河〖瑞典·87km〗[9]巴拿马运河〖巴拿马·81.3km〗、[10]曼彻斯特运河〖英国·58km〗【世界十大沙漠】[1]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2]阿拉伯沙漠〖阿拉伯半岛〗、[3]利比亚沙漠〖非洲东北部〗、[4]澳大利亚沙漠〖澳大利亚〗、[5]戈壁沙漠〖中国·蒙古〗、[6]巴塔哥尼亚沙漠〖阿根廷〗、[7]鲁卜哈利沙漠〖阿拉伯半岛〗、[8]卡拉哈里沙漠〖博茨瓦纳〗、[9]大沙沙漠〖澳大利亚〗、[10]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新疆〗【世界十大岛屿】[1]阿拉伯半岛〖亚洲·3000000km2〗、[2]印度半岛〖亚洲·2088000km2〗、[3]中南半岛〖亚洲·2000000km2〗、[4]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1400000km2〗、[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欧洲·750000km2〗、[6]索马里半岛〖非洲·720000km2〗、[7]伊比利亚半岛〖欧洲·584000km2〗、[8]小亚细亚半岛〖亚洲·525000km2〗、[9]巴尔干半岛〖欧洲·505000km2〗、[10]泰梅尔半岛〖亚洲·400000km2〗【世界十大半岛】[1]格陵兰岛〖北美洲~丹麦·2175600km2〗、[2]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大洋洲~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785000km2〗、[3]加里曼丹岛〖亚洲~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734000km2〗、[4]马达加斯达岛〖非洲~马达加斯达·620000km2〗、[5]巴芬岛〖北美洲~加拿大·512000km2〗、[6]苏门答腊岛〖亚洲~印度尼西亚·434000km2〗、[7]本州岛〖亚洲~日本·227414km2〗、[8]大不列颠岛〖欧洲~英国·219800km2〗、[9]维多利亚岛〖北美洲~加拿大·212200km2〗、[10]埃尔斯米尔岛〖北美洲~200445、km2〗【世界十大湖泊】[1]里海〖土库曼斯坦〗、[2]苏必利尔湖〖美国·加拿大〗、[3]维多利亚湖〖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4]咸海〖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5]休伦湖〖美国·加拿大〗、[6]密执安湖〖美国〗、[7]坦噶尼喀湖〖扎伊尔·坦桑尼亚·布隆迪·赞比亚〗、[8]贝加尔湖〖俄罗斯〗、[9]、大熊湖〖加拿大〗、[10]、马拉维湖〖马拉维·莫桑比克·坦桑尼亚〗【世界十大海】[1]珊瑚海、[2]阿拉伯海、[3]南海、[4]威德尔海、[5]加勒比海、[6]地中海、[7]白令海、[8]塔斯曼海、[9]鄂霍次克海、[10]巴伦支海【世界十小国家】[1]梵蒂冈〖欧洲·0.44km2〗、[2]摩纳哥〖欧洲·1.9km2〗、[3]瑙鲁〖大洋洲·22km2〗、[4]图瓦卢〖大洋洲·26km2〗、[5]圣马力诺〖欧洲·61km2〗、[6]列支敦士登〖欧洲·160km2〗、[7]马绍尔群岛〖大洋洲·181km2〗、[8]圣基茨和尼维斯〖北美洲·269km2〗、[9]马尔代夫〖亚洲·298km2〗、[10]马耳他〖欧洲·316km2〗。
小学语文-小升初语文课外知识——城市简称一、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有个漂亮的简称蓉。
你知道这个简称的来历吗?二、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举世闻名的城市。
南昌简称洪,原因何在?三、重庆物华天宝,地产丰盈,是我国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最大城市,它的简称是渝。
你能说出这个简称的来历吗?四、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简称邕。
你知道邕字的来历吗?五、厦门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港城市,驰名四海的通商口岸,它有个富有诗意的简称鹭。
你知道这个鹭从何而来吗?六、贵阳是贵州省的省会,简称筑。
你知道其中的缘由吗?七、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简称宁。
此宁从何而来?八、广州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有中国南大门之称,简称穗,你知道这一简称的原因吗?九、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它也有一个引人遐想的简称榕。
福州何以简称榕?十、深圳这座以现代化、年轻化而著名的新型城市,简称鹏你能说出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称呼吗?十一、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简称汴。
你能说出这个简称的来历吗?十二、绍兴是鲁迅先生的故乡,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名士之乡的美誉。
它的简称是越。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参卷答案一、在五代十国时期,四川曾是后蜀国的领地。
后蜀皇帝孟知祥发民丁十二万修成都城,城周达四十二里。
其子孟昶命人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树(木芙蓉),一到秋天,花开如锦,绚丽动人,成都因此被称为芙蓉城。
这就是今成都简称蓉的来由。
二、南昌位于江西省的北部、赣江下游,汉属豫章郡。
隋初置洪州,治今南昌。
唐代复置。
明初置洪都府,亦治南昌。
在历史上南昌曾叫过洪州、洪都,所以现在南昌简称洪。
三、重庆市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流之处,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先后名荆州、益州、巴州、楚州。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楚州为渝州,因渝水(嘉陵江古称渝水)绕城而过,故名。
重庆因而简称渝。
四、南宁秦以前属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汉属郁林郡。
唐代贞观年间在此置州,因邕江穿城而过,名为邕州。
历史知识——全国各大城市今古名称对照
北京——永安、燕京(亦称幽州)
南京——建业、金陵
杭州——临安
苏州——姑苏
扬州——广陵
绍兴——会稽
西安——长安
开封——汴梁,汴京
洛阳——洛邑
沈阳——奉天
成都——益州、锦官城
枣庄——兰陵
福州——三山
荆州——江陵
赣州——虔州
长沙——星城
天津——津沽
广州——南海徐州——彭城重庆——江州深圳——宝安无锡——梁溪
保定——幽州临沂——琅琊包头——九原合肥——庐州漳州——月港宝鸡——陈仓黄山——徽州南宁——邕州九江——浔阳梅州——嘉应砚台——登州晋中——榆次常州——延陵
淇县——朝歌
宜昌——夷陵
岳阳——巴陵
金华——婺州
青岛——青州
南阳——宛城
南昌——许昌
宁波——明州
长治——上党
日照——海曲
太原——晋阳
南通——静海
温州——永嘉
石家庄——常山张家港——沙洲武夷山——崇安葫芦岛——锦西连云港——梅州府武汉——江城
敦煌——阳关
上海——魔都湘西——溪州昆明——春城兰州——金城。
古代文化知识——地理常识趣话阅读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
(一)地区名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赤壁之战》)2.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例如:亮兄瑾也,避乱江东。
(《赤壁之战》)3.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例如: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4.山东指崤(xiáo)山以东的地区。
例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鸿门宴》)5.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6.中国指中原地区。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二)政区名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已亥杂诗》)2.八州、八荒泛指中国。
例如: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3.郡行政区域。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例如: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4.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
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例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张衡传》)5.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
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
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
(《阎典史传》)6.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例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省本是官署名称。
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
8.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例如: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士。
(《海瑞传》)(三)山川关隘名1.江指长江。
中国地名古今对照一览表
1.“嘿,你们知道不,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呀!”就好像我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那个面包呀!”以前的长安那可是超级繁华的地方,就像现在西安也是个热闹的大城市呢。
2.“哇塞,广陵原来是扬州呀!”这就好比我发现原来我喜欢的那个糖果换了个新包装呀!想想古代广陵的那些美景,和现在扬州的美丽是不是很像呢。
3.“哎呀呀,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呀!”就跟我和小伙伴说“嘿,那个好玩的地方就是我们上次去的那里呀”一样。
以前临安的诗情画意,现在杭州也不逊色呀。
4.“哇哦,金陵就是南京呀!”就好像我突然知道原来我爱吃的冰淇淋还有个特别的名字一样惊喜。
那金陵的辉煌不也在南京延续着嘛。
5.“嘿,会稽原来是绍兴呀!”就如同我发现原来我一直以为是两样东西的其实是一样的。
会稽在古代可是很重要的呢,绍兴现在也很了不起呀。
6.“呀,庐州就是合肥呀!”这就像我发现我一直喜欢的故事书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一样。
庐州以前的韵味在合肥也能找到影子呢。
7.“哇,汴梁就是开封呀!”好比我知道了原来我喜欢的那个游戏还有个前身一样。
汴梁曾经那么热闹,开封现在也充满活力呀。
8.“啊,益州就是成都呀!”就跟我发现原来我一直想去的那个地方有个更古老的名字一样。
益州的魅力在成都依然散发着。
9.“哟,邺城就是安阳呀!”就好像我突然明白原来那个熟悉的地方还有这么个特别的称呼。
邺城的历史在安阳传承着呢。
10.“嘿,云中就是现在的大同呀!”就如同我知道了一个一直好奇的秘密一样。
以前云中的故事,在大同继续上演着。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三、地理常识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山川关隘名、城市村镇名等。
(一)地区名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赤壁之战》)2.江东指长江以东的地区。
亮兄瑾也,避乱江东。
(《赤壁之战》)3.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群英会蒋干中计》)4.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5.三秦指陕西一带地区,古代为秦地。
项羽灭秦之后,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故称三秦。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山东指崤(xiáo)山以东的地区。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鸿门宴》)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货殖列传》)7.河北、河南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8.中国指中原地区。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9.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襟三江而带五湖。
(《滕王阁序》)10.岭南“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以南地区,约今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相对中原地区来说,该地在五岭以外,故又称“岭表”。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食荔枝》)(二)政区名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己亥杂诗》)八州、八荒:泛指中国。
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2.六合上、下、东、西、南、北,泛指天下或宇宙。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过秦论》)3.四海古以中国四周有海环绕。
四海,等于说“天下”,泛指全国各地。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中州古地区名。
即中土、中原。
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人们在读书看报或处理各种事务,尤其是在进行教学和科研时,常常在地名上发生问题。
不仅是古地名,就是在今地名上也易发生问题。
例如某一地名,是政区还是城镇?其方位在哪里?地理特点怎样?政区的沿革怎样?名称有什么变化?这些情况是很复杂的,不查找有关工具书,往往不易解决。
我国地土广大,历史悠久,同名异地,异名同地,地名的变更或消失,以及治所的迁移等等情况,也很复杂,要弄清楚这些情况,也需要查找有关工具书。
地名工具书数量大,种类也多,各有其用处。
本文结合怎样查找古今地名问题,分别介绍如下。
^^一、怎样查找今地名假如只查某县某市在某省的何方,找一本新版的《中国地图册》就行了;如果不知道它在何省何县,最省事的办法是查阅1984 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十六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它附有用汉语拼音编排的“地名索引”和“地名首字笔画检字表” ;利用它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找到需要知道的地名。
“索引” 选取图集中的地名二万余条,一般地名均可查到。
本图集中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83 年6 月30 日,前此新设县市均予著录。
还有一种八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79 年初版,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78 年底;1983 年第二次印刷本,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82 年底),地图出版社还为它出版了一本《中国地名录》(副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索引》,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编,1983 年出版,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82 年底。
选收本图集中地名三万二千余条),可与本地图集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此外,如查较小的地名,还可查阅各省区挂图和分县地图集,如浙江、福建、台湾、河北、陕西等省都分别出版了本省的分县地图册。
由于行政区划时有变动,而最新版地图集的行政区划资料只截止1983 年6 月底,地图集每隔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改版一次,要查1983 年7 月以后的行政区划变更资料(如新设或撤销、合并的县市),就得查阅这一时期以后每年出版一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民政部编,原由地图出版社出版,今年起改由测绘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种篇幅不大,却很有用的工具书。
但它出版得较慢,往往到每年的六月间才能见到上一年资料的《简册》。
也就是说,1983 年的行政区划情况要到次年六月以后才能从《简册》上见到。
要及时查最新的行政区划资料,还得翻阅国务院办公厅编辑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简称《国务院公报》或《公报》,每隔十几天出版一期)。
此《公报》刊载最新的行政区划资料。
上面说的,只是查找今地名的位置和简况,如果还想知道它的沿革和概况,就得查阅1979 年版《辞海》或它的《中国地理分册》。
《辞海》是一部比较新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现有县级以上地名,一般均予收录。
但由于书中的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78 年底,所以要查1979 年至1981 年底新设县、市,还得翻阅1983 年出版的十六开本《辞海·增补本》或1982 年出版的大三十二开本《辞海·百科增补本》,譬如1981 年由甘肃永昌县析置的金昌市即可查到。
但由于它是大型综合性工具书,不可能修订或“增补”得太勤,所以要查1982 年以后新设的县、市,还得借助于上面说过的《简册》和《国务院公报》。
由于《辞海》是综合性工具书,所收现代地名究竟有限,所以要查某些地名,还得翻阅臧励龢等人编纂、由商务印书馆于1931 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以下省称《地名大辞典》),因为它收录的地名较多。
但由于它出版于五十多年以前,书中不少资料还是1928 年以前、甚至是民国初年的,内容比较陈旧,它提到的一些“今县” ,现已成为“旧县”,查阅本书之后,还得根据它所提供的线索,再翻阅《辞海》、《辞源》或别的工具书,才能对所查的地名有比较明确的了解。
此外,民国初年由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编辑印行的《全国行政区画表》(每年或数年刊行一次)、国民党政府内政部编辑、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表》(每年或数年印行一次,最后一版是1947 年11 月印的“第十一版” )、中华书局于1936 年初版的《辞海》(习称旧《辞海》)和1940 年出版的《最新中外地名辞典》(葛绥成编著)、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于1962 年初出版的《辞海·试行本》的《地理分册》与1965 年4 月出版的《辞海·未定稿》,也各有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史为乐同志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 —1979)(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年初版),比较全面而又系统地叙述建国三十年来的政区沿革;又附有“地名索引”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是一本查找今地名很有用的工具书。
总之,查找一个地名,有时需要翻阅几种工具书,才能解决问题。
例如解放初期,除陕西西安市以外,东北还有个西安市(属辽东省)。
在《辞海》里找不到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里查出:1952 年“原西安市改称辽源市” 。
据此再查《辞海》得知,“解放后(1948 年)以西安县城区设西安市,1952 年改辽源市”。
原来今天吉林南部的辽源市就是当年的西安市。
^^二、如何查找古地名古地名的下限是清宣统三年(1911 年),但由于民国元、二、三年(1914 年)有一些县因与他省重复而改名,所以这里把下限延至民国三年。
查找古地名比查找今地名更困难些。
如只查古地在今何处,可查阅谭其骧先生主编、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本图集共八册,收古地名约计七万左右。
自1974 年起,用中华地图学社名义陆续出版内部试行本。
经过修订,自1982 年以来已陆续公开出版第一(原始社会、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二(秦、西汉、东汉时期)、四(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五(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六(宋、辽、金时期)共五册,第三(三国、西晋时期)、七(元、明时期)、八(清时期)三册亦将于年内或明年出齐。
图上注记古地名用黑色,今地名用棕色。
每册均附有“地名索引”,“索引”后附有“地名首字笔画检字表”和“汉字简体繁体对照表” ,使用这些“表”和“索引” ,很快便能查出古地在今天的位置。
因图集收录地名较多,有些在《辞海》、《辞源》和《地名大辞典》里查不到的地名,在图集中却可查到。
譬如“清都尹”这个地名,在上述三书里都查不到,在图集第四册里可查到,原来它是北齐的都城——邺城。
图集还解决了《地名大辞典》等书未确指古地在今何处的问题。
譬如《地名大辞典》说唐代武礼县“当在广西境” ,范围太大,无法查找;而图集第五册却标出武礼县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再与今地图对照,得知它在县西左江南岸。
但需注意,并不是每一朝代的州县名称都能查到,因为各代地图所收地名均有断限,即以某年为准。
譬如第五册里规定“隋郡、县建制以大业八年(612)为准”,即这年存在的郡、县,“均予画出八年以后新设或废掉的郡、县就都查不到了。
如需了解某古地的沿革和概况,可先查阅《辞海》或它的《历史地理分册》,因为古代的重要地名多已收录,而且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解释比较准确。
但它也有不足之处,问题大多出在今地上,即对今县驻地的迁移注意不够。
譬如它说金代兴州“治所在兴化(今滦平西)”,就搞错了;“今滦平西” 应改作“今滦平东”才对。
因为河北滦平县旧治在今驻地鞍匠屯东一百一十里之滦河镇(今属承德市),1940 年西迁鞍匠屯,所以金代兴州治所兴化县治虽在旧滦平县城西南里许,却在今滦平县东。
但《辞海》是综合性工具书,所收古地名毕竟有限,甚至连清末或民国改了名的县都没有收。
如查找此类地名,可先查1979 年版《辞源》,因为它“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时存在的州、县,一般都予收录。
例如陕西同官县,《辞海》没有收;《地名大辞典》里仍名同官;查《辞源》得知它“在今陕西铜川市” 。
再查《辞海》铜川市条,得知它于“1946 年改称铜川县。
1958 年撤县设市” 。
当然,先查《历史地图集》第八册也可查出它在今铜川市北,再查《辞海》,也可得出相同的结果来。
《辞源》的优点是在注释古地名之后,还注明参考何书何卷,以便读者查阅原书。
但也偶有错误,譬如辽宁兴城县的沿革是:辽置兴城县,元废。
明宣德三年(1428) 置宁远卫,清康熙二年改置宁远州,1912 年改宁远县,1914 年改兴城县。
而《辞源》不仅忽略了元废兴城县的史实,又将《嘉庆一统志》中的“明置宁远卫”误作“明改宁远县(意即“明改兴城县为宁远县” );而且漏列了宁远州和它在《一统志》的卷数和页码。
《辞源》一个比较大的缺点是有时把今地弄错,譬如唐代兴庆宫故址本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安城东门外路南之兴庆公园,但《辞源》却说它的“故址在今陕西咸宁县东南”。
陕西咸宁县早于1914 年就并入长安县了。
《辞源》里这类错误较多,读者如对其释文有怀疑时,可与其他工具书核对,以免以讹传讹。
标点符号使用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时没有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使用时随意性强,规范性差;二是不明确标点的基本用法,不能正确判断正误;三是重复训练次数不够,典型错误没有扎根脑中。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1. 非疑问句用问号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
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 分句之间用顿号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 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
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
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之间用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