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人们在读书看报或处理各种事务,尤其是在进行教学和科研时,常常在地名上发生问题。不仅是古地名,就是在今地名上也易发生问题。例如某一地名,是政区还是城镇?其方位在哪里?地理特点怎样?政区的沿革怎样?名称有什么变化?这些情况是很复杂的,不查找有关工具书,往往不易解决。我国地土广大,历史悠久,同名异地,异名同地,地名的变更或消失,以及治所的迁移等等情况,也很复杂,要弄清楚这些情况,也需要查找有关工具书。地名工具书数量大,种类也多,各有其用处。本文结合怎样查找古今地名问题,分别介绍如下。

^^一、怎样查找今地名假如只查某县某市在某省的何方,找一本新版的《中国地图册》就行了;如果不知道它在何省何县,最省事的办法是查阅1984 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十六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它附有用汉语拼音编排的“地名索引”和“地名首字笔画检字表” ;利用它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找到需要知道的地名。“索引” 选取图集中的地名二万余条,一般地名均可查到。本图集中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83 年6 月30 日,前此新设县市均予著录。还有一种八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79 年初版,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78 年底;1983 年第二次印刷本,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82 年底),地图出版社还为它出版了一本《中国地名录》(副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索引》,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编,

1983 年出版,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82 年底。选收本图集中地名三万二千余条),可与本地图集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此外,如查较小的地名,还可查阅各省区挂图和分县地图集,如浙江、福建、台湾、河北、陕西等省都分别出版了本省的分县地图册。由于行政区划时有变动,而最新版地图集的行政区划资料只截止1983 年6 月底,地图集每隔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改版一次,要查1983 年7 月以后的行政区划变更资料(如新设或撤销、合并的县市),就得查阅这一时期以后每年出版一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民政部编,原由地图出版社出版,今年起改由测绘出版社出版)。这是一种篇幅不大,却很有用的工具书。但它出版得较慢,往往到每年的六月间才能见到上一年资料的《简册》。也就是说,1983 年的行政区划情况要到次年六月以后才能从《简册》上见到。要及时查最新的行政区划资料,还得翻阅国务院办公厅编辑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简称《国务院公报》或《公报》,每隔十几天出版一期)。此《公报》刊载最新的行政区划资料。

上面说的,只是查找今地名的位置和简况,如果还想知道它的沿革和概况,就得查阅1979 年版《辞海》或它的《中国地理分册》。《辞海》是一部比较新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现有县级以上地名,一般均予收录。但由于书中的行政区划资料截止1978 年底,所以要查1979 年至1981 年底新设县、市,还得翻阅1983 年出版的十六开本《辞海·增补本》或1982 年出版的大三十二开本《辞海·百科增补本》,譬如1981 年由甘肃永昌县析置的金昌市即可查到。但由于它是大型综合性工

具书,不可能修订或“增补”得太勤,所以要查1982 年以后新设的县、市,还得借助于上面说过的《简册》和《国务院公报》。

由于《辞海》是综合性工具书,所收现代地名究竟有限,所以要查某些地名,还得翻阅臧励龢等人编纂、由商务印书馆于1931 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以下省称《地名大辞典》),因为它收录的地名较多。但由于它出版于五十多年以前,书中不少资料还是1928 年以前、甚至是民国初年的,内容比较陈旧,它提到的一些“今县” ,现已成为“旧县”,查阅本书之后,还得根据它所提供的线索,再翻阅

《辞海》、《辞源》或别的工具书,才能对所查的地名有比较明确的了解。

此外,民国初年由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编辑印行的《全国行政区画表》(每年或数年刊行一次)、国民党政府内政部编辑、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表》(每年或数年印行一次,最后一版是1947 年11 月印的“第十一版” )、中华书局于1936 年初版的《辞海》(习称旧《辞海》)和1940 年出版的《最新中外地名辞典》(葛绥成编著)、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于1962 年初出版的《辞海·试行本》的《地理分册》与1965 年4 月出版的《辞海·未定稿》,也各有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史为乐同志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 —1979)(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年初版),比较全面而又系统地叙述建国三十年来的政区沿革;又附有“地名索引”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是一本查找今地名很有用的工具书。总之,查找一个地名,有时需要翻阅

几种工具书,才能解决问题。例如解放初期,除陕西西安市以外,东北还有个西安市(属辽东省)。在《辞海》里找不到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里查出:1952 年“原西安市改称辽源市” 。据此再查《辞海》得知,“解放后(1948 年)以西安县城区设西安市,1952 年改辽源市”。原来今天吉林南部的辽源市就是当年的西安市。^^二、如何查找古地名古地名的下限是清宣统三年(1911 年),但由于民国元、二、三年(1914 年)有一些县因与他省重复而改名,所以这里把下限延至民国三年。查找古地名比查找今地名更困难些。如只查古地在今何处,可查阅谭其骧先生主编、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本图集共八册,收古地名约计七万左右。自1974 年起,用中华地图学社名义陆续出版内部试行本。经过修订,自1982 年以来已陆续公开出版第一(原始社会、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二(秦、西汉、东汉时期)、四(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五(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六(宋、辽、金时期)共五册,第三(三国、西晋时期)、七(元、明时期)、八(清时期)三册亦将于年内或明年出齐。图上注记古地名用黑色,今地名用棕色。每册均附有“地名索引”,“索引”后附有“地名首字笔画检字表”和“汉字简体繁体对照表” ,使用这些“表”和“索引” ,很快便能查出古地在今天的位置。因图集收录地名较多,有些在《辞海》、《辞源》和《地名大辞典》里查不到的地名,在图集中却可查到。譬如“清都尹”这个地名,在上述三书里都查不到,在图集第四册里可查到,原来它是北齐的都城——邺城。图集还解决了《地名大辞典》等书未确指古地在今何处的问题。

譬如《地名大辞典》说唐代武礼县“当在广西境” ,范围太大,无法查找;而图集第五册却标出武礼县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再与今地图对照,得知它在县西左江南岸。但需注意,并不是每一朝代的州县名称都能查到,因为各代地图所收地名均有断限,即以某年为准。譬如第五册里规定“隋郡、县建制以大业八年(612)为准”,即这年存在的郡、县,“均予画出八年以后新设或废掉的郡、县就都查不到了。如需了解某古地的沿革和概况,可先查阅《辞海》或它的《历史地理分册》,因为古代的重要地名多已收录,而且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解释比较准确。但它也有不足之处,问题大多出在今地上,即对今县驻地的迁移注意不够。譬如它说金代兴州“治所在兴化(今滦平西)”,就搞错了;“今滦平西” 应改作“今滦平东”才对。因为河北滦平县旧治在今驻地鞍匠屯东一百一十里之滦河镇(今属承德市),1940 年西迁鞍匠屯,所以金代兴州治所兴化县治虽在旧滦平县城西南里许,却在今滦平县东。但《辞海》是综合性工具书,所收古地名毕竟有限,甚至连清末或民国改了名的县都没有收。如查找此类地名,可先查1979 年版《辞源》,因为它“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时存在的州、县,一般都予收录。例如陕西同官县,《辞海》没有收;《地名大辞典》里仍名同官;查《辞源》得知它“在今陕西铜川市” 。再查《辞海》铜川市条,得知它于“1946 年改称铜川县。1958 年撤县设市” 。当然,先查《历史地图集》第八册也可查出它在今铜川市北,再查《辞海》,也可得出相同的结果来。

《辞源》的优点是在注释古地名之后,还注明参考何书何卷,以便读者

查阅原书。但也偶有错误,譬如辽宁兴城县的沿革

是:辽置兴城县,元废。明宣德三年(1428) 置宁远卫,清康熙二年改置宁远州,1912 年改宁远县,1914 年改兴城县。而《辞源》不仅忽略了元废兴城县的史实,又将《嘉庆一统志》中的“明置宁远卫”误作“明改宁远县(意即“明改兴城县为宁远县” );而且漏列了宁远州和它在《一统志》的卷数和页码。《辞源》一个比较大的缺点是有时把今地弄错,譬如唐代兴庆宫故址本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安城东门外路南之兴庆公园,但《辞源》却说它的“故址在今陕西咸宁县东南”。陕西咸宁县早于1914 年就并入长安县了。《辞源》里这类错误较多,读者如对其释文有怀疑时,可与其他工具书核对,以免以讹传讹。标点符号使用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时没有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使用时随意性强,规范性差;二是不明确标点的基本用法,不能正确判断正误;三是重复训练次数不够,典型错误没有扎根脑中。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

1. 非疑问句用问号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 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 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

“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或”是连词。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 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之间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7. 集合词语误用顿号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 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

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 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

我加压; 二、学

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

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

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应将句号改为逗号,或将分号改为句号。

10. 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修改方法:或将冒号删去,或将“我从中”前面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 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短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充当“三位女杰” 的说明性短语。

12. 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本句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13. 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在《辞海》、《辞源》里查不到的古地名,还得查找《地名大

辞典》,因为它收录地名较多。虽然它的内容陈旧;但仍可利

用它提供的线索,再去查阅《辞海》、《辞源》等书或《历史地图集》。

如在《地名大辞典》上也查不到时,可查阅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编撰的《读史方舆纪要》(有中华书局1955 年出版的六册通行本。以下略称《纪要》)。它以明末清初政区分区,叙述府、州、县疆域、沿革、名山、大川、关隘、古迹等,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及山川险要战守利害,是研究我国军事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它收录地名在三万条以上,而又卷帙浩繁,查找古代地名,颇感困难。但如使用日人青山定男编辑的《读史方舆纪要索引· 支那历代地名要览》(日本东方文化学院1933 年出版),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由于它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所以在别的书里找不到的府、州变迁资料,却可在本书中查到。例如明代的安顺州,《辞海》、《辞源》均未收录,《地名大辞典》说安顺州“故治在今贵州安顺县东南,即安顺旧城” ,“清时安顺府与普定县同城,民国移普定治定南,改府为〔安顺〕县” 。《嘉庆一统志》也未说安顺州何时移治普定城。而《纪要》“安顺军民府” 条却明言:安顺州“嘉靖中州移治普定卫城内” (即今安顺市)除了《纪要》之

外,还可查阅《嘉庆重修一统志》(因开始于

嘉庆年间,材料又以嘉庆二十五年为下限,故名)。本书首为京师,下分直隶、盛京、江苏、蒙古等二十二统部和青海、

西藏等地区。以府、直隶厅、州分卷,列有疆域、建置沿革、形势等二十五目,内容丰富,考订精详,是一部比较完善的全国性地志,为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全书二百册。商务印书馆于1934 年影印出版,收入《四部丛刊·续编》中;商务并为本书另编“索引”十册,按四角号码查字法编排,查阅起来十分方便。但“索引”也有疏漏之处,竟把一些州县如端州、岑溪、怀集、阳山、始兴、同安、定陶等漏掉。遇到此种情况,可先从《辞源》、《地名大辞典》等书中查出它们在清代所属府、州,例如端州属于广东肇庆府、同安属福建泉州府,再查这些府、州各在《嘉庆一统志》的第几卷;再由这些府、州里查找这些州、县的沿革和概况。由于《嘉庆一统志》的下限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要了解本年以后的行政区划变更即新设、改名或撤销的州、县的材料,还得查阅赵泉澄编著的《清代地理沿革表》(中华书局1955 年出版)和《清史稿·地理志》。《沿革表》简明扼要,又附有“四角号码检字表”和“笔画检字表” ,查阅起来比较方便。《地理志》虽简略,但也有它的长处,必要时还得翻阅它。例如清嘉庆二十五年置安平厅(1913 年改安平县,1914 年改马关县)于今云南文山县,其后移治马白关(即今马关县驻地)。诸书均不言移治之事,《地名大辞典》云,厅治马白关;只有《地理志》说“道光三年移今治(指马白关)”。

此外,王仲荦所著《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 年出版)是一部历史地理专著;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查找古地名的工具书。因为北周统治了长江以北包括今四川省在内的大半个中国。它著录了州215、郡552、县1056,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静帝大象元年(579)为准,并根据《水经注》等七、八种古地理书和类书中的地记材料,对这些州、郡、县的沿革详加考证,凡是见于《魏书·地形志》的州、郡、县,尤其是两汉以来的旧县,并省经过,一般在并进的县下,加以说明。并在每个县名之下,注出今地名。查找古地在今何处,还需特别留意行政区划变更及市、县政府驻地迁移问题。例如南诏都城阳苴咩城故址本在今云南原大理县驻地红旗镇;但由于大理县和下关市于1983 年9月9 日同时撤销,合并改设大理市,市政府驻下关;于是阳苴咩城故址就应改为在今大理市西北红旗镇了。所以注释古地在今何处时,不仅要勤查《辞海》和新版地图集,还要勤翻最新的《简册》和《国务院公报》。三、几本分省编写的地理和历史地理书这里还想介绍几本近年出版的分省编写的“地理沿革”一类的书籍,它们是:《湖南省志· 地理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61 年初版、1982 年修订再版)、《四川历代政区治地今释简表》(蒲孝荣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78 年印行;将于今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山西历史地名录》(刘纬毅编,山西省地名领导组1979 年修订再版)、《陕西地理沿革》(吴镇烽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年出版)。这些书的优点

是内容丰富,资料较新,沿革十分详细,收录古今重要地名较多。其中以《陕西地理沿革》与《湖南省志·地理志》(修订本)篇幅最大,内容充实,资料最新。《山西历史地名录》(修订本)的特点是附有“地名索引” ,便于查阅参考。其余各书均无索引。此外,《浙江分县简志》(陈桥驿编),也将于今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目前正由各省、市分工编纂的三十一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在数年内即将陆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江苏省分卷》已经付排,可望于年底或明年出版。由民政部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和《全国乡镇地名录》即将由测绘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 。如鲁、韩、宋等,

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

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 ,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 ,有的是原姓“庆” ,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 ;明代“靖难”②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 ,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

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 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 )。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生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 、“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

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 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正则” 就是“平”,“灵均” 就是“原”。他名“平” 字“原”,“名” 和“字” 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 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 就是“平” ;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 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因“乐天”故能“居易” ;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渔” (打鱼)、“樵” (砍柴)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名”和“字”有意义相

反的,女口: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斜肿影骸⑶宕骷夜荧忠煨駡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A 2.D 3.B 4.C 5.A 6.D 7.A 8.B 9.B 10.B11.C 12.D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3.BD 14.AD 填空题 15.受精卵分裂霉菌(藻类、苔藓、蕨类等)出芽营养 16.(1)压条、扦插、嫁接无性生殖(营养生殖)能较好地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3)提示:取一结实的塑料袋装满土,将它挂在距枝条10厘米左右的树干上,环割枝条下部后,将枝条弯下,埋在塑料袋内的土中。注意要在塑料袋上扎几个孔。 拓展练习 17.组织培养的优点:工业化生产(保持原物种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影响)有利于诱导变异,培养优良品种。 缺点:使某些珍贵品种泛滥,降低其价格。(合理均可)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B 2.B 3.B 4.B 5.A 6.B 7.B 8.A 9.D 10.D11.C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2.BD 13.AD 填空题 14.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蚊蝇蜜蜂 15.受精卵、若虫、成虫 16.(1)[2]蛹(2)[4]幼虫储备更多营养以多产蚕丝(3)不科学死→蛹 拓展练习 17.(1)受精卵、若虫、成虫幼虫(2)A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D 2.D 3.D 4.D 5.C 6.D 7.C 8.D 9.D 10.B11.B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2.BC 13.CD

填空题 14.(1)①受精卵③蝌蚪⑥幼蛙⑧成蛙(2)变态发育 (3)鳃肺皮肤 15.(1)水温和水源的问题 (2)①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孵化率高 ②水质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促进孵化 ③水温和水源是影响蛙卵孵化的重要因素 (3)表7-2 拓展练习 16.上表说明,两栖动物由繁盛到衰弱,与环境的变迁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而成体需要在潮湿的陆地上生活,随着气候向干燥方向的变化,使得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缩减,这直接影响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B 2.A 3.C 4.B 5.A 6.B 7.C 8.C 9.B 10.B 11.D 12.B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3.BD 14.BD 填空题 15.异体体内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求偶交配产卵 16.小孔进行气体交换 拓展练习 17.鸟卵的孵化、胚胎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氧气。放入胶水里的鸽蛋,因蛋壳上的小孔被胶水堵塞,所以胚胎不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胚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不能继续发育,所以18天后,在胶水里泡过的鸽蛋孵不出小鸽子,而另一只能孵出小鸽子。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C 2.D 3.C 4.B 5.B 6.B 7.A 8.B 9.B 10.B 11.A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2.BC 13.BD 填空题 14.(1)变异(2)相对性状 15.(1)鼠的大小生长激素基因(2)做对照实验(3)基因控制性状 (4)控制性状表达的基因 拓展练习 16.(1)是否有荧光水母荧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基因控制性状(2)白 (3)基因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能遗传给后代 17.(1)基因(2)转基因(3)青霉素基因控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能力与训练答案__配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能力训练答案(2013-2014年) 出版社标准答案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课本:人教版 1山中访友 1. 汩汩挺拔清凉飞流湛蓝深深 2. 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赞美和敬佩鸟儿露珠默契和情谊联想 3. 人朋友 4.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5. 走进山林 C ui ge yin xian chun 歌唱昭告喧闹 热爱 2山雨 1. (1)无字的歌谣远近轻重 (2)琴键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2. (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对唐王朝博西山的衰巧的无限惋惜 3.草虫的村落 1. 斑(斓)(俏)丽劳(倦)静(谧)寒(暄)(僻)静亲(戚)烘(烤) 2. (1)茂盛的森林游侠拟人作者的想象在纵横驰骋 (2)好奇友好的攀谈略 (3)黑甲虫小圆虫细密的草茎甲虫们 3. (1),。,,。 (2)在池塘这个小小世界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忙碌着,生命就是这样生生不息。 (3)他们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池鳐缝针 那神态,仿佛她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游泳好手水蛭游泳好手 4.索溪峪的“野” 1. 2打勾 2. (1)望而生畏浩气长舒怦怦直跳 (2)拔地而起千峰万刃亭亭玉立 3. 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的美,不拘一格的美 “水”野 野物“野”索溪的猴子调皮十足 在索溪峪的天然野性中的游客们也返璞归真 4. 怦怦直跳拔地而起亭亭玉立断臂悬崖 5. (1)翠绿欲滴柔韧纷披经冬未凋奇思妙想凝重冬天 (2)B (3)热爱和喜爱最后一段 单元自测1

1. 唱和音韵蕴含陡峭辨认静谧勤勉优雅 2. (1)情意街景苦冥凶恶作为如似 (2)生死天地生死新旧是非信疑 3. 化作春泥更护花虫声新透绿窗纱卧看满天云不动造物无言却有情 4. 无论都不但而且不但而且既也 5. (1)无 (2)无 (3)岑寂肃穆端庄圣洁 5.詹天佑 1. 一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 挠毅浆蔑庸崖壁惹 3. 开工重视一定压制平庸粗疏 4. 轻蔑居庸关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 国主义的强势下以及帝国主义者的嘲笑和蔑视 5. (1)最新式贫瘠枯瘦缓缓 (2)总分总 (3)第一件:毕业晚会上老师的特别叮嘱 第二件:地理课后回击对中国的嘲笑 6.怀念母亲 1. 生我的母亲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2. 朦胧凄凉斑马一篇爱慕蒙古妻子班级总编开幕 3. (1)屡次我的生母祖国母亲作者远居在外,对生母和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 (2)凄凉故乡沉默朦胧凄惨冷落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想起了故国的亲朋好友,心里有了忧愁,思念。心中也多了一丝甜蜜,一些宽心,一点安慰 4. (1)白色棕色暗蓝碧蓝 (2)怀念故乡 (3)最后一段爱国,思乡 7彩色的翅膀 1. 碧空如洗水落石出人工授粉 2. 我就相信这些小精灵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在这里安居乐业 战士们必须给西瓜花进行人工授粉 3. 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心田战士们收获西瓜后的喜悦,激动和自 豪的心情。 4. 1.第一句 2.选第2个第 1个第1个第 1个 3.无 8 中华少年 1. 三 8

道德与法治,知识与能力训练 ,7年级上答案,PDF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第一课时?悄悄变化的我? 【同步闯关】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C? 5.B? 6.D? 7.D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ABD 三、简答题 1.【考点】青春期的烦恼;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学会调控情绪;悦纳自我。 【分析】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烦恼、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悦纳自己。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身体发育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青少年要学会悦纳自己的变化;积极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与发展,而消极情绪则相反,青少年要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解答】(1)本题考查青春期的少年,情绪变化的原因,结合材料答出小明的变化和反应很正常,进入青春期,身体外形会有明显的变化,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可能会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等。 (2)本题考查消除烦恼的方法,结合材料答出悦纳生理的变化;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找好的学习方法即可。 故答案为: (1)进入青春期,身体外形会有明显的变化,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可能会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 (2)悦纳生理的变化;寻找正确的方法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寻找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选择两个不同角度回答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1)①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②青春期有三大生理变化:a.身体迅速长高、长壮;b.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不断成熟;c.性器官发育和成熟。

小学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2014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4分)(2014?铜仁)的相反数是() A.B.C. ﹣D. ﹣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 解答: 解:的相反数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2.(4分)(2014?铜仁)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a2+a2=5a4B.3a﹣a=2a C.a6÷a2=a3D.(﹣a3)2=﹣a6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可判断A、B,根据同底数的除法,可判断C,根据积的乘方,可判断D. 解答:解:A、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A错误; B、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B正确; C、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C错误; D、负1的平方是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4分)(2014?铜仁)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把扑克牌充分洗匀后,随意抽取一张,抽得红心的概率是()A.B.C.D. 考点:概率公式. 分析:由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 ∴随意抽取一张,抽得红心的概率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

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 第一模块学前儿童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 A学习 B游戏 C劳动 D 手工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 形象记忆占优势 B 语词记忆占优势 C 具体形象思维 D 形式运算思维 3. 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 直观行动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 C 具体形象思维 D 形式运算思维 4 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 代词 B 名词 C 动词 D 语气词 5.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 投射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问卷法 二、简答题 1. 简述“成熟势力说”的主要观点及启示。 2. 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什么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或经常外出工作,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它亲属抚养;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其中,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 请您结合案例,分析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谈谈家长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C 4 A 5 B 二、简答题 1. 简述“成熟势力说”的主要观点及启示。 格赛尔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成熟论”,认为在没有达到生理成熟水平之前,训练儿童去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效果是欠佳的。学习依赖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他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历史演化的结果,是由儿童的生理成熟所规定的,有着自己的阶段性和顺序性。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自然的成熟,即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外环境则给发展提供了适当的时机和条件,学习作为一种和外环境有关的因素,仅在个体成熟时发生,并只是对成熟起到促进作用而已。 2.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什么作用? (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三、材料分析题 答:早期亲子关系即依恋,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主要有: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及答案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蓓蕾(bèi)毗邻(bǐ)讥诮(qiào)应酬(chóu) B.蛮横(hèng)强劲(jìng)症结(zhēng)连累(lèi) C.忏悔(chàn)谛听(dì)莠草(yòu)谙熟(ān) D.撰稿(zhuǎn)玷辱(diàn)悖逆(bèi)曲解(q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缄默戎马倥偬得龙望蜀刻鹄类骛B。遐迩瑕不掩瑜应接不暇焚膏继晷 C.锱铢矫柔造作殒身不恤万里平筹D.饿殍追本朔源畏葸不前腾挪叠宕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②由于劳资双方不断的经济纠纷,原来签署的合同协议终于被了。 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耳朵对环境的,和眼睛不同,完全没有休息的时候。 ④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一般都是经济基础的。 A.中止终止反应反映B.终止中止反映反应 C.中止终止反映反应D.终止中止反应反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南宋诗人谢灵运。 B.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C.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D.过分的循规蹈矩的人就缺少了创新精神,这并不是新时代所欢迎的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用铁一般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剥下了这个正人君子的真面目。 B.保护和建设好草原,需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和加强法制双管齐下,否则,将愧对子孙后代。 C.由服装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根据饭店特点和时装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对服务员着装进行了评判。 D.要搞好法律监督,检察人员就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的精神。 6.为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有些少年朋友说:“我想学好作文,就是太难了,没有信心。其实甲你想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地就学会学好作文,那当然是不行的;但你只要乙,那就一定能学会学好。 (1)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2)填入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愿意学,有恒心地学,认真学,讲究方法地学 B.愿意学,认真学,讲究方法地学,有恒心地学 C.认真学,愿意学,讲究方法地学,有恒心地学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d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自主导学 1. 作用, F , 牛顿, 牛, N 2. 形状, 运动状态 3.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基础练习 1. 球拍, 球 2. A 3. (1)受到力的作用, 向前, (2)麦秆对刀刃 4. A 5.D 6.B 7.B 8.B 提高练习 10.B 11. =20 N

第2节弹力 自主导学 1.塑性,弹性 2.弹力 基础练习 1. 2.6 2.ABCD 3.A 4.D 5.C 6.A 7.力,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 拉得越长,弹力越大) 8.弹性,塑性 9.(1)刻度尺, 4 (2)图略(3)正确 提高练习 10.(1)正比,大(2)B, A 第3节重力 自主导学 1.重力,G 2. 竖直向下 3. 几 何中心 基础练习 1.B 2.D 3.地球, 9.8(或10),

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 4.A 5.B 6.B 7.(1)G =mg = 0.5 kg×10 N/kg = 5 N (2) G=5 提高练习 8.(1)2 (2)图略(3)正比(4)不能 9.C 第七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C 2.C 3.D 4.D 5.D 6.B 7.A 8.A 9.D 10.C 二、填空题 1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对脚有力的作 用 12.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1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力总有施力 物与受力物相伴之类意思)

14.作用点 15.(1)(a),(b)(2)(a),(c)(3)(a),(d) 16.降低显微镜的重心,使显微镜不容易翻倒 17.重,地球 18.形不成雨,因为雨失去重力,降不下来(例子合理就行) 19. 2.4,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伸长量越大,弹簧的弹力越大)20.重心,几何中心,救生圈(回力镖等) 21.(a)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b)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三、实验题 22.(1)天平,弹簧秤(2)9.8 N/kg (3)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 23.(1)正比关系(2)40 N (3)

《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上答案复习课程

《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上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堂练习 1.B 2.A 3.C 4.D 5.B 6.D 7.D; A; B; B; E; C 课后练习 8.④;②;①;⑤ 9.(1)无;紫红;无(2)大(3)大 10.①②③;④;⑥;⑦;⑤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 课堂练习 1.B 2.C 3.D 4.D 5.A 6.(1)④①②⑥⑤③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实验结论点燃前石蜡块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浮在水面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 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 (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说明此处温度最高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现 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蜡烛火焰的外焰温 度最高 b.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中 一定含有水、 二氧化碳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课后练习

7.(1)①;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2)水蒸气(3)③;①;二氧化碳没有可燃性 8.白;固;小于;划出痕迹;较软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 课堂练习 1.B 2.D 3.C 4.D 5.C 课后练习 6.空气中有水蒸气 7.氧气;二氧化碳 8.②;①;③;①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课堂练习 1.(1)用手接触药品;把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1~2mL;盖满试管底部(3)放回原瓶;随意丢弃;拿出实验室;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A:铁架台B:酒精灯C:量筒D:滴管E:烧杯F:集气瓶G:滴瓶3.(1)量筒(2)集气瓶(3)铁架台(4)药匙(5)胶头滴管(6)试管(7)玻璃棒(8)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课后练习 4.B 5.C 6.D 7.D 8.D 9.④⑤;③;①②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2) 课堂练习 1.①d;②c;③a;④b;⑤e;⑥f 2.B 3.C 4.C 5.B 6.B 7.C 课后练习 8.D 9.D 10.D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3) 课堂练习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 (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 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 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结论就会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比喻)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4)孰为汝多知乎?(反问)

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上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堂练习 1.B 2.A 3.C 4.D 5.B 6.D 7.D;A;B;B;E;C 课后练习 8.④;②;①;⑤9.(1)无;紫红;无(2)大(3)大 10.①②③;④;⑥;⑦;⑤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 课堂练习 1.B 2.C 3.D 4.D 5.A 6.(1)④①②⑥⑤③ (2)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实验结论点燃前石蜡块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浮在水面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 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 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选填 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 温度最高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现 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蜡烛火焰的外焰温 度最高 b.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中 一定含有水、 二氧化碳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7.(1)①;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2)水蒸气(3)③;①;二氧化碳没有可燃性

8.白;固;小于;划出痕迹;较软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 课堂练习 1.B 2.D 3.C 4.D 5.C 课后练习 6.空气中有水蒸气 7.氧气;二氧化碳 8.②;①;③;①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 课堂练习 1.(1)用手接触药品;把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1~2mL;盖满试管底部(3)放回原瓶;随意丢弃;拿出实验室;放入指定的容器内2.A:铁架台B:酒精灯C:量筒D:滴管E:烧杯F:集气瓶G:滴瓶3.(1)量筒(2)集气瓶(3)铁架台(4)药匙(5)胶头滴管(6)试管(7)玻璃棒(8)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课后练习 4.B 5.C 6.D 7.D 8.D 9.④⑤;③;①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 课堂练习 1.①d;②c;③a;④b;⑤e;⑥f 2.B 3.C 4.C 5.B 6.B 7.C 课后练习 8.D 9.D 10.D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3) 课堂练习 1.A 2.C 3.A 4.D 5.D 6.C 7.D 课后练习 8.C 9.A 10.C11.D 12.

[浅谈语文知识能力的分层]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答案

[浅谈语文知识能力的分层]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答 案 十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成绩是不可低估的。自从80年代初,叶 圣陶先生提出建立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系统的主张以来,语 文教学便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十多年来,围绕语文能力训练 问题,无论在教材建设还是教法改革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 效果也是显著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语文教学从以老师讲授为主 改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改 变教学方法,而且必须完成某些教学观念的转变,必须解决教学内 容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否则,比较严密、比较科学的语文能力训练 系统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产生种种争论,是十分正常的。 我想讲三点意见。 第一,对“语文知识”必须再认识。 过去只重视理论性较强的某些学科知识(如语法、修辞、文体等),而忽视具体指导读写实践的实用性知识,这种情况近年已有 所改变。但问题还很多。把传授大纲所允许涉及的知识与加强语文 能力训练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看待,这是一种脱离能力训练实际的倾向。这样做,很不利于减轻负担。我认为“语文知识”应当分类处理,区别对待。有些是要反复记忆、反复练习的(比如常用字词等),有些是不必讲多少概念而应重在实际操作的(比如某些实用 性较强的方法,或需要学生形成习惯的某些思维定式),有些是大 致了解即可、临到用时再查书也来得及的,有些是只需要有所感受、不必强调记忆的,有些是需要系统讲的、有些是不必系统讲的等等;只有经过这样的处理,减轻负担、学以致用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 而这实际上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某种改造,不是哪位教师个人所能 完成得了的。 第二,必须研究各项语文能力的层级。

《知识与能力训练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2017秋)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自主导学 1.km m dm cm mm μm nm m 2.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在哪里 3.(1)零刻度紧靠 (2)正对(或“平视”) (3)(测量)单位 4.18.50cm左右 5.(1)m (2)cm (3)dm(4)cm(5)dm (6)mm 基础练习 1.(1)1.25 1250 1.25×109(2)250 2.5×108 (3)300 3×107 (4)80 8×106 2.15.31cm 18.22cm 3.6cm 1cm 3.4 1mm 3.60cm 4.C 5.B 6.D 提高练习 7.C 8.A 9.B 10.C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自主导学 1.秒s h min 60 3600 2.误差误差减小误差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基础练习 1.(1)s (2)min 0.75 2700 (3) 75 4500 (4) 150 2.5 2.99.8 3.B 4.D 5.B 6.B 7.D 提高练习 8.180 9.A

第2节运动的描述 自主导学 1.位置 2.参照物参照物相对 基础练习 1.运动运动静止运动 2.B3.B 4.D 提高练习 5.A 6.B 7.C 8.A 9.D 10.B 第3节运动的快慢(1) 自主导学 1.快慢路程时间 2.m/s km/h 1m/s=3.6km/h 3.直线速度 4.平均速度 基础练习 1.(1)5 (2)72 2.30 3.C4.D5.C 6.C7.C 提高练习 8.D 9.100km/h 10.A 11.A 第3节运动的快慢(2) 基础练习 1.<2.加速直线匀速直线3.C 4.B 提高练习 5.甲丙乙 6.15 93.3 7.C 8.B 9.A 10.D 11.C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自主导学 1.刻度尺停表 基础练习 1.0.09m/s 2.(1)v=s/t(2)变速(3)v3 >v1>v2 提高练习 3.1 4.(1)质量(2)在光滑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滚下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无关

初中地理《知识与能力训练》七下(配湘教版)练习参考答案(2020)

初中地理《知识与能力训练》(七下)(配湘教版)2020版 参考答案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预习要求 1.课文预习 (1)东半球北半球北极圈赤道以南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欧洲非洲白令海峡一36oN 71oN 北半球东半球亚洲 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 (2)高原山地高第二高大中间四周低小平原南北冰川 (3)复杂多样温带海洋性大大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温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 2.动脑思考 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实行夏令时,便于充分利用夏季的白昼时间和日照。 基础题 1.C 2.A 3.B 4.A 5.A 6.C 7.A 8.A 9.D 10.B 11.C 12.A 13.B 14.B 提高题 1.CD 2.CD 3.D 4.B 5.A乌拉尔亚洲欧洲 B苏伊士亚洲非洲 C白令海峡亚洲北美洲 6.(1)欧地中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 (3)印度交界 (4)C 7.C 第二节非洲 预习要求 1.课文预习 (1)东半球赤道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2)高原面积高原大陆东南西北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 (3)炎热热带大陆很不均衡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南、北回归线两侧南北对称 2.动脑思考 通风散热,便于搬运携带 基础题

1.D 2.B 3.B 4.A 5.C 6.A 7.A 提高题 1.AD 2.BC 3.(1)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热带沙漠D地中海 (2)略 第三节美洲 预习要求 1.课文预习 (1)巴拿马新大陆拉丁 (2)西较高较大三大南北纵列带山系平原山地高原 格陵兰岛五大湖安第斯山脉平原高原 (3)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湿润 2.动脑思考 北美洲:平原面积广阔,地形平坦,便于机械化生产。南美洲: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生长。 基础题 1.B 2.B 3.A 4.A 5.C 6.B 7.C 8.D 9.B 10.A 11.C 12.D 提高题 1.CD 2.BC 3.(1)大西 (2)d (3)降水量先逐渐减少后增加 (4)西北迎风水汽含量 第七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预习要求 1.课文预习 (1)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中南马来 (2)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南水力冲积平原热带季风气候 高旱雨 (3)崎岖很多较少湍急印度尼西亚火山国热带雨林气候 高温多雨 (4)马六甲印度太平 (5)热带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石油天然气 锡 (6)广东福建 2.动脑思考 地处亚洲与欧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深圳七下生物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2015年春季)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基础练习 单选题:1.B 2.A 3.B 4.C 5.C 6.A 7.B 8.B 9.C 10.B 11.B 12.C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3. BD 14.AD 填空题: 15.达尔文森林古猿非洲、亚洲、欧洲 16.(1)树栖地面地形和气候的变化(2)前大脑制造和使用工具 (3)人类不但会使用还会制造工具 拓展练习 17.(1)①使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变为地面生活;②前肢解放并使用工具。 (2)直立行走使人类的前肢解放,双手通过使用和制造工具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促使人 类大脑越来越发达,越来越适应地面环境。 第二节人的生殖 基础练习 单选题:1.D 2.B 3.D 4.C 5.D 6.A 7.B 8.B 9.D 10.B 11.B 12.D 能力提高 双选题:13.AD 14. AC 填空题: 15.(1)B 四肢(2)脐带胎盘物质(3)不对,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4)卵细胞显微镜蝌蚪游动 16.(1)[7]睾丸(2)[1]卵巢雌性激素(3)[3]输精管不会 拓展练习 17.(1)[2]卵巢(2)[1] 输卵管(3)[3]子宫新生命(4)胎盘和脐带(5)分娩 第三节青春期 基础练习 单选题:1.B 2.D 3.B 4.B 5.D 6.C 7.C 8.A 9.C 10.D 11.D 12.C 能力提高 双选题:13.CD 14.AD 填空题: 15.喉结增大长胡须、阴毛腋毛(或月经来潮乳房增大) 16.青春精液子宫内膜脱落,血管破裂出血 17.突增神经系统智力发展 拓展练习 18.(1)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青春迅速发育(3)月经遗精 (4)胚胎发育的场所分泌黏液(5)b c d (6)生理心理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部分)

一、《山中访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1)清晨,我来到人民公园,看到那翩翩起舞的蝴蝶,情不自禁地说:你 好,可爱的蝴蝶!你扑闪着你彩色的翅膀,是邀我一起共 舞吗? (2)按格式再仿写一句: 早上我来到花园,看到盛开的花朵,情不自禁地说:“你好,可爱的花儿,你绽放着笑脸,是邀我与你合影吗?” 早上,我来到公园,看到蜜蜂在忙个不停,情不自禁地说:“你好,勤劳的蜜蜂!你酿造这么多蜂蜜,是要与我一起分享吗?” 清晨,我来到树林,看见活泼的松鼠,说:“你好,可爱的松鼠!你跑这么快,是要和我一起赛跑吗?” 早上,我来到溜冰场,看到冰上挺立的雕塑,情不自禁地说:“你好,英俊的绅士,你伸出修长的手,是邀我与你一起跳舞吗?” 清晨,我打开窗户,看见天上的白云,忍不住和他们打招呼: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填天空变得湛蓝,是你用调色板调出来的吧。” 傍晚,我来到池塘边,看见一群群的小蝌蚪,情不自禁地说:“你好,可爱的小蝌蚪!你朝我点点头,是邀我与你遨游 吗?” 3.本段文字采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反问)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5.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作者先用第一人称叙述,再用第二人称叙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三、《詹天佑》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七年级上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基础练习 1.D 2 .B 3 .C 4 .A 5 .B 6 .D 7 .A 8 .B 9 .B 10 .B 能力提高 11.C 12 .C 13. (1)生长与发育现象。(2)生殖现象。(3)遗传现象。(4) 变异现象。(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4.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3)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15 .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 拓展练习16.是生物。证据是能够吸收人们排除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排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利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 2?3代。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基础练习 1.A 2 .A 3 .B 4 .B 5 .C 6 .D 7 .A 8 .B 9 .A 10 .A 能力提高 11.D 12 .C 13 .A—b,B—c,C—a 14. (1)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动物:鲫鱼、奶牛、蚂蚁;其他生物:木耳、大 肠杆菌。(2)水生生物:海带、鲫鱼;陆生生物:银杏树、木耳、奶牛、蚂蚁、白菜、 大肠杆菌。15.答案提示:近视率=近视人数十班级人数X 100% 拓展练习 16.( 1 )调查目的:调查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宠物向人类传播疾病。 (2)调查方式:采用访谈法、查阅资料等。(3)调查对象:饲养的宠物。 (4) 调查范围:所有的宠物。 (5)调查方案:①制订调查计划; ③设计合理的调查路线; ⑤归类、整理分析。

(课堂讲解)《知识能力与训练》(答案·四年级下册·5)

16 触摸春天 学习积累 一、 1.奇奇怪奇迹奇妙传奇 2.感感动感情感想感激 3.确确定确实的确准确 4.灵灵感灵气机灵灵动 二、1.扰拢 2.竟竞 三、1.画划 2.升向伸向 四、1.走来走去,形容来往频繁。 她行走得很快很稳。 她是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人。 2.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勇于与困难作斗争。?安静是通过捕捉和放飞蝴蝶的动作和脸上的表情来告诉“我”的。 五、1.蝴蝶飞向了蓝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美。(只要符合合理想象即可) 2.《感受春天》、《放飞蝴蝶》等 17 永生的眼睛 轻松准备 琳达捐赠眼角膜

学习积累 一、句子完整,理由充分即可。 二、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句号)。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号在后面。 三、人生的光彩在于奉献,当能用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帮助了别人,将倍感自豪。 提升拓展zèng zūn lǚjiǎjǐchòng 18 生命生命 轻松准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 学习积累 一、打扰欲望诊断茁壮震撼糟蹋有限不屈 二、1.求生的欲望忍不住放了它 2.顽强的生命力 三、按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提升拓展按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19 花的勇气 轻松准备按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二、失望——绿色连着绿色 吃惊——满满一层小花 遗憾——看不到花儿冒出 惊奇——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

遗憾是因为看不到花儿冒出 三、1.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2.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单元自测五 一、花繁叶茂多姿多彩清香袅袅 神气十足怦然一阵不假思索二、(好听)的歌曲(美好)的愿望(奋力)地拼搏 (衷心)地祝愿(嘹亮)的歌声(成功)的希望 (激烈)地打斗(殷切)地盼望 三、又鸡(公鸡)易赐(赐予)半伴(伙伴) 对(对错)踢(踢球)拌(搅拌) 卜扑(扑倒)娄楼(楼房)尤优(优秀) 补(修补)缕(一缕缕)犹(犹豫) 四、1 × 2 × 3 √ 4 √ 5 × 五、“若”:R;艹;5画;①;②。

六年级下册 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 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题

1.我国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着作是( )。 A.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D.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 【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 2.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 )。 A.布鲁纳《教育过程》 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C.赞克夫《教学与发展》 D.凯洛夫《教育学》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其代表作分别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3.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品。 4.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是(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卢梭《爱弥儿》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凯洛夫《教育学》 【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教科书 【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课程计划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2.中学阶段的课程应符合( )。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根据《纲要》规定,初中课程与小学课程整体设置,因而它应该符合国家对义务教育课程的要求,即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3.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 (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 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 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结论就会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