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六章云、降水和雾讲诉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26
代号说明代号说明A: 分析图:C: 气候图:AS 地面分析CO 海洋气候(海温)AU 高空分析CS 地面气候AW 海浪分析CU 高空图AN 云层分析S: 地面资料F: 预报图:SO 海洋气象资料(表层海流)FS 地面预报ST 海冰情报FU 高空预报W 警报图:FW 波浪预报WT 热带气旋警报图FO 海流预报WH 飓风警报图FI 海冰预报VS(VIS) 可见光云图FE 中期预报IRWEATHER INFORMATION:WEATHER BULLETIN FOR SHIPPINGPART ONE NO STORMS STOPPART TWO GENERAL SITUATION WEAK SOUTHWEST MONSOON STOPPART THREE FORECAST VALID 12 HRS FROM 100100Z STOP PUKET WINDS SOUTHWESTERLY 15 KTS WEATHER ISOLATED SHOWERS AND THUNDERSTORMS SEA SLIGHT TO MODERATE STOP MALACCA AND TIOMAN WINDS SOUTHEASTERLY 5 TO 10 KTS WEATER ISOLATED SHOWERS AND THUNDERSTORMS SEA SLIGHT STOP CONDORE WINDS SOUTHWESTERLY 10 TO 15 KTS WEATHER SCATTERED SHOWERS AND THUNDERSTORMS SEA SLIGHT TO MOSERATE STOP REEF WINDS SOUTHWESTEERLY 5 TO 10 KTS WEATHER ISOLATED SHOWERS SEA SLIGHT STOP BUNGURAN WINDS SOUTHEASTERLY 5 TO 10 KTS WEATHER ISOLATED SHOWERS AND译文:航海气象公告。
第六章锋面气旋第一节锋面气旋的发展演变一、气旋(Cyclone)概述1、有关概念1)定义--- 气压场:低气压一一风场:大型水平空气涡旋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旋转。
2)范围的表示方法:最外围一条闭合等压线的直径长度表示,一般为I(X)Okm左右。
3)强度表示方法中心气压值:越低,气旋越强;随时间降低,气旋发展或加深(Deepening);随时间升高,气旋减弱或填塞(FiHing)中心最大风速:越大,气旋越强。
2、分类一一按地理区域分: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
一一按热力结构分: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温带最常见的气旋,无锋面气旋包括热带气旋和热低压等。
二、锋面气旋的生命史1、波动阶段(初生阶段)1)一条闭合等压线,低压中心气压比四周低2〜3hpa;2)极锋出现波动,形成冷、暖锋,锋面降水开始出现;3)锋面气旋沿暖区气流方向移动,速度最快,24h可移动十几个经距。
2、成熟阶段(青年气旋)1)数条闭合等压线,低压中心气压比四周低10〜20hPa;2)冷、暖锋进一步发展,锋面降水增强,雨区扩大,出现大风;3)锋面气旋仍沿暖区气流方向移动,速度较快,24h移动10个经距。
3、锢囚阶段(锢囚气旋)1)气旋发展最强,中心气压降到最低,比四周低20hPa以上;2)出现锢囚锋,降水强度及范围均增大,风力最强,大风范围进一步扩大;3)锋面气旋沿暖区气流方向移动,移速大大减慢。
4)随着锢囚锋的发展,气旋在低层逐渐成为冷性涡旋,冷涡旋厚度越来越大。
4、消亡阶段气旋与锋面脱离,成为冷性涡旋,在摩擦的作用下,慢慢填塞消亡。
三、锋面气旋的再生和气旋族1、再生一一副冷锋加入后再生。
一一冬季气旋入海后再生。
--- 两个锢囚气旋合并加强。
2、气旋族一一在同一锋系上出现的气旋序列,称为气旋族。
欧洲气旋族最常见,单个气旋则较少,气旋族内平均有4个气旋。
我国境内,江淮流域梅雨季节,有气旋族,族内2〜3个气旋。
四、温带气旋的爆发性发展--一一一“气象炸弹”一一气旋在24小时内气压下降量不低于24hPa,即气旋加深率2lhPa∕h<.将加深率21BG的气旋,称为爆发性气旋或气象炸弹。
第一章1、对流层具有哪些特征?对流层厚度如何变化?特征:1、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2 、具有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
3.、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
如温度、湿度等。
厚度变化:下界为地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平均厚度10-12公里。
通常在高纬为6-8Km,中纬度10-12Km,低纬度17-18Km。
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
2、分别简述自由大气层和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1在北半球摩擦层中,风斜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在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北半球,高压中的风斜穿等压线以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低压中风斜穿等压线以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2在北半球自由大气中,风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在南半球自由大气中,风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3、说明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在气压梯度不随高度变化的前提下,风随高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摩擦力随高度的变化。
在北半球,风速随高度增大,风向逐渐右偏;在南半球,风速随高度增大,风向逐渐左偏。
4、为什么印度半岛沿海夏季吹特别强大的西南风?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变为西南风,迭加上印度低压南侧的西南风。
另外还有高原的阻挡作用,印度半岛岬角作用,使西南风强劲。
7-8月份风力达8-9级,9-10月份开始减弱。
阿拉伯海的风大于孟加拉湾,尤其是索科特拉岛南侧的北印度洋,西南风特别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狂风恶浪海区之一。
5、简述平流雾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定义: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导致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所形成的雾。
此雾多形成于冷暖海流交汇处的冷水面一侧。
平流雾形成条件:1冷的海面和适当的海气温差:;2适宜的风场;3要有充沛的水汽;4稳定的层结,低层逆温:抑制对流发展;特点: (1) 浓度大,雾滴浓密,能见度恶劣;(2)水平范围广;(3) 垂直厚度大;(4) 持续时间长;(5) 一天中任何时刻均可发生,大洋中无明显的日变化; (6)随风飘移。
航海学气象知识点总结气象是航海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航行中的天气情况对船舶的安全和航行计划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航海学气象知识点对于海员和船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航海学气象知识点总结中,我们将探讨气象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天气预报、气象图解、气象观测和应对气象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一、气象的基本概念1.气象学的定义和目的: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的学科,旨在揭示大气的物理和动力特性,探讨气象现象的规律和变化。
2.大气和气压:大气是地球表面向上的气体层,其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
气压是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强,是气象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
3.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期的气象特征和规律,而天气是指某一时刻和某一地点的大气状态和气象现象。
4.大气循环和气象要素:大气循环是指地球大气层内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气象要素包括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力、风向、云量等。
二、影响因素1.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球气候区带的分布规律;地球公转使得不同季节地球所受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角度不同。
2.地形和地表特征:地形和地表特征对气流的流向和速度、云雾的分布和形成、地面气温的变化等都有着直接影响。
3.水汽、云和降水:水汽的蒸发和凝结是大气中的重要物理过程,不同程度的蒸发和凝结会导致不同的气象现象。
4.地球辐射平衡:地球辐射平衡包括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之间的平衡,这一平衡会对气温和气象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5.季风和海洋影响:季风和海洋对气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风向和气温的变化上,而且海洋也是气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的目的和意义:天气预报的目的是提前预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为人们的出行、生活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2.天气预报的方法:天气预报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预报、数值预报、统计预报和模拟预报等。
3.气象台和气象卫星:气象台是进行天气观测和预报的重要机构,而气象卫星则能够为预报提供丰富的观测数据。
第六章云、降水和雾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而产生的凝结物,云悬浮在空中,与下垫面有一定的厚度或高度,所以云与雾的差异。
:雾是水汽凝结〔凝华〕物与下垫面有接触的,即贴地的;而云为不贴地的。
云的形态千变万化,一定的云状是伴有一定的天气,所以云既是大气运动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反映大气的变化趋势。
所以,正确观测和分析云的变化,是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局部。
但有些云出现时,会直接引起强烈的阵风、阵雨、冰雪、龙卷或低能见度等恶劣天气现象,特别在海洋上时,云给海上航行船舶的平安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当然云就相当于一面镜子,能很好地反映出当时天气的物理状态并能指示未来的天气变化趋势。
因此,云被广泛用于预报海上和地方性天气的重要依据。
本节主要讲述云的种类、形成过程、演变方式和云的观测方法。
一、云1、云的形成机制云是自由大气中热力过程和动力过程的外观表现。
各种云都是大气中空气湿度对水面和对冰面来说变得过饱和时才形成的。
大气中使水汽到达饱和状态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是空气冷却,使饱和水汽压减小到小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二是增加空气中的水汽,使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增加到当时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或者是这两种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实际上以两种因子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多。
但是,空气的冷却作用可以很大,而要使水汽含量的不断增加,两者中降温作用比增加湿度作用要大10~2021所以降温是有利于云的形成。
在自由大气中,云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上升膨胀冷却的结果。
形成云主要是空气绝热上升膨胀冷却的结果。
空气的上升运动不仅能降低温度,而且能使低层的水份、气溶胶质粒源源不断地向空中输送。
由于起因的不同,空气中上升运动有不同形式,而每种上升运动都能形成相应的云的形状。
可归纳如下:1〕暖而有浮力的空气块。
在条件性不稳定的环境中局地上升,形成对流云。
对流云的生命期很短,只有几分钟到几小时。
2〕稳定空气的被强迫抬升时,就会形成层状云。
层状云范围大,边缘很模糊不清,其生命期可到达几十小时左右。
第一章气象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大气概况一.气象要素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
天气:指一定区域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二.1.2.3.三.四.五.六.一、三种温标的换算关系摄氏温标C =5/9 ×(F-32)华氏温标F =9/5 ×C+32 绝对温标K =273+C二、太阳、地面、大气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太阳辐射:短波辐射,是地球表面和大气初始的唯一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放射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进行加热。
大气辐射:长波辐射,主要直接吸收地球表面的热源的长波辐射。
三、空气的增热和冷却(非绝热过程)1.热传导:地面和大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交换的热量很少。
2.辐射: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如白天辐射增温,夜间辐射冷却。
3.对流: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有规则的升降运动,上下层空气互相混合,使低层的热量传递到较高的层次。
4.水相变化:在大气常温状态下,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当水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相反,水汽在凝结时,又会放出潜热。
5.湍流(乱流):空气的不规则运动称为湍流。
湍流是摩擦层中热能、动量和水汽交换的主要方式。
6.平流:大范围空气的水平运动(风),同时伴有某种物理量的输送,是不同地区空气交换热量的方式。
如南风送暖,北风送寒,属于温度平流;东风送湿、西风送干,属于湿度平流。
四、气温的日变化1.日变化特点:一天中最高气温:陆地上在夏季14~15时,冬季13~14时,最低气温:近日出前2.影响日较差的因素: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沙漠最大纬度:低纬>高纬天空状况:晴天>阴天季节:夏季>冬季海拔高度:低处>高处五、气温的年变化1.年变化特点:最高气温:北半球,陆地在7月,海洋在8月。
南半球,陆地在1月,海洋在2月最低气温:北半球,陆地在1月,海洋在2月。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绪论海上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大气和海洋,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天气和海况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航海气象学和海洋学就是研究大气、海洋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海—气相互作用对航海活动的影响,其目的就是“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海洋条件,尽可能避离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以达到安全、经济航行之目的。
航海气象学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发生的一切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科学,又称大气物理学。
其范围极广,可渗透各个领域,对人类的活动和生息十分重要。
因此,人们根据对气象学的不同需要已分门别类地形成了许多各自独立的应用气象学。
应用气象分为:工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林业气象学、军事气象学、医疗气象学、航空气象学、航海气象学等航海气象学:研究大气和海洋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航海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实用性科学。
既将气象学与海洋学应用于航海实践之中,它是介于气象学、海洋学和航海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天气、海洋与航海的关系航行在海洋上的船舶,必然要受到天气和海洋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恶劣的天气系统,如台风或飓风、温带气旋、寒潮冷高压、浓雾和强对流性天气等,常常造成大范围的恶劣天气和海况,严重影响海上的正常活动,因此,天气和海洋是海上工作人员唯一无法加以控制的却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这些因素常可造成船损、货损,甚至发生严重海难事故,极大地威胁海上活动的安全。
天气、海洋与海上安全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天气和海洋对海上活动的影响仍不可忽视。
据统计,绝大部分的海事都是由恶劣天气和海况造成的,其中对航海影响最大的主要有:风暴(Storm):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寒潮、飑线、龙卷等。
海雾(Fog):平流雾、锋面雾、辐射雾、蒸汽雾等。
海浪(Wave):风浪、涌浪、近岸浪、海啸等。
海流(Current):风海流、地转流、补偿流等。
海冰(Iceberg):固定冰、流冰、冰山等。
“天气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
风暴(Storm)76年3月,风暴横扫大西洋,时速110km,12级,希腊一艘27万5千吨的超级油轮“奥林匹克勇敢号”受风暴袭击,在比斯开湾布勒斯特附近一岛上触礁后断成两截沉没,造成了世界上损失最大的一次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