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526.00 KB
- 文档页数:45
《国家住宅设计规范》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是指为了保障住宅的安全、舒适以及环境友好设计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
住宅设计规范的目的是确保住房的质量,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住宅设计规范对于住房结构和建筑材料提出了要求。
规范规定了建筑的结构设计,包括房屋的基础、墙体、屋顶等构件的设计和选材要求,确保住房能够承受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的作用,提高住房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能。
其次,住宅设计规范对于房间布局和使用功能提出了要求。
规范规定了住宅建筑的进出口、阳光照射、通风等方面的设计要求,保证住房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同时规定了住宅房间的使用功能和面积要求,保证住房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再次,住宅设计规范对于住房的节能和环保提出了要求。
规范规定了住宅的采光和透气要求,以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规范也提出了住宅建筑的节能要求,包括建筑的保温隔热、节能设备的使用等方面,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居民的能耗费用。
另外,住宅设计规范也涉及到住房的无障碍设计和安全防护要求。
规范规定了住房的无障碍设施和设计要求,以确保老年人和残疾人能够顺利进出住房;同时,规范也提出了住宅安全防护的要求,包括防盗门窗的设计、防火设施的设置等,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最后,住宅设计规范还规定了住房的水、电、气等设施的设计和安装要求。
规范要求住房的给水、排水、电力和燃气设施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确保住房的供水供电供气的安全和便利。
总之,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住房的质量和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
规范涵盖了住房结构、房间布局、节能环保、无障碍设计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高住宅的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
住宅设计规范与区别《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与《住宅设计规范》的比较国家住建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26日发布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自,8,1起开始实施,原《住宅设计规范》同时废止。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 》由建设部发布实施,两本规范侧重要点不一,设计时应同时满足两本规范的要求,一并执行。
一,关于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式的区别:《住宅设计规范》4.0.1条住宅设计应计算下列技术经济指标: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M2);套内使用面积(M2/套);套型阳台面积(M2/套);套型总建筑面积(M2/套);住宅楼总建筑面积(M2)。
《住宅设计规范》4.0.4条1,应按全楼各层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求出住宅楼建筑面积,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应按外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2,应以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除以住宅楼建筑面积得出计算比值。
3,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计算比值所得面积,加上套型阳台面积。
《住宅设计规范》主要使用“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标准层使用面积/标准层建筑面积)反求套型建筑面积。
由于首层单元门厅,顶层机房等未计入计算,数值并不准确,合理,施工图上标注面积与测量验收出入较大,全楼各套型总面积之和与住宅楼总建筑面积数值有偏差。
《住宅设计规范》使用“套型总建筑面积系数”(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住宅楼建筑面积)反求套型建筑面积。
住宅地上全部住宅面积包括供本栋住宅楼使用的地上机房,设备用房,以及各层单元交通面积,首层单元门厅等,不包括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积。
套型总建筑面积系数相当于全楼的使用面积系数。
二,套内空间面积的区别:1,面积:《住宅设计规范》按居住空间个数把普通住宅套型分为1,2,3,4类,最小使用面积分别为34 M2,45 M2,56 M2,68 M2。
《住宅设计规范》不再区分住宅套型的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住宅设计规范》一、通用规定1、为保证住宅群落的安全、功能高效、节约能源,提高居住人居环境品质,依据《住宅建筑规范》,制定住宅设计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各种住宅建筑设计。
3、设计单位(个体)必须遵守本规范,依据本规范,根据本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优化建筑设计方案,维护居住人的安全和群落和谐发展。
二、建筑外观要求1、建筑外观要寓意和谐、舒适、安逸的美感,形制按照当地传统建筑风格设计,其中有特色、有秩序、有节制。
2、建筑及其围护结构的形体设计应尽量减少山体的开挖,不增加山体形体的改变。
3、建筑外墙应采用抗震设计,并选用耐候、耐腐蚀高端新材料,外墙要受排水性能良好,保护墙面。
三、建筑布局要求1、住宅建筑布局要紧凑,交通布置合理,群落几何形式应协调统一,融合自然环境。
2、室外布置要有通风光照的畅通,有充足的景观及娱乐设施,道路等要设置标识灯,方便居民活动。
3、住宅建筑周围应设置绿化带或公共空间,实现群落的有机结构,提升住户的居住质量。
四、室内设计要求1、设计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合理布置室内空间结构,保证室内空间通风采光足够。
2、住宅室内装修要注意节约能源,选用节能环保材料,保障室内空气洁净,避免污染,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范,确保人的安全。
3、住宅室内噪音控制要有效,如室内应当采用厚实的吸音隔墙,减少外界噪音的侵入,保护住户的健康。
五、配套设施要求1、社区绿地设施应完善,设有儿童游乐场、水景公园、植物景观等设施,丰富居民活动。
2、社区停车场应设计合理,车辆交通顺畅,停车设施要完善,配有停车灯、活动台、锚索等设备,保证社区安全。
3、住宅配套设施应包括物业管理服务、健身设备、生活服务等,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服务。
六、安全设计要求1、建筑应按有关国家建设标准的设计和施工要求,采取合理的抗震技术,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
2、群落内部和外部要设有合理的防盗、消防和紧急救护等设施,保证住户及其财物的安全。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建筑规范是指为了保障人民居住安全和健康、提高住房质量,按照国家关于住宅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对住宅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是建筑行业的基础性标准和保证人民居住安全的法律法规。
住宅建筑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住宅建筑施工规范、住宅建筑验收规范、住宅建筑使用规范和住宅建筑维护规范等方面。
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是住宅建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规范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确保住宅建筑的安全、健康、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住宅建筑的设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并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住宅建筑安全。
设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住宅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设计烟雾报警器、灭火器、安全门、消防通道等相关设备和设施。
2.住宅建筑的健康性。
设计要考虑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建材、装修、通风、采光等方面着眼设计。
3.住宅建筑的环保性。
从节能、节水、减少噪音、减少污染等方面进行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
二、住宅建筑施工规范住宅建筑施工规范是住宅建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规范住宅建筑的施工过程,确保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国家标准GBJ 91-75《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明确指出,建筑施工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等要求,并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材料的质量。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保证住宅建筑的质量。
2.建筑施工的工艺。
应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建筑质量与工艺要求相符合。
3.安全操作。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各种安全事项,保障工人的安全。
三、住宅建筑验收规范住宅建筑验收规范是住宅建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对住宅建筑进行验收,确保住宅建筑的安全、健康、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住宅建筑的验收应该根据国家标准GBJ 87-85《建筑工程验收规范》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验收。
住宅建筑规范与住宅设计规范测试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判断题1.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机动车。
()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答案解析: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机动车。
2. 住宅地下机动车库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
()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答案解析:住宅地下机动车库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
3. 住宅应在平面布置和建筑构造上采取防噪声措施。
卧室、起居室在关窗状态下的白天允许噪声级为50dB(A声级),夜间允许噪声级为40dB(A声级)。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答案解析:住宅应在平面布置和建筑构造上采取防噪声措施。
卧室、起居室在关窗状态下的白天允许噪声级为50dB(A声级),夜间允许噪声级为40dB(A声级)。
4. 管道井、水泵房、风机房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水泵、风机应采取减振措施。
()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答案解析:管道井、水泵房、风机房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水泵、风机应采取减振措施。
5. 生活饮用水供水设施和管道的设置,应保证二次供水的使用要求。
()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答案解析:生活饮用水供水设施和管道的设置,应保证二次供水的使用要求。
6. 卫生器具和配件应采用节水型产品,不得使用一次冲水量大于7L的坐便器。
()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卫生器具和配件应采用节水型产品,不得使用一次冲水量大于6L的坐便器。
7. 住宅内燃气管道不得敷设在卧室、暖气沟、排烟道、垃圾道和电梯井内。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答案解析:住宅内燃气管道不得敷设在卧室、暖气沟、排烟道、垃圾道和电梯井内。
8. 住宅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应根据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0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0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
建筑设计中的住宅建筑规范要求住宅建筑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空间,为确保其结构安全、功能合理、居住舒适,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一系列住宅建筑规范要求。
这些规范要求涵盖了住宅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结构设计、防火安全、空气质量、隔音隔热等。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住宅建筑规范要求。
一、结构设计要求在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首先,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和施工规范,采用可靠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其次,住宅建筑应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以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挑战。
另外,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还应考虑使用寿命、承重能力等因素,使得住宅建筑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
二、防火安全要求防火安全是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面,为了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遵循严格的规范要求。
首先,住宅建筑的防火隔离带与消防通道应符合规范的宽度和高度要求,以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其次,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火材料进行装饰,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建筑内部需要设置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以提高火灾应对和处理的能力。
三、空气质量要求住宅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空气质量的要求。
首先,住宅建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使新鲜空气能够流通进入房间,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其次,对于有害气体的排放,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浓度,如加装排气设备、选择环保材料等。
另外,住宅建筑还应提供合适的采光条件,使得室内光线充足,不影响居民的视觉需求。
四、隔音隔热要求住宅建筑的隔音隔热设计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噪音和热量的传递。
首先,对于室内噪音,可以采用隔音材料进行装饰,如隔音板、隔音玻璃等,以减少噪音的传递。
其次,住宅建筑应提供良好的隔热性能,采用保温材料和隔热构造,减少室内外温度的传导。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住宅建筑规范要求涉及结构设计、防火安全、空气质量、隔音隔热等多个方面。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6—2005》
7.2.4 住宅应能自然通风,每套住宅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7.2.3 每套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
7.2.4 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直接或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卧室、起居室(厅)、明卫生间的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当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外设置阳台时,阳台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和阳台地板面积总和的1/20;
2 厨房的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0m2;当厨房外设置阳台时,阳台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厨房和阳台地板面积总和的1/10,并不得小于0.60m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7.2.2 采用直接自然通风的空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活、工作的房间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5%);
2 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10%),并不得小于0.60m2,厨房的炉灶上方应安装排除油烟设备,并设排烟道。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第4.2.8条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30%,玻璃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修订要点综述2008年6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建标[2008]102号批准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版)列入《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中。
住宅设计规范已有三个版本:《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 96-86、《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和《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版,本次修订形成了《住宅设计规范》的第4个版本。
本次修订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程序,确定了“逐条审核全面修改;大量增加新内容;适应居住变化需要,适度确定标准;加强与相关标准规范的协调;注重可操作性;充分论证”六项原则,对以下内容做了重大修改并进行专题论证。
1.对总则和术语有较大修改原规范总则中的“适用范围”是“城市住宅设计”,本次根据“住宅建筑规范”修改为“城镇住宅设计”。
原规范的总则共有9条条文,本次根据新的编写规定,提炼成4条,其他的条文及各章节中对住宅总体性能和质量的要求,集中到第3章“基本规定”。
对第2章中的多数术语进行了重新核对。
回避了使用“公寓”、“塔式高层住宅”、“通廊式高层住宅”等定义不准确的词。
同时对“住宅”、“凸窗”等定义附加了条文说明。
2.与《住宅建筑规范》协调原《住宅设计规范》中有36条非强制性条文列入了《住宅建筑规范》,本次修订这些条文需要按强制性条文表述。
由于两本规范一个是针对“设计”,另一个是将“住宅建筑”作为最终产品,因此允许两本规范有不同表述方式,但基本要求不能相悖。
本规范的主语是“住宅设计”,使用的对象是“设计人员”,产品是“图纸”,控制的是“单项工程”质量。
因此本规范强调住宅设计时应做到的“技术措施”,而且其中非强制性条文占有较大比例。
本次修订还特别注意了,尽量对原规范条文中强制和非强制的内容拆开分别表述。
另一方面,确定了《住宅建筑规范》中不宜列入本规范的内容,如:许可原则、室外环境、结构、材料、地基基础、防火、节能设计、使用与维护等章节。
住宅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住宅建筑的安全、舒适和适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关于住宅设计规范的一些内容。
一、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建筑必须符合相关的建筑法规和标准,包括建筑设计规范、防火阻燃规范、抗震规范等。
住宅建筑的结构、电气、给排水、通风、采光等系统必须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建筑必须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例如在空间布局上要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确保每个房间的采光和通风条件良好;在室内装饰方面要注意使用环保材料,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建筑必须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节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
建筑的隔热、保温、通风等方面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住宅建筑的水、电、气等资源的使用也要节约合理。
四、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要统一美观,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建筑的造型、材料和颜色等方面要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契合,以增加城市的整体美感。
五、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建筑必须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例如老年人、残疾人等。
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到他们的行动不便和生活需求,给予相应的便利和支持。
六、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建筑必须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安全问题。
建筑的通道、楼梯、消防设施等方面要满足相应的要求,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疏散和安全。
总之,住宅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住宅建筑的安全、舒适和适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遵循住宅设计规范可以确保住宅建筑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并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
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篇一:住宅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住宅建筑设计规范1 总则1.0.1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s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套型 dwelling size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居住空间 habitable space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卧室 bed room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 起居室(厅)living room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 厨房 kitchen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 卫生间bathroom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 使用面积usable area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 标准层typical floor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建筑住宅设计规范
1.结构设计规范:包括住宅的承重结构、梁柱的设计和材料的选用等。
要求结构稳定、安全可靠,能够承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2.建筑安全规范:住宅必须符合消防安全、电气安全、防盗安全等方
面的规范和标准。
例如,采用防火材料、设置防火门、使用可靠的电气设
备等。
3.空间布局设计规范:住宅内部的布局要合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
需要。
例如,厨房、卧室、客厅等各种功能区的设置应符合人体工学和生
活习惯,让居民感到舒适和便利。
4.通风和采光设计规范:住宅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保证居民
的健康和舒适。
设计上应考虑到自然通风、选择合适的窗户和门的尺寸、
布局等。
5.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住宅应采用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
的消耗。
例如,使用隔热材料、优化建筑外墙的保温设计、采用太阳能热
水器等。
6.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住宅周围的环境应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设计上应合理规划出道路、绿化带、垃圾处理设施等,减少对周边环境的
负面影响。
7.无障碍设计规范:住宅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如设立无障碍通道、设置轮椅坡道、卫生间的设计等,使住宅适应不同人
群的需求。
8.设备设施设计规范:住宅应符合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如水、电、采暖、通信等设施的规范和标准。
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总之,建筑住宅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建造出安全、环保、舒适的住宅,而这些规范不仅需要满足技术要求,还需要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住宅建筑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强条摘录5.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功能空间。
5.3.3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施或为其预留位置。
5.4.4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5.5.2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局部净高的室内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5.5.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至少有1/2的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5.6.2 阳台栏杆设计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5.6.3 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
5.8.1 窗外没有阳台或平台的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设置防护设施。
6.1.1 楼梯间、电梯厅等共用部分的外窗,窗外没有阳台或平台,且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小于0.90m时,应设置防护设施。
6.1.2 公共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m。
6.1.3 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
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
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6.2.1 十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2 十层及十层以上且不超过十八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