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科技让梦想成真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13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科技让梦想成真》说课稿——《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三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的第三课时《科技让梦想成真》。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的编写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主题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 5条"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本课从科学的求真精神人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是人类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此基础上,以三次工业革命为线索,向学生介绍科技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善用科技的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人类在飞行方面的探索历程,认识到科技是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本课共有三个话题的教学内容。
第一个活题"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以"目心说"、中外航海家的故事和"进化论"为典型事例,向学生展示人类有识之土迫求真理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让学生感悟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学进取精神,第二个话题"科技改变世界",通过介绍三次工业命的突出成果,让学生明白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提醒学生辩证地看待科我的作用,形成"等用科技"的意识。
第三个话题"科技让梦想成真",选取人类的飞行梦为切入点,教导学生不仅要积极憧憬美好生活,编织梦想,还要以广博的科学知识、坚定的科学精神和开放的科学思想去实现梦想。
二、说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搜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让科技造福人类》(一)教材分析本课时第五单元“走进科技的殿堂”中的最后一课。
了解了世界科技的今天以后,走进《让科技造福人类》,目的是让学生领悟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并且知道如果错误的利用科学技术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灾难,从而让学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并且树立正确使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给人们造福的思想。
本部分内容设计“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怎样利用科技成果”两个环节的内容。
(二)教法建议1.做好课前调查。
为了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更加真切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各类调查。
调查主题要围绕科学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用2.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1、感受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正确运用科技,造福人类。
2、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关系的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学生正确利用科技成果的认识水平。
3、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
(四)板书设计让科技造福人类我们身边的科技假如生活没中没有科技不能错误的利用科技(五)教学环节:本课教学力主通过探究式学习,完成学习过程。
在激趣环节,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及多方面的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体会到科学技术力量的强大。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中有探,探中有学,集思广益,获取信息,理解科学技术跟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学生的实践探究可以巩固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为能力的过程。
培养他们多读科技书刊,利用网络,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兴趣,长大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志向。
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程度,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学习环境和资源,全体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教学目标。
新科技,新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
2、懂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和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
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
难点:
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蜡烛和油灯的图片。
2、收集有关电流发明的历史资料。
3、收集有关各种人造卫星的用途的资料。
学生准备:
1、观察家里和学校里的电器,做简单记录。
2、调查和搜集电流发现前人类的生活的状况。
3、了解最常见的几类人造卫星的用途。
4、搜集两三项感兴趣的科技发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我们是如何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的?
2、教师引出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
二、了解人造卫星
1、教师简述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经过。
2、联系实际,讨论电视上卫星后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学生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各类人造卫星的用途。
完成“体验园”内容。
4、小结:随着卫星技术的日新月异,卫星种类越来越多,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它们在宇宙“公海”里遨游“淘金”,已为人类带来了万贯财富,我们今日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它们。
20世纪发明的人造地球卫星,改变了人类的社会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了解我国的航天科技
1、学生阅读“大事记”
2、学生交流“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对我国的意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下教案5篇篇1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下教案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人人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2.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
情感:1.喜爱花草树木。
2.愿意爱护花草树木,以爱护花草树木为荣行为:爱护花草树木,做到:(1)不摘花;(2)不踏草坪;(3)不折树枝,不摇小树。
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公德”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蕴含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内容。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保护大自然即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负有共同的责任。
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当前为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在城市中保存适当的绿地面积,我国城市建设也开始注意安排绿地,种花、种草、种树。
城市绿地的保护,要靠每一位市民参与。
城市绿地的保护情况,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是社会公德水平的标志。
教育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遵守社会公德十分重要。
小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花草树木,家居附近有绿地,学校美化校园种了花、草、树木,街道公共场所有花、草、树木,家长带他们去公园更是寻求在有花、有草、有树木的优美环境里休息、游玩。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已经知道一些花草树木对人们的好处,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感受,加深他们的认识,使他们懂得花草树木是供大家欣赏的,对大家有好处,人人都要爱护。
使学生懂得爱护花草树木是文明行为,是遵守公德的表现,要克服只为自己不顾大家,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
教法建议:1.本课属于遵守公德教育,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爱护花草树木是文明行为,是遵守公德的表现。
在活动中既要突出花草树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对大家的好处,还要突出体现出自己要为大家约束自己。
列举的花草树木应是公共场所的,如:街心花园、学校花园、街道两旁、公园等,不宜涉及自己家种的花、树。
2.讲“花草树木是大家的好朋友”时,不必涉及过多过宽,否则容易脱离公德教育的主题。
3.为了加强针对性,一方面教师应事先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把有针对性的内容安排进去,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应与迎接奥运、绿色奥运相联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八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老师根据各小组组长的汇报,进行整理并补充。
点拨:世界飞天第一人——陶成道;法国蒙哥尔费兄弟——热空气气球发明人;法国查理——氢气球首次载人飞行;德国李林塔尔——滑翔机的先祖;美国莱特兄弟——飞机的发明人;美国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菲莱”探测器登陆彗星教师提问:1、是什么让人类的飞天梦成为现实?点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飞天梦的实现。
2、从人类的飞天历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点拨:感受人类对航天探索的艰巨性,这种探索并不浪漫,甚至要以做出巨大的牺牲为代价。
但是,尽管如此,探索浩渺宇宙,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的信念鼓舞着越来越多的宁航员离开地球家园,走向广阔无垠的宇宙太空。
这就是人类进行航天探索的伟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人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探索的宏伟梦想。
过渡:我们的祖先也曾梦想飞天,从嫦娥奔月到杨利伟飞上太空,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梦想到现实,用扎实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把航天梦写到了外太空。
请观看视频《中国的航天发展史》多媒体展示:中国航天发展四大里程碑中国航天发展四大里程碑之(一)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陶成道,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
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
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学生思考观看视频并思考理解科技对人类飞天梦想的积极作用以及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
中国航天发展四大里程碑之(二)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中国航天发展四大里程碑之(三)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中国航天发展四大里程碑之(四)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不断探索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5.课后延伸:科技改变了世界,科技也能让人们美好的梦想成为现实。
同学们课下以“科技实现人类梦想”为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三、科技让梦想成真活动一:人类对飞行的探索1.播放视频:《科技让“飞行”梦想成真》,学生观看,同桌交流。
2.师生讨论:科技对于人类飞行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3.认识人类对飞行的探索4.小组讨论:从人类飞天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5.小结: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无数的先驱们就开始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冲上云霄。
近两百年来,他们已经掌握了空气运动的原理,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将飞行变成可能。
【通过对于人类飞行探索的认识,感受科技在人类飞天历程中的发展,体会其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科技的喜爱。
】活动二:中国的航天梦1.播放视频:《中国航天发展史》2.认识中国航天发展四大里程碑3.播放视频:《中国航天的迅速崛起》4.师生讨论:中国航天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5.思考: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6.小结: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一直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回望过去,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通过对中国航天发展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自己所处的科技时代,了解航天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自己的无穷梦想。
为实现梦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思想的传播。
】活动三:科普在身边1.师生讨论:你知道哪些科普活动?2.小组讨论:你参加过哪些科普活动?有哪些收获?3.探究: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小调查:科技在我家)【由生活中的航天技术过渡到学生自己所了解的或自己参与过的科普活动,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树立爱科学的意识。
】活动四:科技在我家科技在我家班级:调查人:调查主题科技的影子妈妈——家务劳动爸爸——交通工具全家——休闲生活板书设计17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改变生活方式科技发展让梦想成真教学反思科技发展造福人类当堂达标训练题17.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一、选择题1.( )提出了“日心说”。
《科技让梦想成真》教案执教者: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陈爽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是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2.感受科技的强大和美好,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了解科技是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感受科技的强大和美好,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多彩世界激发梦想1.讲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科技改变了世界。
科技不仅改变了世界,它还让梦想成真。
那么,说到梦想,你有什么梦想?2.学生交流。
3.出示:古人的梦想4.提问:听了古人的梦想,你有什么感受?5.学生交流6.反馈:正是因为古人对美好的事物有好奇心,心中充满期待,所以才有了多姿多彩的梦想。
7.总结:正是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梦想。
(板书:科技让梦想成真、多彩世界激发梦想)【设计意图】以“梦想”作为话题,引出学生与古人的梦想,引导学生感受正是多姿多彩的世界才激发了梦想。
(二)环节二:科技助力梦想成真过渡语:有了梦想,人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人类的飞天梦想实现了吗?是怎么实现的?1.提问:人类的飞天梦想是怎么实现的?2.绘制时间轴,讲述:人类对飞行的探索(1)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
(2)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3)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4)2014年,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录器在彗星上成功登陆。
(5)之后人类在更广阔的空间探索。
3.提问:从这条时间轴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呢?4.学生交流5.反馈:正是因为人类首先有梦想,才能依靠科技一步步实现梦想。
过渡语:我国也有飞天梦,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中国人的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远。
我们现在也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现在我们把这个梦想叫做“中国的航天梦”。
6.讲述: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7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对世界的不断探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科技发展造福人类-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17课。
本课以人类对科技的发展和探索为主线,通过介绍科技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科技发展历史的介绍,也有对现代科技产品的展示,让学生在了解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手机、电脑等现代科技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科技发展历史方面,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技知识,激发他们对科技发展历史的兴趣。
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知道科技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掌握科技产品的基本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观念,增强他们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技发展的历史,科技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科技产品的基本使用方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科技产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技知识,激发他们对科技发展历史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知道科技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分享科技产品的基本使用方法。
课题《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科技改变世界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身边的科技发明;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难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教法与学法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学具准备老式削笔刀、卷笔刀、卷笔机各一;简单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一、对比体验,发现科技的存在1.课开始,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老师需要三位志愿者,谁来?(请三位同学)2.老师要请你们帮我削一支铅笔(每位志愿者分发一支),当然,你们使用的工具是有所不同的,(分发小刀片、卷笔刀、刨笔器)我宣布开始,你们就行动,谁削好了就举手示意,其余同学注意仔细观察。
3.(待三位同学全部结束,将削好的三支铅笔展示)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用刨笔器刨铅笔又好又快又干净;小刀削得坑坑洼洼,笔尖不圆滑;卷笔刀卷时要边卷边注意刨下的垃圾等等)4.小结:是呀,刨笔器的发明给无数低年级学生带来无尽的方便。
其实,不止是刨笔器这项学习用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科技带来的便捷,让我们走进时光隧道,去见识几样特殊的生活用品。
二、时光隧道,感受科技的便捷1.(展示棒槌、煤油灯、大蒲扇、土灶图片)认识它们吗?(指名回答或者教师介绍)2.人们还经常使用这些生活用品吗?(很少使用或者已经不用)为什么人们不再用它们了?(指名交流)3.小结:棒槌洗衣、土灶做饭已经成为了历史,如今,我们充分享受着空调、电脑、洗衣机、电饭煲等科技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舒适,可以说,科技创造新生活、科技为人类造福。
(板书课题)三、聚焦生活,领略科技的神奇1.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现代科技在我家”的调查活动,请大家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表格展示式、图文并茂式、科技广告式等在小组内交流。
2.谁愿意上台来展示给全班同学?(自由展示)3.小结:先进的科技减轻妈妈家务的劳累,让爸爸自驾游无阻碍,让全家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神奇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