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提条件常用数据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0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提资常用数据1. 设计温度设计温度是指在设计建筑物的暖通系统时所考虑的最低室内温度。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设计温度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可以参考以下标准:•冬季设计室内温度:一般取为18-20摄氏度,但特殊用途建筑物如医院、实验室等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
•夏季设计室内温度:一般取为26-28摄氏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热带地区的设计室内温度可能更高。
2. 设计室内湿度设计室内湿度是指在设计建筑物的暖通系统时所考虑的最低室内相对湿度。
湿度对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予以考虑。
一般室内设计湿度为40-60%之间,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供暖方式及热负荷计算设计暖通系统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供暖方式来计算热负荷,以确保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
常见的供暖方式包括:•中央供暖:采用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供热。
•分户供暖:每个房间或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供暖设备,如电暖器、空调等。
热负荷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墙面积、窗户面积、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等因素,以确定所需的供热能力。
4. 通风量计算通风量是指通过通风设备进入或排出建筑物内空气的体积。
在设计暖通系统时,通风量的计算十分重要,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度。
通风量的计算涉及建筑物的使用人数、每位人员的新风需求量、通风设备的效率等因素。
5. 空调系统的选型空调系统的选型是指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制冷量: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计算结果,确定所需的制冷量。
•制热量:根据建筑物的供暖需求,确定所需的制热量。
•能效比:选择具有较高能效比的空调设备,以节约能源。
•噪音控制:选择噪音较低的空调设备,以保证室内的安静环境。
6. 管道和风管设计管道和风管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需求,设计合理的管道和风管系统以供暖、通风和空调使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管道和风管的材料选择:根据需要输送的介质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管、铜管、塑料管等。
暖通设计有关资料及常用全参数选择冷凝水系统的设计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一定实时予以排走。
1、冷凝水管的部署①若周边有下水管或地沟时,可用冷凝水管将空调器接水盘所接的凝固水排放至周边的下水管中或地沟内。
②若周边的多台空调器距下水管或地沟较远,可用冷凝水干管将各台空调器的冷凝水支管和下水管或地沟连结起来。
KcwVI。
2、冷凝水管管径确实定①直接和空调器接水盘连结的冷凝水支管的管径应与接水盘接收管径一致(可从产品样本中查得)。
②需设冷凝水干管时,某段干管的管径可依照与该管段连结的空调器总冷量(KW)按下表查得。
3、冷凝水管保温全部冷凝水管都应保温,以防冷凝水管温度低于局部空气露点温度时,其表面结露滴水。
采纳带有网络线铝箔贴面的玻璃棉保温时,保温层厚度可取25mm。
pAMwR。
冷凝水干管管径选择干管肩负冷量干管公称直径DN干管肩负冷量干管公称直径DN(KW)(mm)(KW)(mm)≤720177~59850 599~105580~251056~1512100~100321513~12462125101~17640>12462kW150说明:DN=15mm的管道不介绍使用。
立管的公称直径,应与同样负荷的水平干管的公称直径同样。
4、冷凝水管设计注意事项①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一样意有积水部位。
②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一定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冷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高度)大50%左右。
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ual27。
③采纳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能够不用进行防结露的保平和隔汽办理。
④采纳镀锌钢管时,往常应设置保温层。
⑤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暖通设计有关资料及常用全参数选择⑥设计和部署冷凝水管路时,一定仔细考虑按期冲刷的可能性,并应设计安排必需的设备。
水箱容积计算当95-70°C供暖系统当110-70°C供暖系统当130-70°C供暖系统式中V——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即相当于检查管到溢流管之间高度的容积),L;Vc——系统内的水容量,L。
暖通空调方案设计估算指标只设采暖系统的民用建筑物、其采暖热负荷可按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进行估算。
(1)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只知道建筑总面积时,其采暖热指标可参考下列数值:(2)注:总建筑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
(2)窗墙比公式法:当已知外墙面积、窗墙比及建筑面积时,采暖热指标可按下民用建筑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尽量按计算确定。
当计算条件不具备时,可参考下列方法之一估算;1 空气调节房间的冷负荷包括由于外围护结构传热、太阳辐射热、人员散热、灯光散热、室内其他设备散热等引起的冷负荷,再加上室外新风量带来的冷负荷,即为空气调节系统的冷负荷。
估算时,可以外围护结构和室内人员两部分为基础,把整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大空间,按各朝向计算其冷负荷,再加上每位在室人员按116w/人计算的全部人员散热量,然后将该结果乘以新风负荷系数 1.5,即为估2 根据国内现有的一些工程冷负荷指标套用(下列指标为按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旅馆 80~90 W/m2办公楼 85~100 W/m2图书馆 35~40 W/m2医院80~90 W/m2商店105~125 W/m2(只营业厅设空调时可取200~250 W/m2,按营业厅面积)体育馆 200~350 W/人(按人员座位数)105~135 W/m2计算机房190~380 W/m2数据处理320~400 W/m2剧院120~160 W/m2200~300 W/m2(按观众厅面积)会堂180~225 W/m2注:①上述指标为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建筑物的总瘤筑面积小于5000m2时,取上限值;大于10000m2时,取下限值。
②按上述指标确定的冷负荷,即是制冷机的容量,不必再加系数。
③博物馆可参考图书馆;展览馆可参考商店;其他建筑物可参考相近类别的建筑。
④由于地区差异较大,上述指标以北京地区为准。
南方地区可按上限取值。
⑤全年用空气调节系统冬季负荷可按下述方法估算:北京地区为夏季冷负荷的1.1~1.2倍,广州地区为夏季冷负荷的1/3~1/4。
暖通提条件常用数据参考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反提条件常用数据一、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两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送风兼消防补风机房。
(排风机房置于防火分区中部位置或相邻防火分区共用机房时机房宽度翻倍即可。
送风机房应尽量远离排风机房(送排风口出地面的水平距离大于10m)。
)。
2.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排风机房长宽最小尺寸6×3.5m;送风机房6×3.5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服务防烟分区2000平米,如果多个防烟分区共用<包括垂直方向>则风井面积叠加):排风竖井1.5m2(两个);送风竖井2.5m2。
4.排风及送风百叶面积(服务防烟分区2000平米,如果多个防烟分区共用<包括垂直方向>则风井面积叠加):排风防雨百叶4.5m2(两个);送风防雨百叶6m2。
5.排风防雨百叶10m2;送风防雨百叶4.2m2。
二、地下需要设计空调房间(按照防火分区面积1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新风兼补风机房。
2.机房面积:1)排风兼排烟机房:排风、排烟风机水平布置30m2,排风、排烟风机垂直布置20m2。
净宽不低于3.5m2)新风兼补风机房25m2,净宽不低于3.5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0.7~0.8m2;送风竖井0.6m2。
三、地下仅设计通风及防排烟房间(按照防火分区面积1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送风兼补风机房。
2.机房面积:1)排风兼排烟机房:排风、排烟风机水平布置30m2,排风、排烟风机垂直布置20m2。
净宽不低于3.5m2)送风兼补风机房25m2,净宽不低于3.5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排烟竖井 1.5m2;送风补风竖井2.0m2。
四、机械防烟注意:1)以下表格风量按照开启2.00m×1.60m的双扇门确定。
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1.75系数计算。
凝结水管管径计算时采用以下假设条件:
1.凝结水按自流排水,在管内水流动非满流的情况下排除,管内水的充满设取0.8;
2.管道坡度取i=0.01;
3.管内流速取v=0.3m/s;
4.最小的凝结水管管径应不小于DN25;
不同管径的水管排水量
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选择
空调水系统水管管材:DN15~DN80采用镀锌焊接钢管,用丝扣或丝扣法兰连接,以(DN 公称直径)表示,钢管规格如下:
DN100以上水管用无缝钢管及冲压弯头(二次镀锌),采用法兰连接或焊接,以(D公称直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别加压送风量
侧送百叶送风口最大送风速度
回风口的吸风速度
有消声要求的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宜按下表选用:。
送风出口空气调节区(3)=±0.5℃3—6n>=8(4)=±0.1-0.2℃2-3
≥12
测送贴附散流平送注:
(1)不同等级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5Pa,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应不小于10Pa;
(2)若按经验计算:5Pa时,压差风量为1-2次;10Pa时,压差风量为2-4次。
气密性好时取下限,差时取上限。
工艺性空调送风方式冬季≤0.2夏季≤0.3舒适性空调空调类型室内温湿度参数
送风温差(℃)范围(1)>±1℃(2)=1℃(1)≤15(2)6-9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
冬季18——24℃
Ф=30%——60%
夏季22——28℃
Ф=40%——65%h<=5m ΔT≤10h>5m ΔT≤15n>=5但高大空间应按冷负荷确定
n>=5(同上)机外余压=风机全压-风柜各处理段阻力,送回风管一般按7~8Pa/m,90度弯头按10Pa/个来
每小时换气次数风速(m /s)消声要求高时取2—5消声要求高时取2—5冬季≤0.3夏季:0.2-0.5
当T>30℃,可大于0.5测送贴附孔板上送
洁净度等级
气流流型平均风速(m/s)换气次数
1-4垂直单向流0.3-0.55垂直或水平0.2-0.56非单向流50-607非单向流15-258-9非单向流10-15
区与室外的压差,应不小于密性好时取下限,差时取
气流流型和送风量备注
a/个来计算阻力
总风管
V:6-10m/s
无风口支管
V:4-6m/s
有风口支管
V:2-5m/s
备注(1)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m;(2)室内人员、热源少时采用下限。
暖通常用数据查询人员长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不同热舒适度等级对应的PMV、PPD值: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居住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
医院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
高密度人群建筑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
局部辐射供暖热负荷计算系数:
毛细管网辐射系统供水温度: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
辐射板安装角度修正系数:
热水吊顶辐射板最高平均水温:
室内供暖系统管道中热媒的最大流速:
部分设备机房机械通风换气次数: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低速风管):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
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
自然进排风系统的风道空气流速:
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
工艺性空调区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K值:工艺性空调区围护结构最小热惰性指标D值:工艺性空调区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工艺性空调区的门和门斗:
太阳总辐射照度最大值:
人体冷负荷系数:
照明冷负荷系数:
设备冷负荷系数:
外墙类型及热工性能指标:
舒适性空调的送风温差:
工艺性空调的送风温差:
回风口的吸风风速:
水冷式冷水机组选型范围:
四管制冷、热水管道系统的a值:
两管制热水管道系统的a值:
换热器附加系数取值表:
橡塑保温的经济厚度:
玻璃棉的经济厚度:
机房冷水管道最小绝热层厚度:
机房冷水管道最小绝热层厚度:
室内空气调节风管最小热阻:
冷凝水最小绝热厚度:
现在马上留言指出图中哪有错,展现你专业功力的时候到了!
大家来找茬。
暖通设计常⽤换算及参数表末端的选型1、风机盘管的选型风机盘管有两个主要参数:制冷(热)量和送风量,故有风机盘管的选择有如下两种⽅法:(1)根据房间循环风量选:房间⾯积、层⾼(吊顶后)和房间换⽓次数三者的乘积即为房间的循环风量。
利⽤循环风量对应风机盘管⾼速风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2)根据房间所需的冷负荷选择:根据单位⾯积负荷和房间⾯积,可得到房间所需的冷负荷值。
利⽤房间冷负荷对应风机盘管的⾼速风量时的制冷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确定型号以后,还需确定风机盘管的安装⽅式(明装或安装),送回风⽅式(下送下回,侧送下回等)以及⽔管连接位置(左或右)等条件。
注:房间⾯积较⼤时应考虑使⽤多个风机盘管,房间单位⾯积负荷较⼤,对噪⾳要求不⾼时可考虑使⽤风量和制冷量较⼤的风机盘管。
2、空⽓处理机组的选型空⽓处理机组主要⽤于处理室内空⽓和供新风,⼀般有空调⼯况和新风⼯况两种⼯作状态。
空⽓处理机组的选择⼀般由三个主要参数决定:风量、表冷器排管数和机外余压。
先根据系统需要的风量确定空⽓处理机组的型号,然后根据需要提供的冷量来决定其排管数,如此便可确定。
根据系统需要的余压要求确定余压。
空⽓处理机组⼀般有吊顶式和落地式两种。
落地式包括⽴式和卧式两种。
另外机组的送回风⽅式也有诸多不同。
应根据建筑情况和建筑业主要求进⾏最终的确定。
质量单位换算表⾯积单位换算表制冷量单位换算表⽐焓单位换算表⽔系统设计按经济流速选⽤的⽔流速推荐值设备⽔压⼒降估算各类建筑物冷负荷估算指标办公建筑室内温度、湿度的设计参数及允许噪声【投稿及合作咨询】。
凝结水管管径计算时采用以下假设条件:
1.凝结水按自流排水,在管内水流动非满流的情况下排除,管内水的充满设取0.8;
2.管道坡度取i=0.01;
3.管内流速取v=0.3m/s;
4.最小的凝结水管管径应不小于DN25;
不同管径的水管排水量
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选择
空调水系统水管管材:DN15~DN80采用镀锌焊接钢管,用丝扣或丝扣法兰连接,以(DN 公称直径)表示,钢管规格如下:
DN100以上水管用无缝钢管及冲压弯头(二次镀锌),采用法兰连接或焊接,以(D公称直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别加压送风量
侧送百叶送风口最大送风速度
回风口的吸风速度
侧送风口风量表。
暖通专业就地下室提建筑条件:1.汽车库1.除人员出入很大的公共建筑需要排烟、排风井2.5平方米外,其余场所,如住宅,人员出入相对比较少的共建每个防火分区需要排烟、排风井2.2平方米,外墙百叶8平方米,出地面还是屋面需要问下当地环保部门。
每个防火分区(大于2000平方米的)需要设2台风机;如放在一起,风机房4×6米;如分开设置,每个排烟机房4×4米。
风机房分开设置,则竖井也分开。
小于2000平方米的只要设一个机房,风井和百叶都只要一半的大小。
2.若是有坡道,或者采光井等可采用自然补风的措施,则本防火分区无需设置补风机房。
若没有,则需要设置一个4×4米的补风机房,竖井面积1.9平方米,外墙百叶7平方米,出地面。
2.设备用房1.水泵房,冷冻机房等设备用房每100平方米需要进排风0.13平方米,出地面即可,出地面百业0.45平方米。
2.配电房每100平方米需要进排风0.18平方米,出地面即可,出地面百业0.7平方米。
3.锅炉房每100平方米需要进排风0.23平方米,出地面即可,出地面百业1平方米。
另:排烟要根据项目单独考虑,出主楼屋顶。
4.柴油发电机房:根据电功率来考虑。
若发电量为200kW,则送风竖井为1.4平方米,排风竖井也为1.4平方米。
实际项目竖井的尺寸为1.4*(实际设计发电量/200)。
因为排烟井内要考虑走风管,所以根据具体的项目,排烟井另提,需出主楼屋面。
3.人防提条件(主要针对二等人员掩蔽所)1.进风机房需要3.5*7米,滤毒室需要3.5*4米。
(若是机房中间有梁等,需要按照实际的平面图重新提)2.扩散室的门,若是人数大于1600人,需要11000的风量的门,若是人数小于1600人,则需要8000风量的门。
3.扩散室需要1.5*1.5米。
4.需要依次做扩散室,除尘室,集气室;除尘室,集气室之间的墙需要2米(净尺寸),除尘室,集气室要挨着滤毒室。
5.对于掩蔽人数特别少的人防区域(一般指小于700人),可以不设除尘室与集气室,只设扩散室。
暖通专业提资参考数据通风及防排烟部分(住宅、办公、商业、酒店):一、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计算),设置三个机房时:1、设置原则:两个排风机房;一个送风机房。
2、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排风机房3x3 m2(两个);送风机房3x4m2。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1.5m2(两个);送风竖井2.0m2。
二、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计算),设置两个机房时: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机房;一个送风机房。
2、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排风机房4x5m2;送风机房3x4m2。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3m2;送风竖井2m2。
三、机械防烟(一) 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加压送风(二)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三) 消防电梯前室加压送风四) 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送风(住宅篇:1、空调系统采用分体式空调器,建筑立面统一设计空调室外机位。
办公、商业、酒店:方案一:多联机空调系统1、无需设置单独的空调机房,建筑专业预留屋面室外机荷载20N/m2(建筑面积)方案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冷水机组+锅炉)新风机房大小参考下表:2、制冷机房(宜靠近变配电站和水泵房):1)建筑面积的0.5%~1.0%,通常取0.8%。
2)梁下净高度:对于离心式制冷机、大中型螺杆机4.5~5m 对于活塞式制冷机、小型螺杆机3~4.5m对于吸收式制冷机 4.5~5m3)楼板吊装孔:(A+0.8)×(B+0.8)3、锅炉房:1)按照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2)按照锅炉房容量及台数计算3)梁下净高度锅炉间:≥6 T/h以上锅炉一般在6.0m以上;2~6T/h锅炉一般在5m以上。
锅炉辅助间:一般在3.5m以上。
方案三:全空气系统(需设置空调机房)空调机房及风井大小参考下表:四、厨房通风及排油烟系统:(排油烟风速8~10米/秒)1、餐饮面积:100m2,按照100 m2计算(依次类推)。
2、厨房油烟井大小:0.12m2每100 m2餐饮面积。
暖通设计最全估算经验数据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暖通设计也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暖通设计主要包括了室内温度、空气质量、声学、防火等多个方面,而在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热力学计算。
热力学计算是暖通设计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环节,一般情况下都需要使用到估算经验数据来进行计算和预测。
下面,我们将从定额、标准和经验数据三个方面来整理和总结一些暖通设计中常用的估算经验数据。
一、定额数据定额数据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标准来估算和计算得出的数据。
在暖通设计中,常用的定额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1.热负荷:热负荷是暖通设计中最为基础的定额数据,也是进行热力学计算的重要参数。
通常情况下,热负荷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材质、使用目的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计算。
热负荷的计算通常涉及到冬季、夏季等多个季节,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筑的区域、环境等因素。
2.风量:风量是暖通设计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定额数据,通常用来描述建筑的通风和换气情况。
在建筑的通风和换气中,风量被认为是最为基本的参数,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空气质量和温度。
3.水量:在暖通设计中,水量主要用来描述建筑的供暖和供冷情况。
常见的水量包括供水和回水的温度、流量等参数,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等因素。
二、标准数据标准数据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规定的标准来估算和计算得出的数据。
相对于定额数据,标准数据更为详细、全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在暖通设计中,常用的标准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1.建筑结构和材质:在暖通设计中,建筑结构和材质是影响建筑热平衡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筑结构和材质的标准数据通常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和分析,以便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2.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是影响室内舒适感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以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为基础,通过热力学计算和模拟,可以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通风和空气处理系统。
3.声学数据:声学是暖通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结构、声波传播途径等多个方面。
暖通专业方案提条件一、核心筒自然排烟1、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建和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不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m2。
且顶层不小于0.8 m2。
3、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m2。
4、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3m2。
5、剪刀楼梯间:每层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1m2。
二、核心筒加压送风井大小1、防烟楼梯间JS井面积:0.7m2(前室不送风);0.5m2(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风)。
2、前室或合用前室JS井面积:0.7m2(楼梯间不送风);0.4m2(楼梯间送风)。
3、消防电梯前室JS井面积:0.6m2。
4、剪刀楼梯间JS井面积:1.2m2。
三、地下室通风排烟1、以地下车库建筑面积3500~4000 m2的一个防火分区为例,需设置:两个排风机房4000X3500,排风井面积1m2,排风机房的位置需按其负担车库防火分区一半面积的排烟考虑。
排风井出地面防雨百叶面积4m2。
一个进风机房6000X3500,进风井面积1.5m2,进风机房的位置无要求。
有车道和其它自然补风条件,不需设置进风机房。
进风井出地面防雨百叶面积6m2。
2、当与其它防火分区合用风井时,方案阶段按叠加考虑风井和防雨百叶面积,后期具体设计调整。
3、水泵房进排风井各0.3m2,变配电房进排风井按房间面积的3‰考虑,柴油发电机房进排风井面积根据电专业按发电机参数提供。
4、垃圾房进排风井按房间面积的6‰考虑,排风百叶离住宅10m以上,高度3m以上。
5、同时工作的进排风百叶需不同方向或以高差3m以上错开,同方向需水平距离10m以上,避免短路。
四、商业1、商业500 m2餐饮面积设1m2排油烟井。
五、室外机位1、分体空调:对于≥2P的空调室外机位,其尺寸不小于600mm(进深)X1300mm(开间)X1100mm(高);对于<2P的空调室外机位,其尺寸不小于500mm (进深)X1100mm(开间)X800mm(高)。
(暖通空调)暖通设计师总结的常用参数参考值1、常用荷载参考值设备荷载:制冷机房:1500Kg/m2锅炉房:1500Kg/m2换热站:1000Kg/m2冷却塔:1000Kg/m2空调机房:800Kg/m2屋顶多联机:300Kg/m2屋顶空调:300Kg/m2屋顶风机:300Kg/m2风冷热泵:500Kg/m2油烟净化机组:200Kg/m2地暖:120Kg/m2层高估算汽车库:最大800mm,最小600,一般700螺杆机:净高4m离心机:净高5m锅炉:净高5m溴化锂:净高5m换热站:净高4m尺寸估算风井净尺寸:500mm分层摆放:净高2800,净宽1800,长度根据台数电量估算空调:70W/m2建筑面积1HP:0.82Kw冷却塔:冷却水量*3%车库排烟:11/33Kw车库补风:7.5Kw排烟:22Kw补风:11Kw水泵:流量*扬程*5‰中央空调:末端,10W/m2建筑面积中央空调:机房,30W/m2建筑面积中央空调:总电量,40W/m2建筑面积换热站耗电:每10000m2耗电量约7Kw负荷估算采暖:40W/m2建筑面积采暖:80W/m2采暖面积办公:180W/m2空调面积会议:230W/m2空调面积多功能厅:250W/m2空调面积小餐饮:250W/m2空调面积大餐饮:300W/m2空调面积空调热负荷:90W/m2建筑面积热水热负荷:10W/m2建筑面积厨房空调:200W/m2空调面积住宅散热器:80W/m2采暖面积地暖向上和向下的传热量比例为4:1蒸汽估算溴化锂:制冷量1000Kw~1t/h0.6/0.8MPa,制冷量1000Kw~1.1t/h0.4MPa采暖:3.6*热负荷/2000燃气估算餐饮商铺:每平米面积需要0.1Nm3/h燃气天燃气耗量:每10Kw供热量约需1Nm3天然气基础高度冷却塔:高出建筑完成面800mm其余设备:高出建筑完成面200mm管径估算冷凝水管,制冷量<100Kw,DN32冷凝水管,制冷量>100Kw,DN40选型估算冷却塔流量≈主机的冷吨数空调:冷量/风量=4.16~5.83新风:冷量/风量=8.3~11.7价格估算多联机:350元/m2建筑面积多联机:500元/m2空调面积风冷热泵:300元/m2建筑面积中央空调:300元/m2建筑面积水环热泵:开式冷却塔,350元/m2建筑面积水环热泵:闭式冷却塔,400元/m2建筑面积地源热泵:1000元/m2建筑面积变风量:700元/m2建筑面积负荷估算采暖:40W/m2建筑面积采暖:80W/m2采暖面积办公:180W/m2空调面积会议:230W/m2空调面积多功能厅:250W/m2空调面积小餐饮:250W/m2空调面积大餐饮:300W/m2空调面积建筑荷载上人屋面:300Kg/m2地下双层机械停车位:500Kg/m2地下单层机械停车位:400Kg/m2卫生间:250Kg/m2客房:200Kg/m2楼梯间:350Kg/m2洗衣房:1600 Kg/m2档案馆:不小于1200 Kg/m2超市装卸货区:2000Kg/m2超市仓库:1500Kg/m2超市生鲜区、杂货区、粮油区:1000Kg/m2超市卖场其它区域:700Kg/m2超市外租区、办公区:400Kg/m2百货,健身,数码,电玩,餐厅,商铺:400Kg/m2厨房:500Kg/m2书库:500Kg/m2中庭:考虑3000Kg的集中吊挂荷载写字楼:不小于350Kg/m22、常用基础参考值屋顶:风机基础:200mm多联机:200mm冷却塔:800mm(基础由专业厂家提供)冷却塔的管道:200mm风冷热泵:200mm屋顶空调:300mm注:①尺寸均为高出屋顶完成面,结构板上做基础,再做保温和防水措施;②槽钢不可直接设置在屋面上,设备运行时产生振动,容易破坏屋面防水层机房:制冷主机:200mm锅炉:300mm换热器:300mm分集水器、分气缸:300mm定压罐:350mm水泵:200mm水处理:200mm水箱:200mm(基础上做支架)注:①空调主机的机座统一用10#槽钢制作,不能小于10号槽钢;②基础浇筑前应与设备厂家确认尺寸3、常用设备阻力参考值空调:制冷机房:13m离心式蒸发器:3~8m螺杆式蒸发器:3~8m离心式冷凝器:5~8m螺杆式冷凝器:5~8m分集水器:1m冷却塔:2~8m锅炉:4~8m换热器:2~5m风机盘管:2~4m空调箱:5m除污器:1~2m过滤器:3~5m三通阀:4m自动控制阀:4m采暖:楼栋入口资用压差:5m热力入口:0.5~1.5m立管:0~1m分户装置:1.5m地暖环路:1~1.5m散热器:0~1m双管散热器:0~1m单管散热器:0~1.5m高阻恒温阀:2.5KPa通风:方形散流器:10Pa/个旋流风口:50~80Pa(4~5m/s)喷口:20~30Pa(4~5m/s)条形风口:10~20Pa(3~4m/s)回风口:10Pa/个弯头:5Pa/个软接、变径:20Pa/个PM2.5过滤器:110Pa/个加湿段:40Pa/个风阀:30Pa/个风管:1Pa/米消声器:40~50Pa暖通设计常用参数参考值(一)1、冷热负荷指标参考值采暖热指标参考值(规范)空调冷热指标参考值(规范)各类建筑冷热指标参考值(图集)2、冷热负荷估算参考值公建负荷估算参考值住宅空调负荷估算参考值(房地产)住宅地暖负荷估算参考值3、人均面积参考值各类建筑人均面积参考值(教材)商场人均面积参考值(手册)营业厅人均面积参考值(教材)餐饮人均面积参考值(教材)4、人均新风量参考值各类建筑人均新风量参考值(图集)办公、客房、大堂人均新风量参考值(规范)工业建筑人均新风量参考值(规范)影院人均新风量参考值(规范)中小学人均新风量参考值(规范)幼儿园人均新风量参考值(规范)多功能厅人均新风量参考值(教材)餐饮人均新风量参考值(教材)5、换气次数参考值各类房间换气次数参考值(图集)设备用房换气次数参考值(教材)空调换气次数参考值(教材)各类房间换气次数参考值(措施)设备用房换气次数参考值(规范)维持正压换气次数参考值(教材)暖通设计常用参数参考值(二)1、风速参考值自然通风风口和风管风速参考值(规范)机械通风进排风口风速参考值(规范)风管风速参考值(规范)风管风速与室内噪声要求(规范)车库与厨房风管风速参考值(规范)通风和空调风口及风管风速参考值(图集)2、流速参考值管径和流速参考值(教材)管径计算及流速参考值(教材)蒸汽及热水管道最大流速参考值(规范)管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3、噪声要求参考值学校噪声参考值(规范)医院噪声参考值(规范)住宅噪声参考值(规范)商业噪声参考值(规范)旅馆噪声参考值(规范)办公噪声参考值(规范)餐饮噪声参考值(教材)民用建筑噪声参考值(规范)室内噪声参考值(教材)4、比摩阻要求参考值空调、热水、蒸汽比摩阻参考值空调冷热水比摩阻参考值(教材)伸缩软管比摩阻参考值(教材)暖通设计常用参数参考值(三)1、常用荷载参考值设备荷载:制冷机房:1500Kg/m2锅炉房:1500Kg/m2换热站:1000Kg/m2冷却塔:1000Kg/m2空调机房:800Kg/m2屋顶多联机:300Kg/m2屋顶空调:300Kg/m2屋顶风机:300Kg/m2风冷热泵:500Kg/m2油烟净化机组:200Kg/m2地暖:120Kg/m2建筑荷载:上人屋面:300Kg/m2地下双层机械停车位:500Kg/m2地下单层机械停车位:400Kg/m2卫生间:250Kg/m2客房:200Kg/m2楼梯间:350Kg/m2洗衣房:1600 Kg/m2档案馆:不小于1200 Kg/m2超市装卸货区:2000Kg/m2超市仓库:1500Kg/m2超市生鲜区、杂货区、粮油区:1000Kg/m2超市卖场其它区域:700Kg/m2超市外租区、办公区:400Kg/m2百货,健身,数码,电玩,餐厅,商铺:400Kg/m2 厨房:500Kg/m2书库:500Kg/m2中庭:考虑3000Kg的集中吊挂荷载写字楼:不小于350Kg/m22、常用基础参考值屋顶:风机基础:200mm多联机:200mm冷却塔:800mm(基础由专业厂家提供)冷却塔的管道:200mm风冷热泵:200mm屋顶空调:300mm注:尺寸均为高出屋顶完成面,结构板上做基础,再做保温和防水措施;槽钢不可直接设置在屋面上,设备运行时产生振动,容易破坏屋面防水层机房:制冷主机:200mm锅炉:300mm换热器:300mm分集水器、分气缸:300mm定压罐:350mm水泵:200mm水处理:200mm水箱:200mm(基础上做支架)注:空调主机的机座统一用10#槽钢制作,不能小于10号槽钢;基础浇筑前应与设备厂家确认尺寸3、常用设备阻力参考值空调:制冷机房:13m离心式蒸发器:3~8m螺杆式蒸发器:3~8m离心式冷凝器:5~8m螺杆式冷凝器:5~8m分集水器:1m冷却塔:2~8m锅炉:4~8m换热器:2~5m风机盘管:2~4m空调箱:5m除污器:1~2m过滤器:3~5m三通阀:4m自动控制阀:4m采暖:楼栋入口资用压差:5m热力入口:0.5~1.5m立管:0~1m分户装置:1.5m地暖环路:1~1.5m散热器:0~1m双管散热器:0~1m单管散热器:0~1.5m高阻恒温阀:2.5KPa通风:方形散流器:10Pa/个旋流风口:50~80Pa(4~5m/s)喷口:20~30Pa(4~5m/s)条形风口:10~20Pa(3~4m/s)回风口:10Pa/个弯头:5Pa/个软接、变径:20Pa/个PM2.5过滤器:110Pa/个加湿段:40Pa/个风阀:30Pa/个风管:1Pa/米消声器:40~50Pa暖通设计常用参数参考值(四)面积估算制冷机房:1%建筑面积锅炉房:1%建筑面积公建换热站:0.5%建筑面积住宅换热站:200m2/5万m2,300m2/10万m2 新风机房:20m2通风兼排烟机房:20m2排烟机房:15m2加压送风机房:15m2采暖小室:12m2汽车库排烟:3个车位汽车库补风:3个车位排油烟井:3‰商铺面积排油烟井:3‰商铺面积层高估算螺杆机:净高4m离心机:净高5m锅炉:净高5m溴化锂:净高5m换热站:净高4m汽车库机电:最大800mm,最小600,一般700 尺寸估算风井净尺寸:500mm分层摆放:净高2800,净宽1800,长度根据台数排油烟:1500*800排风兼事故通风:1000*600水泵房排风:1000*600变电站排风:1500*600采暖管井采暖井单设,不分高低区一梯两户,采暖管井800*1050一梯三户,采暖管井800*1200一梯四户,采暖管井800*1350采暖井单设,分高低区一梯两户,采暖管井800*1250,1000*1150 一梯三户,采暖管井800*1400一梯四户,采暖管井800*1550水暖井合用,不分高低区一梯两户,水暖井800*1800,1550*1500 一梯三户,水暖井800*1950,1700*1500 水暖井合用,分高低区一梯两户,水暖井800*2000,1750*1500 一梯三户,水暖井800*2100,1900*1500 一梯四户,水暖井800*2200,2050*1500 电量估算空调:70W/m2建筑面积1HP:0.82Kw冷却塔:冷却水量*3%车库排烟:11/33Kw车库补风:7.5Kw排烟:22Kw补风:11Kw水泵:流量*扬程*5‰中央空调:末端,10W/m2建筑面积中央空调:机房,30W/m2建筑面积中央空调:总电量,40W/m2建筑面积换热站耗电:每10000m2耗电量约7Kw蒸汽估算溴化锂:制冷量1000Kw~1t/h0.6/0.8MPa,制冷量1000Kw~1.1t/h0.4MPa采暖:3.6*热负荷/2000燃气估算餐饮商铺:每平米面积需要0.1Nm3/h燃气天燃气耗量:每10Kw供热量约需1Nm3天然气管径估算制冷量<100Kw,DN32,制冷量>100Kw,DN40选型估算冷却塔流量≈主机的冷吨数空调:冷量/风量=4.16~5.83新风:冷量/风量=8.3~11.7价格估算多联机:350元/m2建筑面积多联机:500元/m2空调面积风冷热泵:300元/m2建筑面积中央空调:300元/m2建筑面积水环热泵:开式冷却塔,350元/m2建筑面积水环热泵:闭式冷却塔,400元/m2建筑面积地源热泵:1000元/m2建筑面积变风量:700元/m2建筑面积负荷估算采暖:40W/m2建筑面积采暖:80W/m2采暖面积办公:180W/m2空调面积会议:230W/m2空调面积多功能厅:250W/m2空调面积小餐饮:250W/m2空调面积大餐饮:300W/m2空调面积空调热负荷:90W/m2建筑面积热水热负荷:10W/m2建筑面积厨房空调:200W/m2空调面积住宅散热器:80W/m2采暖面积地暖向上和向下的传热量比例为4:1泳池估算每平米池水面积的除湿量约为0.25Kg/h地暖:100W/m2水系统膨胀水量冷水约0.1L/Kw热水0.3L/Kw人防估算滤毒室:20m2平时排风兼战时进风机房:50~60m2(不含集气室)分体空调办公:1HP~15m2会议室:1HP~12m2餐饮:1HP~12m2侧出风最大12HP单相电源最大6HP三相电源最小4HP一般入户功率12Kw以上采用三相电源,大约150m2以上房型3HP,管长50m,高差30m5HP,管长75m,高差30m一、一般规定1)确定医院的性质:包括级、等、综合性、专科性等。
暖通设计参数及负荷配置要点总结■空调房间的冬季室内计算参数,可按下列原则确定:舒适性空调:⼲球温度 t=18~24℃相对湿度Φ=30~60%活动区风速 v≤0.2m/s注:当使⽤条件⽆特殊要求时,舒适性空调的相对湿度可不受限制。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序号建筑类别与⽤途冬季室内计算温度℃1民⽤建筑:主要房间次要房间(⾛道、楼梯间、厕所)16~20 14~162⽣产⼚房的⼯作地点:劳动强度(分级)ⅠⅡⅢⅣ18~21 16~18 14~16 12~143辅助建筑:淋浴室(休闲中⼼)更⾐室办公、休息室⾷堂厕所25~27 2518~20 1812■空调房间的夏季室内计算参数,可按下列原则确定:舒适性空调:⼲球温度 t=22~28℃相对湿度Φ=40~65%活动区风速 v≤0.3m/s■常见民⽤建筑的室内设计温度及冷负荷估算指标见下表(空调计算⾯积以空调使⽤空间的实际⾯积计算):名 称室内设计温度℃单位⾯积冷负荷W/m2名 称室内设计温度℃单位⾯积冷负荷W/m2酒店客房24~26120-200银⾏营业区24~26150~180酒吧、咖啡厅23~26150~200舞厅 ( 迪斯科)22~26250-~350西餐厅23~26180~250X 光、 CT 、B 超室25~27120~160中餐厅23~26250~350医院⼀般洁净室24~26300~-500宴会厅24~26300~400医院23~26120~250⽕锅城、烧烤店23~25500~700计算机房24~26250~400中庭、接待25~27180~250⽹吧、电脑室23~26200~350⼩会议室24~26200~250健⾝房24~26180~250⼤会议室24~26200~300保龄球场23~25250~350会堂、报告厅25~27200~300棋牌室24~26150~250酒店⼤堂23~25200~250剧院化妆室24~2690~120展览厅、陈列室25~27130~200美容室24~26150~250购物中⼼⼀层商场25~27200~350剧院(观众席)24~26280-450购物中⼼⼆层商场及以上25~27180~250剧院(观众休息厅)25~28300~400体育馆(观众席)24~26150~250剧院(化妆室)24~26150~250体育馆(观众休息厅)25~28200~300公寓房24~26150~200图书馆、阅览室24~26120~160写字楼、办公楼25~27160~200注:中厅层⾼按4.5⽶计,若层⾼不同,可按每增⾼2m,总负荷增加20%估计。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反提条件常用数据
一、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计算)
1.设置原则:两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送风兼消防补风机房。
(排风机房置于防火分区中部位置或相邻防火分区共用机房时机房宽度翻倍即可。
送风机房应尽量远离排风机房(送排风口出地面的水平距离大于10m)。
)。
2.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排风机房长宽最小尺寸6×
3.5m;送风
机房6×3.5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服务防烟分区2000平米,如果多个防
烟分区共用<包括垂直方向>则风井面积叠加):排风竖井1.5m2(两个);送风竖井2.5m2。
4.排风及送风百叶面积(服务防烟分区2000平米,如果多个防
烟分区共用<包括垂直方向>则风井面积叠加):排风防雨百叶
4.5m2(两个);送风防雨百叶6m2。
5.排风防雨百叶10m2;送风防雨百叶4.2m2。
二、地下需要设计空调房间(按照防火分区面积1000m2计算)
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新风兼补风机房。
2.机房面积:
1)排风兼排烟机房:排风、排烟风机水平布置30m2,排风、
排烟风机垂直布置20m2。
净宽不低于3.5m
2)新风兼补风机房25m2,净宽不低于3.5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0.7~0.8m2;送风竖井0.6m2。
三、地下仅设计通风及防排烟房间(按照防火分区面积1000m2计
算)
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送风兼补风机房。
2.机房面积:
1)排风兼排烟机房:排风、排烟风机水平布置30m2,排风、
排烟风机垂直布置20m2。
净宽不低于3.5m
2)送风兼补风机房25m2,净宽不低于3.5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排烟竖井1.5m2;送风补风竖井
2.0m2。
四、机械防烟
注意:
1)以下表格风量按照开启2.00m×1.60m的双扇门确定。
当采用
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1.75系数计算。
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易小于0.7m/s。
2)如果防烟楼梯间为剪刀楼梯间,则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量应
乘以2.0系数。
(一)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加压送风
(二)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
(三)消防电梯前室加压送风
(四)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送风
五、全空气空调系统
(一)带热回收装置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
1.服务区域面积:800~1200m2,按照1000 m2计算。
2.空调机房面积:48~60m2(8~10m长×6m宽)。
3.排烟机房面积:12m2(4m长×3m宽)
4.净宽最小值为:2.5m(机组宽度)+0.7m(距墙距离)+2.5m
(机组宽度的1.0倍)=5.7m。
5.新风竖井面积:1.0m2;排风竖井面积:1.0m2。
6.18000m3/h的机组尺寸:4000(长)×1900(宽)×2500(高)。
7.22000m3/h的机组尺寸:4300(长)×2100(宽)×2800(高)。
8.26000m3/h的机组尺寸:4300(长)×2300(宽)×2800(高)。
9.33000m3/h的机组尺寸:4650(长)×2500(宽)×3300(高)。
(二)常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
1.服务区域面积:800~1200m2,按照1000 m2计算。
2.空调机房面积:48m2(8m长×6m宽)。
3.排风及排烟机房面积:24m2(6m长×4m宽);两个排风机
房垂直安装,一个排烟风机水平安装。
4.净宽最小值为:2.5m(机组宽度)+0.7m(距墙距离)+2.5m
(机组宽度的1.0倍)=5.7m。
5.新风竖井面积:1.0m2;排风竖井面积:1.0m2。
六、新风空调系统
(一)吊顶或落地式新风处理机组
1.吊顶式新风处理机组(≤4000m3/h)。
建议给建筑专业反提条件:机房最小面积为6000×4000。
2.落地式新风处理机组(≥5000m3/h)
1)机房最小长度一般为:600+机组长度L+1400;
2)机房最小宽度一般为:1200+机组宽度W+1800;
3)建议给建筑专业反提条件:
对于机组风量在10000 m3/h,L=1700,W=1000;机房最小面积一般为3700×4000,本人建议为4000×4200。
(二)带热回收新风处理机组
1.吊顶式新风热回收处理机组(<4000m3/h)。
建议给建筑专业反提条件:机房最小面积为6000×4000。
2.落地式新风热回收处理机组(≥4000m3/h)
1)机房最小长度一般为:300+机组长度L+1200;
2)机房最小宽度一般为:300+机组宽度W+1200;
3)建议给建筑专业反提条件:
a)对于机组风量在4000~7500 m3/h之
间,L=1500~1700,W=800~1200;机房最小面积一般为3200×
2700,本人建议为4000×3000;
b)对于机组风量在10000~20000m3/h之
间,L=2200~2500,W=1200~1500;机房最小面积一般为4000
×3000,本人建议为4200×3200。
七、厨房通风及排油烟系统
八、主要大型设备机房面积及高度
1.制冷机房(含换热间):
1)建筑面积的0.5%~1.0%,通常取0.8%。
2)梁下净高度:对于离心式制冷机、大中型螺杆机4.5~5m
对于活塞式制冷机、小型螺杆机3~4.5m
对于吸收式制冷机 4.5~5m
3)楼板吊装孔:(A+0.8)×(B+0.8)
2.换热站:
1)约占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的0.3%~0.5%,通常取0.4%。
2)梁下净高度:2009版技术措施要求净空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3m。
本人建议:小型换热站3.6~3.9m;大型换热站3.9~
4.5m。
3.锅炉房:
1)按照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
2)按照锅炉房容量及台数计算
3)梁下净高度
锅炉间:≥6 T/h以上锅炉一般在6.0m以上;2~6T/h锅炉一般在
5m以上。
锅炉辅助间:一般在3.5m以上。
九、烟囱及主要送、排风口距离
1.机械通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排风口设置要求(2009技术措施)
1)进、排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进风口设在
绿化带时,不宜小于1m。
2)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与机械进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
应小于20m。
当进、排风口的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
必须高出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m。
3)排风管道的排出口高空排放时,宜高出屋脊,排出口的上
端高出屋脊的高度一般不得小于下列规定:
a)当排出无毒、无污染气体时,宜高出屋面0.5m。
b)当排出最高允许浓度小于5mg/m3有毒气体时,应高出屋面
3.0m。
c)当排出最高允许浓度大于5mg/m3有毒气体时,应高出屋面
5.0m。
2.机械通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排风口设置要求(2003技术措施)
1)当进、排风口在同侧时,排风口宜高于进风口6m。
2)进、排风口在同侧同一高度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要求(2006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
3.0m。
2)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0m。
4.燃气、燃油锅炉烟囱:
应按照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8米,并应满足地方标准的要求。
烟囱高度不宜设置过高,以免烟囱抽力过大,使锅炉能耗增加(且不安全)。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