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重大危险源检查表(三类人员合一)2021年重大危险源技术负责人包保责任检查表检查人。
检查时间。
序号1.检查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必须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
检查评价: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检查标准/内容: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的建立情况。
检查方法/依据:现场检查、文件核查。
2.检查项目:任命对重大危险源负有安全包保责任的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
检查评价: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检查标准/内容: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的任命情况。
检查方法/依据:文件核查、人员面谈。
3.检查项目:检查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
检查评价: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检查标准/内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检查方法/依据:文件核查、现场检查。
4.检查项目: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进行检查。
检查评价: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检查标准/内容: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的开展情况。
检查方法/依据:文件核查、人员面谈。
5.检查项目: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是否到位。
检查评价: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检查标准/内容:安全投入的到位情况。
检查方法/依据:文件核查、现场检查。
6.检查项目:检查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近期安全预案进行实质性演练。
检查评价: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检查标准/内容: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预案的演练情况。
检查方法/依据:文件核查、现场演练。
7.检查项目:检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保证重大危险源有关数据接入系统并有效运行。
检查评价: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检查标准/内容: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检查方法/依据:文件核查、现场检查。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主要负责人安全检查表1.检查项目:储罐位置是否接近火源。
检查评价: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检查标准/内容:储罐位置是否接近火源的要求。
检查方法/依据:现场检查、相关规范。
监理重大危险源检查记录表
监理在进行重大危险源检查时需要详细记录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用于监理重大危险源检查的记录表格的简单示例:
监理重大危险源检查记录表:
说明:
1.日期:记录检查的具体日期。
2.检查项目:将检查分为不同的项目,如工地安全管理、危险化
学品管理、电气安全等。
3.检查内容:详细描述检查的具体内容,例如检查制度、设备、
操作等。
4.检查发现:记录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5.整改措施:对于发现的问题,明确采取的整改措施,可以是下
发通知书、停用设备、要求培训等。
6.整改责任人:指定负责整改的责任人。
7.整改完成日期:记录整改措施的完成日期。
这样的记录表有助于监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工地中存在的危险源问题,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请注意,具体的检查项目和内容可能需要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大危险源日常检查记录表
重大危险源日常检查记录表
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查人员:XXX
检查设备/设施:XXX
检查内容:
1.设备/设施运行情况:正常
2.设备/设施维护情况:正常
3.设备/设施安全防护措施:正常
4.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正常
5.设备/设施安全警示标识设置情况:正常
6.设备/设施安全附件及仪表完好情况:正常
7.设备/设施安全运行记录:正常
8.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无
检查结论:
本次检查未发现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运行正常,安全防护措施有效,操作规程执行良好,安全警示标识设置齐全,安全附件及仪表完好,安全运行记录完整。
备注:
本次检查为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
建议继续加强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气柜重大危险源检查表检查单位:检查人:序项目检查标准实际情况1管理所有管理、操作重大危险源的人员必须培训、教育合格,取证后方能上岗2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巡检,主管领导定期检查3重大危险源必须建立监控、监测制度4每年必须向主管部门报告重大危险源的状况5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预案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应急组织和职责、应急程序、恢复程序等)6相关人员熟知7根据变化,及时修订8应急救援演练定期组织演练9有演练计划(确定演练内容、演练范围、演练人员和演练日期,编写演练方案,确定演练现场规则,制定评价人员,讲解演练方案与演练要求)10有演练记录及分析11应急物品防护用品和防护器械配备合理,确保完好有效12有毒物质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防毒器材13重大危险源场所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14应急物品存放点有明显标志,便于取用15门卫设有门卫,无门卫处院门上锁16电气设施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施17电气设施无裸露18设备、设施各类电气设施符合防爆要求19各种接地线完好20各种设施、管道腐蚀不超标21防火防爆各类消防器材完好、有效22设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完好、有效23通风各类通风、换风设施完好有效24环境生产区域出入口不得少于两个,且正门设门岗。
25现场重大危险源现场必须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和安全须知牌。
26重大危险源现场必须保持通畅的安全通道。
27保持现场的整洁、清洁、文明。
28防雷设立良好的防雷接地装置29防洪设立良好的防洪排水设施30其它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情况1.煤气柜周围须设围墙,消防设施完好,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2.柜位指示准确。
3.操作室设有压力计、流量计、高度指示计,容积上、下限声光讯号装置、故障信号装置和联系通讯设备,还应设呼吸装置和灭火器,并指示准确。
4.密封严密。
5.水封在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6.煤气柜除生产照明外,还应设事故、检修、楼道及过道照明,各种检测仪表照明以及外部升降机上、下出入口照明。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检查表一、危险源识别1.确认施工现场中是否存在以下危险源:•高处作业•隐蔽工程•现浇混凝土作业•电气设施•施工机具、设备•危险品储存二、危险源评估1.针对上述危险源,分别进行危险源评估,确定其危险等级。
危险等级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根据危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程序–应急责任人名单及联系方式–应急处置设备、器材等资源清单–外部应急资源联系方式三、危险源控制1.根据危险源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控制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当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密可靠,确保控制措施有效实施和运行–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落实到位2.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建立检查、考核、整改和追究责任的制度。
监控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查周期和检查项–质量标准和责任分工–异常情况的处理流程–检查结果的记录和汇总四、安全教育1.对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提高他们对危险源和安全措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安全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相关危险源和危险等级的介绍与评估–相关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讲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2.建立安全管理月报制度,定期发布安全信息和例行检查结果。
安全管理月报应包括以下内容:–不良事件和事故的处理情况–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落实情况–安全检查和考核结果的汇总五、质量管理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环节:–工程设计和图纸符合规定要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检验结果–施工结束后的验收和质量检查结果2.设置相关的质量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和测试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质量控制点应包括以下内容:–施工进度和现场安排的符合情况–施工中造成的对周边环境和其他市政设施的影响情况–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情况六、环境保护1.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重大危险源现场管理规范检查表重大危险源专题检查表一、危险源识别与评估1.是否明确并识别出所有潜在的危险源?2.是否对危险源进行定期评估,以便了解其可能的变化?3.是否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和分级?4.是否对员工进行危险源识别和评估的培训?二、设备设施安全状况1.关键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及标准?2.是否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3.对设备设施的改造或更新是否经过充分的安全评估?4.是否对设备设施的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三、人员培训与操作规范1.是否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并确保他们理解并遵守这些规程?2.是否对员工进行应急处理的培训,使他们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3.是否定期对员工的操作进行监督,以确保他们正确地执行任务?4.是否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急救和消防训练?四、应急预案与演练1.是否制定有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2.应急预案是否包括明确的撤离路线和紧急联络程序?3.员工是否了解并熟悉应急预案?4.是否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五、定期检查与维护1.是否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2.是否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3.是否对工具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六、事故报告与处理1.是否建立有事故报告制度,并确保所有员工知道如何报告事故?2.是否及时、公正、透明地对事故进行处理?3.是否从每个事故中吸取教训,以便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七、现场管理规范1.现场是否存在明确的标识和警示,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2.现场是否保持整洁和有序,以便员工可以安全地进行工作?3.是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以保证员工的体力和精神状态?4.现场是否存在交叉作业,是否采取有效的隔离和防护措施?5.现场是否存在高处作业,是否采取有效的防坠落措施?6.现场是否存在受限空间作业,是否采取有效的通风和监护措施?7.现场是否存在移动式作业,是否采取有效的防撞和防倾倒措施?8.现场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是否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9.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管理经验,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10.现场管理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保证合法性?11.现场管理是否建立有完整的制度和记录,以保证可追溯性?12.现场管理是否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以保证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