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37.01 KB
- 文档页数:14
四年级上册运算律大全一、加法运算律。
1. 加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 b=b + a。
例如:3+5 = 5+3,3和5是加数,交换它们的位置后和都是8。
2. 加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 b)+c=a+(b + c)。
例如:(2 + 3)+4=2+(3 + 4),先计算2+3 = 5,再加上4得到9;先计算3 + 4=7,再加上2也得到9。
二、乘法运算律。
1. 乘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用字母表示:a×b = b×a。
例如:2×3=3×2 = 6。
2. 乘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 用字母表示:(a×b)×c=a×(b×c)。
例如:(2×3)×4 = 2×(3×4),(2×3)×4=6×4 = 24,2×(3×4)=2×12 = 24。
3. 乘法分配律。
-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 用字母表示:(a + b)×c=a×c + b×c。
例如:(2+3)×4=2×4+3×4,(2 + 3)×4 = 5×4=20,2×4+3×4 = 8 + 12=20。
三、减法的性质。
1.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 用字母表示:a - b - c=a-(b + c)。
例如:10-3 - 2=10-(3 + 2),10-3-2 = 5,10-(3 + 2)=10 - 5 = 5。
四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数学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学科,而在数学中,加减法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运算方法之一。
掌握了加减法口诀,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准确地进行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加减法口诀,并提供练习题供学生们巩固所学内容。
一、加法口诀加法是数学中最能培养孩子们计算能力的一种运算方法。
以下是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加法口诀:1. 0加任何数都等于这个数。
2. 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3. 两个相邻的数相加,和等于这两个数中较大的数加上“十”,例如6 +7 = 7 + 6 = 13,将7加上个位数6后,其结果是十位数为1,个位数为3。
4. 加数为10的倍数时,可通过个位数直接得出结果,十位数不变,例如6 + 10 = 16。
5. 两位数相加,可先加个位数,然后加十位数,再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例如36 + 48 = (6 + 8)+ 30 + 40 = 14 + 70 = 84。
通过口诀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并且在做作业或考试时有利于提高答题速度。
二、减法口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同样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减法口诀:1. 任何数减去0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2. 减法不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3. 当被减数比减数小的时候,减法运算需要借位,例如7 - 9 = ?首先在被减数7前面填充一个0,变为07,然后借1,变为17 - 9 = 8,所以答案是-2。
4. 减去一个10的倍数,可以直接通过十位数得出结果,个位数不变,例如49 - 30 = 19。
5. 两位数相减,首先减去个位数,然后减去十位数,得出最终答案,例如64 - 27 = (4 - 7)+ 60 = -3 + 60 = 57。
掌握减法口诀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解题时更加灵活、准确,充分发挥减法的作用。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题目进行计算,并将答案填入空白处:1. 26 + 17 = ___2. 54 - 38 = ___3. 91 - 29 = ___4. 40 + 15 = ___5. 37 - 25 = ___本文通过介绍四年级适用的数学加减法口诀,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一、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二、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或a+b+c =a+(b+c)三、减法性质(1)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a+c)-(b+c)或a-b=(a-c)-(b-c)(2)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
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a-b=(a+c)-b=差+c或a-b=(a-c)-b=差-ca-b=a-(b+c)=差-c或a-b=a-(b-c)=差+c(3)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a–b-c= a-(b + c)四、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a×b = b×a五、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 =(a×b)×c或a×b×c = a×(b×c)六、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b×c 或(a - b)×c= a×c-b×c七、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a×b = (a×c) ×( b÷c)八、除法的运算性质(1)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完整版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学习⽬标】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1、⾃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法,求两个数的差⽤()法。
(2)观察⽐较:- 17 = 1818 +加数(35 - 18 = 17⽐较上⾯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3)总结: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个加数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可以验算减法计算对不对。
2、想⼀想,说⼀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2)330-(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学检测】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36+12=48 ()-()=();()-()=()57-30=27 ()+()=();()-()=()2、括号⾥填⼏()-25=34 330-()=150 ()+23=58 56+()=120【巩固练习】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2、填⼀填。
()+420=600 ()-105=95 600+( )=800120-()=80 ( )+ 180=300 ( )-24=68()-2000=6000 ()+420=600 ()+452=1000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拓展练习】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数是()2、⼀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3、两个数相加,如果⼀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学数学《加法运算律》导学案【学习⽬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字母来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加减法,减法的性质,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加减法,减法的性质, 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 = b+ b 例如:16+23=23+16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 (a+b)+c=a+(b+c)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425+14+286 32+179+68 85+47+15+53 168+250+32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A-(B+C) =A-B- C167-(67+84) 376-(276+58) 955-(155+78)967-(67+84)(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A-B-C=A-(B+C)198-18-82 369-45-55 856-58-42 856-76-24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2=100+2,1006=1000+6,…235+102 468+103 504+273 468+402 489+1002 8956+1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9=100-1,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嘿,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四年级上册的加减法关系,可有意思啦!你们知道吗,加法和减法就像是一对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
比如说,咱们有 5 个苹果,又买了 3 个,那一共就有 8 个苹果,这就是加法,5 + 3 = 8 。
那要是反过来,咱们有 8 个苹果,吃了 3 个,还剩下 5 个,这就是减法,8 3 = 5 。
再举个例子,小明有 10 块钱零花钱,花了 4 块,那剩下的就是10 4 = 6 块。
要是后来妈妈又给了他 3 块,那他现在就有 6 + 3 = 9 块。
所以呀,加法和减法可以互相帮忙,通过一个算式,咱们就能算出另一个。
这就像玩游戏,只要掌握了规则,就能轻松应对!你们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想想,这个数是怎么来的,是加出来的还是减出来的。
多琢磨琢磨,加减法的关系就能搞得清清楚楚啦!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还挺有趣的?加油哦,小朋友们,相信你们能把加减法关系玩得溜溜的!《四年级上册加法运算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聊聊四年级上册好玩的加法运算律!先来说说加法交换律。
比如说,3 + 5 = 8 ,那 5 + 3 呢?是不是也等于 8 呀!这就是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就好像咱们换个顺序排队,人数还是一样多。
还有加法结合律也很有趣呢!比如 2 + 3 + 5 ,咱们可以先算 2 + 3 = 5 ,再加上 5 ,结果是 10 。
也可以先算 3 + 5 = 8 ,再加上 2 ,还是 10 。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在做加法运算的时候,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让计算变得更简单哟!比如说 45 + 38 + 55 ,咱们就可以先把 45 和 55 相加,得到100 ,再加上 38 ,一下子就算出来是 138 啦!学会了这些运算律,做题就像有了魔法棒,又快又准!小朋友们,多做做练习,感受一下加法运算律的神奇吧!说不定以后你们还能发现更多关于加法的小秘密呢!加油哟!。
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小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法,求两个数的差用()法。
(2)观察比较:- 17 = 1818 +加数(35 - 18 = 17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3)总结: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用()可以验算减法计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2)330-(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自学检测】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36+12=48 ()-()=();()-()=()57-30=27 ()+()=();()-()=()2、括号里填几()-25=34 330-()=150 ()+23=58 56+()=120【巩固练习】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2、填一填。
()+420=600 ()-105=95 600+( )=800120-()=80 ( )+ 180=300 ( )-24=68()-2000=6000 ()+420=600 ()+452=1000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拓展练习】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小学数学《加法运算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设问导读】自学课本P30-31页例1,例2,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填空。
12+25=()+12 500+300=()+50030+20=()+30 650+120=()+6502、对比四个算式,我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是()。
3、()是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 a 和 b 表示两个数,那么()+()=()+()所以:387+425=()+() 525+()=137+()4、学习了例2,对比算式,我发现:3个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再加上();也可以先把(),再加上(),和()。
这就是加法( )。
如果用 a,b,c 表示 3 个数,那么()所以:137+28+72 =137+( + )275+133+67=275+( + )【自学检测】1、填空18+25=()+18 560+375=375+() a+()=25+()()+107=107+96 87+()=126+87 M+( )=( )+ M295+132+68=295+( + ) 375+548+125=375+( )+548【巩固练习】1、在( )或□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明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7=7+( ) 96+35=35+( ) 204+57=( )+24 ( )+68=68+102(45+36)+64=45+(□+□)560+(140+70)=(560+□)+70 最后两个等式哪一边计算起来更简便为什么2、比较每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哪个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38 + 76 + 24 (88 +45)+ 1238 + (76 + 24) 45 + (88 + 12)运用了加法();运用了加法()。
3、判断。
(1)109+(38+162)=109+38+62 ()(2)470-25+75=470-(25+75)()(3)74+39+26=39+(74+26)()(4)○+(△+☆)=○+△+☆()(5)甲数+乙数=乙数+甲数()【拓展练习】1、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l+2+3+4+5+…+99+100=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律,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算规律,会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温故互查】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1、填空:720+280=()+720 250+()=378+()147+275+53=147+()+275 89+136+()=89+(+64)495+232+168=495+(+)【设问导读】自学课本P31页例3,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算法一:算法二:113+96+87 113+96+87=209+87 =113+87+96=()(元) =200+96=()(元)比较两种算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它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自学检测】1、105+77+95=105+95+77==这是根据()律进行简便计算的;2、439+233+67=439+(233+67)==这是根据()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3、139+38+61=38+(139+61)==这是根据()律和( )进行简便计算的。
【巩固练习】1、下面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87+41+19 616+45+55 108+213+92 154+77+223276+37+23 89+26+411 589+26+274 450+34+66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25+14+186 75+168+25 67+25+33+75135+39+65+11 5+137+45+63+50【拓展练习】245+174+15+155+11在这个题中怎样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二)》导学案【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律,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算规律,会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温故互查】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1、连线:87+22+78 498+(125+75)(79+83)+17 87+(22+78)498+125+75 (134+136)+162134+162+136 79+(83+17)【设问导读】自学课本P33页例4,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比较算法:算法一:算法二:250-58-42 250-(58+42)=192-42 =250-100=()(套) =()(套)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总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有时候会比较简便。
【自学检测】1、用简便方法计算。
350-175-25 3600-1100-900 175-38-62 3600-1800-1200 350-160-140 368-189-111【巩固练习】1、下面的算式都能简便计算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76+84+16 79+145+21 470-155-45 768-258-42 282+53+37+18 365-157-43 212-36-57 148-79-21 82+673+18 【拓展练习】小组内讨论解决:482-159+18怎样计算比较简便146-87+54呢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三)》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道理。
2、初步掌握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温故互查】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1、填空:98=100-() 101=100+() 197=200-() 203=200+()小结:接近整百的数,可以写成整百数加几或整百数减几。
【设问导读】1、自学课本P34页例5,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867+98=867+100-2 这里把加98看做加( ),多加了(),所以要()。
=967-2=965(元)2、试一试:怎样减便计算475-97475-97= 475-()+()这里要把减97看做减(),多减了(),所以要()==3、总结,理清简算的步骤:(1)先观察,找()的数;(2)把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化成();(3)计算时数字还原,多加几就要(),多减几就要();(4)算出最后结果。
【自学检测】1、先用竖式计算,再用简便方法计算,比一比哪种方法你更喜欢。
228+103 228+103 456-99 456-99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7+98 302-98 396+102 511-1033、我记住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多加就(),少加就()。
减法的简便计算:多减就(),少减就()。
【巩固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
45699 297-105 32097 233-101怎样简便怎样算。
398+617 325-97 475-202197+68 159+103 535+149350-290-10 43+75+57 2567一355思考:为什么最后两题不能用本课的简便方法算【拓展练习】请你用简便方法计算。
1999+199+99+9 1999-199一99一9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第二单元)导学案【学习目标】1、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知识的掌握。
【设问导读】1、回忆、看书整理本单元知识,完成下面的内容加法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96=100减法的关系:被减数-()=差 3000-1000=()减数()=被减数()-600=1700()-差=减数 34万-()=14万减法是( )的逆运算。
加法运算律有()和(),用运算律可进行简便计算。
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 26+76=()+()加法结合律:a+b+c=a+(b+c)如: 386+129+171=386+( + )减法的性质: a-b-c=a-(b+c)如:386-129-171=386-( + )加法的简便算法:多加就()如: 299+657=300+657-()少加就()如: 354+204=354+200+()减法的简便算法:多减就()如: 520-198=520-200+()少减就()如: 672-303=672-300-()【自学检测】1、420()=750 1400-()=800 ()-160=3402、根据6351-1536=481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