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一)
- 格式:docx
- 大小:11.57 KB
- 文档页数:3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减法的一条运算规律及其应用(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的运算规律,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口算48+52= 237+63= 74+26= 85+15=128+175+25= 64+78+36= 439+302=2、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用简便方法,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板书课题)通过学习,要能步认识减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新课1.教学减法的运算规律。
(1)教学第68页的应用题。
出示题目,读题。
指名学生口答解题算式,老师板书一种方法的算式和结果。
提问:第一种算法是怎样想的?求还剩多少米,还可以怎样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第二种算法又是怎样想的?这两种算法都是求的什么问题?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实际上就是从这个数里减去什么?所以两种算法的结果怎样?说明哪两个式子相等?[板书:360-87一113=360一(87十113)]提问:从360里减去87和113这两个数,等于从360里减去什么?(2)题组的计算、比较。
用小黑板出示第68页下面的题组。
请大家在课本上把这几道算式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让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在O里板书等号。
提问:从第一组两个算式里可以看出从30里减去4和6两个数,等于从30里减去什么?第二组呢?第三组呢?(3)归纳运算规律。
在这三组算式里,每组算式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总结出运算规律,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结语读一读。
(4)根据规律填空。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相应的练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1、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⑴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⑵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2、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⑵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因数X 因数=积被除数十除数=商积十因数=因数被除数十商=除数商X除数二被除数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练习1、一个数和0相乘,得()0 —个数和1相乘得( 0。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3、650与250的和减去240除以8的商,算式是()。
4、根据下面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1) 221X3=663(2217+123=340)208- 16=13340- 17=20663+13=676500—20=480综合算式综合算式5、()X除数=()因数=()-()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练习1. 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出E D2. 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1)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从()看从((2)从()面看到的形状是:—4、下面的物体各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198= 588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小数加减法复习课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一快速抢答:2.1+0.2= 0.3+0.7=3.6+1.6=7.5-0.5= 3.7-0.9= 2.13-0.02=3.51+0.2= 102+0.3= 1.12-1.02=4.5-0.01= 0.3+0.25= 1.78-0.5=3.5+5.24=(最后三题强调相同数位相加减,学生随意出这些类型的题,大家齐做)二、基本练习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1: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一共多少钱?生2:一个羽毛球拍比乒乓球拍贵多少元?师:谁能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生:22.5+18.1 = 40.6(元)23.4 -9.5 =13.9(元)三、专项练习同学们,你们都能熟练地计算,下面老师这还有两道题,你能帮我计算吗?出示:1、12.4+7.6=师:它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生:20.0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4+6得10,对着这一位写0,向前一位进1,2+7得9再加上进上去的1得10,对着这一位写0,向前一位进1,再1+1得2,对着这一位下面写2,最后把和里的小数点点上,结果就是20.0。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师:为什么?师: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师:你说得太好了,你们听明白了吗?师:我把式子变成这样你会吗?出示12.44+7.6=(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师:好,再来两道题。
出示:8.3+12.7= 12.1+6.9=学生做完后集体讲评。
小结:像这样的题,小数点的后面有0,可以把0省略写成整数,这样,它的大小不会改变的。
2、5-1.3师: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是怎样想的?请同学们讨论、交流,然后说出见解师:5的小数点在哪里?5有没有小数点?你们能用竖式计算吗?谁能来说一说。
师:你为什么在5的后面添上小数点和0呢?简便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5.68+6.3+12.32+0.8 5.2+5.32-1.233.5-15.3-3.5 9.8+3.25+0.2+0.7514.73-2.3-1.1-0.7 4.8-1.6+1.2-0.440.75-1.99 3.48+10.01四、变式练习:(一)火眼金睛辨对错,并且改正。
2、加法运算律教学内容教科书30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懂得用字母表示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探究、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学习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其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
难点: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的抽象概括,并用含字母的等式表示。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低年级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都称作是运算。
那么在算式30+20=50中,30、20、50在这个算式中他们分别叫什么?我们也学过了加法计算的有关知识,其实在运算当中还有很多的规律,我们把它称作运算规律,今天我们就要进一步学习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1、探究加法交换律(1)教学例1师和学生交流:今天动物乐园非常热闹,老师带领小朋友们看一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课件出示:例1这8道题小动物们要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不一会儿,小松鼠就写出了所有答案,其他小动物还在一道一道地算着,看到小松鼠算完了并得到大象老师的夸奖,小动物们傻眼了……师质疑:小松鼠为什么算的快?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技巧吗?请观察左边和右边的算式,然后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
学生活动。
预设1:实际上12+25与25+12都是求12与25的和,所以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
预设2:算出12+25的和就等于算出了25+12的和。
预设3:加数相同的左边算式的结果就是右边算式的结果。
预设4:左边和右边并排的两个算式只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学生动手写一写,汇报交流。
(2)发现规律师质疑: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你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同学们发现的规律?预设: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不变。
师和学生交流:你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运算的这个规律呢?学生活动。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精讲例题+专项练习)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3)得数末尾有 0,一般要把0去掉。
(4)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5. 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①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②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分同样多个数的0;③然后再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6、验算:加法验算: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与原来是否相同;②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减法验算:①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②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例题一】笑笑原来有12.57元,她用9.37元买了一支圆珠笔,妈妈又给了她8.6元。
笑笑现在有()元。
A.11.8B.11.6C.10.8D.3.2.【分析】用笑笑原来有的钱数减去买一支圆珠笔的钱数,再加上妈妈又给她的钱数,即可求出笑笑现在有多少元。
【详解】12.57-9.37+8.6=3.2+8.6=11.8(元)所以,笑笑现在有11.8元。
故答案为: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法、减法的实际应用,花的钱数用减法计算,又给笑笑的钱数用加法计算。
【例题二】在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①四(1)班学生进行跳远比赛,小红跳了1.23m,小强跳得比小红多0.13m,小华比小强少0.2m。
分数的加减法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知识点: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 减。
注意: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得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我们 必须将得数约分,使它成为最简分数。
例题一4 6 = 4 6 105555=2注意:因为 10不是最简分数,所以得约分,10 和 5 的最大公因数是 5,5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 5,最后得数是 2.例题二959 5 4 2 10 1010105注意:因为4不是最简分数,必须约分,因为4 和 10 的最大公因数10是 2,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最后的数是 25知识点回顾:如何将一个不是最简的分数化为最简?(将一个非最简分数化为最简, 我们就是将这个分数进行约分,一直约到分子和分母互质为止。
所以要将一个分数进行约分, 我们必须找 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然后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他们的最大 公因数。
)专项练习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专项练习 一、计算7 2 7 199 15 -1512-121 -1611-7 113 3 1 1 3 3 3 3 8 +86 +614+144 +4二、连线14 +994 1 1+5 54 67+71 78 +845211+11三、判断对错,并改正4 3 7(1) 7 + 7 = 142112=5 =5=57 3777 98 83 1415711 119 2 3 11 9 9 5 1 1 922(2)6 -75-3775 37 - 7 - 7 2 3 7 - 7 1 7四、应用题73( 1)一根铁丝长 10 米,比另一根铁丝长 10 米,了;另一根铁丝长多少米?15( 2)3 天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2,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2,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二、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在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可分为三种情况。
分别是分母是互质关系、分母是倍数关系、分母是一般关系(即非互质也非倍数)例: A代表一个分数的分母,B代表另一个分数的分母(1)11A B或B A即分子都为,分母互质)、A B AB AB(1B(是的倍数)A是的倍数)11A 1 B A或B1(A B(即分子都为,分母是倍数关系)、B BA A(3) 、A和B是一般关系,就找到A和B的最小公倍数,进行通分,再加减。
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一)姓名一、填空。
1、一个加数=()-(),被减数=()+()2、根据298+329=627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3、()+26=43 90+()=280 237-()=128 ( )-365=428 4.在表内填数:5、求两个数的()用加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差用()法计算,()法是()法的逆运算。
6、a+()= b+(),这表示加法()律;a+b+() =a+(+c ),这表示加法()律。
7、384+197=384+()-()267-(67+40)=267-()-()248+101=248+()+() 436-169-31=436-(+)8、两个数的差是45,被减数比差多18,被减数是(),减数是()。
9、在〇里填上“>”“<”或“=”。
97+103〇23+97 286+197〇286+200-3 786+527〇800+500901+377〇377+900-1 850-390〇170+320 710-80〇402+390二、判断。
1、425+103=425+100+3。
()2、147+85+53=147+53+8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法也是减法的逆运算。
()5、☆+○+△=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3108+6269=9377,错误的验算方法是()。
A、9377+3108=6269B、9377-3108=6269C、6269+3108=93772、一个数比727少300,这个数是()。
A、427B、373C、527D、10273. 105+890+95=(105+95)+890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和199+203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A、199+200+3B、200+1+203C、200-1+200+3D、200-1+2035、水果店原有水果1400千克,又运进480千克,卖出去320千克,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千克?正确列式是()。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1、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
(4)结果要是最简分数2、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附:具体解释(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练习题一、填空1.一袋大米有50千克,用去了总数的,还剩下这袋大米的();如果吃了千克,还剩下()千克;如果吃了15千克,吃了这袋大米的()。
考查目的: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答案:;;。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这袋大米看作单位“1”,并且注意题目中的两个“”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第一个表示占总数的分率,第二个表示具体的数量。
最后一题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解决。
2.根据图形列式计算,其中上面两题在图形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结果。
考查目的:分数的意义及加减法。
答案:解析:在仔细观察图形的前提下,先根据分数的意义找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正确写出各个分数,再依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3.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两天共修了全长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少修全长的(),还剩下全长的(),已修的比剩下的多()。
【知识点拨】一、口算1、口算时,将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再口算。
与估算2、估算时,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将多位数看作整万或整亿数进行计算,用“≈”。
多1位二、用计算器2数计算3是四则运算键,0、1……9 是数字键。
的4是清除数据键。
如果输入错误时,就按这个键,清除再输入。
加1、和= 加数+ 加数2、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求减三、加减法3、差= 被减数—减数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
的关系4、减数= 被减数—差-5、被减数= 差+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法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四、加法运算律2、加法结合律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和不变。
ɑ+b+c=a+(b+c)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五、简便2、a+b-c=a-c+b运算3、a-b-c=a-(b+c) (1)加多了,要减4、把接近整百数看作整百。
(2)减多了,要加(3)加少了,再加(4)减少了,再减简算时加、去括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同级运算时,如果交换数的位置,应注意符号搬家。
加、去括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或加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或加上括号要变号。
四年级上册《多位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例题选讲】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
在巧算方法里,蕴含着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问题法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或改变运算顺序,或减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
.例1:计算9+99+999+9999分析与解答:这四个加数分别接近10、100、1000、10000。
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常使用减整法,例如将99转化为100-1。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知识点梳理:一.分数加减法的定义1. 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二.分数加减法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三.分数加减法运算法则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3.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四.分数加减法运算顺序1. 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五.折纸(分数加减法一) 【知识点】: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3、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六.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法二) 【知识点】1、认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方法要灵活处理,可以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也可计算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后,再进行通分的;也有先部分进行通分,算出部分的结果后,再第二次通分的。
注意:具体的题型具体分析,尽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七.看课外书时间(分数和小数) 【知识点】:1、将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除以分母;一种是先把分数化为十进分数,然后再划为小数。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知识要点一、目标认知学习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会使用运算律简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合理运算。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尤其是有理数加法和减法法则的理解;有理数运算中的符号问题;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问题;运算的准确性问题等。
二、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加法。
要点诠释:相加的两个有理数有以下几种情况:(1)两数都是正数;(2)两数都是负数;(3)两数异号,即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4)一个是正数,一个是0;(5)一个是负数,一个是0;(6)两个都是0。
知识点二:有理数加法法则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两数相加,先弄清这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根据法则确定和的符号,然后根据法则求出和的绝对值。
要点诠释:(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识点三: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定律三、要点诠释:(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
知识点四: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要点诠释:有理数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知识点五:有理数减法法则四、要点诠释: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知识点六: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要点诠释: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这样一来,就将原来的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统一成加法以后的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有时,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代数和。
第一部分:基础计算知识点:1.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背诵)2. 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背诵)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差+减数被除数=商×除数3. 0的运算(默写)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除,要商“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一、填空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二、口算二、口算24+0= 13-13= 0×8= 0÷9= 0+2.8=70-0= 0+504= 0÷36= 392×0= 7.8-0=8×125= 4×25= 24×5= 25×8= 125×4=三、笔算(每行的最后一个要验算)46×24= 104×35= 940×34= 13×124=2550÷25=414÷23=816÷51=640÷16=计算过关检测一、填空。
(7分)1、一个数和0相乘,得()。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
时间/秒 3 13路程/km 84 192700-169= 511+479= 4.2-0.359= 738+1.17=36×27= 108×25= 124×31= 18×930=88÷14= 119÷15 =2134÷24=396÷12=364÷70= 64÷22 = 952÷28= 3276÷84=三、解决问题(29分)1.蜗牛每天可爬行120m,21天能爬行多少米?2.120支铅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新- 课 -标 -第 -一- 网3.蜗牛每天爬120m,平均每小时爬多少米?(1天=24小时)4.一头大象的题中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体重的8倍,这头牛有多重知识点一四则运算(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基础练习:不计算,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填空208 + 244 = 452 ( ) – 208 = 244 452– ( ) = 208 500 – 345 = 155 ( ) + 155 = 500 500 – ( ) = 345综合练习:420减去一个数,差是349,这个数是( )。
一个数加上345是800,这个数是( ).拓展练习:列式计算:1、一个加数是57,另一个加数是这个加数的3倍,和是多少?2、李阿姨已经做了56个零件,他还要做多少零件才够120个?3、包装车间有女生68人,比男生多15人,包装车间一共有多少人?基础练习:34 × 6 = 204 ( ) ÷ 6 = 34 204 ÷ (34) = 6700 ÷ 4 = 175 ( ) × 4 = 700 ( ) ÷ 175 = 4综合练习:一个数除以84,商是7,这个数是( )。
小胖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300末尾的零漏写了一个,结果得到的商是80,正确的商是()。
拓展练习:有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20分钟可将其锯成5段,如改锯成7段,需要()分钟?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基础练习: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6709-138-1542 (2833+367)×68 852+134×65拓展练习:先用计算器计算,再找一找规律,并按规律推出结果302÷2 300002÷23002÷2 3000002÷230002÷2 30000002÷2课题:节约用水基础练习:1、小巧家平均每月缴水费75元,照这样计算,1年缴水费多少元?2、小胖家去年全年共用水504立方米,他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平方米?综合练习:1、小丁丁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36立方米,今年由于节约用水,今年全年的用水量只相当于去年10个月的用水量,今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立方米?2、四(1)班有学生28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2升水,9月份全班同学共节约多少升水?拓展练习:1、节约用电钳,服装厂一个月(30天)用电13200度,节约用电后,每天可以少用电72度,现在一个月共用电多少度?2、服装厂计划30天生产服装760套,现在要提前6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要多生产多少套?课题:分数 基础练习:6个B 1是(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
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
1.把两个数()成()的运算,叫做加法。
和是求()法运算的结果。
2.检验418+227=645的计算是否正确,可用()+()来验算。
这种验算的方法是根据加法的()律。
二、判断题
1.85+150=150+85 ()
2.269与141相加,可以凑成整百。
()
3.134+196=134+200+4 ()
4.两数相加的和是600,如果一个加数减少60,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是540。
()
三、选择题
1.469+599的简便算法是()
①469+600-1 ②469+600+1 ③470+599-1
2.893+49的简便算法是()
①(893+7)+42 ②(893+50)+1 ③900+49+7
四、应用题
五星小学四年级同学第一天上午和下午各植树125棵,第二天共植树180棵,两天共植树多少棵?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合并,一个数,加
2. 227 ,418,交换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选择题
1.①
2.①
四、应用题
125+125+180=430(棵)
答:两天共植树430棵.。
有理数的加法【知识导学】1. 同号两数相加,取同样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到这个数;4.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2)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例题】知识点一:有理数加法法则及应用例1.计算。
(1)()()37-+-= (2)()58-+= (3)()58+-= (4)()66-+=(5)()44+-= (6)()010+-= (7)()()144-++= (8)()53-+= (9)()13 2.54⎛⎫-++= ⎪⎝⎭例2.某一天,某市早上气温是-4℃,到中午气温上升了13℃,则中午的气温是_______℃。
例3.规定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某工厂今年第一季度盈利28000元,第二季度亏损4300元,则工厂上半年盈余或亏损可以用算式表示为( )。
A .(+28000)+(+4300)B .(-28000)+(+4300)C .(+28000)+(-4300)D .(-28000)+(-4300)知识点二:有理数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例4.算式7+(-3)+(-4)+18+(-11)=(7+18)+[(-3)+(-4)+(-11)]应用了( )。
A .加法交换律B .加法结合律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D .以上都不对例5.运用运算定律计算下列各题。
(1)5.68.1 4.4+-+() (2)0.7+-++-+-2571()()()36103(3)()()()452542-+++-++- (4)()()2.49 5.24 6.519.24-+-+-+例6.股民小王上星期五以收盘价67元买进某公司股票,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多少元?(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多少元?【课堂练习】1. 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