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39
地理了解世界上最大的岛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国家。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介绍印度尼西亚的特点、地貌、自然资源和人口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令人着迷的国家。
一、地理特点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由1.7万余个岛屿组成,其中尼亚苏岛是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印度尼西亚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的交汇处,因此频繁地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这种地理特点使得印度尼西亚拥有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二、地貌景观印度尼西亚的地貌多样,包括海洋、岛屿、山脉和平原等。
尼亚苏岛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岛屿,其壮丽的山脉和茂密的雨林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此外,印度尼西亚的海岸线长达5.8万千米,辽阔的海洋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吸引了很多潜水爱好者。
三、自然资源印度尼西亚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其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能源资源。
此外,印度尼西亚还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石料和森林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人口与文化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共同构成了这个国家的多样性。
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超过2.7亿人,其中包括许多不同的民族,如爪哇人、苏门答腊人、巴厘岛人等。
这些民族拥有各自的语言、宗教和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印度尼西亚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
五、旅游资源印度尼西亚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为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尼亚苏岛的巴厘岛被誉为“天堂之岛”,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此外,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岛屿和自然保护区也因其美丽的海滩、壮观的火山和独特的动植物而受到游客的青睐。
总结: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国,拥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多样的地貌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
了解印度尼西亚的地理情况,可以更好地欣赏和探索这个国家的美丽。
同时,印度尼西亚也面临着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保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印尼概况重要知识点总结印尼的地理和位置印尼,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岛国。
印尼地处马来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之间,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它由超过1.7万个岛屿组成,其中有一半以上有人居住,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
印尼的总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
印尼的人口和民族印尼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根据最新估计,它的人口超过2.7亿。
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其中最大的民族是爪哇族,占印尼总人口的大约40%。
印尼还有其他重要的民族群体,如苏门答腊族、马来族、巴厘族等。
印尼的宗教和语言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大约有87%的印尼人信仰伊斯兰教。
然而,印尼也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还有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佛教和印度教。
印尼官方语言是印尼语,是印尼全国通用的语言。
此外,印尼还有许多其他地方语言和方言。
印尼的历史和文化印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的王国开始兴起。
印尼曾经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印度、中国、阿拉伯和欧洲。
这些文化交流的影响可以在印尼的建筑、艺术、宗教和文学中看到。
印尼的文化也受到本土传统和习俗的影响,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印尼的经济和自然资源印尼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最重要的资源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矿产。
印尼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矿产资源和制造业。
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石油和石油产品、天然气、木材、橡胶和纺织品。
旅游业也对印尼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印尼的政治和政府印尼是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政府体制是总统制。
印尼总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公民选举产生。
印尼的政治系统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分支。
此外,印尼还分为34个省份,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行政机构。
印尼的教育和健康状况印尼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和健康事业的发展。
印尼的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印尼的医疗保健系统也在不断改善,政府致力于提供普惠的医疗服务。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语:Republik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面积1,904,443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人口 2.15亿(世界银行数据),世界第四人口大国。
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马都拉族7%,印尼华人5%。
民族语言200多种,通用印尼语。
印尼无国教,但规定一定要信仰宗教不然视为共产党(共产主义及其相关活动在印尼为非法),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位于北纬10度至南纬10度之间,其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唯一一个南半球国家。
东西长度在5500公里以上,是除中国之外领土最广泛的国家。
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
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七八九三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十二月、一月、二月降水量丰富。
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
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
印度尼西亚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中,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海岸线长3.5万公里。
农业全国耕地面积8000万公顷。
2009年稻米产量为6256万吨,玉米产量1704万吨,大豆产量92.4万吨。
富产经济作物。
2008年棕榈油、橡胶和胡椒产量分别为1809万吨、230万吨和8万吨;咖啡产量68.3万吨,可可产量59万吨。
2007年年产棕榈油17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棕榈油生产国。
2008年印尼实现了粮食自给。
2009年天然橡胶产量为259万吨,同比下降5.7%。
印尼概况重要知识点总结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岛国,由上万个岛屿组成,其中有超过13000个岛屿,其领土面积为190万平方公里,四方面接壤的国家分别为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东帝汶。
印度尼西亚包括了众多不同文化和民族,主要由马来人和爪哇人构成。
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宗教信仰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等。
印度尼西亚的首都是雅加达,位于爪哇岛上。
印度尼西亚的国语是巴哈萨印尼语,也是官方语言,但是该国拥有众多不同方言和语言。
雅加达以其独特的历史和多元文化而闻名,同时也是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印度尼西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和石油出口国之一,同时也出口锡、铜、金、银等。
印度尼西亚的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其林木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生产国之一。
此外,印度尼西亚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港口资源。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该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主要种植稻谷、玉米、棕榈油、糖、咖啡等农作物。
工业方面,印度尼西亚主要是以轻工业和重工业为主,金属加工、电子产品制造、化工等行业发展较为迅猛。
服务业方面,旅游业、金融业和零售业等也在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发展。
印度尼西亚的政治体制是共和国制,行使总统制。
总统是国家元首,是政府、军队和法律的最高领导人,享有很大的权力。
他也是最高军事指挥权的持有者。
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为5年,连任制度也适用。
印度尼西亚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传统和风俗。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是印尼舞蹈,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岛屿上,有着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
此外,古代的王宫、寺庙和古迹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印尼纺织品也颇具特色。
同时,印度尼西亚的美食也非常多样化,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宗教方面,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伊斯兰教对该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佛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宗教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自然地理印度尼西亚(Indonesia)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位于北纬10度至南纬10度之间,其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唯一一个南半球国家。
东西长度在5500公里以上,是除中国之外领土最广泛的亚洲国家。
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
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七八九三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十二月、一月、二月降水量丰富。
印度尼西亚民族服装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
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
印度尼西亚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中,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海岸线长3.5万公里。
政区地理共有一级行政区30个,包括雅加达首都特区,日惹和亚齐达鲁萨兰2个地方特区,27个省即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廖内、占碑、朋古鲁、南苏门答腊、楠榜、邦加-勿里洞、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万丹、巴厘、西努沙登加拉、东努沙登加拉、北马鲁古、南马鲁古、巴布亚、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东南苏拉威西、南苏拉威西、哥伦打洛、东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
二级行政区(县/市)410个。
印度尼西亚分30个省、2个特别行政区、和1个首都地区:历史地理在公历纪元前后,印度尼西亚是海上交通的要冲,居民都为印度人,主要信仰婆罗门教。
5世纪初,法显去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及爪哇)时,据他著的《佛国记》所载,当地盛行婆罗门教,但亦有少量的佛教。
稍后,印僧求那跋摩赴华,路经阇婆时,已见佛教甚为流行。
据中国史籍《宋书》、《南史》和《梁书》的记载,5世纪中叶至6世纪上半叶,苏门答腊、爪哇和巴厘等地已广信佛法,崇仰三宝。
7世纪末,在苏门答腊地区建立了室利佛逝王国。
中国高僧义净往返印度时都在此落脚,据其所述该地大小乘并举;但从出土的文物看,密教系的观世音菩萨和多罗菩萨信仰也很普遍。
8世纪初,到中国的印度高僧金刚智,曾在室利佛逝滞留,不空即在阇婆拜金刚智为师。
印度尼西亚概况【国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面积】1,904,443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 2.1亿(世界银行数据),世界第四人口大国。
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马都拉族7%。
民族语言200多种,通用印尼语。
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首都】雅加达(JAKARTA),人口838.5万(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
【国家元首】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丽(MEGAWATI Soekarnoputri),2001年7月23日就任。
【简况】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
海岸线长3.5万公里。
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
公元3至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
13世纪末14世纪初爪哇形成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
15世纪先后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的入侵,1602年荷兰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开始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
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后爆发8月革命,8月17日宣告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政治】实行总统内阁制。
近年来政治上经历了很大变动,现处于民主改革过渡时期。
1998年5月,苏哈托在执政三十二年后辞职,由哈比比副总统接替总统职务。
根据印尼人民协商会议(简称人协)1998年特别会议决定,1999年6月7日举行了第七次全国大选。
1999年10月20日,人协选举瓦希德为印尼第四任总统。
21日选举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丽为副总统。
2001年7月23日,人协特别会议以渎职罪罢免瓦希德总统职务,副总统梅加瓦蒂接任总统。
26日,人协特别会议选举哈姆扎·哈兹(Dr HAMZAH Haz)为副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