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外光谱简介及物质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6.42 MB
- 文档页数:75
第2章 红外光谱通常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是指波长2~25 μm 的吸收光谱(即中红外区),这段波长范围反映出分子中原子间的振动和变角运动。
分子在振动的同时还会发生转动运动,虽然分子的转动所涉及的能量变化较小,处在远红外区域,但转动运动影响振动的偶极矩变化,因而在红外光谱区实际所测的谱图是分子的振动与转动运动的加和表现,因此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振转光谱。
红外光谱可以应用于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测定、未知物鉴定以及混合物成分分析。
2.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2.1.1 红外吸收光谱1. 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通过物质,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或转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来的基态振(转)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转)动能级,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该处波长的光就被物质吸收。
中红外区:绝大多数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基频吸收所在,主要是振动能级的跃迁; 远红外区:分子纯转动能级跃迁及晶体的晶格振动。
3. 波数(ν̅)单位是cm -1。
波长和波数的关系是:ν̅(cm −1)=104λ(μm)4. 胡克定律:ν̅=12πc √K μ其中:μ——折合质量,μ=m 1m2m 1+m2,单位为kg ; K ——化学键力常数,与化学键的键能呈正比,单位为N·m -1; ν̅——波数;c ——真空中的光速。
(1)因为K C≡C >K C=C >K C−C ,红外频率νC≡C >νC=C >νC−C 。
(2)与碳原子城建的其他原子,随着其原子质量的增大,折合质量也增大,则红外波数减小。
(3)与氢原子相连的化学键的折合质量都小,红外吸收在高波数区。
(4)弯曲振动比伸缩振动容易,弯曲振动的K 均较小,故弯曲振动吸收在低波数区。
5. 光谱选律:原子和分子与电磁波作用发生能级跃迁是要服从一定的规律的,这些规律由量子化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