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诊断性刮宫评分标准及相关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分段诊刮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分段诊刮术项目:在进行分段诊刮术之前,医师需要核对床号和患者姓名,并进行自我介绍。
接着,医师需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字,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确保术前没有禁忌证(这些可以口头告知患者)。
在准备阶段,医师需要让患者排尿并清洗外阴,同时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如诊刮包、络合碘、无菌棉签、臀下巾、棉球、纱布和手套等。
医师需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并评估手术环境(1分),并保护患者的隐私(2分)。
对于男性患者,需要配备一名女性医务人员在场(可以口头告知),而女性患者则不需要。
在进入手术阶段之前,医师需要垫好臀下巾(1分),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1分),并打开诊刮包(1分)检查灭菌指示卡(2分)。
医师需要将所需的棉球和纱布取出,并将络合碘倒入相应的中,确保包布没有渗湿。
医师需要正确戴手套,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外阴消毒,从小到大、阴阜、大腿内侧1/3以及会阴和肛周。
消毒次数为3次,不留空隙。
医师需要铺好孔巾,并正确选择窥器。
接着,医师需要消毒(转动窥器1分,消毒3次1分),进行双合诊以了解子宫和附件情况。
在进行分段诊刮术的过程中,医师需要暴露宫颈并固定窥器,然后使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
医师需要消毒宫颈管2次,并将纱布垫于后穹窿处,使用小刮匙刮宫颈管一周并收集标本。
接着,医师需要探宫,确保探针弯曲方向正确(1分),并报告深度(1分)。
医师需要依次使用扩宫棒扩张宫颈管至6号,并使用小刮匙刮宫腔(注意两侧宫角和宫底),并收集标本。
医师需要再次探宫,确保探针弯曲方向正确(1分),并注意深度是否有改变(2分)。
医师需要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1分),并再次消毒(1分)。
医师需要检查内是否有异物残留,然后取下宫颈钳和窥器。
最后,医师需要分瓶收集宫颈和宫腔标本组织,使用10%甲醛溶液固定,并标记姓名和内容进行检查。
医师需要脱掉手套并撤掉臀下巾,协助患者复位,并复原衣物和被褥。
医师需要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如禁房事和盆浴2周(2分),并追踪病理结果(2分)。
诊断性刮宫一、基本概念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其目的是刮取宫腔内容物做病理检查协助诊断。
,如果怀疑有宫颈病变时,需要对宫颈管及宫腔分步进行,称为分段诊刮二、适应证与禁忌证禁忌证包括:●滴虫、假丝酵母菌感染或细菌感染所致急性阴道炎、急性宫颈炎,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性疾病。
适应证包括:(一)一般诊断性刮宫●判断月经失调的类型无排卵型功血(了解是否卵巢排卵):月经来潮前或月经来潮12小时内。
黄体功能不足:月经来潮12小时内。
黄体萎缩不全:月经周期第5天。
●检查不孕症的原因(了解卵巢功能,是否排卵;是否有子宫内膜病变等):月经来潮前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
●异常的子宫出血(绝经后异常出血)或阴道排液,须证实或排除子宫内膜癌、宫颈管癌或其他病变如流产、子宫内膜炎等;若高度怀疑恶性病变:随时尽早,但如刮出组织肉眼检查已经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时,及时停止手术,而不要过度刮宫,以免引起大出血、子宫穿孔、恶性病变的扩散。
●宫腔内有组织残留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长期多量出血时:彻底刮宫有助于诊断并且同时达到止血目的。
(二)分段诊断性刮宫●多在出血时进行,适用于绝经后子宫出血或老年患者疑有子宫内膜癌,或需要了解宫颈管是否被累及时。
三、术前准备【患者准备】1、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操作的目的及过程,取得患者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确认患者药物过敏史;2、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明确无手术禁忌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3、嘱患者排空小便。
【医生准备】在取得患者配合后,操作者和助手洗手、戴口罩、帽子,引导患者进入操作室,刷手或涂快速手消毒,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可快速手消毒;如果消毒瓶和消毒钳在外面则先消毒再戴无菌手套);男医生需女医生陪同操作。
【物品准备】●手术包包括:大方盘;无菌消毒巾、无菌洞巾、双腿套;两把消毒钳;两个钢杯;无菌纱布7块;窥阴器2个;长镊1个;棉球或棉签3个;宫颈钳;刮匙;探针;●标本固定瓶2个;侧照灯;治疗巾;无菌手套;消毒液(粘膜型安尔碘、或新洁尔灭、或聚维酮碘);标本固定液:95%酒精或10%福尔马林●物品按照备用就地取材,无腿套、无治疗巾或仅有一个窥阴器都没有关系。
第八节诊断性刮宫与分段刮宫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其目的是刮取宫腔内容物作病理检查协助诊断。
若同时疑有宫颈管病变时,需对宫颈管及宫腔分步进行刮宫,称分段刮宫。
(一)适应证1.子宫异常出血或阴道排液,疑为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管癌者。
2.月经失调,如功能失凋性子宫出血或闭经。
需了解子宫内膜变化及其对性激素的反应。
3.不孕症,需了解有无排卵或疑有宫内膜结核者。
4.因宫腔内有组织残留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长期多量出血时,刮宫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止血效果。
(二)方法一般不需麻醉。
对宫颈内口较紧者,酌情给镇痛剂、局麻或静脉麻醉。
1.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
外阴、阴道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做双合诊,了解子宫大小及位置。
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再次消毒宫颈与宫颈管,钳夹宫颈前唇或后唇,用子宫探针探子宫方向及宫腔深度。
若宫颈内口过紧,可用宫颈扩张器扩张至小刮匙能进入为止。
2.阴道后穹隆处置盐水纱布一块,以刮匙顺序刮取宫腔内组织。
特别注意刮宫底及两侧宫角处。
取下纱布上的全部组织送病理检查。
查看无活动性出血,术毕。
3.为排除子宫内膜癌,应做分段刮宫。
先不要探查宫腔深度,以免将宫颈管组织带入宫腔混淆诊断。
先以小刮匙自宫颈内口至外口顺序刮一周,刮取宫颈管组织后再探宫腔深度并刮取子宫内膜。
刮出宫颈管及宫腔组织分别装瓶、固定,送病理检查。
若刮出物肉眼观察高度怀疑为癌组织时若肉眼观察未见明显癌组织时,应全面刮宫。
(三)注意事项1.不孕症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官,以判断有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良。
不应继续刮宫,以防出血及癌扩散。
以免漏诊。
应选在月经前或月经来潮12小时内刮2.出血、子宫穿孔、感染是刮宫的主要并发症。
有些疾病可能导致刮宫时大出血。
应术前输液、配血并做好开腹准备。
哺乳期、绝经后及子宫患恶性肿瘤者,均应查清子宫位置并仔细操作,以防子宫穿孔。
有阴道出血者,术前、术后应给予抗生素。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刮宫患者术后2周内禁性生活及盆浴,以防感染。
诊断性刮宫术护理常规一、诊断性刮宫术:刮取子宫内膜和内膜病灶行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学诊断,同时怀疑有宫颈管病变时,应对颈管和宫腔分别进行诊断性刮宫,简称分段诊刮。
适应症:1、不明原因的子宫出血或阴道排液,需证实或排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或其他病变。
2、月经失调如功能性子宫出血或闭经,了解子宫内膜变化及其对性激素的反应。
3、不孕症需了解有无排卵,并能发现子宫内膜病变。
4、疑有子宫内膜结核。
5、疑有宫内组织残留致长期多量出血时,彻底刮宫有助于诊断并迅速止血。
禁忌症:急性阴道炎、急性宫颈炎、急性或亚急性附件炎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疾病诊断、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史、尿HCG检查和B型超声报告。
2、患者对诊刮术的认知程度及心理反应。
3、监测生命体征,査阅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白带常规报告,膀胱排空情况。
4、环境舒适、隐蔽程度。
二、护理措施1、术前向患者讲解诊断刮宫的目的和过程,解除其思想顾虑。
2、嘱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
3、准备固定标本的小瓶。
4、术中让患者学会做深呼吸等一些放松技巧,帮助其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5、协助医师观察并挑选刮出的可疑病变组织并固定,做好记录并及时送检。
6、观察阴道出血及腹痛情况。
三、健康指导要点1、术后告知患者保持外阴部清洁;2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按医嘱服用抗生素。
2、一周后到门诊复查并了解病理检查结果。
四、注意事项1、告知患者刮宫前5天禁止性生活。
涉及卵巢功能时,术前至少已停用性激素1个月,以避免错误结果。
2、不孕症患者应选择月经前期或月经来潮12小时内刮宫,以判断有无排卵。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若疑为子宫内膜增生症者,应选择月经前1-2天或月经来潮24小时内刮宫;若疑为子宫内膜剥脱不全时,应选择月经第5-6天刮宫;不规则出血者随时可以刮宫。
3、如同时疑有颈管疾病者,宜行分段诊刮。
4、老年患者子宫多已萎缩,操作时应谨慎,避免子宫穿孔。
5、子宫内膜结核多由输卵管结核蔓延而来,故诊刮时应注意刮取两侧子宫角部的内膜送病检。
诊断性刮宫的操作规程
一、适应症
了解子宫内膜病变。
2、子宫出血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巳贫血,须立即止血者。
3、宫外孕协诊。
二、禁忌症
1、生殖道急性、亚急性炎症期。
2、贫血严重者术前应先改善贫血状况后再施行。
三、术前准备
1、于月经周期中期后择时施行。
2、出血时间较长者术前后给予抗生素。
四、术中注意
1、消毒宫颈后,先刮宫颈管,宫颈内膜标本分别来自颈管深度1cm、2cm、3cm处,切勿过深入宫腔。
2、扩张宫颈。
3、搔刮于宫内膜,若怀疑结核,应着重于双宫角部取材;若怀疑内膜癌,应着重子宫底部、体部或两宫角部,并力求取得全面内膜组织;若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应刮至干净以达到止血目的;若怀疑宫外孕,需用吸管吸宫干净,检查有无绒毛。
4、但当刮出物已高度怀疑为癌组织时,不应继续刮宫,以免引起子宫穿孔及癌组织扩散。
5、操作中注意宫颈、宫腔有否不平。
6、标本均分别置于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