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1.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答:攻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监听:自己不主动去攻击别人,而是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程序去监听目标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的数据。
(2)网络扫描:利用程序去扫描目标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目的是发现漏洞,为入侵该计算机做准备。
(3)网络入侵:当探测发现对方存在漏洞后,入侵到目标计算机获取信息。
(4)网络后门:成功入侵目标计算机后,为了实现对“战利品”的长期控制,在目标计算机中种植木马等后门。
(5)网络隐身:入侵完毕退出目标计算机后,将自己入侵的痕迹清除,从而防止被对方管理员发现。
防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关键。
(2)加密技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
(3)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
(4)入侵检测:如果网络防线最终被攻破,需要及时发出被入侵的警报。
(5)网络安全协议: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
2. 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4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5个方面: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漏。
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来实现。
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必须能区分用户,以便防止相互干扰。
操作系统不允许一个用户修改由另一个账户产生的数据。
联网安全通过访问控制服务和通信安全服务两方面的安全服务来达到。
(1)访问控制服务:用来保护计算机和联网资源不被非授权使用。
(2)通信安全服务:用来认证数据机要性与完整性,以及各通信的可信赖性。
(感觉如果说是特点的话这样回答有点别扭。
)3. 为什么要研究网络安全?答:网络需要与外界联系,同时也就受到许多方面的威胁:物理威胁、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身份鉴别威胁、线缆连接威胁和有害程序威胁等。
网络安全协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运用1. 引言1.1 网络安全协议的定义网络安全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用于保护数据安全和传输安全的一种约定或规范。
它通过对数据的加密、认证、防篡改等手段,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取、篡改或破坏,从而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网络安全协议可以在不同层次的网络协议中使用,例如在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等,来保护不同层次的数据传输。
网络安全协议的设计和实现是为了防范网络攻击、阻止非法访问、维护网络的秩序与稳定。
网络安全协议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数据加密协议、身份认证协议、访问控制协议、密钥管理协议等。
这些协议的共同作用是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网络安全协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网络攻击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网络安全协议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使用各种网络安全协议,可以有效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确保信息的机密性与完整性,提高网络的抗攻击能力。
网络安全协议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网络安全协议的重要性网络安全协议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和数据安全。
在网络通信过程中,用户会传输许多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号等,如果这些信息泄露或被篡改,将给用户带来严重的损失。
网络安全协议通过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和数据安全,确保用户在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协议可以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行为。
随着黑客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和隐蔽化,如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等。
而网络安全协议可以通过访问控制、防火墙等技术手段,有效地防范网络攻击,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网络安全协议还可以促进网络通信的互操作性和互联互通。
在不同平台、设备和网络环境下,使用统一的网络安全协议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顺畅,保证通信数据的安全传输和正确接收。
这对于推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择题
1.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___________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
A. 5
B. 6
C. 7
D. 8
2. ___________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
A. 表示层
B. 网络层
C. TCP层
D. 物理层
3. ___________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A. IP地址
B. 子网掩码
C.TCP层
D. IP层
4. 通过___________,主机和路由器可以报告错误并交换相关的状态信息。
A. IP协议
B. TCP协议
C. UDP协议
D. ICMP协议
5. 常用的网络服务中,DNS使用___________。
A. UDP协议
B. TCP协议
C. IP协议
D. ICMP协议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__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在广域网中,这包括产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2. TCP/IP协议族包括4个功能层:应用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网络接口层。
这4层概括了相对于OSI参考模型中的7层。
3. 目前E-mail服务使用的两个主要协议是___SMTP________和___POP3________。
4. ____ping_______指令通过发送ICMP包来验证与另一台TCP/IP计算机的IP级连接,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将和往返过程的次数一起显示出来。
5. 使用“____net______”指令查看计算机上的用户列表
三、简答题
1. 简述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2. 简述TCP/IP协议族的基本结构,并分析每层可能受到的威胁及如何防御。
3. 抓取Telnet的数据报,并简要分析IP头的结构。
(上机完成)
4. 抓取Telnet的数据报,并分析TCP头的结构、分析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
(上机完成)
5. 简述常用的网络服务及提供服务的默认端口。
6. 简述ping指令、ipconfig指令、netstat指令、net指令和at指令的功能和用途。
常用的网络命令有:
判断主机是否连通的ping指令
查看IP地址配置情况的ipconfig指令
查看网络连接状态的netstat指令
进行网络操作的net指令
进行定时器操作的at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