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
- 格式:ppt
- 大小:919.50 KB
- 文档页数:24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知识要点与跟踪训练:自然资源一、知识要点1、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
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2、土地的利用类型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3、土地资源的分布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
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4、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5、森林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
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6、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
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二、跟踪训练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变化趋势不会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B.1980年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910年的一半C.1990年至2000年人均耕地减少速度最快D.应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变化趋势2.不会造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是()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B.土地盐碱化C.水土流失D.荒漠化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耕地、林地面积比重较大B.我国对于草场的利用很合理C.“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D.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小4.下列图片表示节水标志的是()5.小方的爸爸是一个水利专家,他从事的工作是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到遥远的北方,你知道小方的爸爸的工作是为了解决()A.长江洪涝的问题B.水资源时间变化大的问题C.水体污染的问题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6.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A.植树造林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提高水价2012年12月31日7时40分,山西某化工厂发生一起因输送软管破裂导致的苯胺泄漏事故,泄漏苯胺随河水流出省外,处于受污河水下游的河北、河南两省也受到影响,三省联动应急,截流治污。
作者:吴国玺曹志刚申怀飞摘要:利用土地详查数据和200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数据,对河南省1999-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受自然、人口、经济和政策等的影响,河南省近七年来土地利用中耕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居民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面积增加。
据此,对河南省土地利用进行分区,并对几个典型区空间格局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可持续发展;河南省Abstract:By use of land survey data and land use data in 2000 in Henan Province, the paper analyzed 1999-2005 land-use change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cause of natural, demographic, economic and policy impact, cultivated land has reduced, but garden, woodland, residents of mining land and transportation land area has increased. Accordingly, we partitioned the land use of Henan Province and analyzed spatial patterns of several typical areas.Key words:land use change; spatial patter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nan province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略偏东,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
全省土地总面积16.55万km2,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3%,总人口9 488万人,人均耕地0.086 hm2,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1.上图中A图的土地利用类型多分布于我国的()A.东北平原B.西北内陆C.长江以南地区D.青藏高原2.上图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属于建设用地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答案】1.C 2.D【解析】1.右图可知,A图的土地利用类型属于水田,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
东北平原地区为旱地,西北内陆地区为荒漠戈壁,青藏高原地区为草地、荒漠等,故选C。
2.A水田,B草地,C林地都是农业用地,D交通用地属于建设用地,故选D。
2019年6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各地组织开展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各类宣传活动,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公众对土地资源国情、国策的了解,培育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意识。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代表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是()A.林地B.旱地C.草地D.水田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叙述正确的是()A.类型齐全,分布均衡B.耕地后备资源相当充足C.耕地面积广,所占比重大D.城市扩建不断侵占耕地【答案】3.A 4.D【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图中②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图中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水田,图中④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故选A。
4.由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分布不均衡,A错;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充足,需要合理利用土地,B错;耕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小,C错;在不断的城市化建设中,城市化过程不断占有耕地,使到耕地资源日益减少,D对,故选D。
读我国大陆地区土地资源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5.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沙漠6.类型④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A.滥伐森林B.围湖造田C.乱占耕地建房屋D.超载放牧【答案】5.A 6.D【解析】5.①②位于我国季风区,为耕地,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A正确。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篇一」中国土地资源教案中国土地资源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作用即利用类型。
并分析得出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2、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思考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相互关系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地图,进行图像引导,让学生通过图形分析,并从实际生活出发,在较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三维目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教师:中国的基本国情课件展示:中国地图,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和人口13亿的内容引导学生得出一、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多媒体显示)过渡:那我们生活的这一片土地有哪些作用呢,给你一片土地,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山地、草原、平原、城市景观图问题:请根据左边的景观图说说土地的作用(学生回答)师总结:我们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课件展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说明我们中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齐全)(课件出示板书)二、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类型齐全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农业耕地林地农业用地草地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提供图表]1992年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土地类型面积(万平方千米)世界地位(第几位)中国人均(平方米)世界人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9603810027762耕地95.148022501林地128.6510857170草原313.3226446235[提问]从这个表中,你能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略 (请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第二个特点)2、绝对总数量大,人均相对量少过渡: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例是否一样呢?课件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引导读图] 我国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占了多少?(教师稍微解释宜农宜林荒地)[学生讨论、回答]略课件展示3、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草地面积大,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比例不合理)[转折]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比例不合理,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是否均匀呢?(你认为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会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它们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与气候、地形有关课件展示我国降水分布图和地形图,帮助同学们分析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活动]引导学生读图,思考:每种类型在干湿地区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如何分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采用教师提问,学生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来验正同学们的分析,让他们有成功感(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师生共同概括土地资源的'分布(用文字表述)耕地: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丘陵(秦淮以北为旱地,秦淮以南为水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新12类)
2007年8月5日,《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开始颁布执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将直接采用《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
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土地利用分类的地类编码和含义见表1-1:
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时,对《土地利用分类》中05、06、07、08、09一级类
和103、121二级类按表1.2进行归并。
土地用途分类国家标准土地用途分类国家标准是指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分类管理的标准,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国家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土地用途分类国家标准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对于指导土地利用、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土地用途分类国家标准,土地利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般农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等。
每种土地利用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管理要求,以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一般农用地是指用于耕种、养殖和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果地、水田、旱地等。
林地是指用于森林资源保护和经济利用的土地,包括天然林地、人工林地、林果地等。
草地是指用于牧草生长和畜牧业生产的土地,包括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等。
水域是指水体及其附属设施所占用的土地,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水塘、水田等。
城镇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和城镇建设的土地,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等。
工矿仓储用地是指用于工业、矿山和仓储设施建设的土地,包括工业用地、矿山用地、仓储用地等。
交通运输用地是指用于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的土地,包括公路、铁路、航道、机场等。
水利设施用地是指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土地,包括水库、堤防、引水渠等。
特殊用地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土地,包括军事用地、科研用地、旅游用地等。
土地用途分类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统一土地利用管理标准,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土地用途分类国家标准,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总之,土地用途分类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各种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建设、生态保护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划土地资源,对土地利用进行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是指根据土地利用的不同特点和功能,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类型,并为每种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规划方案。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按照土地的利用功能可以将土地划分为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几大类。
农业用地是指用于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生产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工业用地是指用于工厂、仓库、物流园区等工业设施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工业生产和物流运输。
城镇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包括住宅区、商业区、交通设施等,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生态保护用地是指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资源。
其次,按照土地的利用方式可以将土地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等几大类。
耕地是指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农业生产。
林地是指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森林资源的培育和利用。
草地是指适宜牲畜放牧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畜牧业的发展。
水域是指适宜水生生物生长的土地,包括湖泊、河流、水库等,其主要功能是维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建设用地是指用于房屋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再次,按照土地的资源条件可以将土地划分为肥沃土地、盐碱土地、荒漠化土地、水土流失土地等几大类。
肥沃土地是指土壤肥力较高,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农业生产。
盐碱土地是指土壤含盐量较高,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土地改良和治理。
荒漠化土地是指土地逐渐变成荒漠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荒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
水土流失土地是指由于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
土地利用分类八大类表土地利用分类八大类表是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系统分类和归纳的一种方法,它将土地利用按照功能和特征划分为八大类。
这种分类方法在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土地资源。
一、耕地1. 农业耕地农业耕地是指用于种植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的土地。
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2. 园地园地是指用于种植花卉、水果、蔬菜等园艺作物的土地。
它常常被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和生活的场所。
二、林地林地是指种植树木并用于木材生产、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土地。
林地有助于增加氧气释放、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
三、草地草地是指用于牧草生产、畜牧业和草原保护的土地。
它能够提供牲畜的饲料和栖息地,对于发展畜牧业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四、水域水域是指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水塘等在内的水体及其周围的湿地等地理区域。
水域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五、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土地。
它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合理的建设用地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发展和保障社会功能的正常运行。
六、工矿用地工矿用地是指用于工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土地。
它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但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七、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是指用于道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运输设施的土地。
它对于实现物质流动和社会联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生态保护用地生态保护用地是指为保护特定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立的土地。
它包括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能够保护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珍稀物种资源。
总结回顾:土地利用分类八大类表是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的系统归纳和分类。
它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