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67.00 KB
- 文档页数:8
成型零部件常见结构
成型零件在结构上可分为整体式和镶拼式两种。
1.整体式结构
模具成型部分直接在模板上加工而成,
这种结构的成型零件强度、刚度好,不易变形,铸件外观没有模具镶拼痕迹和披缝,表面光洁平整,结构紧凑,模具外形小,便于设置冷却水通道。
但加工困难。
整体式结构一般用于型腔较浅的小型单腔模,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不高和压铸合金熔点较低的模具以及铸件批量小不需进行热处理
的模具。
2.镶拼式结构
模具成型部分的型腔、型芯是由镶块镶拼而成。
镶块装入动、定模套板内加以固定,构成动、定模型腔,这种结构在压铸模中广泛应用。
镶拼式结构的复杂型腔表面可用机械加工代替钳工操作,简化加工工艺,提高模具制造质量;可以合理使用优质钢材,降低成本;型腔局部结构改变或损坏时,更换、修理方便;拼接处的适当间隙有利排气。
但镶拼式增加装配工作量和难度,拼缝处易产生披缝,既影响铸件外表质量,又增加除去披缝的工作量,模具的热扩散条件也变差了。
镶拼式结构一般用于型腔较深或较大的模具、多腔模具及成型表面比较复杂的模具。
n镶拼式结构又分为整体镶块式和组合镶块式。
整体镶块式应用较广,几乎已属标准化,它具有整体式的优点,强度、刚度好,不易变形,铸件上无拼缝溢流痕迹,节省优质钢材。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中成型零部件注射成型(注塑)是一种将已经在加热料筒中预先均匀塑化的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高速推挤到闭合模具的模腔中用以成型工业产品的生产方法。
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
注塑方法又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成型设备,它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将热塑性塑料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
近年来,注射成型也成功地用于成型某些热固性塑料。
我国的注塑机从无到有,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相比于其他如德国等制造工艺技术发达的国家,我国的塑料工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注塑成型在我国的高分子材料发展进程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同时随着塑料制品在日常社会中得到广泛利用,塑料注射成型所用的模具(简称注射模,它是实现注射成型工艺的重要工艺装备)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注射模的基本组成:1)成型零部件;2)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指注塑机喷嘴将塑料喷出后,流体到达模具型腔前所流经的通道;3)导向机构:导向机构是用于保证动、定模合模时准确对合;4)支承零部件:支承零部件是指起支持作用的零部件轴承,常与导向机构组合构成模架;5)推出机构:推出机构是将模具中已经完成成型后的塑件及浇注系统中的凝料推出模具的装置;6)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该机构将成型孔、凹穴或凸台的型芯或瓣合模块从塑件上脱开或抽出,合模时又将其复位;7)温度调节系统:满足注射工艺对模温的要求;8)排气系统:将型腔内的气体排出模外。
其中,成型零部件是指直接与塑料接触或部分接触,并决定塑件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的零件,它们是模具的核心零件。
包括型腔、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镶件等。
这里主要对成型零部件中凹模、凸模的结构进行分类,以及对其使用条件进行分析。
1凹模结构分类凹模也可以称作型腔或者凹模型腔,是用来成型塑件外形轮廓的主要零件。
可在安装在定模上也可以安装在动模上。
凹模的类型有很多,凹模按外形可以分为圆形和矩形;按刃口有平刃和斜刃;按结构形式不同则可以把它们分为整体式凹模、整体嵌入式凹模、局部镶拼组合式凹模、大面积镶拼组合式凹模。
塑料成型模具成型零部件尺寸及力学计算塑料成型模具重点、难点•重点:•收缩的定义和重要性•计算型腔尺寸的方法•理解按极限尺寸计算和按平均收缩率计算的差别•模具常用的修模方法•难点:•按极限尺寸计算型腔尺寸的方法塑料成型模具塑料制品精度塑料原料收缩δS估算收缩率不准确δSS 模具零件制造误差δm 模具零件磨损δw 配合与安装误差δq影响因素制品公差Δ≥δS +δSS +δm +δw +δq因此,塑料制品的精度往往较低,应尽量选用低精度。
否则制品精度的提高会使模具的制造费用成指数幂增加。
制品公差标准GB/T14486-1993塑料成型模具成型零件制造误差在0~500mm 内。
、、、、,、IT 、IT 、IT 、IT IT a i m m D 。
D D a i a m m 160100644025 12111098,:: ,::)001.045.0(3其值分别对应常用精度系数公差单位型腔零件尺寸型腔零件制造公差δδ+=⋅=组合式型腔的制造公差要用尺寸链来决定制造误差约与成正比。
当制品尺寸较小时,型腔零件的制造误差约占制品公差的三分之一。
3D塑料成型模具塑料原料收缩理论收缩指的是在高温高压下注射入模腔中的塑料所成型出来的制品比模腔尺寸要小的现象。
常以mm/mm 或%来表示每种塑料的收缩或膨胀或压缩率可能不同原则1:塑料的压力、体积和温度之间有一种联系。
影响压力、温度和时间的因素都将影响收缩。
原则2:塑料受热时会膨胀,当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时又会收缩到原来的体积。
原则3:塑料受压时其体积会缩小,当压力恢复时又会膨胀到原来的体积。
塑料成型模具塑料制品收缩过程刚开始注塑时,压力小,但与模腔壁接触的塑料凝固后马上收缩模腔充满后,压力升高,塑料被压缩,但可补料以补偿收缩保持压力直到浇口冻结和阀式浇口关闭,补料停止继续收缩,压力持续下降,直至顶出,收缩还将继续重要因素:注射压力和浇口封闭时间塑料成型模具塑料原料收缩率影响收缩率的因素有:从理论上计算收缩率是不大可能的左边大部分是模具设计者或制造者控制不了的导致收缩率的波动•材料规格•加入回收塑料•加入填充剂•顶出时制品的温度•注射压力及保压压力•制品壁厚和流动阻力•制品形状•模具设计多数塑料在顶出后几小时会达到总收缩量的90%,其余的10%在10天内完成,少数塑料要几个月时间在高于室温下退火,可加速松驰,终止收缩,但吸湿塑料还会有尺寸变化m mL m m L 。
成型零部件设计——分型面的确定构成模具型腔的所有零件统称为成型零部件,通常包括:凹模、凸模、型芯、成型杆、螺纹成型杆,以及各种成型环和成型镶块等。
设计模具时,首先应根据材料的性能、塑件的使用要求确定型腔总体结构、浇口位置、分型面、排气部位、脱模方式,然后根据塑件尺寸,计算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确定零件结构、组合方式及机加工工艺要求等.此外,由于塑料熔体有很高的压力,还应对关键成型零部件进行强度与刚度校核。
分型面是动、定模的分界面,即打开模具取出塑件或取出浇注系统凝料的面。
根据塑件情况,一套模具中可以只有一个分型面,也可以同时设定两个或多个分型面。
常见的取出塑件的主分型面与开模方向垂直,也有采用与开模方向一致的侧向主分型面。
分型面的位置关系到成型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塑件的正常成型与脱模以及模具制造成本,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尽量遵守以下原则。
( 1 )分型面位置应设在塑件截面尺寸最大的部位,便于脱模和加工型腔,这是分型面选择的首要原则。
( 2 )有利于保证塑件尺寸精度。
若塑件有孔的同轴度要求、台阶间尺寸梢度的要求,应使塑件相关的部分全部在分型面的同一侧成型,以满足精度要求。
如图4 一49 ( a )所示,为保证双联齿轮的齿廓与孔的同轴度,两齿轮型腔和型芯都设在动模边;而图4 一49 ( b )所示,因合模误差,难于保证同轴度要求。
( 3 )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外观质量。
塑料熔体容易在分型面上产生飞边,从而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因此,在光滑平整表面或圆弧曲面上应尽量避免选择分型面。
如图4 一50 ( a )所示的结构较好,能减少飞边,图4 一50 ( b )所示的结构较差,有损塑件的表面质量。
( 4 )考虑满足塑件的使用要求。
塑件在成型过程中,有一些难免的工艺缺陷,如脱模斜度、推杆及浇口痕迹等,选择分型面时,应从使用角度避免这些工艺缺陷影响塑件功能。
如图4 一51 ( b )所示,塑件完全在动模一侧脱出,会使脱模斜度过大,而图4 一51 ( a )分别在动模、定模安排型腔,可减小脱模斜度,避免脱模斜度形成塑件瑞部尺寸差异。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在注射成型工艺中,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原则、常见零部件及其功能,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原则1.可靠性: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应该保证其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变形或损坏。
2.易于加工:设计时应考虑加工工艺,尽量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3.适应性: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应符合产品的要求,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产品。
4.易于维护:在设计模具零部件时应考虑维护的便捷性,方便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常见的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1.模具基板:承载模具的主体结构,通常由优质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
2.分型板:用于固定模具的上、下模板,确保模具在工作时保持正确的位置和间隙。
3.顶针:用于将熔融塑料注入模腔,形成产品的中空部分或凸起结构。
4.顶针杆:连接顶针和顶针座的部件,传递注射压力并确保顶针的运动顺畅。
5.导柱导套:用于引导模具的开合运动,减少摩擦力,保证模具的平稳运行。
6.冷却系统:用于散热,控制模具温度,避免产品变形或气泡产生。
7.排气系统:用于排除模具内部空气,避免产品表面气泡或气孔的产生。
设计过程中的考虑因素1.产品结构:根据产品的形状和结构设计模具,确保模具能够完整、精确地复制产品。
2.材料选择:根据产品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材料,考虑其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成本控制: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成本因素,尽量减少材料浪费和加工成本。
4.制造工艺:设计时要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避免设计过于复杂或难以加工的部件。
5.性能测试:在设计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性能测试,验证模具的使用效果和稳定性。
总结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优秀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和要点。
圆形塑件盖塑料模具设计目录第一部分前言(1)第二部分设计任务书(2)第三部分塑件成形工艺分析(4)第四部分分型面的选择(6)第五部分注射机的初选(8)第六部分模具的结构分析与设计(9)第七部分成型零件的设计(12)第八部分浇注系统的设计(23) 第九部分成型设备的选择及校核(30)第十部分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32)第十一部分模具特点和工作原理(34)第十二部分设计小结(37) 第十三部分参考资料(38)前言一个学期的课程即将结束,为检验这一个学期以来对于塑料模设计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我们将努力认真的完成此次课程设计,我们的课程设计题目为:手轮注塑模具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相对较难,模具结构相对复杂,对我们初学模具设计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
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手轮注塑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分析,最后是模具的设计计算等一系列模具设计的所有过程。
能很好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
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使用了AutoCAD、SolidWorks等软件。
本次课程设计得到了廖秋慧老师和张效迅老师的关心指导。
正因为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我们才得以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最后完成课程设计,在此谨代表小组全体同学向老师表示感谢。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一、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我们在学完《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之后,巩固和加深对塑料模有关理论的认识,提高设计计算、制图和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
盥料成型:结构成型零部件设计(题库版)1、填空题定位是指保证()按()闭合,以形成所要求的OO正确答案:动、定模;正确的位置:型腔2、问答题那料模常用的材料有哪些类型?举出2~3个钢的牌号。
正确答案:导柱导套:4(江南博哥)5、T8A、TlOA成型零部件:球墨铸铁、铝合金、10、15、20、38CrMoA1.A主流道衬套:45、50、55推杆、拉料杆等:T8、T8A、Tl0、TlOA、45、50、55各种模板、推板、固定板、模座等:45、HT200、40Cr、IOMnIk45MnZ3、填空题塑料模表面处理的方法主要有()、()、()、O、()等,还有调质和氮化等表面处理新技术。
正确答案:淬火;表面淬火;正火;退火;回火4、问答题导柱的结构形式有哪儿种?其结构特点是什么?各自用在什么场合?正确答案:a.带头导柱带头导柱一般用于简单模具的小批量生产b.带肩导柱带肩导柱一般用于大型或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大的模具c.推板导柱与推板导套配合,用于推出机构导向的零件推板导柱有时可作为支承柱和导柱兼用5、填空题从平稳导向出发,导柱之间距离应O,故通常布置在()。
为使导向孔有足够的(),导向孔的孔壁到模板边缘的距离应不得太近,一般要求该距离比导柱半径略大。
正确答案:较远;型腔外侧;强度6、单选女性,41岁。
肝硬化患者,杳体在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在左肋缘下还可能触及其他肿块。
需与脾脏鉴别的有以下几项,除了()A.肿大的胆囊B.肿大的肝右叶C.增大的左肾D结肠脾曲肿物E.胰尾部囊肿正确答案:A参芍解析:胆囊在右季肋区。
7、判断题锥而定位件能很好的承受型腔向外涨开的力。
正确答案:错8、判断题锥而定位件能很好的承受型腔向外涨开的力。
正确答案:错9、填空题模具失效前所成型的O为模具寿命。
正确答案:合格产品的数量10、填空题一副模具一般要设O导柱。
小型或移动式模具设O导柱就足够了;大中型模具设()导柱,O导柱为常用形式。
正确答案:2~4;2;3~4:411、判断题合模机构都有确保模具按唯一方向合模的措施。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包括凹模结构设计、凸模结构设计以及螺纹型芯和螺纹型环的结构设计等。
1 .凹模结构设计
凹模用于成型塑件的外表面,又称为阴模、型腔。
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整体嵌人式、局部镶嵌式、大面积镶嵌式和因壁镶嵌式五种。
总体来说,整体式强度、刚度好,但不适用于复杂的型腔。
镶嵌式采用组合的模具结构,使复杂的型腔加工相对容易,可避免采用同一材料,可利用拼接间隙排气,但易在塑件表面留下镶嵌块的拼接痕迹。
对凹模的各种结构类型分别介绍如下。
( 1 )整体式。
由整块金属材料直接加工而成,如图4 一55 所示,用于形状简单的中小模具。
特点是强度高、刚性好。
( 2 )整体嵌人式。
将整体式凹模作为一种凹模块直接嵌人到固定板中,或嵌人模框中,模框再嵌人到固定板中。
适用于塑件尺寸不大的多腔模。
特点是加工方便,易损件便于更换,凹模可用冷挤压或其他方法单独加工,型腔形状与尺寸一致性好。
图4 一56 ( a ) 所示为凹模从凹模固定板下部嵌人,用支承板、螺钉将其固定;图4 一56 ( b )所示为凹模从凹模固定板上部嵌人。
( 3 )局部镶嵌式。
当凹模局部形状复杂,或某一部分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常采用局部镶嵌式结构。
如图4 一57 所示,其中,图4 一57 ( a )所示为嵌入圆销成型塑件表面直纹;图4 一57 ( b )所示为镶件成型塑件的沟槽;图4 一57 (。
)所示为镶件构成塑件圆环形筋槽;图4 一57 ( d )所示为镶件成型塑件底部复杂的构形。
( 4 )大面积镶嵌式。
对于底部或侧壁形状复杂的凹模,为了便于加工,保证精度,将凹模做成通孔式的,再镶上底,或将凹模壁做成镶嵌块。
适用于深腔或底部、侧壁难于加工的组合型模具型腔,但各个结合面的研磨、抛光增加了工时.图4 一58 ( a )所示为侧壁和底部大面积镶拼的凹模结构;图4 一58 ( b )所示为底部大面积镶嵌的结构,采用圆柱面配合。
( 5 )四壁镶嵌式。
对于大型和形状复杂的凹模,可将四壁和底板分别加工,经研磨后压人模套,侧壁之间采用扣锁连接,以保证连接的准确性.这种结构牢固、受力大,工程中常采用。
图4 一59 ( a )、(b )中,侧壁相互之间采用扣锁以保证连接的准确性,连接处外侧做成0 . 3 ~ 0 . 4 mm 的间隙,使内侧接缝紧密。
在四个角处,嵌人的半径R 应大于固定板(或模框)的转角半径r 。
2 .凸模结构设计
凸模用于成型塑件的内表面,又称为型芯、阳模或成型杆。
凸模和成型杆两者并无严格的界线,通常成型杆特指能成型塑件上孔和局部凹槽的小型芯。
凸模按结构也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类.小型模具凸模常采用整体式,与模板做成一体,大、中型模具采用组合式。
成型杆通常单独制造,再嵌人到模板中去。
下面分别介绍凸模的整体式、组合式结构及小型芯(成型杆)组合式结构。
( l )整体式。
整体式凸模,用一整块材料加工而成,结构简单、牢固,塑件成型质量好,但钢材消耗大,适用于小型模具,如图4 一60 所示。
( 2 )组合式。
当塑件内表面复杂而不便于机械加工,或形状虽不复杂,但为节省优质钢材,减少切削量时,采用组合式凸模结构。
组合式凸模按尺寸及复杂程度又有小直径组合式、大直径组合式、复杂型芯组合式之分。
按组合型芯的形式又有整体嵌人式、局部镶拼嵌人式、完全镶拼嵌人式。
组合式适用于大中型模具,便于设置凸模的冷却回路。
图4 一61 ( a )所示为采用整体嵌人结构,图4 一61 ( b )所示为螺钉连接、销钉定位的结构,图4 一61 ( c )所示为型芯嵌入模板的结构,采用止口定位。
( 3 )成型杆(小型芯)组合式。
成型杆(小型芯)通常单独制造,再嵌人模板中。
对于单个成型杆,固定方法如图4 一62 所示。
图4 一62 ( a )中成型杆靠过盈配合直接压入模板的孔中,是最简单的一种固定形式,但牢固性差,配合不紧时有可能拔出。
图4 一62 ( b )所示为采用过渡配合或小间隙配合,另一端铆死。
图4 一62 ( c )所示为成型杆靠轴肩与垫板连接,是常用的形式,牢固可靠。
图4 一62 ( d )所示为成型杆靠轴肩和圆
柱垫块与垫板连接或用螺钉压紧,适用于细长型芯,便于加工和固定.图4 一62 ( e )所示为螺钉压紧结构。
对于多个成型杆,采用凸肩垫板安装方法较好。
当多个成型杆靠得很近时,可将固定板加工成大的长槽,如图4 一63 ( a )所示;或圆坑,如图4 一63 ( b )所示,作为公用沉孔。
对于非圆形的凸模,为了制造方便,常将型芯(凸模)做成两部分,下部分做成圆形,上部分做成非圆形,并将两部分可靠地连接成一个整体。
3 .螺纹型芯和螺纹型环的结构设计
螺纹型芯用于成型塑件上的螺纹孔,或者固定内螺纹嵌件;螺纹型环用于成型塑件上的外螺纹,或者固定外螺纹嵌件。
通常,按其在模具上拆卸方式的不同分为自动卸除和手动卸除两种。
这里仅介绍手动卸除结构。
手动卸除结构要求成型前,螺纹型芯、螺纹型环能在模具内准确定位和可靠固定,使其不因外界的振动或物料的冲击而移位;开模后,型芯、型环能随塑件一起分别地从模内取出,在模外用手动的方法将型芯、型环从塑件上顺利地脱卸。
l )螺纹型芯
螺纹型芯,对于立式注塑机动模(下模)和卧式注塑机定模一侧的安装,常用圆柱配合面固定;对于立式注塑机定模(上模)和卧式注塑机动模一侧的安装,为防止型芯由于自重或设备操作的振动而坠落,用带有弹性元件的连接固定。
( 1 )圈柱配合面固定螺纹型芯。
圆柱配合面固定螺纹型芯的常用方式如图4 一64 所示,螺纹型芯直接插人模具对应的配合孔中,通常采用HS / h7 的间隙配合,但在结构上应采取措施防止在熔料压力下型芯轴向移动沉人孔内,防止塑料进人配合间隙。
图4 一64 ( a ) 所示的锥面起密封和定位作用;图4 一64 ( b )所示的圆柱形台阶起定位作用,并能防止型芯下沉;图4 一64 (。
)所示为用支承垫板防止型芯下沉;图4 一64 ( d )所示为利用嵌件与模具的接触面防止型芯下沉;图4 一64 ( e )所示为嵌件下端沉人模具中,增加了嵌件的稳定性,并防止塑料
熔体挤人嵌件螺孔中;图4 一64 ( f )所示为将小径的盲孔螺纹嵌件,利用普通光杆型芯固定螺纹嵌件。
( 2 )弹性连接固定螺纹型芯。
螺纹型芯的弹性结构及连接方法如图4 一“所示。
特点是采用具有弹力的豁口柄或其他弹性装置,将螺纹型芯支撑在模孔内,成型后随塑件一起拔出,型芯与模具孔的配合为HS / fs 。
对于直径小于8 mm 的型芯,用豁口柄的形式,如图4 一65 ( a )所示,豁口柄的弹力将型芯支撑在模孔内,成型后随塑件一起拔出,台阶不但起定位作用,并可防止塑料的挤人.当型芯直径较大时,豁口柄的连接力较弱,可采用弹簧钢丝起连接作用,如图4 一65 ( b )所示,常用于直径5 ~ 10 mm 的型芯,其结构类似雨伞柄上的弹摘装t ,弹簧用价0 . 8 一价1 . 2 mm 的钢丝制成.图4 一65 ( c )所示的结构较简单,将弹簧片嵌人旁边的槽内,上端铆压固定,下端向外伸出。
当螺纹直径超过10 mm 时,可采用图4 一65 ( d )所示的结构,用弹赞钢球固定螺纹型芯,要求钢球的位里正好对准型芯杆上的凹槽。
当型芯的直径大于15 mm 时,则可将钢球和弹簧装置在芯杆内,避免在模板上钻深孔,如图4 一65 ( e )所示。
4 一65 ( f )所示为用弹簧夹头连接,很可靠,但制造复杂。
2 )组纹型环
螺纹型环实际上是一个活动的螺母镶件,在模具闭合前装人模套内,成型后随塑件一起脱模,在模外卸下。
螺纹型环常用的结构有整体式、组合式两类.
( 1 )整体螺纹型环。
如图4 一66 ( a )所示,其外径与模孔采用HS / fs ( HS / h7 )间隙配合,配合长度通常取3 ~ 5 mm ,其余部分成3° ~ 5°斜角,尾部加工成台阶平面,高度
可取0 .5H ,以便于用扳手将螺纹型环从塑件上取下来.或在尾端钻出两孔,以便用辅助工具将其与塑件分离。
( 2 )组合式螺纹型环。
如图4 一66( b )所示,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粗牙螺纹的成型,通常由两瓣块组成,并用导销(小导柱)定位,两者的配合和整体式相同。
为便于分开两瓣块,可在接合面外侧开出两条楔形槽,以便用尖劈状工具分开模具,取出塑件,但会在接缝处留下难以修整的滋边痕迹。
作者:汽车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