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诗词
- 格式:ppt
- 大小:187.50 KB
- 文档页数:10
50首道家诗篇鉴赏道家诗篇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表达方式,它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抒发思想和感悟。
下面将选取50首经典的道家诗篇进行鉴赏。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2. 自天地至人,皆德之至也;自人至物,皆欲之至也。
故以人治天下,则犯天意;以天下事人,则浸欲益深。
故修心者,无事之事,无欲之欲。
——《道德经》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4. 形神未分,谓之道;形神既分,谓之器。
故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道德经》5. 尊贤使能,谓之道;贵鬼神,而贱人。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余而下之不足也。
则上无以使下,下不得不乖其本性矣。
——《庄子》6.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庄子》7. 至矣哉!至矣哉!脩乎其中,而不可脩也。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贵难得之货,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见可欲,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见学者之务,斯见其流;见道者之务,斯见其神。
神恢恢,似赫赫,呜呼!其未央哉!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而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庄子》8.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游者亦一焉,案世而不溺,量物而不亢,吾儿!其可已观也已!——《庄子》9.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
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列子》10. 真挚无我,自知其进;虚怀若谷,谈笑与世。
道教诗词“千岁厌世,去而上仙”,带你领略诗人郭璞笔下的神仙世界出处:道教之音游仙诗是道教文学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
它以遨游仙境为主题,其创作跟中国古人的神仙情怀分不开的,在先秦《庄子》《山海经》等典籍当中就有了餐风饮露的神人、不死药、不死国、不死民等;甚至于文字产生之前,我们先人就有了关于神仙的渴望。
在游仙诗的创作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隐逸情怀。
著名的诗人郭璞作《游仙诗·其二》,即以一位居山修行的道士起笔,猜测他正是传说中的仙人鬼谷子,赞美他的居所“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高士许由和弱水宓妃的仰慕之情,慨叹“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蹇修是伏羲的臣子,屈原在《离骚》言:“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配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以蹇修为媒,可以和仙女宓妃进行交流。
如今蹇修不存,自己要如何得见仙人呢?求仙学道之情,跃然纸上。
在其后的诗篇中,诗人多徘徊在“静啸抚清弦,放情凌霄外”的仙游与“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的现实两极之间。
注:隐逸,是道家永恒的主题在《游仙诗·其六》中,诗人则笔锋一转,集中笔力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仙人林立的奇幻世界: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
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
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杂县是传说中海鸟的名字,又名爰居。
为躲避海上的飓风而寓居在鲁国的城门之下。
吞舟之鱼也涌出海底,海上的风浪竟要漫过了蓬莱仙岛。
前两句相互成对,描绘了大灾将至的恐怖景象。
对比之下,神仙世界却是一派祥和清平:仙人排云而上,来去玉楼金阙之间。
仙人陵阳子啜饮丹溜,容成子手挥玉杯。
嫦娥仙子歌咏仙乐,洪崖先生点头微笑。
仙人们乘云烟升降,逍遥九天之上,他们年逾千岁,却貌若孩童。
可惜历史上爱好仙道的燕昭王、汉武帝之辈不能远离嗜欲,非是修仙的良才。
描写道家的古诗1. 《访道安》一径入溪源,初逢竹里门。
径幽人迹少,林静鸟声喧。
道在无言处,心于有象间。
安知尘外客,亦得此中闲。
2. 《悟道》道本无形迹,心空见自然。
清风拂山过,明月照林间。
万物皆生化,众生共此缘。
悟得真机在,逍遥天地间。
3. 《道家吟》道心常自静,世事任纷纭。
云淡风轻处,心随天地宽。
逍遥山水间,自在任浮沉。
道法自然理,无为胜有为。
4. 《道意》道意何曾远,心清自可寻。
青山常不老,绿水永长流。
物我两相忘,天人共一舟。
无为方得道,有欲反成囚。
5. 《悟道行》悟道行千里,心随云水间。
山川皆入画,风月自成篇。
物我两无碍,逍遥自在天。
道心常自在,何处不悠然。
6. 《道境》道境幽深处,心随白云飘。
山川隐仙迹,草木藏玄妙。
无为自然乐,有欲反生忧。
悟得真意在,逍遥任去留。
7. 《悟道行》道行天地间,心随日月长。
清风拂尘念,明月照心房。
物我两无碍,逍遥任徜徉。
悟得真机在,道心自清凉。
8. 《道情》道情何处寻,心静自分明。
云淡风轻日,花开花落时。
无为得真乐,有欲反成痴。
悟透玄机理,逍遥任所之。
9. 《道心》道心何所寄,天地一沙鸥。
风起云涌处,心随海浪流。
无为自成化,有欲反成囚。
悟得真机在,逍遥任遨游。
10. 《道隐》道隐山林间,心随白云闲。
清风拂尘念,明月照心田。
物我两无碍,逍遥自在天。
悟得真机在,道心自恬然。
11. 《道机》道机玄且深,心悟自通明。
山静水流远,云闲风自清。
无为存大道,有欲失真情。
悟得真机处,逍遥任纵横。
12. 《道缘》道缘天所赐,心静自相知。
草木含生意,山川蕴道机。
无为成大道,有欲反成迷。
悟得真意在,逍遥任所期。
13. 《道禅》道禅心自静,悟透世间情。
云淡风轻日,花红柳绿时。
无为心自定,有欲反成惊。
悟得真机在,逍遥任所行。
14. 《道趣》道趣深且远,心随白云闲。
清风拂尘念,明月照心田。
无为存大道,有欲失真贤。
悟得真机在,逍遥任所迁。
15. 《道观》道观山林静,心随流水长。
清风拂尘念,明月照心房。
道家真人诗词选辑道家真人诗词选辑早春白玉蟾宋七绝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苏幕遮韩仙姑宋词不忧贫,不念富。
大悟之人,开著波罗铺。
内心真知无价宝,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
贪爱心,须除去。
清静法身,直是堪凭据。
忍辱波罗为妙乐,服了一圆,万病都新愈。
临江仙何蓑衣道人宋词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斋。
寸丝不著挂形骸。
蓑衣为伴侣,箬笠作家怀。
行满三千上界,奉敕宣至金台。
传言问汝有何哉。
人生长富贵,阴骘种将来。
赠李德成(德成善医)吕岩唐九重天子寰中贵,五等诸侯门外尊。
争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属乾坤。
促拍满路花吕岩宋词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黄尘车马道、独清闲。
自然炉鼎,虎绕与龙盘。
九转丹砂就,琴心三叠,蕊宫看舞胎仙。
任万钉、宝带貂蝉。
富贵欲薰天。
黄粱炊未熟、梦惊残。
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
袖手江南去,白苹红寥,又寻湓浦庐山。
梧桐影吕岩宋词落日斜,西风冷。
幽人今夜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望江南/忆江南吕岩宋词瑶池上,瑞雾霭群仙。
素练金童锵凤板,青衣玉女啸鸾笙。
身在大罗天。
沉醉处,缥缈玉京山。
唱彻步虚清燕罢,不知今夕是何年。
海水又桑田。
沁园春吕岩宋词琳馆清标,琼台丽质,何年天上飞来。
扬州暂倚,后土为深栽。
独立乾坤一树,春风占、万朵齐开。
天然巧,蕊珠圆簇,玉瓣轻裁。
见一花九朵,类玲珑玉斝,错落琼杯。
得满盛香露,洗荡尘埃。
是真元孕育,有仙风道骨,岂是凡胎。
问真宰,难留下土,携而上蓬莱。
通道吕岩唐通道复通玄,名留四海传。
交亲一拄杖,活计两空拳。
要果逡巡种,思茶逐旋煎。
岂知来混世,不久却回天。
十二时/忆少年彭耜宋词素馨花、在枝无几。
秋入阑干十二。
那茉莉、如今已矣。
只有兰英菊蕊。
霜蟹年时,香橙天气。
总是悲秋意。
问宋玉、当日如何,对此凄凉风月,怎生存济。
还未知、幽人心事。
望得眼穿心碎。
青鸟不来,彩鸾何处,云锁三山翠。
是碧霄有路,要归归又无计。
奈何他、水长天远,身又何曾生翼。
手拈芙蓉,耳听鸿雁,怕有丹书至。
有关道家的诗句
1、聊休俗士驾,独宿道家山。
——宋·孔武仲《夜直东观》
2、清狂欠拘束,谁恕道家流。
——宋·蒲寿宬《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
3、道家何荒唐,释氏更汗漫。
——宋·洪咨夔《送赵处士游方》
4、士非学问无由立,勿道家饶负郭田。
——宋·孙应求《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书示及门之作》
5、素衣缟服道家流,羽化江湖作白鸥。
——宋·赵希逢《和群鸥》
6、钿金托蜡道家妆,篱下秋风久久香。
——宋·张明中《闰重阳菊花》
7、读留寒食烛,拜换道家衣。
——宋·魏野《谢孙状元寒食见赠》
8、道家蓬莱见仙伯,我亦洗湔与清流。
——宋·黄庭坚《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砚》
9、清净元非人纪有,虚无幻出道家声。
——宋·张明中《延昌观道纪堂》
10、云停栗里渊明屋,月满剡溪安道家。
——宋·陶梦桂《寄王良佐》。
道家诗句经典1. 《道情》节选作者:白玉蟾(宋)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2. 《访松岭徐炼师》作者:施肩吾(唐)千仞峰头一谪仙,何时种玉已成田。
开经犹在松阴里,读到南华第几篇。
3.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作者:丘处机(金)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
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
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4.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其一》作者:李翱(唐)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5. 《南枝才放两三花》作者:道原(宋)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6. 《鹤》作者:丘处机(金)一种灵禽体性高,丹砂为顶雪为毛。
冥冥巨海游三岛,矫矫长风唳九皋。
洒落精神超俗物,飞腾志气接仙曹。
搏风整羽云霄上,万里峥嵘自不劳。
7. 《渔翁》作者:柳宗元(唐)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8. 《清平乐·春归何处》作者:黄庭坚(宋)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9. 《春有百花秋有月》作者:无门慧开禅师(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0. 《不著人间一点尘》作者:白玉蟾(宋)不著人间一点尘,满堂尽是学仙人。
11. 《物外光阴元自得》作者:白玉蟾(宋)物外光阴元自得,人间生灭有谁穷。
百年大小枯荣事,过眼混如一梦中。
12. 《须知物外烟霞客》作者:吕洞宾(唐)须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磨镜人。
13. 《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作者:吕洞宾(唐)我命在我,不属天地。
十首顶级道家诗古代中国道家学派是一种注重修身养性、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体系。
其中,道家诗歌作品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十首顶级道家诗,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智慧和美妙。
1.《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之作,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修身养性的道德原则。
其中的名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宇宙的无穷变化。
2.《草木诗》- 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草木诗》以自然万物为主题,表现了道家追求与自然合一的思想。
诗中表达了“道法自然”的理念,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
3.《鹿门月》- 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鹿门月》以道家的思想为基础,描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中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赞美。
4.《道情诗》- 陈子昂陈子昂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道情诗》以道家思想为基础,表达了对世界万物的热爱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诗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深度令人陶醉。
5.《上善若水》- 柳宗元柳宗元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上善若水》以水的形象来比喻道家的无私和宽容。
诗中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人性的理解。
6.《山居秋暝》- 王维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恬静宁和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山水景色与道家的自然观念相得益彰,令人心旷神怡。
7.《道寡欲》- 陆游陆游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道寡欲》以道家思想为基础,表达了生活简朴的哲学观念。
诗中倡导了追求内心宁静和减少物质欲望的生活方式。
8.《隐居山居》- 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隐居山居》以隐居山林的生活为题材,表达了追求自由自在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中流露出道家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9.《静坐》- 梁启超梁启超是近代著名学者,他的《静坐》以静坐冥想为主题,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与道合一的修行方式。
诗中所表达的平和与淡泊令人留连忘返。
10.《归去来辞》- 王勃王勃是唐代文学家,他的《归去来辞》以游子归乡为题材,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和归于本心的愿望。
5首最玄妙的道家古诗词,仙气飘飘,让人回味无穷前言道教是比佛教更贴合中国国情的一个教派。
它的存在结合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仁义和侠义,除了宗教因素,更给人一种隐士大侠的风范。
一琴一剑,琴修心,剑荡不平之事,入世修行,担当应担之责,是积极的,给人希望的一种存在。
但从教义及典籍而言,流传广泛程度皆不如佛教。
作为一个本地宗教,它承载着的是中国几千年来对世人,对世界,乃在对自然宇宙的理解,它的教义复杂而博广,单纯又朴素。
今日,便一起阅读道教真人的诗词,领略真人们的道境与才情。
5位道教宗师的佳作赏析01《卧云》宋·白玉蟾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好多地方关于第一句都改成“白云黄鹤道人家”,可我还是觉得原句好。
白云黄鹤意象就很仙风道骨,却意境重合。
古人四大雅事:焚香、煮茶、插花、挂画。
白云黄鹤道人家虽则更显仙气,但从诗词整体而言,失去了空间感。
点着薰香的卧室,内外通明,一张琴,一把剑,一杯茶,勾勒出一个文气而不失道家特色的空间。
因常在青山之中静修,心境澄澈,霞光映照,羽衣之上也好像沾染了烟霞之色,人间桃李花色浓艳,美则美矣,不如烟霞之色轻盈。
白真人借烟霞与桃李颜色,比喻自己的心境,在天地自然中静修后,见识过天地之辽阔,不会再沾染世俗名利。
02《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宋·丘处机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
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
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写梨花最好的一首词作,世人皆望其项背,堪称词中第一。
寒食前后,是梨花盛开的时节,梨花盛开,如玉树琼枝上堆着洁白的雪。
在月色下,轻盈朦胧,花似雪明,月色笼罩,梨花与月亮好像融为一体。
天上人间,花色交织,一片澄明通达。
下阙以姑射真人喻梨花,天姿灵秀,意态舒展,气质高洁,不与群芳比颜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绝美的道教诗词道教诗词为中国古典⽂学提供了⼀个神奇瑰丽的浪漫天地,促进了中国浪漫主义⽂学的发⽣、发展。
在道教诗词的影响下,古⼈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不仅能⼊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道教主张轻功名,重⽣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抵以虚静⽆为、冲退⾃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们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种⾃我解脱。
在这种处世哲学下,在⼀种淡泊的⼼态下,道教诗词有了更多的风采。
下⾯就让我们⼀起来欣赏⼀些绝美的道教诗词吧。
⼀、《道情》⽩⽟蟾⽩云黄鹤道⼈家,⼀琴⼀剑⼀杯茶,⽻⾐常带烟霞⾊,不染⼈间桃李花。
常世⼈间笑哈哈,周游四海你为啥,苦终受尽修正道,不染⼈间桃李花。
常世⼈间笑哈哈,争名夺利你为啥,不如回头悟⼤道,⽆忧⽆虑神仙家。
清静⽆为是吾家,不染凡尘道根扎,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道情》为宋代道教南宗第五世祖紫清真⼈⽩⽟蟾所创作。
⽩⽟蟾才艺过⼈,精通儒释道三教,擅长诗⽂书画。
作为⼀代宗师的⽩⽟蟾,毕⽣坚毅求道,⽽且以其⽂才风流、书画两绝闻名于当时⼈⽂荟萃的江南社会,成为海南在中国历史上的第⼀⽂化名⼈。
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
宋代后吸收词牌、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称道歌。
内容有升仙道化戏、修贤劝善戏、民间⽣活⼩戏、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四类。
道情在传统社会中曾发挥过教化伦理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作⽤。
⼆、《早春》⽩⽟蟾南枝才放两三花,雪⾥吟⾹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深深笼⽔浅笼沙。
这⾸诗为历来评论家所称道,此诗真正的佳妙之处是那⾃然的对仗所达成的特殊情韵。
诗⼈观察⼊微,笔法细腻,简直是⼀位品梅的专家。
三、《梧桐影》吕岩落⽇斜,西风冷。
幽⼈今夜来不来,教⼈⽴尽梧桐影。
此词为唐五代道⼠吕洞宾的作品。
从全词所写秋景和所抒幽情看,显然是吕岩早期的作品,也就是他学道之前所作。
“落⽇斜,秋风冷。
”⾸先烘托出词中主⼈公所处的特定环境,虽只有六个字,却字字珠玑,不仅点染出秋天黄昏的冷寂,⽽且衬托出词⼈思念友⼈的凄切感情,更为下⽂“今夜”蓄势,巧妙地伏下⼀笔。
杜甫道教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杜甫道教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道教的诗句挂金索马钰4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
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满庭芳无名氏道教初兴,释门微显,1兴1废如然。
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
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
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
3千年1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
丘公阐教,万朵金莲。
上界群仙。
在世诸魔,莫非化才贤。
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寄嵩阳道人曹邺3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1梦晚蝉鸣。
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
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赠道师曹邺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
1马无4蹄,顷刻行千里。
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1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2.推举几首道教的诗1、《水龙吟·道家弱水蓬莱》:[宋] 程珌道家弱水蓬莱,鲸波万里谁知得。
人间自有,南昌居士,仙风道骨。
诗似白星,貌如聃老,风尘挺出。
向谪仙家里,滕王阁畔,飘玉佩、下丹阙。
黄发4朝元老,又谁知、重生绿发。
手提1笔,活人多少,3千功积。
已冠文昌,人人瞻望,玉枢躔逼。
对新凉、酒颊微红,宛是1星南极。
2、《道家4首奉敕撰》:[唐] 张说金坛启曙闱,真气肃微微。
落月衔仙窦,初霞拂羽衣。
香随龙节下,云逐凤箫飞。
暂住蓬莱戏,千年始1归。
窈窕流精观,肤浅紫翠庭。
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
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
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輧。
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
云逐笙歌度,星流宫殿飞。
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
唯有3山鹤,应同千载归。
道记开中箓,真官表上清。
焚香3鸟至,炼药9仙成。
天上灵书下,空中妙伎迎。
迎来出烟雾,渺渺戏蓬瀛。
3、《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宋] 敖陶孙桑田鉴1夺,周官寒如灰。
古诗道家四首奉敕撰翻译赏析
《道家四首奉敕撰》作者为唐朝诗人张说。
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坛启曙闱,真气肃微微。
落月衔仙窦,初霞拂羽衣。
香随龙节下,云逐凤箫飞。
暂住蓬莱戏,千年始一归。
窈窕流精观,深沉紫翠庭。
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
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
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輧。
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
云逐笙歌度,星流宫殿飞。
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
唯有三山鹤,应同千载归。
道记开中箓,真官表上清。
焚香三鸟至,炼药九仙成。
天上灵书下,空中妙伎迎。
迎来出烟雾,渺渺戏蓬瀛。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道家医学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道家医学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 道家的诗句挂金索马钰4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
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满庭芳无名氏道教初兴,释门微显,1兴1废如然。
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
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
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
3千年1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
丘公阐教,万朵金莲。
上界群仙。
在世诸魔,莫非化才贤。
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寄嵩阳道人曹邺3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1梦晚蝉鸣。
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
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赠道师曹邺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
1马无4蹄,顷刻行千里。
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1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2. 医学的诗词《水调歌头汤头拾趣》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
龟鹿2仙兴至,逍遥桂枝前。
更有4君3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
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饮,8珍餐。
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回春还少年。
4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注:词内含汤头310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2仙胶、逍遥散、桂枝汤、4君子汤、3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饮、8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4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红娘子。
叹1声。
受尽了槟榔的气。
你有远志。
做了随风子。
不想当归是何时。
续断再得甜如蜜。
金银花都费尽了。
相思病没药医。
待他有日的茴芗也。
我就把玄胡索儿缚住了你。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
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
因此黄连心苦苦里为伊担闷。
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
道家五字诗词《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作者:唐·刘长卿诗文: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题稚川山水》作者:唐·戴叔伦诗文: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宿王昌龄隐居》作者:唐·常建诗文: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作者:唐·李白诗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听蜀僧濬弹琴》作者:唐·李白诗文: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秋夜寄邱员外》作者:唐·韦应物诗文: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送灵澈上人》作者:唐·刘长卿诗文: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终南别业》作者:唐·王维诗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山居秋暝》作者:唐·王维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诗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香积寺》作者:唐·王维诗文: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10. ◦ ◦。
和道家有关的诗句聊休俗士驾,独宿道家山《夜直东观》宋·孔武仲暂时来访道家流,肯伴烟萝滞一丘《和游丹霞有怀归之意》宋·李覯上帝群玉府,道家蓬莱山《和孙莘老》宋·黄庭坚沧溟不禁尾水汇,养素略窥道家说《和钟道士若谷投赠韵》宋·程公许老夫曾到道家山,太乙青藜夜叩关《题赵漕小蓬莱》宋·方岳全神不言命,所尚道家流《题辛道士房》唐·储光羲释氏定而慧,道家直且清《芗峦》宋·陈藻渴饮三杯市沽酒,闲看一卷道家书《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宋·李至闻道家燕团栾,光风转夜,月傍西楼落《念奴娇·十年旧事》宋·范成大山阴偏被道家占,我祖当年曾写经《题何氏山阴道院》宋·王义山自然仁者寿,谁羡道家流《次张钦夫经略韵送胡长彦司户还庐陵》宋·周必大道家贵久生,谓当长相附《和形影神三首陶苏皆言日月灯影余兼言水镜影》明·唐时升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濆《看蜀女转昭君变》唐·吉师老平时仙道家,蓬蒿倚瑶林《次韵和文潜休日不出》宋·孔武仲语音改道家山近,行色不知春事深《祁门道中即事》宋·曹彦约谁解识、蕊珠仙子,道家装束《满江红上清宫蜡梅永乐大典二千八百十二梅》元·赵秉文万品饮沾何处得,东风今起道家山《寿芮秘书三首其一》宋·熊克小帘栊、轻匀淡泞,道家装束《贺新郎·寓言》宋·吴潜但过无愁供给少,知君不解道家贫《虞山过钱介有赠》明·秦镐吃素签、包子假鼋,甚道家体面《清心镜戒掉粉洗面》元·马钰襟怀道家侣,标格古时人《哭刑部侍郎乔公诗》唐·徐铉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齐天乐·菊》宋·高观国佛子扫空泡影后,道家跳出囱门馀《题灵石日长老所藏寒斋遗墨》宋·刘克庄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忆《龚帅以久别寄诗远惠因次其韵》宋·吴芾菊花偏作道家妆,开遍重岩与断冈《次刘晓窗九日韵十首其一》宋·杨公远元是道家清绝境,世间妄指作阳台《登罗浮山》宋·吴泳尽道家贫卖笊篱,泼天富贵许谁知《灵照女赞》宋·释心月华盖北瞻夭帝座,蓬莱东想道家山《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二首其一》宋·王安石清阴十里堪乘兴,疑到江东安道家《次韵和吴侍郎东城泛舟》宋·宋庠道家求不死,真火养阴赫《再用喜雪除夕二韵寄宗简》宋·陈傅良可惜满床廷对稿,白头翻录道家经《五老》宋·宋伯仁谈玄论妙,究方外清虚,道家真味《齐天乐忆法眷》元·丘处机内外倒颠颠倒,道家活路《满庭芳赠宁海颜先生》元·马钰儒家道家已为二,医术下视史与巫《赠医士詹翠峰》宋·熊禾小雨廉纖早酿寒,清晨来访道家山《游华盖山容成洞天》宋·李洪吾犹看不破,何况道家流《黄天谷赠诗次韵二首其一》宋·刘克庄上帝群玉府,道家蓬莱馆《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宋·黄庭坚一朝引出化生儿,方显道家活计《西江月·心内常搜己过》元·马钰载咏此轩新句子,羡君杰出道家流《澹轩》宋·张明中天上图书群玉府,仙晨日月道家仙《送沈虞卿秘监将漕江东二首其一》宋·洪迈人事虽然久厌,道家争忍空归《西江月·人事虽然久厌》元·尹志平紫粟绿房医士宝,黄裳紫袂道家妆《蜀葵韵》宋·王柏自怀白发苍颜客,不堕黄花翠竹间,顾我分为方外友,如公合上道家山《次韵答友人四首其一》宋·仲并道家事颇恍惚,稗官书多诙谐《释老六言十首其一》宋·刘克庄假守深交谊,清谈及道家《鲍潮州挽词》宋·楼钥潜郎未老辞朝路,傲吏归来学道家《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其一》宋·苏颂吾闻气泄如堤溃,枕高唾远道家忌《四快图》宋·刘克庄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洞仙歌·咏黄葵》清·纳兰性德谈经泮宫水,校籍道家山《送朱元弼主簿登第后还乡》宋·强至道家儒家出游侠,放翁孤抱颇似之《陆霭堂求题其远祖放翁遗像》近代·陈三立释氏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代文宣王答》唐·罗隐身处、安闲散神,搜寻道家珍藏《永遇乐与登州安闲散人二首其一》元·王哲如居翠幄道家妆,素客之名从此有《花舞》宋·史浩除是玉人清瘦、道家妆《南歌子·一点檀心紫》宋·权无染周南太史公,道家蓬莱山,麈凡不可料,亦复居其间《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宋·陆游道家者流李老君,儒家者流孔夫子,等一浮名世间耳《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书迅笔题为醉矣行》宋·方岳仙人文玉字,宫女道家妆《葵》宋·宋祁侍女休梳官样髻,蕃童新改道家名《送唐大夫让节归山(一作送唐中丞入道)》唐·于鹄如今翠辇游观少,一片东风属道家《四圣观御园海棠花》宋·潘玙且喜北堂珠玉眷,团圞环诵道家书《寄仵判院八首其一》宋·华岳。
1.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里“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就像一个好奇宝宝在和月亮聊天呢。
你看李白,拿着酒杯,对着天空中的月亮发问,多有趣。
就像我们小时候,躺在院子里看月亮,也会想月亮是从哪儿来的呀?有个小孩在中秋夜,真的对着月亮问这个问题,那纯真的样子,就像诗里的李白。
这诗把对月亮的好奇写得淋漓尽致,你有没有过这种好奇呢?2.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是孤独者的狂欢啊。
在花丛中喝酒,没人陪伴,那就把月亮和影子当成朋友。
就像一个人在异乡打拼,晚上在小院子里,只有月亮陪着。
我有个朋友在国外,他说他经常一个人喝酒看月亮,感觉自己和李白一样,这诗是不是很能触动孤独的心?3.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思乡的门。
月光照在床前,白花花的,像霜一样,一下子就让人心里酸酸的。
在旅馆里过夜,中秋的月光洒进来,那种想家的感觉就涌上来了。
有个游子在外地工作,他说每次看到月光,就想起这首诗,然后就特别想回家,这就是诗的魔力吧?4.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像小孩子的幻想世界。
把月亮当成白玉盘、瑶台镜,多天真。
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画画,把月亮画成各种好玩的样子。
我邻居家小孩,看到月亮就喊白玉盘,那可爱的模样,就像诗里写的一样。
这诗充满了童真,你怀念这种童真吗?5.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是一封跨越距离的情书。
不管离得多远,只要看到这轮明月,就像彼此在身边。
就像情侣分隔两地,在中秋夜同时看着月亮,心里暖暖的。
我爷爷和奶奶年轻的时候分开过一段时间,爷爷说他每次看月亮就想起奶奶,这诗里的情感真深厚啊!6.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场景像一幅凄凉的画。
戍楼上的鼓声隔断了行人,秋天的夜里一只大雁在叫,月亮还是故乡的最亮。
关于道教诗词道教诗词是反映道教生活、表现神仙理想或借助道教神仙意象来抒写超凡脱俗情感的诗词。
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道教的大量经籍中,有不少是采用诗词形式撰写的。
有些经籍虽然并非全书或全文均采用诗词体裁,但往往也掺合某些诗词篇章或片断。
另外,随着道教的传播,许多文人也关注道教活动、神仙故事,并采用诗词形式进行此类题材的创作,从而使道教诗词逐步丰富,成为道教文学的一大门类。
具体可分为诗、词、玄歌变文、仙歌道曲四种。
道教诗的发端甚早。
在东汉的《太平经》中,便可略见端倪。
该书卷三十八载有一篇九十三字的《师策文》,除了开头“师曰”二字外,全用七字一句,其中有云:“治百万人仙可待,善治病者勿欺绐。
乐莫乐乎长安市,使人寿若西王母,比若四时周反始,九十字策传方士。
”①虽然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口诀,但作者已注意用韵,似为七言诗的雏形。
与《太平经》同时代的《周易参同契》多用四言、五言及骚体赋。
四言者如:“真人至妙,若有若无。
仿佛大渊,乍沉乍浮。
”②五言者如:“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形体为灰土,状若明窗尘。
”③其为骚体赋者如:“白虎倡导前兮,苍液和于后;朱雀翱翔戏兮,飞扬色五彩。
”④《参同契》的文体虽然不纯,但运用诗歌形式以论炼丹的特点却也是显而易见的。
东汉以降,道教组织逐步壮大,道教诗也随之增加和日趋成熟。
魏晋南北朝间,不仅在道门中秘传着炼丹诗、咒语诗,而且在社会上流行着游仙诗。
炼丹诗是以炼丹为内容的诗歌作品。
从形式上看,炼丹有外丹、内丹之分,故而炼丹诗的内容也有内丹、外丹之别,或主内丹、或主外丹,或内外兼而有之。
《正统道藏》中有《太清金液神丹经》一部,该书卷上载有一篇五百零四字的歌谣,其中有云:“六一合和相须成,黄金鲜光入华池。
名曰金液生羽衣,千变万化无不宜。
”⑤该书在抄录了这首歌谣之后称此为《太清金液神丹经文》,本上古书,不可解,阴长生“作汉字,显出之”。
由此推测,魏晋以前或许已有初始形态的炼丹歌谣。
魏晋以来,出于炼丹实践的需要,道人们又加以整饬,遂有七言炼丹诗的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