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AIJ 第1章 平行线
- 格式:doc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11
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第1章平行线
一、选择题
1.如图,若∠1=∠2, 则()
A.AC∥DE B.AC∥EF C.CD∥EF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若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八个角中有一个角的度数已知. 则()
A.只能求出其余三个角的度数
B.只能求出其余五个角的度数
C.只能求出其余六个角的度数
D.能求出其余七个角的度数
答案:D
3.如图,已知直线AB∥CD. 若∠1 =45°,则∠2的度数为()
A. 45°B. 90°C. 30°D.135°
答案:A
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
A.从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
B.从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C.从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D.从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上的一点间线段的长
答案:B
5.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沿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第1章平行线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作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且到l的距离为7 cm,这样的平行线最多可以作()
A.1 条B.2 条C.3 条D.无数条
答案:B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的内错角有()
A.一对 B.两对 C.三对 D.四对
答案:B
3.如图,由∠2=∠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FG∥BC B.FG∥CE C.AD∥CE D.AD∥BC
答案:B
4.如图,能判定 AB∥CD 的条件是()
A.∠2=∠3 B.∠2+∠3=90°C.∠2+∠3=180°D.无法确定
答案:A
5.(1)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与原来的方向平行前进,那么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第一次右拐40°,第二次左拐140°
B.第一次左拐 40°,第二次右拐 40.。
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第1章平行线
一、选择题
1.如图,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A.因为 AB∥CD,所以∠ABC +∠LC = 180°
B.因为∠1=∠2,所以AD∥BC
C.因为 AD∥BC,所以∠3 =∠4
D.因为∠A +∠ADC = l80°,所以 AB∥CD
答案:C
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
A.从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
B.从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C.从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D.从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上的一点间线段的长
答案:B
3.如图,已知直线 AB、CD 被直线 EF所截,则∠AMN的内错角为()A.∠EMB B.∠BMF C.∠ENC D.∠END
答案:D
4.根据图中所给数据,能得出()
A.a∥b,c∥d
B.a∥b,但c与d不平行
C.c∥d,但a与b不平行
D.a 与b,c 与d均不互相平行。
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第1章 平行线
一、选择题
1.如图,若∠1 与∠2互为补角,∠2 与∠3 互为补角,则一定有( )
A . 1l ∥2l
B .3l ∥4l
C .13l l ⊥
D .24l l ⊥
答案:B
解析:B .
2.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1 ) ∠l =∠5;(2) ∠ 1 = ∠7;(3)∠2 +∠3 =180°;(4)∠4 = ∠7. 其中能判定 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 (1)(2)
B . (1)(3)
C .(1)(4)
D . (3)(4) 答案: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
B .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C .三条直线相交,必产生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答案:D
4.已知:如图,∠A0B 的两边 0A 、0B 均为平面反光镜,∠A0B=40.在0B 上有一点P,从P 点射出一束光线经0A 上的Q 点反射后,反射光线QR 恰好与0B 平行,则∠QPB 的度数是( )
A .60°
B .80°
C .100 °
D .120°。
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第1章平行线
一、选择题
1.如图,AB∥CD,AC⊥BC于点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2.如图,AB∥CD,AD,BC相交于0点,∠BAD=35°,∠BOD=76°,则∠C的度数是()
A.31°B.35°C.41°D.76°
答案:C
3.已知:如图,∠A0B的两边 0A、0B均为平面反光镜,∠A0B=40.在0B上有一点P,从P点射出一束光线经0A上的Q点反射后,反射光线QR恰好与0B平行,则∠QPB的度数是()
A.60°B.80°C.100 °D.120°
答案:B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必有()
A.同位角相等B.内错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同位角相等
D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答案:D
6. 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
A .连结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B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C .两条平行线中,-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D .平移变换中,各组对应点连成两线段平行且相等
答案:C
7.己如,已知1l ∥2l ,AB ∥CD ,CE ⊥2l 于点E ,FG ⊥2l 于点 G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ABD=∠CDE
B .CE=FG
C .A 、B 两点间的距离就是线段AB 的长度
D .1l 与2l 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CD 的长度
答案:D
8.如图,如果 AB ∥CD ,∠C=60°,那么∠A+∠E=( )
A .20
B .30°
C .40
D .60°
答案:D
9.如图,a ∥b ,若∠1=120°,则∠2 的度数是( )
A .l20°
B .70°
C .60°
D . 50
答案:C
10.如图,∠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D ∥BC
B .AB ∥CD
C .A
D ∥EF D .EF ∥BC
答案:C
11.如图,直线a,b 被直线c 所截的内错角有( )
A .一对
B .两对
C .三对
D .四对
答案:B
12.如图,与∠α构成同位角的角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二、填空题
13.如图,AB ∥CD ,∠B=x ,∠D=y ,那么∠BCD 可用含x 、y 的代数式表示为 .
解答题
解析:1800+x-y
14.如图,为实现城市建设大发展. 杭州市先后对文一路、文二路、学院路、教工路进行了改造、假设有一路段(呈直线),从西头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72°,如果东、西两头同时 开工,在东头应按 的走向进行施工,才能使公路准确对接.
解析:南偏西72°
15.如图,1l ⊥2l ,3l ⊥2l ,1l 3l ,则理由是 .
解析:∥,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6.如图,已知直线a ∥b. 若∠1 = 40°,则∠2 = .
解析:40°
17.如图,∠1的同位角是 ,∠3 的内错角是 ,∠4与 是同旁内角.
解析:∠4,∠2,∠2
18.如图,已知a ∥b ,∠1=70°,∠2=40°,则∠3= __________.
解析:70°
19.如图,直线AB CD ∥,EF CD ⊥,F 为垂足.如果20GEF =∠,那么1∠的度数是 °.
解析:70
20.如图,如果_____,那么a ∥b .
解析:∠1=∠2(∠1=∠3或∠2+∠4=180)
21. 如图,1l ∥2l ,∠CAB= 90°,CB=10,AC=8,BA= 6,则1l ,2l 之间的距离
是 .
解析:8
22.两条平行的铁轨间的枕木的长度都相等,依据的数学原理是 .
解析: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处处相等
23.如图,若 ∠1 =∠2,则 ∥ ,理由是 ;若∠4=∠3,则 ∥ ,理由是 .
解析: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 ;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4.如图,当∠1 与∠3满足 时,1l ∥3l ;当2l ∥3l 时,∠2 与∠3 满足的关系式
为 .
解析:∠l+∠3=180°,∠2+∠3=180°
三、解答题
25.如图,育英中学为了保护校内一棵百年古树,打算在古树周围用钢管焊制一排如图所示的护栏,如果图中的1l , 2l ,……,10l 都与上面的横杆垂直,上面的横杆与下面的横杆平
行且都等于3 m ,1l = 1.5m ,那么要焊制这样的护栏至少需要多m 的钢管?
解析:21 m
26.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3=∠1,∠2=108°21′,求∠4的度数.
解析:71°39′
27.如图所示,直线CD与∠AOB的边0B相交.
(1)写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2)如果∠1=∠2,那么∠l与∠4相等吗?∠1与∠5互补吗?为什么?
解析:(1)同位角:∠l与∠4;内错角:∠l与∠2;同旁内角:∠l与∠5 ;
(2)∠1=∠4,∠1+∠5=180°理由略
28.如图,在屋架上要加一根横梁 DE.已知∠ABC =60°,当∠ADE 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使DE∥BC?为什么?
解析:∠ADE=60°,理由略
29.如图,AB⊥BC 于B,∠1=55°,∠2= 35°,直线a、b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a∥b,理由略
30.如图,已知AB∥CD,∠1 = 53°,∠2 = 67°,试求∠3 的度数.
解析:60°
31.如图,已知∠α=∠β=60°,求:
(1)∠α的同位角∠1的度数;
(2) ∠α的同旁内角∠2的度数.
解析:(1)60°;(2)120°
32.如图所示,已知 EB∥DC,∠C=∠E.试说明:∠A=∠ADE.
解析:可由AC∥DE说明
33.如图,如果∠1 是它的补角的5倍,∠2的余角是∠2的2倍,那么AB∥CD吗?为什么?
解析:AB∥CD.
理由:设∠l的度数为x,则x=5×(180°-x),解得x=150°.
同理,∠2的度数为30°
∵∠l+∠2=150°+30°=180°,∴AB∥CD
34.如图,已知DE∥ BC,CD 是∠ACB 的平分线,∠B =70°,∠ACB =50°,求∠EDC 和∠BDC的度数.
解析:∠EDC=25°,∠BDC=85°
35.已知:如图,AB∥DE,AC∥DF,BE=CF,求证:AB=DE.
A B
D
F C
E
解析:证明:∵AB∥DE,∴∠B=∠DEF.
∵AC∥DF,∴∠F=∠ACB .
∵BE=CF,∴BE+EC= CF + EC即BC=EF.
∴△ABC≌△DEF,∴AB=DE.
36.如图,AB∥CD,∠NCM=90°,∠NCB=30°,CM平分∠BCE,求∠B的大小.
解析:60°
37.已知:如图,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AE∥BF,且AE=BF,则CE ∥DF,试说明理由.
解析:略
38.填空.
已知:AB∥CD,
(1)如图①,∠B+∠=∠BEC.
理由如下:
解:过点E作EF∥AB,
则∠l=∠B( ).
∵EF∥AB,
AB∥CD( ),
∴EF∥CD( ),
∴∠2=∠C( ).
∵∠BEC=∠l+∠2,
∴∠BEC=∠B+∠C( ).
(2)图②中,∠B,∠E,∠G,∠F,∠C的数量关系是;
(3)图③中,∠B,∠E,∠F,∠G,∠H,∠M,∠C的数量关系是.
解析:(1)略 (2)∠B+∠G+∠C=∠E+∠F (3)∠B+∠F+∠H+∠C=∠E+∠G+∠M
39.如图4,AB∥EF,AB∥CD. 若∠EFB =l20°,∠C =70°,求∠FBC的度数.
解析:∵AB∥EF,∠EFB=120°,∴∠ABF=180°-120°=60°
∵AB∥CD.∠C=70°,∴∠A8C=∠C=70°.
∴∠FBC∠ABC-∠ABF=70°-60°=10°
40.如图,D 是 BC 上一点,若 DE∥AC 交AB于 E,DF∥AB 交 AC 于 F,则∠EDF =∠
A.试说明理由.
解析:可由DE∥AC说明,∠A=∠BED,再由DF∥AB,说明∠EDF=∠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