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学选题
- 格式:doc
- 大小:364.00 KB
- 文档页数:10
主题活动的关键要素在我园发展课程的实施中,主题活动是重要的一种方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有几个方面在开展主题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对主题活动的效果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这几个方面就是主题活动的选题、目标、内容、师生互动过程、教师的分析反思,这就是主题活动的关键要素。
一、选题(主题由来)幼儿生活的环境是主题活动产生的丰富源泉,其中各种各样的人、事、物都可能成为主题活动的切入点,但究竟哪些最终能发展成为一个主题活动呢?首先,要看它是否具有探究的价值,即针对它幼儿能否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
比如一只鸟叫什么名字?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这样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都无法进行探究。
而像“蜗牛喜欢吃什么”“如何制作大吊车”等问题,就可以展开一系列深入的探究活动。
其次,要看它是否是幼儿自发活动的兴趣和关注点。
主题活动强调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这反映的是新教育观念对幼儿主动性的重视和尊重,也是我们发展课程所主张和坚持的。
众所周知,兴趣是幼儿进行探究活动的内在动力,幼儿不感兴趣或毫不关注的事物,不可能发展成生动而有价值的主题活动。
再次,要看它是否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看它是否蕴含教育纲要中规定的幼儿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主题活动选题要满足本年龄段幼儿的需要;二是看是否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因为不同班级的幼儿由于生活、学习经验的差异在发展的需求上也存在差异。
例如:同是两个中班,一个班幼儿在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方面优于另一个班,而在艺术素质方面则弱于另一个班,那么在主题活动的选题方面就要考虑有所侧重。
以上三点在主题活动的选题中都必须考虑到,缺一不可。
只有这样,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此外,在选题的时候,新颖性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即主题活动不局限于传统的常规的教育主题,例如“小小世界杯”、“关注奥运”“我们的朋友熊”等主题都是有新意并且很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活动;即使是一些传统的教育主题,例如“秋游”,也可以找到新的探究点。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和知识经济的不断扩张,社会变化加剧。
改革教育模式、重塑新一代人才的跨学科素养结构成为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预示着教育改革进入新时期。
新课程方案在“基本原则”中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在“科目设置”上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在“课程标准编制”上首次提出“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
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数学学科,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结构”上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综合与实践“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改革课程跨学科素养结构,强化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1],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实施跨学科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呢?一、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策略(一)厘清概念。
项目式学习与主题式学习(主题式课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内在结构上:主题式学习比较多地指向“多学科、多领域”。
作为一个主题,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主题,各学科、各领域之间是割裂的。
项目式学习更多地采用跨学科方式,通过学科之间、领域◇孔凡哲赵欣怡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和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和持续性的探究来达到对问题的解决。
就问题的性质而言,项目式学习中所研究的问题更偏向于真实世界,以及在真实世界中如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思维技能来解决问题。
而且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学习更加抽象,并不特别强调最后产生人工制品的成果,最后的结论可以是开放的。
2023中学语文教学选题指南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我们制定了2023年中学语文教学选题指南,以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一、口语表达与交流选题1.班级演讲比赛主题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与时事热点相关的话题,鼓励他们培养自信和表达能力。
2.辩论赛选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等热点问题,并进行实质性的辩论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论述能力。
3.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阅读与写作选题1.文学经典导读:选取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主题及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当代文学作品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当代优秀的中文文学作品,鼓励他们通过书评、读后感等形式进行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素养。
3.新闻阅读与写作: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事新闻,让学生阅读并进行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等写作活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组织语言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写作指导选题1.议论文写作:让学生选择一个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话题,鼓励他们通过论述和比较分析的方式撰写议论文,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写作能力。
2.记叙文写作:引导学生通过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情节,展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诗歌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思考,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文化探究选题1.中国古代文化: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传统、艺术等方面内容,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培养文化自信心。
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增加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尊重和包容。
3.历史人物故事:通过介绍历史人物的故事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课题选题参考(一)课题选题参考(一)一、德育研究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家校共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学业优秀学生的行为特质分析研究班集体建设的方法、策略与个案研究。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
非常态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单亲家庭学生行为形成之研究成功班级管理的个案研究。
不同类型学生自我教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交往方式的指导研究。
班级“结对”工作方法、工作效果评价研究榜样教育效果的个案研究。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案例研究。
学生生活方式指导的研究。
学生体质状况监测与干预的研究。
激励教育的案例研究。
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研究“体煅”方法研究二、教学研究有效作业(家庭、课堂)设计和评价的研究。
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
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课堂有效讨论的研究。
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策略研究学生学习习惯、能力(阅读、写作、计算、解决问题等方面)培养的研究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的经验、案例与个案的研究。
课堂提问的研究。
课堂情景创设研究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
教师专业化“合作”途径和手段的研究。
教师教育科学素养的研究。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对新教材与新课标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听、评课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学科考试有关问题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研究。
学习困难生的研究。
学生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
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动力的研究。
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研究。
“档案袋”评价的研究。
情境教学的方法研究。
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期末复习方法的研究。
高效教学的特征、规律、方法及成功个案的研究。
学科合作教学策略的研究。
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第1篇一、基础教育阶段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2. 中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研究3.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创新实践4.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研究5. 中学物理实验课教学优化策略6. 高中历史课堂情境创设与教学效果分析7.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研究8.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9.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研究10.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与实践二、职业教育阶段11.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12.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与创新13.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14. 职业技能大赛选手选拔与培训研究15. 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16.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索17. 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18.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融入策略研究19.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三、高等教育阶段21.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22.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究23. 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24.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25. 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26. 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策略27. 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28.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素质教育29.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改革研究30.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四、学科教学与专业发展31.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32.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实践与探索33.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34. 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创新实践3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构建36. 中学历史课堂互动教学研究37. 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8. 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创新39.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40.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五、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41.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4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校管理创新43. 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44. 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45. 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6. 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监测研究47.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48. 教育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研究49. 教育扶贫与教育振兴战略研究50. 教育治理现代化路径探索六、教育理论与哲学51. 教育哲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52.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53. 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与社会关系研究54. 教育历史与发展趋势研究55. 教育伦理学视角下的教育问题探讨56. 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57. 教育法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58. 教育美学与审美教育研究59. 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60. 教育政策与教育决策研究以上题目集锦涵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教育理论与哲学等多个领域,旨在为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提供丰富的教学教研活动选题。
教师课程设计大赛选题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主题相关的核心知识,如XX概念、XX原理,理解并能够描述其内涵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总结出XX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XX类型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学会与他人沟通、分享,提高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设计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讲解:涵盖教材中第X章至第X章的内容,重点讲解XX概念、XX 原理等核心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XX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团队协作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XX概念、XX原理,分析教材中的相关案例。
第二课时:进行XX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探讨XX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第四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时,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小学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主题活动四:自主选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学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活动四:自主选题》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活动,并进行实践探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选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实践活动计划。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和探索。
但是,他们在选题和制定计划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兴趣和特长各不相同,因此在选题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主题活动选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活动。
3.培养学生制定实践活动计划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独立选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实践活动计划。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题,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计划。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主题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选题和制定计划。
3.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完成实践活动。
4.师生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主动提问,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践活动材料,以便进行教学示例和引导学生实践。
2.准备课堂用的白板和记号笔,以便进行板书和展示。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时间和场地等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主题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主题活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本节课的主题:自主选题。
向学生解释选题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主题活动。
主题教育知识点题目
主题教育知识点题目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教育目标进行设计,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目示例:
1. 什么是主题教育?
2. 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3. 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法有哪些?
4. 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主题教育?
5. 主题教育如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6. 如何评估主题教育的效果?
7. 主题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是什么?
8. 主题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 主题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 主题教育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些题目可以作为主题教育知识点测试的题目,也可以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思路,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主题教育。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其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从线上与线下结合、跨学科交流、实践导向、多元评价等四个方面,探讨教师教研活动的新形式,旨在为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一、引言教师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往往存在内容单一、参与度低、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教研活动需要不断创新形式,提高实效性。
本文从线上与线下结合、跨学科交流、实践导向、多元评价等四个方面,探讨教师教研活动的新形式。
二、线上与线下结合1. 线上教研线上教研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教研活动,具有便捷、高效、互动性强等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开展教学研讨等。
具体形式包括:(1)网络论坛:教师可以在论坛上发布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供其他教师参考和讨论。
(2)在线研讨会:利用网络视频会议工具,组织教师进行线上研讨,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3)在线课程:教师可以在线上开设教学课程,分享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 线下教研线下教研是指教师在实体场所进行的教研活动,具有面对面交流、互动性强等特点。
具体形式包括:(1)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2)集体备课:教师围绕某一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策略。
(3)教学研讨:针对某一教学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寻求解决方案。
三、跨学科交流1. 跨学科合作跨学科合作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具体形式包括:(1)跨学科课程设计: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设计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跨学科教学活动:组织跨学科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不同学科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 跨学科研讨会跨学科研讨会是不同学科教师就某一教学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的活动。
2023年主题教育面试题目
2023年主题教育面试题目可能涉及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目:
1.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教育中的重要性?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 请分析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请谈谈你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政策和实践来促进教育公平。
4. 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在线教育”的看法,以及如何利用在线教育资源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5. 请谈谈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培训和实践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6. 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看法,以及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7. 请谈谈你对“教育国际化”的看法,以及如何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促进教育发展。
8. 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教育信息化”的看法,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学方式和提升教育质量。
9. 请谈谈你对“教育评价改革”的看法,以及如何通过评价改革来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
10. 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以及如何加强职业教
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以上题目仅作参考,具体题目可以根据不同领域和情况进行调整。
在回答时,建议结合实际案例和自己的见解进行阐述,同时注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主题教育问答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什么是主题教育?主题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针对特定主题或问题组织学习、教学和活动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着眼于当前社会、时代和任务的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以个别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主题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主题教育可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和系统学习特定的主题或话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主题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题教育的开展方式有哪些?主题教育的开展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
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主题,增强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如何选择主题教育的内容?在选择主题教育的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
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相关、学科知识联系密切的主题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五、主题教育中怎样进行评价?主题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综合的,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可以采用实践能力评价、创新能力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六、主题教育的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实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学生参与度不高、主题内容难度过大、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
需要教师与学生、家长等多方合作,在解决问题的促进主题教育的顺利开展。
七、主题教育如何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主题教育注重问题导向、个别发展和实践基础,可以更好地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八、主题教育对学生的意义是什么?主题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第1篇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备受关注。
地理学科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然、人文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然而,在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地理教学的效果。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地理素养。
二、选题意义1. 理论意义本研究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策略相结合,探讨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丰富和发展地理教学理论。
2. 实践意义本研究有助于地理教师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地理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地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社会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合格公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研究内容1.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1)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能力、品质和价值观。
(2)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①综合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②实践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
③发展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判断、表达等能力。
(3)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3.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1)情境创设策略创设真实、生动的地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30个中小学幼儿园课题2022年最新参考选题1.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中段单元作业开发与设计研究2.基于教育场域下的价值观教育项目化主题实践与探索3.基于价值观的小学国际理解课程的开发与实施4.家长职业课程:推动“双减”背景下学生5.5C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6.云课程:混合环境下小学科学项目学习的勾勒与实施7.单元语文要素驱动下的作业优化设计实践研究8.基于**地方文化的初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探究9.小学语文渗透价值观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10.学习进阶:基于单元视角下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研究11.基于双减政策下小学低段数学学业评价的实践与研究12.小学中段学生指向价值观教育的阅读实践研究13.基于价值观的家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研究14.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三环节五板块” 未来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方案15.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性作业开发与实施16.基于“双减”背景下的课后科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践17.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 的实践研究18.基于“优诊学”的小学中段英语课堂教学项目化的开发与实践19.社区综合图书院项目——功分制大数据平台20.基于学校“向阳花小镇微社会”建构新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21.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游戏作业”设计与优化的实践研究22.三维+:基于叙事助推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实践研究23.“契约文化”: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24.基于主题审议促成班本课程的实践策略探究25.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26.PBL下的初中科学实践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27.中小学生健康体态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区为例28.“传统节日里的核心价值观”课程开发与行动研究29.小学“学长制”的应用与改进实践研究30.“3+X”有效作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研究31.龙娃飞行记—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飞行器项目设计与开发3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项目式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33.双减背景下,基于“志”的三部曲家校社共育机制创新34.基于价值观教育的小学微班会系列化设计与实践研究35.基于“红色文化”创新学校“三全育人” 德育模式的研究36.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化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37."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经典古诗文新唱课程的开发和实施38.权责共享:小镇场域中儿童民主养成的实践探索39.“双减”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策略研究40.探究·细化·欣赏——建构“三式”整理,助推一年级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41.三观正:基于小学生新君子德育活动路径的探索与实践42.基于OTO模式的“阅·行”合一——以“亲子阅读”为载体优化阅读习惯策略的研究43.构建像家一样温暖的托育园+幼儿园——托幼融合“两园一体”环境创设研究44.小岗位的“敬业”接力:基于价值观的小学中低段班级小干部队伍建设的活动策略研究45.基于革命文化题材教学对中段学生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46.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实践研究47.小学中低年段课间活动项目的开发和实施研究——以**区外国语小学为例48.基于“朝阳少年”评价机制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49.注意力训练对小学低段阅读能力提升的实践与研究50.非连续性文本“双轨”融合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探索与研究51.最Hui读写:小学语文大读写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52.基于儿童立场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与实践53.solo视角下小学数学“题组模块”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54.生成·生长·生发:“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教研构建与实施55.跟着绘本学写话:二年级绘本写话课程开发与实践56.课程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优化的实践研究57.小学道德与法治“进程式”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58.《**儿童新“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59.以小学高段写景类文本为依托,开展地域特色的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60.幼儿园“润心塑品”德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构61.依托镶嵌漆画,践行小学生红色美育的路径研究62.“青瓷坊”创艺课程的实践与研究63.小学美术课堂“学问式”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和研究.64.基于直觉思维的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65.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主题作业设计研究66.以**地区非遗之花,结项目化学习硕果67.基于数据驱动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跟进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68.农村小学主题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69.双减视域下统编教材革命文化主题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70.以“校园枯树”为资源的美术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71.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梯次培养的研究与实践72.“1+X”策略下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实践探索73.基于“四季润园”的幼儿园STEAM 种植教育课程开发研究74.小学中高段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75.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段数学“绘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76.以“智趣”为导向的小学低段数学拓展课例实践研究77.基于单元整体大概念下的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的研究78.食操能力培养:省编教材背景下班本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79.基于PBL模式下小学体育“自能”课堂的实践研究80.指向“数学阅读能力”的小学高段数学拓展课的开发与实践81.图画表达:指向思维可视化的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的实践研究82.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项目化学习的开发及实施的行动研究83.数说永昌堡:小学数学微项目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84.小班化“微社团”活动设计与实践应用85.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幼儿园自然类课程研究86.借画减压”—双减政策下小学美术“禅绕画”课程的实践探究87.“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作业设计的研究88.指向核心素养设计“一题一课”复习课例实践研究89.“双减”背景下高效使用数学课堂作业本的策略研究90.立足“单元话题”高段英语教学项目在地化的策略研究91.“双减”背景下小学中段英语听说任务的实践研究92.聚焦.关联.优化: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音乐单元学习实践研究9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单元项目化作业的实践研究94.文化寻访:名人文化融入小学中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以**名人“张璁文化”三访课程开发为例95.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周末作业研究96.基于传统节日文化,推进幼儿园劳动课程开发与实施97.绘读·会唱:“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英语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98.数说永昌堡:小学数学微项目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99.五育融合:**市南拳课程资源整合实施策略深化研究100.基于马卡连柯理论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101.融和·聚力:三年级随班就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102.指向“自主学习”的项目化学习支架设计策略研究103.“关联整合”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的研究104.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研究105.单元统整视域下小学中段单元习作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106.依托素养作业促进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107.基于Mind+的项目化AI拓展课程的研究与实践108.基于“永兴堡”的幼儿在地化项目活动课例研究109.基于“双减”背景下的“阅读+”语文素养作业研究110.音韵满园:小学口风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111.在科学拓展教学中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112.“双减”背景下,初中体验式美育作业的实践研究11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四增”作业研究114.基于公益活动的家校共育班集体模式探索115.作业: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116.激趣·启智·赋能:小学音乐声势律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117.巧计突围:幼儿园个性化安全演习的实践研究118.基于PBL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校本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119.安吉游戏理念下开展幼儿园种植园活动的实践研究120.S TEAM 教育理念下中班科学区角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121.以“说”促思,以“说”促学——小学数学中段学生说题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122.关于1+X联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123.教材DIY: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学的实践研究124.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125.基于作业改革下小学数学自主作业的实践与研究126.高段学员主题阅读的实践研究127.双减背景下新居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以我校四年级学生为例128.词汇积累与运用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有效策略研究129.中班幼儿STEAM理念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130.基于作业分析课的导学分层互助策略的研究131.小学低段阅读可视化策略研究132.基于项目化学习下的初中科学拓展课的实践与研究133.学、练、赛:提升初中男生引体向上成绩的策略研究134.四新齐驱:基于膳食绘本的大班幼儿饮食习惯策略研究135.三维三研:教师自主游戏素养下培育式实践研究136.关键经验视角下幼儿教师游戏介入能力的实践与研究137.“四联•三防”:小学班主任学生问题转化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138.利用“情境教育”培养幼儿勇敢品质的实践研究139.拼图思维: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建设的路径研究140.创意手编:基于稻草的大班幼儿编织活动研究141.小学校园中开展沉浸式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142.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随堂作业设计研究143.基于“爱粮惜粮”的品德与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144.运用“游戏”减少幼儿对玩具损坏现象的调查研究145.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研究146.“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项目化设计与实施研究147.基于融合人机交互智能云平台的初中数学混合式教学实践与研究148.基于智启AI实验平台的人工智能教学实践研究149.移动终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150.希沃白板在小学数学“学本课堂”中实效性的实践研究151.重构·融合·创新:“1+X”美育项目化课程实践研究152.三读.五拓:PBL项目式学习下的小学语文153.“和大人一起读”教学实践研究154.基于“游戏场”构建“三横四纵式”大班自主游戏计划的实践研究155.“英为绘爱”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156.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数学微项目化作业开发实践研究157.手脑并用,玩转学具——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158.导向·聚焦·引领:助推教师项目课程实施能力的策略研究159.小学数学“四步”促学作业的建构与实践研究160.一题三课:“1+X”深度读写的实践研究161.寻点·拎线·拓面:基于乡土资源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162.指向“5G素养”的小学英语项目化作业的开发与实施163.“双减”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专题作业的重构研究164.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研究165.双减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和大人一起读” 栏目的实践研究166.基于湿地文化的“韵舞”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167.采撷诗香浸童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儿童诗创作的实践探索168.思图共生:基于“双减”下小学低段绘本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169.以“树墩变美”为载体提升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的实践研究170.赏·仿·创:小学低段美术名作欣赏教学策略研究171.基于“五步循环式”混龄体锻的实践研究与探索172.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中段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研究173.基于绘画日记开展农村小学生绘本创作的实践研究174.1+N:大班自主游戏下价值观养成助推游戏发展175.“小π劳动乐园”构建中段班级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176.联合·贴合·组合: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范式研究177.以PBL永昌堡项目促进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178.“双减”下基于PBL理念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与实施研究179.“三料三步两位”推进式:玩沙池资源库的设计与实施研究180.培育大班幼儿社会价值观的实践与研究181.价值观教育背景下“幸福种子”课程的实践研究182.p bl模式下幼儿园水墨画教学的实践研究183.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184.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中段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185.生命教育下的植物活动实践研究186.种植·收获:麦芽糖的故事幸福种子班本课程的双阶式研究187.以绘本为载体促进特殊孩子语言康复新探索188.大班幼儿营养早餐促进体能发展的实践研究189.基于项目化课程促进幼儿个性发展190.研中学,创中智:指向5C素养的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191.器乐进课堂:小学低年级有固定音高打击乐器课程的建构与教学实践研究192.基于单元主题视域下小学高段阅读类素养作业设计研究193.基于单元整组后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194.小学体育以赛促学课堂实践“赛”点的探索195.小学低段数学基于学历案的合作型课堂研究与实践196.基于PBL的农村小学高段口风琴教学的实践研究197.构建家校社共育新路径助力“双减”有效落地的实践研究198.小学中高段美术“麻绳创意造型”教学策略研究199.基于“医院游戏”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200.多元多维见证儿童生长的力量----以绘本故事情节为载体的中班幼儿戏剧表演活动的实践研究201.观察·探索·验证:小班STEAM项目课程的实践研究202.基于作业改革下一年级数学整理作业的实践研究203.人教版小学数学辅佐教材学习的数学文化阅读材料的开发与研究204.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中的实践研究205.“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素养作业对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研究206.项目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践207.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单元桌游式作业设计和实施208.基于“安吉游戏”内涵提升幼儿角色游戏水平的实践研究209.小学啦啦操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美育功能的实践研究210.以绘本为载体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211.即时小练笔:提升四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212.基于地方资源的美术布艺拓展性作业设计与评价实践研究213.“3+x”小学美术学业质量评价模式探索研究——“荣耀星等”档案袋214.以劳育德:小学种植园劳动教育项目化的实践与研究215.基于小学科学模拟实验教具改进促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216.依托学历案提高小学中段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217.创意手编:基于稻草的大班幼儿编织活动研究218.小班幼儿问好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219.沉浸式识字:“字词墙”在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20.“双减”背景下的“书包革命”实践研究221.绘本嘉年华促大班幼儿阅读理解力提升的研究222.优化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实践与研究223.基于双减下的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224.核心素养下小学中段情境化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225.幼儿园小班自然角环境创设研究226.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227.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高段班级活动的实践开发与研究228.借助“口风琴进课堂”,提高农村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实践与研究229.双减背景下低段语文有声作业实践研究230.新教师提升自我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教研主题30篇幼儿园教研,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参与教研活动,通过研究探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正因如此,教研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
下面,将会为大家介绍30个适合作为幼儿园教研主题的选题,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
1.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2. 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 幼儿园如何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4. 幼儿园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5.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6. 幼儿园如何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7. 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8.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与评价。
9.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10. 提高幼儿园中文写作教育的有效性。
11.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12.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13. 拓展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新途径与方法。
14. 健康饮食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与探索。
15.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情感教育?16. 幼儿园中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17. 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能力,促进幼儿园教育可持续发展。
18. 幼儿园语音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19. 幼儿园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教育?20. 素质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与评价。
21. 幼儿教育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22. 幼儿园如何培养快乐学习的氛围?23. 幼儿园中英语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24. 提高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有效性。
25. 幼儿园如何进行科学实践活动?26. 幼儿园中舞蹈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27. 构建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评价体系。
28. 幼儿园如何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29. 幼儿园中游泳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30. 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探究性与实践性。
以上是30个适合作为幼儿园教研主题的选题。
无论从教育教学的不同层面,还是从幼儿园中不同科目的教学内容来看,这些主题涵盖了幼儿园教研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研究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幼儿的成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