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434.03 KB
- 文档页数:15
《现代汉语》课程教课纲领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 Modern Chinese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周学时 / 学分: 3,34.讲课对象:对外汉语专业5.使用教材:由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第一版社 2002 年 7 月二、课程简介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正外汉语本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课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照,贯彻理论联系实质的原则,系统地讲解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增强基本技术的训练,培育和提升学生理解、剖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未来从事对外汉语教课工作、语言文字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包含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共六部分。
绪论部分:简要地叙述现代汉语概略,新期间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语音部分: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运用语音学的原理,系统地叙述相关一般话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对一般话语音系统有完好的认识,拥有实行《汉语拼音方案》和使用、推行一般话的能力。
文字部分:叙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能关,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国家对于文字的目标政策,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汉字。
词汇部分:叙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剖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必定的词汇学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说词义,丰富自己的语汇,提升用词的能力。
语法部分:叙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和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种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种类,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使学生拥有辨别词性、剖析句子和鉴别句子正误的能力,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汉语。
修辞部分:叙述词语和句式的采用,常用的修辞方式,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适合地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汉语表达能力,改良文风,逐渐达到正确、鲜亮、精华、生动的要求。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绪论【教学目的】理解“现代汉语”的科学含义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了解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及其地域变体和社会变体,认识现代汉语的国际地位。
了解“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明确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
【重点难点】“现代汉语”的科学含义;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规范化。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现代汉语的性质二、现代汉语的变体三、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一、现代汉语学科的性质二、现代汉语课程的定位三、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思考题】1、谈谈你对“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体会。
2、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是什么?3、根据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运用比较法(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汉语和外国语、普通话和方言)对语言现象做初步的比较。
第一章语音【教学目的】理解语音学基本概念,了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掌握语音分析和方音辨析的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普通话朗读、交际的能力。
【重点难点】普通话语音系统(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普通话语流音变;普通话音位系统。
第一节语音概述一、语音的定义和性质二、语音单位三、记音符号第二节声母一、声母的发音二、声母辨正第三节韵母一、韵母的发音二、押韵和韵辙三、韵母辨正第四节声调一、调值和调类二、普通话的声调三、古今声调比较四、声调辨正第五节音节一、音节的结构二、拼音三、音节的拼写规则第六节语流音变一、变调二、轻声三、儿化四、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七节音位一、音位简说二、普通话音位第八节朗读和语调一、朗读二、语调第九节语音规范化一、确立正音标准二、推广标准音【思考题】1、国际音标的优点是什么?2、谈谈辅音跟声母的区别、元音跟韵母的区别。
3、你家乡话的声母、韵母同普通话有哪些差异?请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并举出例字。
4、谈谈古代汉语的入声字跟现代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
5、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哪些特点?6、应该怎样归纳音位?试举例加以说明。
7、有人认为“轻声”“儿化”现象是北京话里特有的,学习普通话不一定要学习这些音变,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8、现代汉语的节律系统里所有起作用的语音形式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9、如何正确认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否一切都应该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阅读书目】1、罗常培、王均编著,《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Modern Chinese课程编号:0111001课程学时:96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建议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开课单位:皖江学院中文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干地位和核心地位.课程任务: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及学习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
以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五部分内容.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为将来从事企事业单位文秘类工作、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或进一步从事语言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现代汉语的定义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雅言、通语、白话、官话、国语、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五、汉语的地位:国内地位,国际地位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二、现代汉语规范化三、推广普通话课程的重点、难点: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的特点,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方言概况;了解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掌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思考题:1.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是什么?2.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有何地位和影响?3.谈谈你对“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体会.4.为什么要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5.有人说,不学“现代汉语”,文章照样写得通.谈谈你的认识。
6.试述与英语比较,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特点?第二章文字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汉字概述一、文字的性质:文字与语言,文明的标志二、汉字的产生:众说纷纭三、汉字的性质特点:表意体系的文字,超方言功能四、汉字的作用:国内、国际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的前身: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二、现行汉字的形体:楷书和行书、印刷体和手写体1.楷书和行书2.印刷体和手写体第三节汉字的结构一、结构单位1.笔画:“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折、钩“札”字五法——横、竖、撇、点、折2.部件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合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其组合方式有多种。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31056课程名称:现代汉语总学时数:64学时实验学时:0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传授现代汉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为学习本专业语言学方面的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共六个部分。
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准确阐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其他相关课程整合。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主要为汉语语音与汉语语法。
教学难点主要为汉语语法。
5、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学生自修、课后练习。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现代汉语》(上、下)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三版。
主要参考书:(1)《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2)《现代汉语》杨文全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现代汉语》黄伯荣、李炜主编,2012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5)《现代语音基础知识》曹剑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6)《中国汉字文化大观》何九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7)《汉语词汇论稿》韩陈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8)《汉语教学语法研究》高更生、王红旗等著,语文出版社,1996年。
(9)《现代汉语修辞学》宋振华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大学修辞》倪宝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7、其他本课程为考试科目,总学时64,周学时4,总学分4,无实验学时。
教学时间为一学期;实行“N+2”过程考核。
二、正文部分第—章绪论一、教学要求了解语言的特点和性质掌握现代汉语的完整定义,现代汉语的属性及特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的性质知识要点:语言的性质。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现代汉语/Modern Chinese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周学时/学分:3,34.授课对象:对外汉语专业5.使用教材:由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二、课程简介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语言文字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共六部分。
绪论部分:简要地讲述现代汉语概况,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语音部分: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运用语音学的原理,系统地讲述有关普通话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系统有完整的了解,具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使用、推广普通话的能力。
文字部分: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能关,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国家关于文字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汉字。
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学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用词的能力。
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类型,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使学生具有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别句子正误的能力,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汉语。
修辞部分:讲述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改进文风,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精炼、生动的要求。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3学分执笔人:编写日期: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现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讲授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是旅游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它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借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水平。
理解包括听和读,要求辨别同和异;表达包括说和写,要求区分正和误。
总之,重在使学生提高对汉语的认识,明确现代汉语的规范,掌握汉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为学习高年级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共54学时)绪论(2学时)1、现代汉语;2、现代汉语规范化。
第一章普通话语音(8学时)1、概说;2、声母;3、韵母;4、声调;5、音节;6、音变;7、音节;8、语音规范化。
第二章、现行汉字(10学时)1、概说;2、汉字的结构;3、汉字的形体极其演变;4、汉字的形、音、义;5汉字简化和规范化;6、汉字书写指导。
第三章、现代汉语词汇(12学时)1、概说;2、词的构造;3、词义;4、词汇的组成。
第四章现代汉语语法(14学时)1、概说;2、词类;3、短语;4、单句;5、复句;6、句群;7、句末助词和句末标点。
第五章现代汉语修辞(6)1、概说;2、词语的选择;3、句式的选择;4、修辞方式5、语体。
期末复习(2学时)三、课时教学的基本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加强对学生普通话训练;3、练习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现代汉语》课程在第1或第2学期开设,是旅游专业的基础课,学习本课程是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五、建议教材和参考教材建议使用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黄伯荣主编《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林祥媚主编《现代汉语》,语文出版社;张文斌主编《现代汉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英语、英语教育等专业使用)I 前言现代汉语是我校英语专业、英教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能力。
本课程以语言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根据高校教育注重培养人才的特点和需要,突出实用性,重点讲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着重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英语、英语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4学时。
四教材:《现代汉语通论精编》,上海教育出版社,邵敬敏,1版,2012年。
II 正文导论现代汉语概述一教学目的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二教学要求(一)了解现代汉语的性质(二)了解现代汉语的历史传统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三教学内容(一)现代汉语的基本上属性(二)普通话的定义及其检测标准(三)书面语和口语形成的历史进程(四)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地位(五)现代汉语的三大变体: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和功能变体第一章语音一教学目的让学生对传统的语音学和音位学有一定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听辨和构音能力;语言特征的分析和描写能力;各类语音单位结构的分析能力;语言的比较分析能力。
语言能力跟其他一些技能,它在获得过程中存在很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个特征。
现代汉语学时数:124 学分:8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课程通过系统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从而正确使用汉语。
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各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全面掌握这些知识,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好其它课程如语言学概论、写作等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语音方面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构成,具有分析现代汉语语音的能力,能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说标准普通话;在文字方面要求学生能理解汉字的特点、发展概况及其在现阶段的应用情况;在词汇方面要求学生能理解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及语义系统,掌握用词和分析词义的正确方法;在语法方面要求学生能掌握各类词的语法功能、短语的结构类型,能熟练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复杂短语,具有分析语法现象及纠正语法错误的能力;在修辞方面要求学生能理解现代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能分析现代汉语中的修辞现象,能纠正修辞上的病例,提高运用语言和鉴赏语言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
绪论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现代汉语在国内外的地位、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理解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掌握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2。
语音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练习,使学生了解语音的性质;理解并掌握音素、音位、音节、声母、韵母、调值、调类、音变、音位等基本概念;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能够辨别各种元音、辅音,初步具备语音分析的能力,能够将语音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能够讲比较流利的普通话。
3.文字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文字、笔顺、笔画、基本概念,弄清汉字的特色和历史演变的趋势;正确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的意义;掌握现行汉字的结构系统和形体特点。
4.词汇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词汇的体系及特点,认识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多彩的由来,并且懂得怎样掌握词汇规范化的原则来促进其发展;理解怎样正确运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将这种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对汉语具体词汇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之中。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本章教学目的、要求】一、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含义二、了解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三、了解汉语方言概况四、正确认识现代汉语的现状和地位【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一、现代汉语的基本含义二、现代汉语的特点【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现代汉语(1-3共2课时)1.1 定义(广义.狭义)1.2 形成过程2.汉语方言概况3.现代汉语的地位【本章节阅读书目】《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北京方言词典》,陈刚编,商务印书馆,1985年9月版《大话方言》,易中天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版《西北风东南雨》,易中天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9月版【本章节作业、练习、思考题】1. P9 第一、二、六题2. P12第四、五题第二章语音【本章教学目的、要求】一、掌握有关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二、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结构规律三、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四、能说基本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一、语音的基本单位二、声母.韵母的类别三、音节的拼写规则四、音变现象【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语音的基本性质(1课时) 1.1 物理属性1.1.1音高1.1.2音强1.1.3音长1.1.4音色1.2 生理属性1.3 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2.语音单位(2-3共3课时)2.1 音节2.2 音素:元音和辅音2.3 声母、韵母和声调3.记音符号3.1直音和读若、反切、注音字母 3.2国际音标3.3汉语拼音方案4.声母(4-6共6课时)4.1 声母的发音4.1.1 声母的发音部位4.1.2 声母的发音方法4.2 声母辨正5.韵母5.1 根据结构分类5.1.1单元音韵母:元音舌位图5.1.2复元音韵母:发音过程和发音特点 5.1.3带鼻音韵母5.2根据韵头(介音)分类:四呼5.3押韵和韵辙5.4韵母辨正6.声调6.1调值和调类五度标制法6.2古今调类比较7.音节(3课时)7.1 音节的结构及特点7.2 声韵拼合的规律7.3 音节的拼写规则二、隔音符号的使用三、省写四、标调法五、连写和大写8.音变(3课时)8.1 变调8.1.1上声的变调8.1.2去声的变调8.1.3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 8.2 轻声8.2.1轻声的性质8.2.2轻声的变调规律8.3 儿化8.3.1儿化的基本8.4 语气词“啊”的变读9.音位(2课时)9.1 确定音位的标准9.2 音位变体9.3 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10.朗读和语调(2课时)10.1基本要求10.2基本技巧10.2.1停延10.2.2重音10.2.3语调【本章节阅读书目】《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 《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段晓平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北京儿化词研究》,彭宗平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普通话语音与发音》,林鸿编著,浙大出版社2005年9月版【本章节作业、练习、思考题】1. P29第六题2. P42第三题3.P62第六、七题4. P81第三、四题第三章文字【本章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汉字产生.演变的过程二、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类型三、正确运用汉字【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一、汉字的结构二、规范用字【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汉字的产生(1-2共3课时)1.1 文字的产生1.1.1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1.2 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1.1.3 图画演变为文字的基本条件 1.2 汉字的产生1.2.1 仓颉造字说1.2.2 汉字的性质1.2.3 汉字的特点2.汉字形体的演变2.1 演变的原因一、主观上:简化、美化、统一化二、写工具和承载材料的变化2.2 演变的过程:古文字时代——象形兼表意,今文字时代——表意兼表音 2.2.1 甲骨文2.2.2 金文2.2.3 篆书一、大篆:广义、狭义二、小篆:历史上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2.2.4 隶书一、秦隶(古隶)、汉隶(今隶)二、主要特点:隶变2.2.5 楷书2.2.6 草书.行书2.3 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3.汉字的结构(3课时)3.1 古汉字的结构:“六书”理论3.1.1 象形3.1.2 指事3.1.3 会意3.1.4 形声一、构成二、形旁和声旁的作用与局限3.1.5 转注3.1.6 假借3.2 现行汉字的结构3.2.1 构造单位3.2.2 笔顺4.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4-5共2课时) 4.1 汉字的改革4.2 汉字的整理4.2.1 简化笔画4.2.2 精简字数4.3 汉字的标准化4.3.1 定量:常用字数量4.3.2 定形4.3.3 定音:异读词审定4.3.4 定序:检字法5.正确使用汉字【本章节阅读书目】《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汉字学纲要》,班吉庆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汉字的故事》,吴东平著,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版《典型错别字辨析手册》,刘配书著,新华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语文出版社1997年8月版【本章节作业、练习、思考题】1. P137第三、五题2. P155第四、九、十、十一题3.P166第一、七题4. P211第九、十一题第四章词汇【本章教学目的、要求】一、掌握有关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知识;、二、能够辨析常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在写作中熟练运用;三、能够熟练地检查一般的字典.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