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4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为他们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时安排周四课程,一学年。
三、教学与考核方法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普通话比赛,社会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调查,语言使用问题讨论等。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或采用开卷考试、口试等形式。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以本学院人员参加编写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为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各章参考书目见下)1.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2.钱乃荣主编《现代汉语》3.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五、分章大纲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情况与基本特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与形成,现代汉语方言概况,现阶段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明确语言规范化的意义;提高对祖国语言的自豪感,提高进行语言规范的理论水平和行动的自觉性.二、课时安排10课时。
三、各节讲授重点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语言的概念、性质与构成(1)什么是语言(2)语言的交际工具性质(3)语言的构成要素(4)口语和书面语2.现代汉语的含义(1)广义:相对于古代汉语而言(2)狭义:仅指共同语3.共同语和方言(1)什么是共同语(2)什么是方言(3)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4.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1)历史上的方言(2)历史上的共同语(3)北方方言的影响与白话文的流传(4)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5)共同语的最终形成5.普通话的定义与标准(1)什么是普通话(2)普通话的语音标准(3)普通话的词汇基础(4)普通话的语法标准6.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1)方言形成的一般因素(2)现代汉语各方言区的分布(3)现代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7.现代汉语的特点(1)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2)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3)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8.汉语的历史地位(1)汉语的悠久历史(2)汉语在历史上对其他语言的影响9.现代汉语的使用(1)现代汉语在国内的使用(2)现代汉语在国外的作用A.国外华人的使用B.联合国工作语言C.作为外语在国外的使用第二节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1.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1)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内容(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意义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和内容(1)规范化的意义(2)规范化的内容3.推广普通话(1)推广普通话的意义(2)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第三节现代汉语的性质、内容和任务1.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2.学习现代汉语注意的问题四、本章参考书目1.李荣《中国的语言和方言》(《方言》1989年第3期)2.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3.语文出版社编《语言文字规范手册》第二章语音一、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语音的基本性质与基本概念,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发音原理,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和音位系统,以及语流音变;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发音水平和理论水平;具有初步的审音、记音能力;提高语音规范化的意识.二、课时安排24课时。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07017学时:45学分:2-5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课开课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三年级课程英文译名:Modern Chinese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地讲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语言技能。
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包括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绪论1.现代汉语的定义。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3.现代汉语的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4.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
5.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
现代汉语规范化。
教学重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现代汉语的特点。
教学难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汉语及其课程的基本性质和任务。
(二)语音(本章教学内容大部分在“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里完成)1.语音基本概念(1)语音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2)语音的基本概念:音节和音素、音位、辅音和元音,声母、韵母、声调,辅音与声母的关系,元音与韵母的关系。
(3)标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
2.声母(1)发音部位及其分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2)发音方法及其分类:塞音,擦音、鼻音、边音;清音,浊音;送气音,不送气音。
(3)声母辨正。
3.韵母(1)韵母: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鼻韵尾韵母。
(2)四呼。
(3)押韵和韵辙。
(4)韵母辨正。
4.声调(1)调值和调类。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Modern Chinese课程编号:0111001课程学时:96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建议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开课单位:皖江学院中文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干地位和核心地位.课程任务: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及学习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
以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五部分内容.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为将来从事企事业单位文秘类工作、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或进一步从事语言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现代汉语的定义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雅言、通语、白话、官话、国语、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五、汉语的地位:国内地位,国际地位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二、现代汉语规范化三、推广普通话课程的重点、难点: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的特点,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方言概况;了解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掌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思考题:1.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是什么?2.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有何地位和影响?3.谈谈你对“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体会.4.为什么要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5.有人说,不学“现代汉语”,文章照样写得通.谈谈你的认识。
6.试述与英语比较,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特点?第二章文字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汉字概述一、文字的性质:文字与语言,文明的标志二、汉字的产生:众说纷纭三、汉字的性质特点:表意体系的文字,超方言功能四、汉字的作用:国内、国际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的前身: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二、现行汉字的形体:楷书和行书、印刷体和手写体1.楷书和行书2.印刷体和手写体第三节汉字的结构一、结构单位1.笔画:“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折、钩“札”字五法——横、竖、撇、点、折2.部件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合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其组合方式有多种。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现代汉语/Modern Chinese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周学时/学分:3,34.授课对象:对外汉语专业5.使用教材:由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二、课程简介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语言文字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共六部分。
绪论部分:简要地讲述现代汉语概况,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语音部分: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运用语音学的原理,系统地讲述有关普通话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系统有完整的了解,具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使用、推广普通话的能力。
文字部分: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能关,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国家关于文字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汉字。
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学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用词的能力。
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类型,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使学生具有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别句子正误的能力,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汉语。
修辞部分:讲述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改进文风,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精炼、生动的要求。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二、本课程定义: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它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的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修辞六个部分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普通语言理论的基础知识,组织必要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理论,并能熟练的从事相关的语言教学工作或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简介:本课程的教学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六个部分,教授包括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普通语言理论的基础知识。
相关的普通语言理论的基础知识,是分析、讲解和理解、学习现代汉语理论知识的指导理论,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本体。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可适当的吸收近年来从现代汉语实际基础上归纳抽象出来的一些新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对外汉语领域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可适当删去那些脱离汉语实际从理论上推演出来的空洞的理论。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应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注重启发教学式,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多加以训练,以便理解掌握知识。
要重视直观教学,尽量采用一些能提高教学效果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六、学时分配:本课程各部分学时分配比例大约为:绪论、语音20%,文字10%,词汇20%,语法35%,修辞15%。
讲授和课内练习的时间比例为3:1。
总学时112节。
七、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二)各章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现代汉语概念及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
现代汉语学时数:124 学分:8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课程通过系统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从而正确使用汉语。
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各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全面掌握这些知识,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好其它课程如语言学概论、写作等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语音方面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构成,具有分析现代汉语语音的能力,能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说标准普通话;在文字方面要求学生能理解汉字的特点、发展概况及其在现阶段的应用情况;在词汇方面要求学生能理解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及语义系统,掌握用词和分析词义的正确方法;在语法方面要求学生能掌握各类词的语法功能、短语的结构类型,能熟练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复杂短语,具有分析语法现象及纠正语法错误的能力;在修辞方面要求学生能理解现代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能分析现代汉语中的修辞现象,能纠正修辞上的病例,提高运用语言和鉴赏语言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
绪论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现代汉语在国内外的地位、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理解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掌握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2。
语音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练习,使学生了解语音的性质;理解并掌握音素、音位、音节、声母、韵母、调值、调类、音变、音位等基本概念;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能够辨别各种元音、辅音,初步具备语音分析的能力,能够将语音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能够讲比较流利的普通话。
3.文字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文字、笔顺、笔画、基本概念,弄清汉字的特色和历史演变的趋势;正确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的意义;掌握现行汉字的结构系统和形体特点。
4.词汇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词汇的体系及特点,认识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多彩的由来,并且懂得怎样掌握词汇规范化的原则来促进其发展;理解怎样正确运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将这种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对汉语具体词汇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之中。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法、语用等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又分若干节,循序渐进。
每节后均附有思考与练习,习题内容包括巩固性的、综合性的、启发性的,它是教材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的使用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以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为主、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为辅,配合使用《现代汉语学习指导书》。
前者为编制音像教材、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后者对《现代汉语通论》的重点、难点作了阐述,并根据教学要求适当增补了一些内容。
另外还有与主教材相配套的《普通话教程》,指导学生进行语音发音、正音、辨音实践,消化教学内容。
(二)音像教材的使用本课程音像教材的使用主要是在语音部分,以播放录音为主要方式,辅以录音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音发音、正音、辨音技巧。
四、教学建议(一)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讲清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讲解知识时,多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分析实例时多联系学到的知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
(二)现代汉语讲的是语言的断代的知识,有些内容的讲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历史发展,如声调、文字结构、词义,补充讲授应适当。
(三)启发学生多观察语言现象,发现语言事实,自觉地掌握语言规律。
(四)重点在分析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不在术语上纠缠。
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应以教材说法为准,切忌将个人观点或其它教材观点强加于学生,以免影响教学。
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语言的社会本质及其作用,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了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方法有明确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