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结队
工具 结局
鱼叉
绑在桨上的刀 绑在桨上的刀 棍子
棍子、舵柄、 手柄
杀死鲭鲨,大 鱼被吃掉四十 磅
杀死铲鼻鲨, 大鱼被吃掉四 分之一
杀死铲鼻鲨, 刀子被折断
两条铲鼻鲨受 重伤,大鱼被 咬烂一半
老人被打败了 ,大鱼只剩残 骸
2.作者多次对鲨鱼进
行描写的目的何在?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2.优秀的小说不仅通过故事情节讲述精彩的故事,还通过象征表达一 定的道理。本文中大马林鱼、大海、鲨鱼分别象征了什么?
①大马林鱼象征了人的理想、人的最高境界。大马林鱼很美,但得而 复失,这喻示了理想的遥不可及,象征了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以及理 想在现实中的毁灭,同时象征了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受了种种艰 难险阻,最终理想却落空的失落感。
5.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 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老人与海》 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小说的情节安排 及其效果。(6分)
(1)小说的情节是老人与鲨鱼一次次搏斗的场景,这是小说“露出水面的 八分之一”。
(2)通过小说已有的结构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 比如圣地亚哥的生活环境,圣地亚哥周围人的谋生方式等。
作者简介
作家—海明威 (1899-1961)
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他生于 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 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 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 完了他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