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 就业政策与毕业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24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就业政策与法规解读大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职场,专业就业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与法规。
本文将对大学生专业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解读。
一、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政策与法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是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石之一。
为此,国家鼓励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确保毕业生能够做到“马上就业、稳定就业、好就业”。
在此方面,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如《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条例》等。
这些政策和法规规定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方式和要求,包括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提供就业咨询和信息服务等。
二、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与法规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国家积极推行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具体政策包括制定职业技能培训方案、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
例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并要求高校积极参与培训工作,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
三、就业歧视禁止政策与法规国家对于就业歧视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态度,并发布了相关的禁止就业歧视的政策与法规。
这些政策和法规主要保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受歧视待遇,确保他们能够依法享有平等的就业权益。
相关政策包括《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等,明确了雇主不得因民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等因素而歧视求职者的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四、创业就业扶持政策与法规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就业的政策与法规。
这些政策主要从资金支持、创业培训、税收减免等多方面提供帮助,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潜力。
相关政策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支持办法》等,提供了创业培训、创业资金和创业场所等方面的支持。
五、大学生就业市场监管政策与法规为了规范就业市场秩序,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国家加强了对就业市场的监管。
相关政策和法规包括《就业中介服务管理规定》等,明确了就业中介的资质和行为规范,并对违法行为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四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并明确了相应的就业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的相关内容。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大学生就业政策包括就业优惠政策、创业扶持政策、职业培训政策等。
1. 就业优惠政策为了吸引企业招聘大学生,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就业优惠政策。
首先是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用。
对于招聘大学生的企业,政府可以减免一部分社会保险费用,并降低用工成本。
此外,政府还会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并提供相应的贷款支持。
这些优惠政策鼓励了企业大量招聘大学生,缓解了就业压力。
2. 创业扶持政策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
首先是提供创业资金。
政府设立了创业基金,大学生创业者可以申请到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
其次是提供创业培训。
政府会组织创业培训班,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此外,政府还会给予创业者一定的税收优惠和市场准入便利,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
3. 职业培训政策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政府重视职业培训工作。
政府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班,为毕业生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
此外,政府还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培训资源。
通过职业培训,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得到了提高,提高了就业率。
二、大学生就业程序大学生就业程序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遵循的步骤和程序。
大学生就业程序包括职业规划、信息获取、求职材料准备、面试与录用等环节。
1.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的第一步。
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可以通过参加职业规划辅导和职业测评等方式,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2. 信息获取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及时获取就业信息。
可以通过关注招聘网站、参加招聘会、与企业代表交流等方式获取就业信息。
简述毕业⽣就业流程简述毕业⽣就业流程 毕业⽣做好就业准备,接受就业指导教育,下⾯是简述毕业⽣就业流程,为⼤家提供参考。
⼀、择业前准备 内容:了解就业政策、就业⼯作实施意见、程序;了解就业形势;⼼理准备、择业技巧,制作简历等。
渠道: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课、咨询、就业⽹站及有关媒体。
时间:进⼊毕业年级开始。
⼆、收集需求信息 渠道:学校就业指导中⼼就业⽹站、信息橱窗、资料室、各学院橱窗、校友、⽼师、社会各界、各种媒体。
时间:11⽉⾄转年5⽉。
三、双向选择 渠道:学校和学院组织,举办专场招聘会,学校举办⼤型招聘会;各地⼈才交流会;学校就业⽹站举办招聘活动;公务员招录;专升本等。
时间:11⽉⾄转年6⽉。
四、签订就业协议 内容:经双向选择,双⽅达成初步意向;签订就业协议书;学校依据协议编制就业⽅案。
时间:12⽉⾄转年6⽉。
五、毕业前准备 内容:毕业签定、填毕业⽣登记表、体检;毕业典礼。
时间:12⽉⾄转年6⽉。
六、派遣、报到 内容:领取报到证、户籍迁移证;寄发档案、到⼈事局报到。
时间:领取7⽉下旬,报到8⽉以后。
七、就业调整 范围: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就业单位的毕业⽣。
省内调整的由两地⼈事部门办理,跨省或到省部级单位⼯作调整则在省教育发展中⼼。
时间:毕业两年之内,以6⽉30⽇为限。
⼋、就业调查 内容:开展毕业⽣就业跟踪调查,⽤⼈单位反馈调查。
时间:领取7⽉下旬,报到8⽉以后。
【简述毕业⽣就业流程】相关⽂章:1.2.3.4.5.6.7.8.9.。
1、毕业生就业有哪些程序?答:⑴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免费发放就业协议书和湖南理工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书,毕业生每人一套(一式四份) 。
⑵各系审核签署意见后加盖各系院行政公章,最后到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审核签署意见盖章。
⑶毕业生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呈送推荐材料,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或笔试。
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
⑸协议书加盖用人单位和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章后,一份寄用人单位,两份交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一份留存自已保管。
⑹凭《就业协议书》办理就业《报到证》手续。
⑺凭就业《报到证》到学校档案室转迁毕业生档案。
⑻凭就业《报到证》到保卫处转迁户口。
⑼凭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办理报到手续。
2、毕业生择业期限有何规定?答:普通高校毕业生择业期限为2年。
如:2008届毕业生择业期限为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
超过规定的择业期,毕业生本人带毕业证书到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办理回生源市州自主择业手续(或人事代理手续)3、毕业生如何获取就业信息?答:⑴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及熟人处获取。
⑵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提供的信息。
⑶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参加“双向选择会”获取信息。
⑷通过参观、毕业实习了解情况。
⑸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汇集资料。
⑹通过打电话或写求职信咨询。
⑺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因特网获取信息。
4、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需注意哪些问题?答:⑴要注意弄清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合法的资格。
⑵要按规定的程序签订就业协议:按照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学校应是最后签章,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毕业生为图方便,要求学校先盖章,再交用人单位签章。
⑶双方协商条款的内容必须在备注栏中注明:一是关于工资福利待遇,住房条件,服务期限等等。
二是明确违约处理办法。
三是考研出国问题。
5、择业期内档案、户口由谁保管?答:⑴对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的档案,毕业生凭本人毕业证书、就业《报到证》到东院招聘大厅领取档案,用人单位要求邮寄的,请作说明和登记,学校代为邮寄。
就业相关手续办理教案一、毕业生毕业程序介绍1、认真填写就业协议书。
2、了解就业政策;3、收集就业信息;4、就业程序(1)收集信息(2)自我分析(3)确立目标(4)准备自荐材料(5)参加招聘会(投寄材料)(6)参加笔试(7)参加面试(8)签订协议(9)报到二、规范填写就业推荐表填写意义填写要求与求职信的区别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签约的一般程序为:毕业生领取协议书后,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工作待遇、劳保福利、违约责任等事宜后,双方盖章/签字确认,协议书即具有法律效力。
再由毕业生持该协议书到学校毕办盖章。
办理完毕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学院各留一份,手续即算办理完毕,毕业生即可去单位就业。
三、签定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小常识(1)签订主体不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企业双方签订的,而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签订的。
具体来说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在校时,由学校参与见证的,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的,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方案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见证方,劳动合同是上岗毕业生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2)签订者身份存在区别:签订协议书的一般是应届毕业生,而签订劳动合的可以是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社会劳动者(3)效用和内容的区别:协议书是毕业派遣、签发报到证的重要依据,而劳动合同不具备此效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划进行派遣。
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四、派遣管理的主要内容报到证的作用:①到单位报到,并开始计算工龄。
②办理户口的迁移和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和依据。
③转正和干部身份的证明。
④变更单位或办理改派时的需要。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程序大学生即将面临大学毕业,迈入社会,开始寻找自己的职业道路。
然而,就业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程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和实施就业计划。
一、职业规划大学生在毕业前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规划,这是就业成功的基础。
职业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和特长,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职业目标。
2. 资源调研: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掌握就业市场的动态,确定自身就业能力的差距和提升方向。
3. 职业规划方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职业规划方案,包括学习计划、实习实践计划、个人能力提升计划等。
二、求职准备在职业规划基础上,大学生需要做好求职准备,为找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 简历制作:撰写个人简历,简明扼要地展示个人学历、技能、实习经历和项目经验等与职位要求相关的信息。
2. 职业素养提升: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加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培养。
3. 求职技巧:学习求职技巧,包括面试技巧、自我介绍技巧、沟通技巧等,提升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三、就业信息获取大学生要广泛获取各类就业信息,积极主动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1. 就业指导中心:咨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职业指导机构,获取就业政策、需求信息和招聘会信息等。
2. 招聘网站和APP:关注常用的招聘网站和就业类APP,定期查看招聘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和职位要求。
3. 人际关系网络:与老师、同学、亲友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通过人脉渠道获取内部招聘信息和推荐机会。
四、面试及录用成功获得面试机会后,大学生需要做好面试准备,提升自己的面试技巧。
1. 面试知识储备:对目标公司及行业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准备面试常见问题的答案,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2. 模拟面试:请好友或老师扮演面试官,进行模拟面试,熟悉面试流程和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