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动物(无脊椎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18
用二歧分类法分类动物
二岔分类法是一种传统的分类法,它将动物分成两类,具有相同的特征。
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二岔分类法分类的动物: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指具有脊柱的动物,如鱼、青蛙、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柱的动物,如昆虫、贝类、蜗牛和水母等。
2.冷血动物和热血动物:冷血动物是指体温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热血动物是指能够保持恒定体温的动物,如哺乳动物和鸟类等。
3.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指通过乳汁哺育幼崽的哺乳动物,如人类、老虎、大象等。
非哺乳动物是指没有哺乳行为的动物,如鱼类、昆虫和爬行动物等。
4.飞行动物和非飞行动物:飞行动物是指能够飞行的动物,如鸟类、蝙蝠等。
非飞行动物是指不能飞行的动物,如大象、狮子等。
5.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水生动物是指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如鱼类、海豚等。
陆生动物是指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如猴子、老虎等。
备考中考2022科学一轮复习考点帮第32讲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命题趋势1.显微镜和细胞主要命题点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作都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内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2.细胞主要命题点有: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细胞的基本结构的作用,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每年都会有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创设一定的问题背景或材料分析的情景,考查操作过程的描述,多以选择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3.生命体的结构层次命题点有: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常结合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动植物组织、动植物器官、动物系统、动植物个体等,有识图分析题、选择题、填空题等。
4.常见的动物命题点有:①检索法进行动物的分类;②常见的脊椎动物的特点;③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及其特点等,主要在选择题中出现。
5.常见的植物命题点有:①检索法进行植物的分类;②常见的种子植物的特点;③常见的孢子植物及其特点等,主要在选择题中出现。
6.常见的微生物题点有:①常见的原生动物结构特点借生活习性;②常见的细菌结构特点借生活习性;③常见的真菌及其特点等,主要在选择题中出现。
知识重构知识点一、细胞1.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软木栓的死细胞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
(2)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郎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3)德国诗人歌德提出了“原型”说,另一位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原液”说。
(4)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5)19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6)细胞学说的得出历时200多年,是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晶。
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无脊椎动物分类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哪些
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
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
包括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等。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及分类
1.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2.棘皮动物:海星、海胆、海参
3.软体动物:河蚌、蜗牛、鱿鱼
4.扁形动物:猪肉绦虫、吸血虫
5.环节动物:蚯蚓、蚂蚱、沙蝎
6.腔肠动物:珊瑚、水母、海葵
7.节肢动物:蚂蚁、蜻蜓、蝎子
8.线形动物:蛔虫、线虫、蛲虫
什么是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是指不具有脊椎骨的比较低等的动物类群。
不论种类还是数量都非常庞大。
从生活环境上看,海洋、江河、湖泊、池沼,以及陆地上都有它们的踪迹;从生活方式上看,有自由生活、寄生生活和共生生活的种类;从繁殖后代的方式上看,有的种类可进行无性繁殖有的种类可进行有性繁殖,有的种类既可进行无性繁殖还可进行有性繁殖,个别种类还可以进行幼体生殖、孤雌生殖等。
第一讲: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第三节——生物的多样性一、常见的动物1、动物分类(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约有125万种。
(2)分类是一种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对事物进行分类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3)对物体进行分类操作的一般步骤:①明确分类的对象;②确定分类的依据;③得出分类的结果。
(4)分类的依据一般是分类对象间的区别;而事物间的区别往往较多,所以依据不同,同一分类对象的分类结果也会不同。
(5)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如:①根据是水生还是陆生: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②根据体温是否恒定: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③根据是胎生还是卵生: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④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脊椎动物(约4.7万种)和无脊椎动物(约120万种)。
⑤根据体表有没有羽毛: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
(6)科学的生物分类方法①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
②林耐的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物种)。
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分类的最小单位。
③生物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但相同点越少,其亲缘关系越远;生物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但相同点越多,其亲缘关系越近。
即分类的等级越高,同类生物的差别越大;分类等级越低,同类生物的共同点越多。
④每一种生物在分类系统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分类地位及其从属关系。
2、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1)生物学上常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2)二歧分类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
接着很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3)平行式检索表(双向式检索表):每一项两个相对性状的叙述内容都写在相邻的两行中,两两平行;数字号码均写在左侧第一格,将图式转化为文字形式的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