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原则(含多图)(内容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8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开放性骨折因创口有发生感染的危险,必须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防止感染,力争创口迅速愈合,从而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
侵入创内的细菌,最初仅停留在创口表面,此时创口仅受污染。
在细菌繁殖和侵入组织之前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潜伏期的长短与创口的性质、部位、污染程度;细菌的种类、数量、毒性;病人局部和全身抵抗力的强弱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潜伏期内施行清创术,多可一期愈合。
如按时间划分,在6~8小时以内的新鲜创口,经过彻底清创,骨折端可加内固定物;8~12小时以内,如果创口污染不严重,经过彻底清创后仍可考虑加内固定物,并缝合创口;12~24小时之间的创口,在抗生素保护下,仍可施行清创术,一般不应植入内固定物,创口是否缝合需视情况而定。
若已有严重炎症,则不应做清创术。
超过24小时的创口,感染难以避免,清创可摧毁已形成的感染屏障,使感染扩散,有害无益。
少数情况下,气温低,污染轻微,虽已超过24小时,亦可考虑做清创术,甚至可以考虑缝合。
开放性骨折是否应用内固定,一直存在不同意见。
传统方法均以外固定为主,理由是内固定可以增加组织损伤,加重感染。
近20年来开放性骨折使用内固定的报道日渐增多,认为内固定不但可以使骨折得到良好的对位,而且固定后可以消灭骨折端的异常活动,恢复正常解剖关系,消灭死腔,反而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引起合并症者只占少数。
但对每例骨折的治疗究竟以哪种固定方法最好,则应针对不同伤情慎重考虑。
单纯外固定可以达到治疗要求者,外固定仍应作为首选方法,对只有内固定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病例,则应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正确使用内固定。
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等合并症的发生与组织损伤和污染程度有直接关系。
因此,应用内固定的先决条件是清创彻底,只有预计创口基本能够一期愈合时才能考虑应用。
内固定的适应证应有以下几点:1、血管神经损伤,行手术吻合者,内固定可以防止骨折端异常活动,为血管神经愈合创造条件;2、骨折端极度不稳,单纯外固定达不到治疗要求者,可行内固定;3、多发性骨折,如多部位外固定,患者难以耐受,可对几个部位有选择的应用手术内固定;4、同一肢体多发骨折,例如同一侧肱骨及尺桡骨骨折或同一侧股骨和胫腓骨骨折,单纯外固定常难达到治疗要求,应选择一个部位,进行手术内固定。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
开放性骨折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以下是开放性骨折急救处理的详细内容:
一、即将住手出血
1.1 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直接压迫伤口,阻挠血液流出。
1.2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加压止血。
1.3 尽量保持伤肢处于抬高位置,减少出血量。
二、保护受伤部位
2.1 尽量不要挪移受伤的肢体,以免加重损伤。
2.2 可以用软垫或者棉布轻轻包裹受伤部位,固定好受伤的肢体。
2.3 避免直接接触受伤部位,以免感染。
三、清洁伤口
3.1 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杂物和污垢。
3.2 不要使用酒精或者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
3.3 尽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四、就医就诊
4.1 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急救。
4.2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保持伤者肃静,避免剧烈运动。
4.3 在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五、预防感染
5.1 医生会给伤者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
5.2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5.3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
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外伤,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和专业治疗。
遵循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者的康复。
希翼大家都能了解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做好相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开放性骨折的急诊处理7步骤及早期治疗要点开放性骨折的定义:骨折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肢体开放性骨折通常是高能量损伤,因此骨与软组织均可受到严重创伤,需要进行伤情评估,严重者进行损伤控制;开放性骨折的最大风险是组织损伤严重、创口污染,易导致骨与软组织坏死、感染,严重者可致肢体功能障碍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患者的病情、受伤机制及骨折类型。
骨折断端周围的软组织条件在制定治疗方案中至关重要,往往影响最初的治疗。
每种类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可能完全不同,如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后延迟闭合伤口,或者清创、灌注冲洗、内固定,一期关闭伤口,这些都需要医生对伤情作出准确判断。
分型系统临床上任何一种骨折分型系统旨在将骨折与治疗方法联系起来。
外科医生在治疗开放性骨折过程中应熟悉2种分型系统:Gustilo-Anderson分型和损伤肢体严重程度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
一、Gustilo-Anderson分型Gustilo-Anderson分型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开放性骨折的分型方式,普遍应用于开放性骨折的初期评估。
该分型系统根据创面大小、软组织损伤程度、污染程度及骨折类型主要分为3型。
开放性骨折治疗的Gustilo原则:•所有开放性骨折都是急诊手术的适应证•对患者的其他致命性创伤进行评估•合理足量应用抗生素•进行清创和灌注冲洗•固定骨折•考虑创伤修复•早期进行松质骨植骨•早期康复治疗二、MESS评分根据骨和软组织损伤程度、肢体缺血情况、血压和休克持续时间及年龄4个方面提出MESS评分系统。
•该评分指出分数<7分者能够保肢,分数≥7分者则需截肢。
•在GustiloⅢB、ⅢC型严重下肢损伤中,可应用MESS评分系统指导截肢或保肢治疗。
•该评分系统简便可靠,是判断严重下肢损伤截肢或保肢治疗应用较为广泛的评分标准。
•缺点是并未给予血管损伤明确的界定,这也使得MESS评分判断截肢或保肢的敏感度明显下降。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其中骨骼断裂的部位与外部环境相通,导致骨骼露出体外。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紧急的急救处理,以减轻疼痛、控制出血、防止感染并提供适当的固定支持。
以下是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安全措施1. 首先,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有任何危险因素,例如火灾、交通事故等,请将患者移至安全区域,并确保自己的安全。
2. 如果可能,请戴上手套和口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止血处理1.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直接压迫伤口,以控制出血。
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如果伤口出血较多,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临时止血。
将止血带绕过伤肢并结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 如果伤口上有异物,不要试图拔出,以免加重伤害。
将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在伤口上,稳定异物的位置。
三、感染预防1.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使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持伤口的清洁。
3. 避免使用任何不洁净的物品接触伤口,例如手指、棉签等。
四、固定支持1. 在急救处理过程中,不要试图移动骨折部位,以免进一步伤害。
2. 使用适当的固定物(例如板条、绷带等)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移位。
3. 尽量保持骨折部位的自然姿势,并避免过度牵拉。
五、疼痛缓解1. 如果患者感到剧烈的疼痛,可以给予镇痛药物。
但请注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药物过敏史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2. 如果可能,可以使用冷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将冰块或冷水瓶包裹在毛巾中,然后轻轻敷在骨折部位。
六、就医安排1. 开放性骨折是一种紧急情况,患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2. 在等待救护车或前往医院的路上,继续对伤口进行保护,并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意识状态。
3. 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患者进一步移动伤肢,以免加重伤害。
以上是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请注意,这只是一种参考,实际急救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进行。
开放性骨折早期处理早期治疗的正确与否对后期的康复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这类损伤若早期处理不当,会给日后的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甚而会造成肢体严重残废。
因此必须重视和掌握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方法,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1、止血如有伤口出血,应迅速判明出血性质,选择有效的暂时止血方法。
较常用的为加压包扎。
一般开放伤口可用无菌棉垫或干洁的布单局部加压包扎,即可止血,又可防止伤口再被污染。
如有大血管活动性出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
但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正确使用,不然将给伤员带来危害。
上止血带时一定要记录时间,一般不可持续至1h以上,过1h者应每0.5~1h松解1-2min,同时在伤口加压止血,以免肢体坏死。
止血带松紧要适中,不然静脉血被止住了,而动脉血却未止住,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反而增加出血。
2、临时固定为减小伤员痛苦、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增加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损伤以及诱发休克的发生,患肢需给予有效的临时固定。
一般可使用夹板等固定。
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各一关节。
原则上骨折未经固定不应随意搬动伤员或移动伤肢,如必须搬动而当时又确无适当的外固定物,应利用躯干或对侧肢体固定。
3、包扎伤口伤口用无菌敷料包扎。
如现场无法获得无菌敷料,亦可用干洁的布单包扎。
如骨断端外露,应在其原位用无菌敷料包扎,不应立即将其复位,以免被污染的骨端再污染深部组织,待清创后再将骨折端还纳。
急救处理时,伤口内不要涂放任何药膏或药粉,以免给观察伤口和清创带来困难,不应在清创前缝合伤口,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
四肢的开放性骨折,以小腿和足部的发生率最高。
由于小腿和足部位于身体最下方,接近地面,若为开放性损伤,极易沾污,发生感染。
严重者可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骨髓炎等合并症,结果骨折不愈合或迟缓愈合。
有些伤口流脓,迁延日久,难以愈合。
因此,对这种常见的严重损伤,应得到充分重视。
使小腿和足部发生开放性骨折、脱位的原因,亦如闭合性骨折、脱位一样,可以区分为直接和间接暴力损伤。
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原则(含多图)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生活中开放性骨折发生率日趋上升,但在其处理上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开放性骨折日趋严重、复杂开放性骨折日趋严重、复杂,通常是非常严重的骨与软组织损伤,其早期处理决定预后。
近年来,南方医院创伤骨科针对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进行经验总结,余斌教授受邀于2017CAOS 创伤大师讲堂对「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原则」进行深度讲解。
余斌教授首先从两个开放性骨折处理的病例讲起:
病例1:7 岁,女,车祸致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于当地医院急诊行清创、血管吻合及骨折内固定。
三天后发现远端血运差,急诊切开减压后转入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患者当地医院处理术前及术后X 线片患者转入南方医院时大体照片
转入南方医院后急诊探查发现:组织广泛坏死,血管栓塞,钢板外露。
最终结局是左小腿截肢。
转入南方医院后行急诊探查
由于感染、组织坏死严重,患者最终进行截肢
对于这样的一个病例,我们是非常心痛的,余斌教授指出,假如患者在早期的处理上,能够在神经血管修复后进行外固
定架固定而非钢板螺钉内固定,可能结局就不是这个样子。
即使不进行内外固定,神经血管修复后单纯的石膏支具固定二期手术也可能会是个好的结局。
所以说早期的正确、规范处理非常重要。
病例2:38 岁,男,车祸致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ⅢA 型),于外院急诊行清创及钢板内固定,5 天后左小腿缺血坏死。
转南方医院院急诊手术探查,广泛的软组织坏死及动静脉栓塞与第一个病例的小女孩一样,由于感染、组织坏死严重,患者最终进行截肢。
通过两个令人心痛的病例,余斌教授指出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一定要引起骨科医生的重视:国内现状是开放性骨折多在急诊处理,而急诊骨科医生多为低年资住院总、研究生、进修生甚至本科实习生进行早期的处理;而在欧美,这样的开放性损伤一定要有高年资医生进行。
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回顾大量文献及临床病例总结出开放性
损伤在早期处理的陷阱及教训:
1、全程关注骨筋膜室综合征,正确把握切开减压时机
2、充分考虑软组织损伤情况
3、重视分期治疗原则
4、早期治疗决定预后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关于骨筋膜室综合征既往的「5P 征」(疼痛、苍白、麻木、无脉、感觉异常)诊断原则,余斌教授指出其并不可靠,5P
征出现时缺血已经发生,不能用于早期判断。
出现症状时未必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筋膜间隙综合征很少导致无脉,无脉提示血管损伤。
余斌教授认为开放性损伤早期出现(1)剧烈疼痛,常规镇痛手段无法缓解,此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重要症状,同时出现被动牵拉痛;(2)结合局部感觉异常;(3)高张力肿胀,张力性水泡;(4)皮温减低,足背动脉脉搏动减弱,此时基本可确诊为骨筋膜室综合征。
间室压力测定(ICP)是最常用的筋膜间隙综合征诊断的辅助检查,ICP 测量主要包括经典的Whiteside 法及电子测压法(Whiteside 法:操作繁琐,使用不便;电子测压法:价格昂贵,不易普及)。
最初,当ICP ≥30 mmHg 时行筋膜切开。
目前研究指出ICP 并不能作为筋膜切开的「金标准」,也有学者指出通过梯度压判断较为合理,梯度压= 舒张压- ICP ≤30 mmHg 时应进行切开。
余斌教授指出,当临床症状明显时,可不必常规行ICP 检查,他认为:(1)症状不明显但怀疑可能发生时,ICP 作为重要参考指标;(2)对于意识障碍或不能配合查体的患者应行ICP 检查;(3)持续ICP 监测与提高警惕相比,并不能使患者获益更多,诊断应以症状及医生的临床判断为主。
南方医院的经验是:警惕及早期正确切开是成功防治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两大要点。
对于其治疗,主要分为保守与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主要为1. 松开石膏及绷带;2. 消肿脱水药物的使用;3. 抬高患肢。
余斌教授指出筋膜切开减压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彻底有效的方法:其切开时机应在8 小时内,切开指针应放宽,并采取激进的态度;一个筋膜间隙压力增高也需要打开全部筋膜间隙充分减压;切口应足够长(上至膝下至踝);禁忌局部切开及皮下腱膜切断;南方医院推荐采用双切口(已经存在或怀疑胫前动脉损伤时可采用单切口;腓骨切除因损伤较大,一般不采用)。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单切口骨筋膜室切开双切口骨筋膜室切开
开放性骨折治疗指南更新
2015 年JBJS 杂志发布开放性骨折治疗指南更新,余斌教授对其进行解读:
1. 伤后>6 小时清创,不一定增加术后感染率
2. 开放性骨折3 小时内应及时使用抗生素
3. 开放性胫骨骨折推荐使用髓内钉治疗
4. 髓内钉的扩髓与非扩髓,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5. IIIA、IIIB 型严重污染的骨折伴严重骨缺损时,推荐外固定治疗
6. 开放性骨折宜早期闭合创面
开放性骨折早期的处理原则方面,余斌教授指出对于所有类型的开放性骨折,均应进行:1、彻底清创;2、早期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