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Basic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Law)
- 格式:ppt
- 大小:168.50 KB
- 文档页数:19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
国际法是指规范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
作为一种法律体系,国际法有其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指导国际法的基础和核心。
以下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
1. 主权平等原则
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它认为所有国家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干涉另一个国家的内政,或者宣称自己比其他国家更有权威性。
2. 国家自决权原则
国家自决权原则认为,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等都应该由这个国家自己决定,其他国家不应该干涉。
这个原则的实践体现包括国际公认的独立国家的建立和领土完整性的保护等。
3. 国际合作原则
国际合作原则认为,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合作,为实现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而努力。
这个原则的实践体现包括国际组织的建立和维护、国际援助和技术转移等。
4. 不使用武力原则
不使用武力原则认为,国家之间应该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不得使用武力。
这个原则的实践体现包括联合国宪章规定的禁止使用武力的原则和国际人道主义法等。
5. 国际公正原则
国际公正原则认为,国际社会应该以公正的方式对待所有的国家,
不应该以任何方式偏袒任何一个国家或者集团。
这个原则的实践体现包括国际法院的裁决和国际仲裁等。
综上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主权平等原则、国家自决权原则、国际合作原则、不使用武力原则和国际公正原则。
这些原则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第二章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述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是指各国公认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领域的、构成国际法的重大法律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规范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
2、特征:公认性、普遍性、基础性、约束性1)、公认性:对所有(绝大多数)国家都有约束力的原则形成:自下而上各国公认= 一致认可,而是绝大多数达到公认程度的情形:A、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参加的国际条约中的规则达到了被普遍接受的程度1945年联合国宪章B、一项原则最初被少数国家提出,后在实践中逐渐被各国承认和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C、国际组织的重要决议,特别是联合国大会的重要决议的规则。
** 联合国大会决议:内部效应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外部效应2)、普遍性A 、由法律原则的本质属性决定B、不是仅在个别领域中运用的具体原则或个别原则,应是在国际法所有领域都能运用并都能起指导作用的全面性原则。
3)、基础性A、国际法体系存在的基础B、国际法其他规则的“母体”和源泉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主权豁免原则国家主权豁免: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行为和财产没有管辖权主权原则——国家管辖权,包括属地管辖与属人管辖如:在别国经营的公司,要交两份税款国家主权平等原则————领事裁判权:在一个国家内,对于外国人在当地的犯罪,不接受东道国的法律审判,而由该外国人所属国家的领事馆外交官自行处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附属国(对外主权减等)西方:保护国欧洲小国,如圣马尼诺自愿让渡部分主权外C、判断其他国际法规则效力的标准4)、约束性来源于公认性来源于基础性二、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强行法强行法:在国际社会中公认的必须绝对执行和严格遵守的,不得任意选择、违反或更改的国际法规范。
1937年菲德罗斯学理上引入1969《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法理上引入* 国际法基本原则属于强行法,强行法不一定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三、国际法基本原则形成和发展的历史1、17世纪至20世纪初:倡导、传播和形成时期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最早确立了“主权国家平等原则”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93年法国《人权宣言》2、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步形成时期1899年和1907年荷兰海牙两次和平会议列宁《和平法令》(国内法)“民族自决”“和平共处”1928《巴黎非战公约》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发展成熟时期《联合国宪章》的七项原则:(1)会员国主权平等原则(2)善意履行宪章义务原则(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4)不得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5)对联合国依宪章的行动予以集体协助原则(6)确保非会员国遵守宪章原则之原则(7)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节国际法基本原则一、国际主权平等原则1、主权:国际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权力特征:●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主权是国家的固有权利;●主权的内涵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1577 博丹主权在君格劳秀斯主权独立————国内法1762 卢梭主权在民二战后,一致承认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际法●主权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2、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主权原则+平等原则3、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国家之间的交往必须以互相尊重、彼此平等为基础其他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4、表现:1)、各国应互相尊重主权2)各国具有平等的国际法律人格●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制度——承担国际安全事务,责任——权利●加权表决制度主要在经济领域基础票、加权票(花钱买)实质:实质平等,而不是形式的平等。
国际法基本原则名词解释:1.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是国家固有的权利。
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物的权利。
2.侵略:是指一个国家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或政治独立,或以本定义宣誓的任何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其他方式使用武力。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国家在相互关系中,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也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行为准则。
4.民族自决原则是指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有权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手段摆脱殖民统治,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由选择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5.国际强制法律规范国家与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除非有同等性质的一般国际法规则始得更改的规则.简答题:1.什么是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许多原则和规则制度中,那些为国际社会公认的,调整国际法一切领域的,构成现代国际法基础的,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国际法原则。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1.国际社会公认。
被国际社会公认是国际法基本原则最重要的特征。
只有一项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反复出现,并被国际社会以各种方式公认为知道国际关系的一般准则,才可能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
2.适用于国际法一切领域。
能够调整国际法。
国际法基本原则对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都起指导作用和具有强制力。
3.构成现代国际法基础。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具体原则产生的基础。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具体原则有效的基础,是判断国际法具体原则是否有效的标准。
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国际强行法律规范的性质,是强行法,不能被抛弃。
2.什么是强行法,强行法与国际法基本原则有何联系与区别?强行法是指必须绝对执行的法律规范,并且被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仅以后有同等性质的原则出现始得更改的原则。
强行法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联系:1)相同点1.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或绝大多数国家公认认可。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由整理]1、会员国主权平等。
2、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4、不使用武力。
5、群众协作。
6、确保非会员国遵行宪章原则。
7、不干涉别国国内管辖事项。
【相关阅读】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好处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构成国际法基础和核心并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国际法原则。
其要求是各国公认的,社会普遍理解。
各国公认即得到国际社会普遍理解。
因为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一个国家不能创造国际法,尽管有时一国或少数国家提出的某一原则,具有重大的政治、法律好处,在没有得到各国公认之前,尚不能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务必是为各国所公认的。
这种公认或者反复出此刻各国缔结的条约中,或者作为国际习惯被各国所理解。
这一特点使其区别于仅为少数或部分国家承认的原则。
具有普遍好处即这种原则适用的范围是国际法律关系的所有领域。
国际法基本原则不是个别领域中的具体原则,也不只是关系到国际关系的局部性原则,而是超出了个别领域而具有普遍好处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关系到国际关系全局性的原则,它能够贯穿于国际法的各个方面并具有指导作用。
例如,国家平等原则,它对国际法的各个领域都起调整和指导作用,具有普遍好处,无论其他任何领域的原则、规则只要违背了平等原则均属无效。
相反的,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尽管也是一项国际法原则,而且早已为各国公认,但仍不能成为基本原则,因为其只涉及国与国之间引渡罪犯这一方面,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因而不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构成国际法的基础这一特征可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一般原则产生的基础。
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规范要么是从基本原则派生或引申出来的,要么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构成和发展起来的。
2。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一般原则有效的基础。
国际法一般原则务必贴合基本原则的精神,不得与之相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