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 格式:rtf
- 大小:49.71 KB
- 文档页数:3
国际法基本原则八个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社会在国际关系中普遍接受和应用的法律准则。
下面是国际法的八个基本原则:
1. 主权平等原则: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的主权地位,没有一个国家的主权享有优先权或优势。
2. 领土完整原则:国家的领土是不可侵犯的,其他国家不得以武力或其他方式侵占或割让领土。
3. 不干涉内政原则:国家有权自主决定内政,其他国家不得干涉其内政事务。
4. 国际互助与合作原则:国家应该在和平、友好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共同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国家应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包括通过谈判、调解、仲裁或国际法庭等国际机构来解决争端。
6. 国际人权保护原则:国家应尊重和保护人权,包括民族、宗教、言论自由、平等权利等基本人权。
7. 国际刑事责任原则:个人应对其在国际法上犯下的罪行负刑事责任,无论其是否是高级官员或国家元首。
8. 诚实信用原则:国家应遵守国际协定和合同,信守承诺,维护国际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这些基本原则构成了国际法的基础,并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准则来规范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法律关系中地位完全平等,相互无管辖和支配的权利。
他们平等的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承担国际法律责任。
2.不侵犯原则;不侵犯原则是指禁止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方法侵犯别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他是维护国家主权平等独立的关键。
3.不干涉内政原则;“内政”是指纯属一国主权管辖的,不涉及国际义务的事项;“干涉”是指一国或数国对别国的内政采取的专横干预行为,强制别国维持或改变某种情势。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不得干涉任何实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平等和独立。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不侵犯原则的引申,他是指国家遇有争端应以和平方式解决,而不得诉诸威胁或使用武力以及其他非和平的方法,以避免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
这一原则是不侵犯原则的引申。
5.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他是指各国必须自觉的、诚实的、严格的履行来自国际法上的法律义务,无论这些义务源于条约或是国际法其他渊源,并且在施用国际法的原则规则时自我约束。
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考点: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庞大规则体系中最核心和基础的规范。
下面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国家司法国际法考点:国际法基本原则,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庞大规则体系中最核心和基础的规范。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各国公认,普遍接受。
(2)适用于国际法律关系的所有领域,贯穿国际法的各个方面。
(3)构成国际法体系的基础;若被其破坏,整个国际法体系会被动摇和坍塌。
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性质。
强行法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被称为“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
它“是指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之规律”。
强行法,或国际法强行规则,是指在国际社会中公认为必须绝对遵守和严格执行的法律规范,它不得被任意选择、违背或更改。
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性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强行法规则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
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还必须符合上述其他要求。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1)国家主权。
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统治权力。
主权具有不可分割、不从属于外来意志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
主权不是国际法赋予国家的,而是国家固有的。
国际法中的主权原则只是对国家这种最基本属性的一种宣示和确认。
主权首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内最高权。
国家在国内行使最高统治权,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各个方面,也包括国家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
第二,对外独立权。
国家在对他国的交往和国际关系中,不受任何外国意志的左右,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包括选择社会制度、确定国家形式和法律、制定对外政策等。
第三,自保权。
包括国家在遭受外来侵略和武力攻击时进行单独或集体反击的自卫权,以及为防止侵略和武装攻击而建设国防的权利。
主权是一个历史和发展的概念。
由最早法国博丹提出的君主作为主权者的主权说,到卢梭从宪政的角度提出人民主权观,以及当今政治法律中的主权理论,主权的概念在国内政治和法律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际公法五项原则一、平等主权原则平等主权原则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确立了所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根据这一原则,每个国家都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不干涉其内政,也不侵犯其领土完整。
平等主权原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各国主权的尊重和维护,维护了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和平。
二、不干涉内政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公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指出,国家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内政,不干涉其内政事务。
每个国家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国内事务,其他国家不得干涉、干预。
这一原则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权,防止了其他国家对国内事务的干涉,确保了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
三、领土完整原则领土完整原则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规定了国家的领土是不可侵犯的,其他国家不得以武力或其他方式侵犯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完整原则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也是国际关系稳定的基础。
各国应相互尊重和保障彼此的领土完整,避免使用武力或其他手段损害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
四、国际合作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是国际公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强调国际社会成员国之间应该进行平等、互利、合作的交往与互动。
国际合作是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事务发展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五、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各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纠纷,避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
和平解决争端有助于维护国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各国应通过对话、谈判、调解等方式解决争端,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总结起来,国际公法五项原则,即平等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领土完整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和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是国际公法的重要基础和指导原则。
这些原则的贯彻和实施,有助于维护国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各国应共同遵守这些原则,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国际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法是一种国家之间相互尊重、互助、友好合作的法律准则,是国家之间外交行为及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和基础。
它主要由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综合性的国际法典组成,旨在规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行为,并向国际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一是国家平等原则。
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即各国拥有平等的主权地位,有权自主地制定自己的政策,但也有义务遵守国际法的规定。
二是国家主权原则。
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具有完全的主权,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内部事务和外交关系,有权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也有义务遵守国际法的规定。
三是不侵犯主权原则。
指任何国家都不得侵犯他国的主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他国的内部事务,任何国家都有权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和独立。
四是尊重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可分割原则。
指任何国家都不得侵犯他国的领土,不得干涉他国的领土,任何国家都有权对自己的领土进行保护。
五是国际社会的责任原则。
指国际社会有责任促进国家间和平共处和相互尊重,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
上述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它们对当今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法不仅是国家和国际社会之间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基础,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法律准则。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是指在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和协商时所遵循的法律体系。
它通过国际公约、国际习惯法和国际司法实践等途径来规范国家之间的行为。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其核心,它们是国际法体系的基础和根本。
1.平等主权原则:各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主权。
这意味着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强加自己的意志或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国家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主权和独立。
2.不干涉内政原则:国际法要求各个国家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这意味着各个国家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内政,不干预其国内事务,包括其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
这一原则是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
3.禁止使用武力原则:根据联合国宪章,除非在自卫情况下,国家不得以武力解决争端。
这一原则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防止战争的爆发。
4.解决争端的和平方式原则:国际法鼓励各国采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这包括通过谈判、调解、仲裁或国际法庭的裁决等渠道来解决争议,而不是通过武力冲突。
这一原则体现了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
5.合作原则:国际法鼓励各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气候变化、人权保护和贸易等领域。
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待遇,加强对话和合作,以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秩序。
6.义务优于权利原则:国际法要求各国履行其国际义务。
这意味着各国不仅享有权利,还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国际法强调国家之间的相互责任和义务,以实现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7.国际人权原则:国际法保护并促进人权的尊重和实现。
各国有责任保护其公民的基本人权,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人权侵犯。
这一原则是国际人权法的核心。
8.可持续发展原则:国际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即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的能力满足其需求。
各国应该共同努力,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全球繁荣和公正。
综上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主权、不干涉内政、禁止使用武力、和平解决争端、合作、义务优于权利、国际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等。
名词解释:1.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是国家固有的权利。
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物的权利。
2.侵略:是指一个国家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或政治独立,或以本定义宣誓的任何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其他方式使用武力。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国家在相互关系中,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也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行为准则。
4.民族自决原则是指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有权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手段摆脱殖民统治,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由选择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5.国际强制法律规范国家与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除非有同等性质的一般国际法规则始得更改的规则.简答题:1.什么是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许多原则和规则制度中,那些为国际社会公认的,调整国际法一切领域的,构成现代国际法基础的,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国际法原则。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1.国际社会公认。
被国际社会公认是国际法基本原则最重要的特征。
只有一项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反复出现,并被国际社会以各种方式公认为知道国际关系的一般准则,才可能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
2.适用于国际法一切领域。
能够调整国际法。
国际法基本原则对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都起指导作用和具有强制力。
3.构成现代国际法基础。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具体原则产生的基础。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具体原则有效的基础,是判断国际法具体原则是否有效的标准。
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国际强行法律规范的性质,是强行法,不能被抛弃。
2.什么是强行法,强行法与国际法基本原则有何联系与区别?强行法是指必须绝对执行的法律规范,并且被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仅以后有同等性质的原则出现始得更改的原则。
强行法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联系:1)相同点1.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或绝大多数国家公认认可。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构成国际法基础和核心并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国际法原则。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国际法基本原则与特征依据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定义,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下列特征:各国公认即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因为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一个国家不能创造国际法,尽管有时一国或少数国家提出的某一原则,具有重大的政治、法律意义,在没有得到各国公认之前,尚不能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必须是为各国所公认的。
这种公认或者反复出现在各国缔结的条约中,或者作为国际习惯被各国所接受。
这一特点使其区别于仅为少数或部分国家承认的原则。
具有普遍意义即这种原则适用的范围是国际法律关系的所有领域。
国际法基本原则不是个别领域中的具体原则,也不只是关系到国际关系的局部性原则,而是超出了个别领域而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关系到国际关系全局性的原则,它可以贯穿于国际法的各个方面并具有指导作用。
例如,国家平等原则,它对国际法的各个领域都起调整和指导作用,具有普遍意义,无论其他任何领域的原则、规则只要违背了平等原则均属无效。
相反的,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尽管也是一项国际法原则,而且早已为各国公认,但仍不能成为基本原则,因为其只涉及国与国之间引渡罪犯这一方面,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因而不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构成国际法的基础这一特征可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国际法基本原则是一般原则产生的基础。
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规范要么是从基本原则派生或引申出来的,要么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国际法基本原则是一般原则有效的基础。
国际法一般原则必须符合基本原则的精神,不得与之相抵触。
如同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平法子法”地位相似,任何一项国际法一般原则、规范,与国际法基本原则抵触者均属无效。
3、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存在的基础。
对国际法基本原则必须遵守,不得违反,倘若破坏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就动摇了整个国际法的基础。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
国际法是指规范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
作为一种法律体系,国际法有其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指导国际法的基础和核心。
以下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
1. 主权平等原则
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它认为所有国家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干涉另一个国家的内政,或者宣称自己比其他国家更有权威性。
2. 国家自决权原则
国家自决权原则认为,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等都应该由这个国家自己决定,其他国家不应该干涉。
这个原则的实践体现包括国际公认的独立国家的建立和领土完整性的保护等。
3. 国际合作原则
国际合作原则认为,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合作,为实现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而努力。
这个原则的实践体现包括国际组织的建立和维护、国际援助和技术转移等。
4. 不使用武力原则
不使用武力原则认为,国家之间应该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不得使用武力。
这个原则的实践体现包括联合国宪章规定的禁止使用武力的原则和国际人道主义法等。
5. 国际公正原则
国际公正原则认为,国际社会应该以公正的方式对待所有的国家,
不应该以任何方式偏袒任何一个国家或者集团。
这个原则的实践体现包括国际法院的裁决和国际仲裁等。
综上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主权平等原则、国家自决权原则、国际合作原则、不使用武力原则和国际公正原则。
这些原则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君权原则,即各国的主权平等。
所有国家都享有国际法上的
平等地位,无论规模大小、发展水平如何,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二、主权不受干涉原则,即任何国家的内部事务不受其他任何国
家的干涉。
三、国际法优先权原则,即国家在实行其内部法律时,有义务遵
守国际法规定,遵守国际法优先于遵守对立国的法律。
四、受行使平等权利原则,即每个国家乾法完全平等,无论大小,都有权行使各种主权权利,例如外交活动、经济、政治、社会及
军事上的活动等。
五、协商解决争端原则,即当国家之间发生争端,应当和平协商,避免军事冲突。
六、奉行法律原则,即各国都应当根据本国的宪法,并根据国际
公约、条约、法律和习惯法作出行为。
七、反对以武力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即禁止以武力行使主权
的行动,以及使用武力改变国际秩序。
八、尊重国际合同原则,即应当尊重国际合同和国际化礼仪,履
行其规定,并保持国际平衡。
第二节国际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国家主权平等原则the equality of sovereignty
⏹(一)国家主权的概念
⏹1、国家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力。
❑对内的最高权: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
❑对外的独立性:自主、平等。
“主权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本质上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然随着国际法的变化而变化”。
———【美】孔慈
⏹2、国家主权的相对性
⏹(1)主权的行使范围受到国际法的限制:国内管辖事项范围具有相对性。
❑根本没有本质上保留给国家规定的事件,因为国际法可以对任何客体加以规定。
只能有这样的区别:一般的或者特殊的国际法已经规定的事件,以及它尚未规定并且在国际法予以规定以前委诸国内规定的事件。
因此,如果“国内事件”这个名词确有意义,那么它只能指第二种事件。
———菲德罗斯
⏹(2)主权的行使方式受到国际法的限制:
一国不受任何限制在实践中是不可行的:国际强行法、条约等
普遍管辖权
管辖权jurisdiction:
⏹1、领域管辖territorial jurisdiction:海陆空底范围内
⏹2、国籍管辖nationality jurisdiction:一切在国内或国外的本国人、本国船舶、本国飞行器行使管辖
⏹3、保护性管辖protective jurisdiction:指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的国家和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
权行使管辖。
❑重大犯罪、双重肯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普遍管辖universal jurisdiction:对于普遍地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行为,各国均有权实行管辖,不论罪行发生地和国籍为何。
⏹侵略罪、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种族隔离罪、奴隶制及相关犯罪、酷刑罪、劫持人质罪、海盗罪、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罪、毒品罪、危害环境罪等等
❑普遍管辖权的积极冲突:
⏹1992年美国《酷刑受害者保护法》
⏹1998年皮诺切特案:引渡、国家豁免
⏹2000年比利时逮捕令案、2003年巴勒斯坦人诉以色列总理沙龙案
⏹西班牙国家高等刑事法院:犯罪嫌疑人在西班牙境内;受害者中
有西班牙国民;相关案件没有其他外国法院审理
❑普遍管辖权的消极冲突
⏹阿道夫·艾西曼案
⏹2006年比利时法庭对4名卢旺达人的审判
❑国家在行使普遍管辖的问题:
⏹1、普遍管辖不仅是一项权力,而且也应该成为一项义务。
⏹2、国家长臂管辖的冲突;
⏹3、普遍管辖与外交豁免。
❑国际司法机构的普遍管辖
⏹2001年米洛舍维奇案
⏹国际刑事法院作为普遍管辖的法院
❑苏丹达尔富尔对艾希尔的逮捕令
❑利比亚对卡扎菲的逮捕令
⏹3、否定主权的理论甚嚣尘上
❑全球化问题的出现:
⏹汇率、货币政策、和平与安全、军备控制、化学武器、
地雷、气候变化、臭氧层、濒危物种、森林保护、南北
关系、少数民族权、难民和粮食等等全球性问题,都不
是哪一个国家单独能够应付或解决的。
❑非国家主体的影响: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信息主权、环境主权等等
⏹4、发展新时代的主权观
⏹(1)国家主权仍然是现代国际法的核心。
⏹(2 )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
⏹(3)重要的是认识到主权的相对性,使主权概念适应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不断发展。
⏹(二)主权平等
⏹主权平等有一些重要的法律效果:
❑一国一票
❑排他管辖原则
❑轮换制原则
❑国家豁免原则
❑无歧视原则(实质上的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