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 格式:rtf
- 大小:49.71 KB
- 文档页数:3
国际法基本原则八个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社会在国际关系中普遍接受和应用的法律准则。
下面是国际法的八个基本原则:
1. 主权平等原则: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的主权地位,没有一个国家的主权享有优先权或优势。
2. 领土完整原则:国家的领土是不可侵犯的,其他国家不得以武力或其他方式侵占或割让领土。
3. 不干涉内政原则:国家有权自主决定内政,其他国家不得干涉其内政事务。
4. 国际互助与合作原则:国家应该在和平、友好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共同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国家应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包括通过谈判、调解、仲裁或国际法庭等国际机构来解决争端。
6. 国际人权保护原则:国家应尊重和保护人权,包括民族、宗教、言论自由、平等权利等基本人权。
7. 国际刑事责任原则:个人应对其在国际法上犯下的罪行负刑事责任,无论其是否是高级官员或国家元首。
8. 诚实信用原则:国家应遵守国际协定和合同,信守承诺,维护国际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这些基本原则构成了国际法的基础,并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准则来规范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法律关系中地位完全平等,相互无管辖和支配的权利。
他们平等的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承担国际法律责任。
2.不侵犯原则;不侵犯原则是指禁止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方法侵犯别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他是维护国家主权平等独立的关键。
3.不干涉内政原则;“内政”是指纯属一国主权管辖的,不涉及国际义务的事项;“干涉”是指一国或数国对别国的内政采取的专横干预行为,强制别国维持或改变某种情势。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不得干涉任何实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平等和独立。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不侵犯原则的引申,他是指国家遇有争端应以和平方式解决,而不得诉诸威胁或使用武力以及其他非和平的方法,以避免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
这一原则是不侵犯原则的引申。
5.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他是指各国必须自觉的、诚实的、严格的履行来自国际法上的法律义务,无论这些义务源于条约或是国际法其他渊源,并且在施用国际法的原则规则时自我约束。
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考点: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庞大规则体系中最核心和基础的规范。
下面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国家司法国际法考点:国际法基本原则,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庞大规则体系中最核心和基础的规范。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各国公认,普遍接受。
(2)适用于国际法律关系的所有领域,贯穿国际法的各个方面。
(3)构成国际法体系的基础;若被其破坏,整个国际法体系会被动摇和坍塌。
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性质。
强行法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被称为“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
它“是指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之规律”。
强行法,或国际法强行规则,是指在国际社会中公认为必须绝对遵守和严格执行的法律规范,它不得被任意选择、违背或更改。
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性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强行法规则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
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还必须符合上述其他要求。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1)国家主权。
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统治权力。
主权具有不可分割、不从属于外来意志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
主权不是国际法赋予国家的,而是国家固有的。
国际法中的主权原则只是对国家这种最基本属性的一种宣示和确认。
主权首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内最高权。
国家在国内行使最高统治权,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各个方面,也包括国家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
第二,对外独立权。
国家在对他国的交往和国际关系中,不受任何外国意志的左右,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包括选择社会制度、确定国家形式和法律、制定对外政策等。
第三,自保权。
包括国家在遭受外来侵略和武力攻击时进行单独或集体反击的自卫权,以及为防止侵略和武装攻击而建设国防的权利。
主权是一个历史和发展的概念。
由最早法国博丹提出的君主作为主权者的主权说,到卢梭从宪政的角度提出人民主权观,以及当今政治法律中的主权理论,主权的概念在国内政治和法律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际公法五项原则一、平等主权原则平等主权原则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确立了所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根据这一原则,每个国家都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不干涉其内政,也不侵犯其领土完整。
平等主权原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各国主权的尊重和维护,维护了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和平。
二、不干涉内政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公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指出,国家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内政,不干涉其内政事务。
每个国家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国内事务,其他国家不得干涉、干预。
这一原则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权,防止了其他国家对国内事务的干涉,确保了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
三、领土完整原则领土完整原则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规定了国家的领土是不可侵犯的,其他国家不得以武力或其他方式侵犯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完整原则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也是国际关系稳定的基础。
各国应相互尊重和保障彼此的领土完整,避免使用武力或其他手段损害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
四、国际合作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是国际公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强调国际社会成员国之间应该进行平等、互利、合作的交往与互动。
国际合作是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事务发展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五、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各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纠纷,避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
和平解决争端有助于维护国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各国应通过对话、谈判、调解等方式解决争端,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总结起来,国际公法五项原则,即平等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领土完整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和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是国际公法的重要基础和指导原则。
这些原则的贯彻和实施,有助于维护国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各国应共同遵守这些原则,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国际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法是一种国家之间相互尊重、互助、友好合作的法律准则,是国家之间外交行为及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和基础。
它主要由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综合性的国际法典组成,旨在规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行为,并向国际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一是国家平等原则。
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即各国拥有平等的主权地位,有权自主地制定自己的政策,但也有义务遵守国际法的规定。
二是国家主权原则。
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具有完全的主权,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内部事务和外交关系,有权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也有义务遵守国际法的规定。
三是不侵犯主权原则。
指任何国家都不得侵犯他国的主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他国的内部事务,任何国家都有权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和独立。
四是尊重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可分割原则。
指任何国家都不得侵犯他国的领土,不得干涉他国的领土,任何国家都有权对自己的领土进行保护。
五是国际社会的责任原则。
指国际社会有责任促进国家间和平共处和相互尊重,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
上述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它们对当今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法不仅是国家和国际社会之间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基础,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法律准则。
第二节国际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国家主权平等原则the equality of sovereignty
⏹(一)国家主权的概念
⏹1、国家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力。
❑对内的最高权: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
❑对外的独立性:自主、平等。
“主权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本质上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然随着国际法的变化而变化”。
———【美】孔慈
⏹2、国家主权的相对性
⏹(1)主权的行使范围受到国际法的限制:国内管辖事项范围具有相对性。
❑根本没有本质上保留给国家规定的事件,因为国际法可以对任何客体加以规定。
只能有这样的区别:一般的或者特殊的国际法已经规定的事件,以及它尚未规定并且在国际法予以规定以前委诸国内规定的事件。
因此,如果“国内事件”这个名词确有意义,那么它只能指第二种事件。
———菲德罗斯
⏹(2)主权的行使方式受到国际法的限制:
一国不受任何限制在实践中是不可行的:国际强行法、条约等
普遍管辖权
管辖权jurisdiction:
⏹1、领域管辖territorial jurisdiction:海陆空底范围内
⏹2、国籍管辖nationality jurisdiction:一切在国内或国外的本国人、本国船舶、本国飞行器行使管辖
⏹3、保护性管辖protective jurisdiction:指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的国家和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
权行使管辖。
❑重大犯罪、双重肯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普遍管辖universal jurisdiction:对于普遍地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行为,各国均有权实行管辖,不论罪行发生地和国籍为何。
⏹侵略罪、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种族隔离罪、奴隶制及相关犯罪、酷刑罪、劫持人质罪、海盗罪、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罪、毒品罪、危害环境罪等等
❑普遍管辖权的积极冲突:
⏹1992年美国《酷刑受害者保护法》
⏹1998年皮诺切特案:引渡、国家豁免
⏹2000年比利时逮捕令案、2003年巴勒斯坦人诉以色列总理沙龙案
⏹西班牙国家高等刑事法院:犯罪嫌疑人在西班牙境内;受害者中
有西班牙国民;相关案件没有其他外国法院审理
❑普遍管辖权的消极冲突
⏹阿道夫·艾西曼案
⏹2006年比利时法庭对4名卢旺达人的审判
❑国家在行使普遍管辖的问题:
⏹1、普遍管辖不仅是一项权力,而且也应该成为一项义务。
⏹2、国家长臂管辖的冲突;
⏹3、普遍管辖与外交豁免。
❑国际司法机构的普遍管辖
⏹2001年米洛舍维奇案
⏹国际刑事法院作为普遍管辖的法院
❑苏丹达尔富尔对艾希尔的逮捕令
❑利比亚对卡扎菲的逮捕令
⏹3、否定主权的理论甚嚣尘上
❑全球化问题的出现:
⏹汇率、货币政策、和平与安全、军备控制、化学武器、
地雷、气候变化、臭氧层、濒危物种、森林保护、南北
关系、少数民族权、难民和粮食等等全球性问题,都不
是哪一个国家单独能够应付或解决的。
❑非国家主体的影响: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信息主权、环境主权等等
⏹4、发展新时代的主权观
⏹(1)国家主权仍然是现代国际法的核心。
⏹(2 )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
⏹(3)重要的是认识到主权的相对性,使主权概念适应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不断发展。
⏹(二)主权平等
⏹主权平等有一些重要的法律效果:
❑一国一票
❑排他管辖原则
❑轮换制原则
❑国家豁免原则
❑无歧视原则(实质上的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