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但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挖掘中小企业投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

1 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1.1 投资规模小

根据2003年底的数据计算,我国企业海外累计平均项目投资额为153万美元,而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则达2528万美元。

1.2 投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据外经贸部一项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比例中,非洲占32%,东南亚占20%,拉美地区18%,以下依次为中东9%、

东欧9%、中亚8%及其他地区4%。

1.3 投资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投资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在许多产品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企业纷纷把眼光瞄向了国外。

1.4 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

由于国际化发展的经验相对缺乏,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开辟东道国市场,我国企业多采取合资方式。在目前的中小跨国公司中,有56.3%的企业选择中方控股51%以上的合资方式,独资的占29.1%,只有11.7%的企业中方占49%以下的股份。

2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政策和经营管理状况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2.1 市场调研不充分

由于自身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较低,许多中小企业在开展海外投资前缺乏对目标市场的准确分析预测,没有对目标国政治稳定性、经济结构、汇率变动状况、有关法律条文及风土人情、工会力量、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做充分的调研。

2.2 缺少优秀的跨国经营人才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通晓国际商业惯例、法律,具有

全球眼光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导致海外企业的经营效益不佳。跨国经营人才缺乏也与中小企业不够注重企业的本土化有关。

2.3 融资能力低下

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基本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在国际上,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本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例如美国建立的“出口援助中心”、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而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存在“惜贷”现象,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资金支持很难。

2.4 研发水平普遍较低

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即使在我国中小企业最发达的浙江和广东两省,大量中小企业依然在使用国外70-80年代的生产设备,许多中小企业也基本不具备研发的能力。国际上一般认为,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l%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企业可以维持,占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为0.71%。

3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3.1 努力改进对外直接投资的经营管理

(1)做好投资风险防范工作。

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既要注意东道国当前的市场容

量、竞争态势等必要因素,也要对中远期市场发展趋势及汇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做到对历史沿革、当前现状和未来前景了然于胸,做到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合理结合。

另外,作为投资主体的我国中小企业要遵守东道国法律规定,办理符合东道国法律规定的手续,建立符合当地规定的财务制度。采取与东道国企业合作的方式。对外投资的中小企业一定要与合作伙伴签订合营企业的合同和章程,以确保在出现利益纠纷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

(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除了充分利用国内资金外,还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国政府设立了“国际市场开拓基金”。同时,世界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等国际机构也在我国设立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机构,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应尽可能的加以利用。

(3)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的企业,可以暂时采用引进外部成果和模仿创新的模式缩小与国际技术水平的差距。有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可以通过在海内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与其它企业及科研院校合作开发等渠道进行创新活动,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

3.2 注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1)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相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一些工业产品如纺织、服装、机电、家电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另外,发展中东道国劳动力往往非常廉价,自然资源丰富,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可以获得比较低廉的生产成本。

非洲和拉美国家是期待开拓的投资市场之一。加勒比地区在内的拉美国家共有4亿多人口,是经济十分活跃的发展中地区,其中一些国家如巴西、乌拉圭等,己经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的行列,这些国家和地区矿藏丰富,水产资源充沛。东南亚地区拥有大量人口,有相似的语言文化背景,且这一地区的华侨对中国传统产品有比较强的偏好。这一地区已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同时东盟和中国达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与中国具有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2)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中小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针对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中小企业可以专注于生产某种特色产品,以产品的新颖求生存。同时中小企业也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的网络体系和营销方式。实际上,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的硅谷)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追踪行业的前沿技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3)谨慎开展对转型国家的投资。

转型国家主要包括东欧、俄罗斯和其他一些独联体国家,这些国家长期同我国保持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我国一些企业对这些国家的产业技术和社会环境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我国的一些消费品工业,如传统的轻工、纺织、食品、新兴的家电等具有比较优势。但是这些国家由于政治不稳定,法律不健全和市场经济不完善可能会带来的投资风险。抗风险能力比较差的中小企业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时要谨慎决策。

3.3 慎重做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1)以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境外投资的突破点。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依靠这些优势对那些国内市场有限、劳动力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另外,在一些规模经济不显著的行业,如食品、餐饮、华文出版等行业中,小型海外投资项目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2)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在国外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利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提升产品的高技术含量。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层次有差异,中小企业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重点均有所不同。一般地说,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产业选择以制造业为主,向其提供适用技术;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以高科技行业为主,旨在获取其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回流。

3.4 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1)“跟随式”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一些实力雄厚、信誉度较高的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专业外贸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之后已经建立了较大的市场网络。我国中小企业可以依托这些公司进行跨国投资,填补其产品的缺口,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双方优势互补。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减少了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市场调查,降低了海外投资的风险,同时充分利用了大型企业和专业外贸公司的各方面的便利,产品的销量有一定的保证。但这种投资方式会使中小企业对于大企业和专业外贸公司过分依赖,使中小企业缺乏独立性。

(2)“市场先导式”对外直接投资。

所谓市场先导就是在国外设立以名、优、特产品为主的商品专业市场,然后以这些市场为中心进行直接投资,建立相关制造企业。近年来,浙江已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设了一系列专业市场,如海宁皮革城在莫斯科建立的“海宁皮革专业市场”,以温州企业为主在巴西设立的“中华商城”,在马来西亚设立的“中国商品贸易中心”,在南非设立的“中华门商业中心”,在阿联酋设立的“中国产品交易中心”。以这些专业市场为中心,辐射和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些中小企业可由行业的关键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协调组织有关的银行、供货商、咨询机构和服务企业齐头并进,在东道国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投资”。

(3)“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中小企业以及该产业相关产业中小企业在有限的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集群本身是一种共生的状态,是一张无形的产业网络。集群中的主导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就会引导原来集群中的企业一起走出去,最终将整条产业链转移到东道国,对于这其中的企业来说,企业经营中的每一环节都有自己熟悉和适应的伙伴。我国浙江的中小企业集群特征最为明显,这也是浙江中小企业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独立开拓式”对外直接投资。

这种方式适用于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的中小企业,对企业的各方面要求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可以尝试采用三外联动的方式进行国际化发展。三外联动即一个企业既搞外贸生产,又办合资企业,还到国外办厂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较之单一外向型企业国际化程度高,市场信息灵敏,既可以利用外贸出口销售,又可以利用自己生产的产品赢得利润。这种方式的市场领先优势比较明显,但这种投资方式也伴随着比较大的投资风险,建议中小企业谨慎采用这种投资方式。

参考文献

[1]上官学进,胡凤玲.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J].国际贸易问题,2003,(8).

[2]袁静.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9).

[3]林勇.海外华商资源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浅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复习过程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面临着投资风险的问题,这些风险既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也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主要的风险有: (一)经营风险 即由于企业经营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机制体制存在的问题,给企业经济活动造成损失的可能。经营风险可分为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和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又称为商业风险)包括市场需求风险、资金链条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等。市场需求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市场需求出现变化而导致投资收益下降的可能。资金链条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断裂所承担的风险。这需要企业做好现金管理工作,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汇率风险是指外汇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国际收支状况、GDP增长、相对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等。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是指企业自身治理结构、机制体制不完善所产生的风险。 (二)政治法律风险 即因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或者法律制度的不确定性,直接引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金流量、利润和其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政治法律风险本质上是“与东道国政治法律有关的、人为的、投资者无法控制的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和内乱风险、国家主权风险、征收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法律制度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主要是指东道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者在东道国内发生的革命、暴乱和恐怖活动等,使外国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遭到严重影响。国家主权风险是指

国际经济往来活动中与参与国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特殊风险。征收风险指的是东道国政府对外资企业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有意或无意变更政策而可能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东道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在投资区域和行业等方面实行的限制或鼓励政策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东道国法律制度风险主要是指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 (三)社会风险 即与东道国的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与态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给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文化差异不单指企业文化,还包括民族文化以及东道国企业的管理风格、行为差异以及思维差异等。一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缺乏跨国经营经验,对当地的法规、风俗和文化了解不深,在国外经营中就很容易与当地社区发生冲突,给企业带来风险。另外,社会风险还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风险。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这种义务超越了法律和经济的要求。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风险时,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使得外国一些媒体在政治动机的追求下刻意夸大中资企业的不道德行为,使企业在投资经营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控制风险的对策 如何才能合理地规避风险,提高对外投资的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对当前处于金融危机下的民营企业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前文关于直接投资理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浅谈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

摘要 面对国外跨国公司纷纷逐鹿中国市场的强大实力,国内大企业咄咄逼人的气势,脆弱的中国中小企业在这险峻的市场夹缝中如何积极寻找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已成为企业一直在探讨研究的重大课题。现代营销渠道变革的重心在于服务。其根本目的也就是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渠道服务来赢取顾客。而生产商通过营销渠道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正是企业建立并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根本。当前,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应以经济性标准为选择,因势利导地对营销渠道结构、成员间关系及其运作方式等进行管理变革。在销售过程中,营销渠道策略是整个营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

要意义。随着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企业的营销渠道不断发生新的变革,旧的渠道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企业营销渠道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的营销决策。如产品的定价,它同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一样,也是企业是否能够成功开拓市场、实现销售及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关键字: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营销策略营销渠道市场差异化 一、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现状分析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繁荣与衰败、取胜与出局,更换交替,不断轮回,其间唯一不变的活跃因素便是营销。因为不管市场经济如何推动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的营销理念才是生存之本,它决定一切,主宰企业兴衰。注重营销,注重用户的需要,注重与其它企业的协调发展,注重企业整体形象与整体素质,已成为新世纪的企业求生存、谋发展。迎接新挑战的战略指导思想。随着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企业的营销渠道不断发生新的变革,旧的渠道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企业营销渠道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的营销决策。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已占企业数的90%以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战略选择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很快。20多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约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投资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960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8亿美元,中方投资约93亿多美元(实际数量和金额远不止于此);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200强。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初步呈现多元化,但大型国有企业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规模均较小。 (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型企业居多,多元化的趋势在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完善经营体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全球化经营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些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也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总体上看,在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多,占49.7%.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占18.1%)增长比较快。 (4)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1990年底,我国801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达240个,占30%;在前苏联、新加坡、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又集中了另外300家,其中我国港澳地区就集中了140家非贸易性企业。至1991年,我国近千家境外贸易企业,有180家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另外的700家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我国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 (5)投资方式以新建为主、营运方式以合资经营为主。为了应对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高昂的研发成本,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借助战略联盟方式来广泛开展经营合作,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并购、许可证经营、分包、特许权转让及合作生产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特别应注意的是跨国并购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主导因素,2000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中,并购占据84.6%,兼并和收购达到1.1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主要采取新建的进入方式,比例高达48%,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为13%.而在所有权比例和控制权决策上,一般选择合资企业的方式。据有关统计,我国包括贸易性企业在内的境外企业中,中方独资经营占34.4%;同国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占65.6%,如果仅考虑非贸易性企业,这一比重接近80%. (6)投资项目以中小型为主,平均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国的境外投资除资源开发型项目规模较大外,绝大多数都属中小项目,截至2001年9月,资源开发项目的平均中方投资额为1046万美元,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12万美元,加工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09万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平均规模稍大,为265万美元。

小企业大战略1

小企业大战略 战略是什么 所谓战略是企业为获得持续的竞争力而进行的主动的筹划、策略和计划。它回答的是企业现状如何,去往何处和怎么达到目标的问题。这需要企业在分析自己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基础上,做出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构思和规划。 迈克尔·波特指出“所谓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不同的经营活动”,同时,他还认为“定位”是战略的核心,企业的战略只有三条通行方法:成本领先、差别化和专一化。而另一位管理大师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认为战略并不体现在市场,而是指企业如何在顾客心智中建立地位。他也认为定位是战略的核心。 不管是迈克尔·波特还是杰克·特劳特所说的战略思想,最终的关键是建立企业在短期或者长期的竞争优势,即企业的战略高度在于如何建立比较竞争优势,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定位,还应包括支撑“定位”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经营活动,战略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因此,战略首先应该是一个系统,是现代企业建立短期或长期比较竞争优势的系列方案,以及为实施方案的一系列经营活动。现实中汗牛充栋的信息让人头晕目眩,到处是动态性复杂关联的问题,如不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战略性规划,就有可能迷失在复杂变化的局面中。 小企业战略大家看 ——走对路是战略的问题。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是这样,如果战略是错的,你的执行能力越强,你离自己的目标就越远;如果你的战略目标是正确的,你的执行能力的强弱其实只是你企业发展快慢的问题。战略是一种道路的选择,如果在短的时间内其实不管战略正确与否,只要足够地努力,能够非常敏锐地把握住战略的机遇就能成规。 从长远来看一个企业的成功是有迹可循。如果你在不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即使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必须从头来。所以走对路,选择正确的战略极为重要。 ——在创业者群体中,尤其是创业初期,对企业战略的不够重视实属普遍毛病。分析起来原因很多,比如前景的不明朗,处境的过于艰辛,受制于资金和人员团队……可以找出更多的理由,但不论理由多少且具有说服力,一开始没有清晰战略定位的企业,注定是走不了多远的半途而废者,这肯定是无庸置疑的规律。 ——很多公司成功的案例,靠的是起步早、胆子大、有关系,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都无法为企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必然要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能力竞争,因循守旧抱着成功经验不放,抱怨市场环境恶劣的企业只能逐渐被淘汰。 ——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要,如果任由其自由发展,势必造成混乱。所以,制定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战略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中小型企业需要不需要战略目标不是在于企业的规模有多大,而是要看企业的定位是什么?是单纯赢利为目的还是希望让企业一步步发展起来?很多小型企业本身的立足点就是赚钱,没有太长远的考虑和打算。象这样的企业,是不需要去谈战略目标的。只有对于那些希望能做企业家而不是商人的领导者才是需要战略目标的,因为他不但立足企业的现在,更看重企业的将来。

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论文简述:摘要: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简略地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问题。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作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简略地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问题。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 作为跨国公司最典型的特征和一种最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正在形成,尤其是外贸体制改革的加快,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体制基础;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海外投资奠定了经济基础;中国加入WTO,为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了契机。如何清醒地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做出科学的战略抉择,在国际上寻求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了我国企业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很快。20多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约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投资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960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8亿美元,中方投资约93亿多美元(实际数量和金额远不止于此);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200强。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初步呈现多元化,但大型国有企业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规模均较小。 (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型企业居多,多元化的趋势在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完善经营体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全球化经营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些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也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总体上看,在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多,占49.7%.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占18.1%)增长比较快。 (4)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1990年底,我国801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达240个,占30%;在前苏联、新加坡、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又集中了另外300家,其中我国港澳地区就集中了140家非贸易性企业。至1991年,我国近千家境外贸易企业,有180家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另外的700家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我国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

浅析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定位

浅析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定位 2012年07月17日10:49 来源:《中国市场》2012年第1期作者:蒋联飞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5 摘要: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难以形成规 模性生产和销售,难以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所以,中小企业要特别重视经营管理战略,要善于集中力量,坚持“有所不为而后有为”,运用市场聚焦策略,扬长避短,把有限的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在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后,要乘势而行,使企业在该目标区域内呈鼎立之态,形成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战略目标 对于任何一家谋求长远发展的现代企业来说,无论其规模如何,战略管理都非常重要。因此,国内外企业界和学者都重视并研究企业战略管理,只是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少些,这种偏向在我国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虽然处于劣势地位,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所没有的特定地位和作用,因此研究中小企业如何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即研究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企业经营战略含义 经营管理战略是企业前进的方向,是企业经营的蓝图,目的在于建立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赢得一个相对其竞争对手持续的竞争优势,满足客户的需求,获得卓越的业绩。一些中小企业认为,战略管理只能在大型企业发挥作用,自己的企业规模小,业务简单,用不着或用不了战略管理。事实上,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时代。中小企业要在国际国内众多企业“大鳄”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以战略抓机遇,从而加快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成长、发展的经营战略。 2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必要性 2.1融资困难,形成瓶颈 中小企业由于历史原因,经营机制比较落后,管理不善从而资金周转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一旦断掉,企业的生产就无法维持,亏损增加,陷入困境的恶性循环。国家金融财政政策通常都是支持大型企业的,一些计划项目,中小企业一直被冷落,政策上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也是一重要原因。 2.2自身素质低下 中小企业由于起步基础和发展的背景,形成了技术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不善,人员松散,产品技术含量低的局面,近年来,我国在对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对中小企业进行了配套改革,然而改革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 2.3体制上不健全,产权不明晰

关于中小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小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以其自身的特色经营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保持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一方面,其自身存在的弊端初露端倪,中小企业存在着融资难、技术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使得中小企业在新的时期有必要做出新的战略选择,不断地探索、研究,以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从对中小企业的内涵、成就、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优劣势及其经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做了比较全面的整理,以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一些经营发展战略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内涵及其作用 中小企业在理论上就是中型和小型规模的企业,其特征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规模不大、销售不大、从业人员不多、管理跨度较小。不同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对中小企业进行了具体的界定。界定通常从质的标准和量的标准两个角度进行。在质的标准方面,主要是从企业资本来源、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目标、企业的法律形式等方面进行的。在量的标准方面,选取的指标主要有企业人数、企业资本额和年度经营额等。就我国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主要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有关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小企业已达293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为%,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截至2006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蒋冠宏蒋殿春 内容提要: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出口?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数 据匹配法为—年家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企业找到可供比较的对照组, 运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经 过检验本文有如下发现:第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二,与其它投资动机相比,商贸服务类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三,与其它东道国相比,投资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效应”最为明显;第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先上升后下降,呈 现倒“”型;第五,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出口的深度边际,也扩展了出口的广度边际。因此通过本文的微观数据检验,深化了对该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马氏距离匹配倍差法 一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备受关 注(,。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年中 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和存量的和,分列全球第位和第位。伴随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企业实力增强,我国企业正全方位融入国际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截止 年底共有约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万家分布在全 球个国家(地区)。 国际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母国出口一直是该领域的热 点话题。在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我们自然要问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 是促进了企业出口呢?因此本文的核心问题是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还是替代了企业 出口?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已经有部分文献从宏观数据角度进行了研究。如项 本武(、谢杰和刘任余以及张春萍(等。然而鲜有文献从微观企业角度来探讨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主体。基于利润最大化,水平型直 接投资的企业在出口和直接投资之间权衡决策,而垂直型直接投资的企业则根据要素成本在不同 国家布局生产。传统理论预期水平型直接投资替代了出口,而垂直型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我国是后发型经济体,企业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才刚刚起步。因此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可转移所有权优势”并不明显。所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 投资有自身特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四种动机,分别为商贸服务、当地 生产和销售、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上述投资动机具有后发型经济体的明显特征。这也是我国企 业依据自身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的特定表现。因此用传统水平或垂直型直接投资来界定我国企业 蒋冠宏、蒋殿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2015年1月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考试题真题-05171试题

2015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5171)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通过电话对客户进行有条理的访问的市场调讲方法称为 A.电话访问法 B.人户访问法 C.拦截访问法 D.小组座谈法 2.自己生产和销售本企业产品的经营方式属于 A.代购代销 B.自产自销 C.批发 D.零售 3.由一个自然人投资,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买体是 A.有限责任公司 B.合伙企业 C.个人独资企业 D.股份有限公司 4.对企业资本的形成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融资方式是 A.内源融资 B.外源融资 C.直接融资 D.间接融资 5.下列属于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外部因素的是 A.企业的发展前景 B.企业的盈利能力 C.企业的经营状况 D.金融环境 6.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短期规划时间跨度一般为 A.1-3个月 B.3-6个月 C.1年左右 D.3年左右 7.认为企业必须积极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的营销观念属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客户观念 8.通过和大企业建立稳定的配套服务关系,推动自身发展的策略属于 A.“卫星营销”策略 B.“聚焦营销”策略 C.“缝隙营销”策略 D.“共生营销”策略 9.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的方法称为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顾客导向定价法 C.竞争导向定价法 D.心理定价法

中小企业战略选择与分析问题研究.doc

中小企业战略选择与分析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按不同方式划分的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经营品种单一,技术总体水平比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中小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劣势和特点,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并进行高效的战略管理,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在战略管理方面面临的困惑更多,要求也更具体,更需要通过战略管理来积累竞争优势。在进行企业战略决策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战略分析,也就是对影响战略制定的各种内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选择一个正确的战略方案打下基础。 1.充分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竞争者规模、技术经济情况、销售网络等。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包括:财务状况、产品线及竞争地位、设备情况、市场营销能力、研究和开发能力、人员的数量及质量、组织结构、企业过去确定的目标和曾经采用过的战略等。 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现自身的弱点和优势,以及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中小企业可以扩大自己的优势,利用竞争者的劣势,不断发展壮大。 2.坚持不断创新和发展特色 中小企业在进行战略分析,尤其是发现强者弱点的同时,要

做好两件事:一是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有特色,仅靠提供与别人一样的产品和服务是不够的,仅仅是用较低的价格或较好的服务去和已经占据领先地位者竞争是不够的。只有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当企业对其自身的今后发展做出分析后面临的将是对战略的选择,正确的战略选择可依另一个企业不断壮大,因此战略选择对企业,尤其使中小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在这过程中中小企业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中小企业在进行战略分析时,可采取SWOT矩阵分析法,即通过分析企业的内部资源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来为企业制定和选择战略。 2.1优势(Strength) 组织结构简单,决策效率高。中小企业往往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少,这样在进行决策时就避免了信息在层层传递中耽误时间甚至出现失真,从而减少了因缺乏时效性而导致决策滞后,甚至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管理和运营成本较低。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一般来说相对统一,这就减少了代理费用和决策成本,而组织结构简单化也减少了管理成本。 技术创新时效性较高。中小企业在针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研究人员和生产销售人员联系紧密,因此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的时效性较高。 产品转换快速灵活。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中小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动机分析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动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逐渐展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之后,中国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无论对外直接投资额还是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对外投资项目接连不断。同时,中国各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的特点。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投资动因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若干针对性建议 关键字: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投资水平,企业管理 绪论: 自从2001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持续萎缩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极措施。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尽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对外直接投资仍处发展初期,同样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体制存在不合理因素 在我国,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缺乏对外总体发展战略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 战略。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 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这些企业对外投资是因为遇到了某 个投资机会,或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税收的减免。其次,我国更 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创 汇,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投资 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走一步说一步。这样企业海外发展的

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与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的生存战略 [摘要] 中小企业除具有规模小、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外,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人才缺乏等重要缺陷。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能否立足内外环境、结合其组织特点、扬长避短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提出了可供企业选择的几种战略发展思路,如:中小企业集群化战略、以专配套的协作化经营和“小而特”的拾遗补缺、技术创新等发展战略。 [关键词] 中小企业;经营特点;战略选择 如果将企业以大小来分成两个大类型,那么与大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无疑应该是由于规模原因而处于竞争劣势的企业。但自机器大工业在世界上出现以来,尽管每年有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与此同时又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诞生,它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历经各种挫折与困难之后仍能坚持下来、继续成长和走向成熟;不少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大企业、大公司。总的来看,中小企业不但没有在以生产集中为特征的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被大企业淘汰、消灭,反而在当今以跨国大公司、大企业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获得了较大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占现有企业总数的比例普遍都达到90%以上,甚至在有“大企业王国”之称的美国已超过了95%以上。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究其原因,除了外部提供的有利条件之外,主要还有赖于自身的特殊性及其相应优势。 一、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一)“小”、“灵”、“快”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特别是小企业, 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北方民族大学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院(部)名称:商学院 学生姓名: XXX 专业: 工商管理 学号: XXXXXXXX 指导教师姓名: XXXXXX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摘要 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一支具有极其特殊地位的经济力量。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使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经营战略选择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经营管理

ABSTRACT 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strong power; socialis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very special status of economic power. Along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further developing of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acing unprecedented difficulties. But for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China speaking, this is a perfect opportunit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mproves our management level, and constant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enterprise, increase competition abilit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sperity and social market economy, the effec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play a vital role. So how to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light of these problems, proposes the solution plan,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even the enti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small businesses face analyze its development there is some problems which, and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discussed. And combined with typical cases,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business featur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t has its own unique. Finally put forward to solve problems, summarizes operation strategy,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management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 学号Y09030359000001 姓名胡滨 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指导教师 专业金融学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2011 年 5 月9 日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Graduation Thesis / Design Title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isk Analysis Department / School Distance Education Specialty(choose one)International Trade Author of Thesis/Design Hu Bin Student ID No. Y09030359000001 Thesis Advisor Grade Date May 9, 2011

(学生不必填写)

论文摘要 (6) 一、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7) (一)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7)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 (7) 二、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8) (一)金融危机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新的机遇 (8)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8) 三、对外投资面临的风险 (9) (一)从地区结构看,下行投资和虚假投资比重较大 (9) (二)从行业结构看,投资的初级化特征明显 (10) (三)从投资主体结构看,国有企业主导对外投资 (10) (四)投资的风险防范体系尚不健全 (11) (五)投资的宏观管理相对滞后 (11) (六)投资的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11) 四、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控对策 (12) (一)培育垄断优势 (12) (二)注重品牌国际化 (12) (三)健全风险防范体系 (12) (四)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 (13) (五)投资的宏观管理相对滞后 (13) (六)培养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4)

关于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思考

关于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思考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提交日期:年月日 摘要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要持续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企业战略正确定位及合理选择。本文结合国内企业的战略定位,对我国中小企业如何正确地进行战略定位,总结出企业战略定位的三大原则:着眼未来、突出特色、勇于创新。同时针对多元化战略还是单一化战略好这一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尝试通过对多元化和单一化分析,到单一化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再结合我国的国情来分析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经营思路,期待对中小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定位;核心竞争力;培育 ABSTRAC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n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business strategy and strengthen the right location and a reasonable choice. In this paper,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of China's strategy of how to correctly position, summed up the three major business principles of strategic positioning:focus on the future,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for a single strategy or a good topic of debate in this industr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versity and a single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a singl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o analy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the business ideas, look forwar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MEs.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positioning; core competitiveness;cultivation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但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挖掘中小企业投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 1 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1.1 投资规模小 根据2003年底的数据计算,我国企业海外累计平均项目投资额为153万美元,而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则达2528万美元。 1.2 投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据外经贸部一项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比例中,非洲占32%,东南亚占20%,拉美地区18%,以下依次为中东9%、

东欧9%、中亚8%及其他地区4%。 1.3 投资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投资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在许多产品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企业纷纷把眼光瞄向了国外。 1.4 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 由于国际化发展的经验相对缺乏,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开辟东道国市场,我国企业多采取合资方式。在目前的中小跨国公司中,有56.3%的企业选择中方控股51%以上的合资方式,独资的占29.1%,只有11.7%的企业中方占49%以下的股份。 2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政策和经营管理状况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2.1 市场调研不充分 由于自身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较低,许多中小企业在开展海外投资前缺乏对目标市场的准确分析预测,没有对目标国政治稳定性、经济结构、汇率变动状况、有关法律条文及风土人情、工会力量、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做充分的调研。 2.2 缺少优秀的跨国经营人才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通晓国际商业惯例、法律,具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