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学案序号:6主备人:韩桂兰许士利审核人:张志才课时:2 授课时间:2014.3.13一、知识目标:1.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2.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二、精梳理(一)能量的摄取1.能量来源:食物中的。
2.食物的热价(1)概念:指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2)糖类的热价:千焦/克。
(3)蛋白质的热价:千焦/克。
(4)脂肪的热价:千焦/克。
(二)、能量的释放1.场所:内。
2.过程:有机物。
3.意义:进行各项和保持。
(三)、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性别、。
三、随堂练习1.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含能量最多的是A葡萄糖B蛋白质C脂肪D水2.体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时,需要空气中哪种气体的参与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A快走B静坐C爬坡D扫地4.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发生在A血液里B组织液内C组织细胞里D肌肉内6.初到高原的人,有心慌、气短的感觉,原因是高处空气稀薄,氧气少,影响了人体内的分解和释放。
7.下列食物中,热价最高的是A大米B花生C鲜牛奶D大头菜8.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A蛋白质的分解B糖类的分解C脂肪的分解D食物的分解9.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A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B为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C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D为每个细胞提供氧气10.下列生理活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A细胞分裂B维持体温C 读书写字D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11.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无机物B有机物C无机盐D维生素。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学习目标】1.说明人体内能量的来源和能量供给的过程。
2.说出不同的食物所含能量的区别3.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自主导学】1.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
2.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而有所不同。
在发育期所需要的能量比其他时期。
3.食物的摄取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造成,导致。
【小组探究】模拟呼吸运动;【课堂练习】1.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所以它们所储存的能量也。
2、当你呼吸时,能保证气管和支气管中气体畅通的结构是()A 甲状软骨B 环状软骨C 会厌软骨D “C”形软骨3、你认为人体内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呼吸的通道的器官是()A 口腔B 咽C 喉D 鼻腔4、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后,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呼吸运动B 气体的扩散作用C 呼吸肌的收缩D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5、人的肺泡内氧气的浓度与外界空气中氧气的浓度相比()A 始终高些B 始终低些C 时高时低D 一样高低6、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A 高于外界大气压B 低于外界大气压C 等于外界大气压D 无法确定【能力培养】利用下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1)在这些活动中,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类活动消耗能量最多?哪些活动消耗能量最少?依据是什么?(2)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含氧量打?【课外延伸】1、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时(1)你作出的假设是(2)在探究中你使用的食物材料是(3)你用课本的方法测出的食物热价与实际相比高了还是低了?。
原因是什么?【综合训练】2、下列坐标系是某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表示()时的肺内气压变化。
(2)曲线BC段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3)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4)简述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段:(),BC段:()。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明确目标
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2、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课前延伸
一、能量的摄取
1.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________。
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________表示,即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________。
2.、和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的热价为________千焦/克,蛋白质的热价为________千焦/克,脂肪的热价为________千焦/克。
二、能量的释放
▲人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消耗________并产生________,同时释放出________,用于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这一过程的场所是人体内的。
三、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因年龄、性别、体质和________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也与和有关。
了解一天活动所需能量,可以适当调整摄取的食物数量,以维持能量的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平衡。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1、食物中的哪些营养物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食物为人体提供的能量是否相同?
2、食物中的能量是如何被释放出来的?
3、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哪些?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不同事物的热价
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热量,这说明了什么?
2、不同食物的热价为什么有较大的差异?
3、你所测得食物热价符合其实际热价吗?
(二)1、剧烈运动时,人的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快加强,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2、有机物在体内分解与在体外燃烧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三)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越多越好吗?
精讲点拨
【例题】小明今年13岁了,他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1 340千焦。
小明每天大约从食物中摄取200克蛋白质、500克糖类和100克脂肪,你估计小明的体重可能会有怎样的变化?
巩固检测
课本P35思考与练习
课后提升
1.下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无机盐
D.维生素
2.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植物中的化学能
B.食物中的能量
C.太阳光能
D.热能
3.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单位:千焦/克)分别为( )。
A.17.15、17.15、38.91
B.38.91、17.15、23.43
C.17.15、23.43、38.91
D.17.15、18.91、38.91
4.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5.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环境转移到5℃的环境中,它们的耗氧量的变化是()
A.都增加
B.都减少
C.前者增加,后者减少
D. 前者减少,后者增加
6.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寒颤”现象是由于()
A.怕冷的缘故
B.“寒颤”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平衡
C.皮肤受寒冷刺激,温度降低
D.使产热量增加,防止体温下降
7.在100克饼干样品中,有蛋白质20克,脂肪10克,糖类60克,维生素10克,那么它能为人体提供的总热量约有()
A.1761千焦
B.1783千焦
C.476千焦
D.1671千焦
8.质量相同的营养物质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A.无机盐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9.我国人民的膳食中,总热量大约65%来自糖类,18%来自脂肪,12%来自蛋白质。
现有一男生,日热量供应量为1.254×104千焦。
请问,每日中午蛋白质的供应量应为多少
克?( ) A.87.74 B.35.1 C.38.67 D.26.32 10.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含能量最多的是() A葡萄糖 B蛋白质 C脂肪 D水11.体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时,需要空气中哪种气体的参与()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1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A快走 B静坐 C爬坡 D扫地
13.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发生在()
A血液里B组织液内C组织细胞里D肌肉内
14.初到高原的人,有心慌、气短的感觉,原因是高处空气稀薄,氧气少,影响了人体内的分解和释放。
15.下列食物中,热价最高的是() A大米 B花生 C鲜牛奶 D大头菜
16.人体惊醒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
A蛋白质的分解 B糖类的分解 C脂肪的分解 D食物的分解17.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
A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B为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C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为每个细胞提供氧气
18.下列生理活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细胞分裂 B维持体温 C读书写字 D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19.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A.水、脂肪、糖类
B.脂肪、糖类、蛋白质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20.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
A.馒头
B.花生
C.牛肉
D.苹果
21.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22.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A.唱歌
B.扫地
C.快走
D.骑车
2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出发,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是()A.营养良好 B.营养不良 C.缺少运动 D.缺乏维生素24.右表数据为不同年龄组的人,每天所需能
年龄组每天所需能量的平均值(千焦)
量的平均值。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每天所需能量主要用于
和。
(2)从上表中看出组的人每天所需能
量最多。
原因是。
(3)假如一位15岁的男生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能量的摄入量低于11340千焦,他会变得怎样?。
(4)食物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这种物质来源于绿色植物的。
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
合作探究
(一)1、说明食物中蕴含着能量。
2、与组成食物的化合物有关,食物不同,其组成成分不同,所蕴含的热量就不同。
3、不符合。
因为有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还有少量热量加热了试管,操作过程中也有少量热量散失。
(二)1、剧烈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需要及时补充能量,所以分解的有机物增多,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增多,于是需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提高输送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速率,因而呼吸和心跳都加速和加快了。
总之是维持能量消耗和释放之间的平衡。
2、都是分解有机物,都需要氧,都释放二氧化碳,都释放能量。
(三)1、主要与活动强度有关,此外海域环境温度、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2、不是。
人体每天摄取的食物所蕴含的能量,因与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维持相对平衡。
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就会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身体发胖,影响健康。
精讲点拨
解析: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能量,因年龄、性别、体质等原因而有所不同。
小明13岁,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1 340千焦,而他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可通过食物热价计算出来,假设他摄取的食物在体内能全部氧化,那么获得的能量是:17.15×200+17.15×
500+38.91×100=15 896千焦,超过每天所需能量11 340千焦。
所以,在营养过剩的情况下,小明的体重很可能会增加。
答案:小明的体重会增加。
思考与练习
1、可能会增加
2、冬季气温低,通过体表直接散失的热量和通过排泄活动间接散失的热量相对增多,为维持正常体温,需释放较多热量予以补充,热量来自于食物,所以摄食需相对增多。
3、大脑思维、心跳、呼吸、体表散热以及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