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 (2275)
- 格式:pdf
- 大小:378.26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的运动最接近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从树上掉下的苹果B.正在百米赛跑的运动员C.正在进站的列车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2.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A.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B.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C.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3.青少年坚持规范做眼保健操可预防近视。
中学生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可能为()A.5s B.50s C.5min D.0.5h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速度公式v=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t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一定越大5.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如图所示,是诗人骑马赏花的情景,若说诗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面B.路边的百花C.身后的房屋D.诗人的马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同学同地同时出发B.0~4s内,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C.8s末甲正好追上乙,此时两人的速度相等D.4~8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比为2∶17.小红参加百米赛跑,她起跑的速度是7m/s,中途的速度是9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0m/s,若她的成绩为12.5s。
则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m/s B.8.67m/s C.8m/s D.12m/s8.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斜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AB段平均速度为0.2cm/sC.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D.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二、填空题9.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2:3,甲运动的路程是乙的2倍,则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为某次手机导航的画面。
已知该地图的比例尺(地图上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长度之比)为1∶100000,则在从起点至终点的过程中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可能为()A.20km/h B.40km/h C.60km/h D.80km/h2.小明乘船游览闽江,他认为座位上的自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岸边的树木B.他乘坐的船C.河岸D.解放大桥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5∶6,两车速度之比为2∶3,则甲、乙两辆汽车所用时间比值为()A.5∶4B.9∶10C.4∶3D.4∶54.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A.小时B.米C.秒D.米/秒5.如图所示,一架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正在平直的跑道上助跑起飞,在第1s 内通过了10m,在第2s内通过了20m,在第3s内通过了30m,则这架飞机()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第2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做变速直线运动6.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3~5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m/sB.在0~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5st 时两物体相遇D.甲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7.下列关于中学生的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体温约为42∶B.身高约为1.60dmC.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 D.心脏正常跳动一次时间约为10s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B.测量时细心认真就可避免误差C.使用非常精密的测量工具就没有误差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是,所测物体的长度为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右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2-4s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4-5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左运动2.《龟兔赛跑》是大家熟知的寓言故事,乌龟和兔子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最终乌龟获胜。
在这个故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大C.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作出裁决D.物理学中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下述记录四次结果:2.99cm, 3.00cm,2.98cm,2.9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读数为2.9cm是因为测量误差B.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0.01mmC.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99cm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错误4.2023年9月30日,在杭州亚运会比赛中,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全红婵、陈芋汐获女双 10 米跳台项目冠军。
在比赛中,她们的动作高度协调统一,从侧面看似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此时,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评委B.陈芋汐C.跳台D.水面5.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 h,某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且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6R,卫星正下方地面上有一观察者,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
若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春分(即太阳光直射赤道)那天在日落的时间内,此人观察不到卫星的时间约为()。
A.40min B.70min C.100 min D.140 min6.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相距102 m,且距离墙壁均为68 m,如图1.9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A.0.1 s B.0.2 s C.0.3 s D.0.4 s7.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运动到相同终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3、棋盘上摆放有三个棋子,如图中甲图所示,乙图则是三岁的小宇移动了棋子后的样子。
相对于棋盘,位置发生了变化的棋子是()A.只有3B.只有2和3C.只有1和3D.1、2和34、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5、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快慢的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的B.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7、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D.霜叶红于二月花8、关于速度3.6 m/s和1 km/h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3.6 m/s=1 km/h B.3.6 m/s>1 km/hC.3.6 m/s<1 km/h D.无法比较9、飞机飞行过程中会经历起飞加速、定速巡航匀速飞行、减速降落等过程。
初三中考复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若五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48cm,12.35cm,12.37cm则这本书宽度最接近的是()A. 12.388cmB. 12.365cmC. 12.36cmD. 12.37cm2.张强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张强同学写的“奔驰”、“后退”所选用的参照物分别是()A. 椅背和火车B. 地面和火车C. 火车和地面D. 都是地面3.战斗机在空中加油,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80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是()A. 0B. 800 km/hC. 大于800 km/hD. 小于800 km/h4.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一个普通木块的密度约为0.6g/cm3C. 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D. 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5.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 等于4m/sB. 等于4.2m/sC. 等于5m/sD. 等于3m/s6.由速度公式v=s可知道()t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7.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1min内、第2min内、第3min内的路程都是300m,在这3min内做的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变速直线运动C. 变速运动D. 无法确定8.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太阳B. 月亮C. 宇宙飞船D. 地球9.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石家庄市冬天的气温一般在﹣20℃B. 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约为1minC.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D.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0kg10.下列物理事实中,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无关的是()A. 接力赛跑时运动员间进行交接接力棒B. 静止在空中的地球同步卫星C. 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D. 我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km11.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B. 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C. 甲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 甲相对于扶梯是运动的12.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A. 奔跑着的猎豹的速度可达40m/B. 在水中游动的旗鱼的速度可达108km/hC. 飞行的褐海燕1分钟能前进5kmD. 百米赛跑某一著名运动员的成绩是9.96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14.一列火车在半小时内以72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其中前20min行驶25km,则火车在后10min行驶的路程是()A. 0.47kmB. 24kmC. 11kmD. 12.5km15.某人在一列以60km/h匀速行驶的车厢以一定的速度向火车头方向行走,走完一节车厢所需的时间需10秒钟;若他以相同的速度向车尾方向行走,走完一节车厢所需时间()A. 等于10sB. 大于10sC. 小于10sD. 以上都有可能二、多选题16.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中,v的大小与S、t的大小无关,与该公式特征相似的还有()A. P=Fs B. ρ=mvC. R=UID. I=UR17.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同学们对身边的事或物进行了估测,以下较为贴近实际的是()A. 学校的课桌高约为0.8 dmB. 某同学跑100m成绩为10sC. 步行速度约为1.4 m/sD. 正常人1min的心跳约70次18.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绕太阳转动的速度是恒定的B. 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一定是静止的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和方向都不变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其加速度一定是恒定的答案:C2. 下列关于参照物的选择,错误的是()A.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B. 研究火车运动时,可以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C. 研究飞机飞行时,可以选择另一架飞机作为参照物D. 研究运动员跑步时,可以选择运动员自身作为参照物答案:D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4 m/s²B. 5 m/s²C. 8 m/s²D. 10 m/s²答案:A4. 下列关于速度和路程的关系,正确的是()A. 速度越大,路程越小B. 速度越小,路程越大C. 速度和时间成正比D.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答案:D5.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30公里,物体的速度是60公里/小时,则物体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A. 0.5小时B. 1小时C. 1.5小时D. 2小时答案:A二、填空题6. 在机械运动中,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
答案:参照物7.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______。
答案:速度8.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则物体的初速度是______。
答案:5 m/s9.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______。
答案:速度10.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加速度为2 m/s²,则物体在5秒内的路程是______。
答案:25米三、计算题11.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加速度为3 m/s²,求物体在8秒内的路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2.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地球绕着太阳转B.乌云遮住了太阳C.树木在不停地生长D.蚂蚁在地上爬行3.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铁轨B.车厢C.铁路边的树木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4.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到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快C.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慢D.以上三种分析都不对5.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9:8 B.8:9 C.2:1 D.1:26.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D.测量跳远距离成绩选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7.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0~3m,分度值1mm B.量程0~10m,分度值1dmC.量程0~30cm,分度值1mm D.量程0~15cm,分度值0.5mm8.我国技术人员在研发高铁时,要进行风洞测试,即将高铁列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让风高速迎面吹来,模拟高铁列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形,在风洞测试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9.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长度,记录如下:10.5cm,10.6cm,10.8cm,11.2cm,10.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A.10.6cm B.10.63cm C.10.7cm D.10.74cm10.如图,在小车闯关游戏中,笔直的通道上每隔9m设置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