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培训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5
SPC/MSA知识培训试卷(含答案)姓名:部门:得分:一、判断题(每题2分)l、产品一般特性不需要控制。
(Y/N) N2、SPC统计过程控制是检验方法而不是预防方法。
(Y/N) N3、变差是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
(Y/N) Y4、解决变差的普通原因必须由管理人员采取系统措施预以纠正。
(Y/N) Y5、做控制图时当检测数据不合格时,再采取措施。
(Y/N) N6、当控制图失控时,应寻找出现变差的特殊原因,从而采取措施。
(Y/N) Y7、SPC应用时,首先应确保控制图受控时,再计算过程能力。
(Y/N) .Y8、X—R图的控制界限肯定小于工程规范界限。
(Y/N) N9、CPK值小于l时,说明过程存在普通原因造成的偏差。
(Y/N) NlO、当过程能力不足时,则采取全检或改变规范作为长期措施。
(Y/N) N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1、对量具进行测量系统分析需要使用盲测方法的是。
A 、偏倚分析B 、线性分析C 、GR&R分析D 、Kappa分析2、以下哪种分析方法不是用于计数型的测量系统。
A 、偏倚分析B 、Kappa分析C 、交叉表法分析D 、GR&R分析3、测量仪器分辨力的使用准侧应该至少是。
A 、公差的1/5B 、公差的1/10C 、过程变差的1/5D 、过程变差的1/104、是指量具在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之间的差值)。
A 、稳定性B 、偏倚性C 、重复性D 、线性5、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控制图来实现的。
A 、均值极差图B 、P图C 、鱼骨图D 、直方图6、在不同时间产生的偏倚的总变差是指。
A 、重复性B 、再现性C 、稳定性D 、线性7、以下哪一个不是造成过分偏倚的可能原因。
A 、仪器需要校准B 、仪器或夹紧装置的磨损C 、基准出现误差D 、重复性误差8、某卡尺的允许示指误差是±0.02mm,测量值是95.26mm,若示指误差为﹢0.01mm,实际值应为。
SPC培训考试试卷答案SPC培训考试试卷答案部门: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检测是(容许)浪费,预防是(避免)浪费。
2、(UCL )、(CL )、(LCL )统称为控制线。
3、(计件)值和(计点)值统称为计数值。
4、过程能力、初始过程能力指数、稳定过程能力指数的符号分别为:(CP )、(PPK )、(CPK )。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1、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检查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
2、计量值?用连续尺度显示产品的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3、计数值?显示产品合格或不合格的次数的数值,称为计件值4、平均值?一组测量值的均值5、极差?一个子组、样本或总体中最大与最小值之差6、标准差?过程输出的分布宽度或从过程中统计抽样值(例如:子组均值)的分布宽度的量度,用希腊字母σ或字母s(用于样本标准差)表示。
7、中心线?控制图上的一条线,代表所给数据平均值。
8、过程能力? 一个稳定过程的固有变差的总范围,过程固有变差的6 σ范围9、过度调整?是指把每一个偏离目标的值当作过程中特殊原因处理的方法。
如果根据每一次所做的测量来调整一个稳定过程,则调整就成了另外一个变差源。
过度调整增加了输出的变差。
10、普通原因?造成变差的一个原因,它影响被研究过程输出的所有单值;在控制图分析中,它表现为随机过程变差的一部分。
三、论述题:使用控制图的好处:(10分)1、供正在进行过程控制的操作者作用2、有助于过程在质量上和成本上能持续地、可预测地保持下去3、使用能达到:—更高质量;—更低的单价成本;—更高的有效能力4、为讨论过程的性能提供共同语言5、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SPC培训考试部门: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SPC是英文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的前缀简称,即统计过程控制,也称为统计制程管制。
2.CL表示_管制中心限_;UCL表示_上控制界限__;LCL表示下控制界限。
3.Ca表示__准确度__;Cp表示__精密度_;CPK表示制程能力。
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当X-MR图中有连续9个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时,说明过程处于失控状态。
21.当控制图中有连续14点交替升降时,说明过程处于失控状态。
22.当控制图中有连续6点上升或下降时,说明过程处于失控状态。
23.“σ?”指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一个总数里标准误差的统计单位。
24.在“3σ”原则下,控制点落在μ-3σ到μ+3σ之间的概率是99.73%。
25.SPC执行成功的最重要条件是Action,即针对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分别采取措施。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将收集的测定值或数据之全距分为几个相等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之测定值所出现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以条状方式排列起来所产生的图形,称之为B。
A:.柏拉图B:直方图C:管制图D:层别法2.以下哪种直方图的形态表现为缺齿形B。
A3.以下几种原因﹐哪种不属于普通原因D。
A:原料之微小变异B:机械之微小振动C:仪器测定时不十分精确之作法D:新手之作业员4.生产部生产某一产品时,用快速检测夹具检测高度和同轴度,应该使用(B)控制图A.5A.不良B.缺陷6A.7A.自动粘和机B.8.(a)(c)个数据以上。
件,每班填写一张能力测算表单。
(ad)符合客户要求。
<1.33d.CPK≥1.33e.CPK<1.33(a)法。
c.柏拉图d.直方图13.对过程能力进行持续不断地改善,具体可以系统性从以下(ab)方面入手。
a)调整过程加工之分布中心,减少偏移量。
SPC基础知识培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SPC是由美国休哈特提出的系统的控制理论。
2、SPC迄今为止经历的三个阶段,分别是SPC 、SPCD 、SPCDA。
3、统计学上将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
4、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资料,就叫作计量资料。
5、控制图的种类很多,一般常按数据的性质分成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两大类。
6、控制图建立在数理统计学的基础上,它利用有效数据建立控制界限,一般分为上控制界限(UCL)和下控制界限(LCL)。
二.判断题(每题3,共15分)1、SPC要求必须使用控制图对工序进行过程能力计算与稳定性控制。
(√)2、用CP及CPK可以表示初始过程的过程能力。
( √)3、计量型控制图中子组容量是指一次不间断取样的数量。
(√)4、试验设计、控制图都是统计技术方法。
(√)5、过程能力就是指Cpk\Ppk,其中,Cpk是长期能力,Ppk是短期能力。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应用SPC的目的?使生产过程中不稳定的过程得到恢复;消除过程中的不稳定趋势;提高稳定过程的功率和效益。
2、P管制图的定义?P-Chart:不合格品率的控制图。
3、X-R管制图的定义?X-R Chart:均值-极差控制图4、过程能力的定义?过程在稳定的状态下能够加工出符合质量要求产品的能力5、过程能力指数的定义?公差和过程能力之比四.分析题(15分)请说明你所在的生产线有哪些工序需要使用控制图。
简述这些管制图对异常情况的定义,并说明当前标准的上下限值?当该工序的生产员工遇到质量异常情况时你该如何处理?1。
spc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SPC(统计过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产品质量B. 降低生产成本C. 提高生产效率D. 减少员工数量答案:A2. 在SPC中,控制图用于监控什么?A. 产品质量B. 生产设备C. 员工技能D. 原材料质量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SPC的七个基本工具之一?A. 散点图B. 帕累托图C. 流程图D. 直方图答案:B4. 控制图上的UCL和LCL分别代表什么?A. 上限和下限B. 上游和下游C. 用户和客户D. 未知和已知答案:A5. 过程能力指数(Cp)和过程性能指数(Cpk)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Cp不考虑过程偏移,Cpk考虑B. Cpk不考虑过程偏移,Cp考虑C. 两者都不考虑过程偏移D. 两者都考虑过程偏移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SPC控制图的类型?A. X-R图B. X-S图C. I-MR图D. 饼图答案:D7. 过程变异的来源可以分为哪两类?A. 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B. 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C. 可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D. 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答案:A8. 在SPC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对控制图进行重新计算?A. 过程改进后B. 过程稳定时C. 过程不变时D. 过程恶化时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SPC实施的步骤?A. 确定关键质量特性B. 收集数据C. 制定质量目标D. 忽略过程变异答案:D10. SPC中的数据收集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有偏抽样D. 非随机抽样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SPC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制造业B. 服务业C. 医疗行业D. 教育行业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SPC控制图的优点?A. 及时发现过程异常B. 减少过度调整C. 提高过程能力D. 降低成本答案:ABCD3. 在SPC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控制图出现异常?A. 过程参数变化B. 操作员技能差异C. 设备故障D. 原材料变化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SPC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A. 员工培训B. 过程改进C. 数据收集困难D. 管理层支持不足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SPC数据收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A. 确保数据的代表性B. 避免数据的有偏性C. 保持数据的连续性D. 忽略异常值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SPC只能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不能用于服务过程。
SPC培训试题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1SPC培训考试部门:姓名:_____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5分)1.SPC是英文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的前缀简称,即统汁过即控制,也称为统il制程管制。
2.CL表示—管制中心限」UCL表示—上控制界限_;LCL表示卜•控制界限°3.Ca表示—准确度_;C D表示—粘密度_:CPK表示制程能力°4.PPM是指制程中所产生之百万分之不艮数,DPM是指制程中所产生之百万分Z缺点数。
DefectPer Million pcs卖出的产品中发生故隐的百万分比5.品管七大手法分別是查检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管制图、_________________ 、直方图、层别法。
6.实施SPC能够帮助企业在质疑控制上真正作到“事前"预防和控制。
7.控制图的基本类型按数据类型分为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道方邑是以一组无间隔的直条图表现频数分布特征的统汁图,能够宜观地显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9.如过程历史数据计算的AVERAGES ",过程目标值=,则LCL是CL是一,UCL是一。
10.使用控制图,对数据进行分组的基本原则是组内变异小、组间变异大。
11.一般企业的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以4西格玛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 次误差。
如果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达到四格玛的程度,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找得岀个瑕疵。
12.计算CP.CPK时数据量不得少于25组°13.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厶、机、料、法、环、测。
14.对于普通原因的波动通常需要采取昼统_措施。
15.日常工作中,将X-Bar控制图与R控制图联合使用,较为方便有效。
16.当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时,过程只受普通因素的影响,过程特性的波动具有统讣规律性。
SPC 测试题单位名称: 部门: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D ) 1. 以平均值加减三个标准差为控制界限﹐虽然过程是属正常﹐但落在界限以外之点 子仍有﹕A. 0.35% B. 1% C. 0.135% D. 0.27% E. 3%( A ) 2. 以数据性质来分﹐控制图可分为﹕A. 两大类B. 三大类C. 四大类D五大类E. 不分类 ( C ) 3. X -R 控制图每组之样本大小(n )﹐最好是﹕A. 1-5个B. 2-6个C. 2-5个D. 3-7个E. 4-8个( C ) 4. 我们日常工作中﹐将X 控制图与下面那一种控制图联合使用﹐较为方便而有效﹕A. σ图B. X'图C. R 图D. R m 图E. p 图( B ) 5. 计量值控制图每组样本数若超过高10个时﹐则必须使用﹕A. X -R 图B. X -S 图C. ~X -R 图D. X-R m 图E. 以上皆非( B ) 6. 设样本数 n ﹐不良数 d ﹐不良率 p ﹐则平均不良率p 之计算公式为﹕ A. p p k=∑B. p p n=∑C. p dk=∑D. p d n=∑∑E. 以上皆非( C ) 7. 不良率控制图如果有点子超出下限外﹐是表示﹕ A.不良率降低B. 情况变好C. 不稳定D. 最理想E.以上皆非( B ) 8. 搜集25组数据﹐绘制X -R 控制图﹐经计算得X ∑=186.0﹐R ∑=126﹐ (A 2=0.577),则其UCL X 为﹕A.7.43 B. 10.36 C. 12.91 D. 14.31 E.15.69( C ) 9.搜集25组数据﹐绘制p 控制图﹐经计算得p =5%﹐每组样本数相等﹐n=100﹐则其UCL 为﹕A.5.61% B. 8.32% C. 11.54% D. 14.98% E. 17.26% ( D ) 10.不良率控制图中其标准差(σp )为﹕ A.A 2R B. p p n ()/1-C. p p ()1-D. p p n ()/1- E. np p ()1-( B ) 11.下列哪一项出现在中心线同一侧者,则该控制图即属不正常态﹕A. 连续4点B. 连续7点C. 连续8点 D. 连续10点E. 连续12点( C ) 12.控制图中,各点于与R 地距离,一般地,大约2/3地描点应落在控制限地中间多少 地区域内:A. 1/4 B. 3/4 C. 1/3 D. 2/3( B ) 13.所谓过程精密度是指﹕A.Ca B. Cp C. 以上皆是D. 以上皆非( D ) 14.所谓过程能力指数Cp ﹐即为﹕A.T S u L -B. T R d 32σC. 62σRd T D. T R d 62σ二﹒是非题(每题3分,共18分)( √ ) 1.SPC(统计过程控制)就是利用统计来控制过程.( √ ) 2.过程控制中检测——容忍浪费,预防——避免浪费.( √ ) 3.一个标准常态分布可以通过位置、分布长度及形状来加以区分.( × ) 4.普通变差又叫可查明变差.( √ ) 5.一般正常要求中,CPK ≧1( √ ) 6.控制图描绘时,当发现有特殊变差时,要立即进行4M1E 分析.三﹒计算题﹕(共10分)1. 某产品外经加工之平均值及变异趋势皆在控制之下﹐其R =1759.﹐X =2939.﹒规格上下限分别为S U =60﹐S L =0﹐试问现有制程能否符合规格要求﹖(d 2=2.059)答:(1)2ˆˆ2d R d R σσ== (2)2ˆd R USL X USL Z σ-=2ˆd R LSL LSLX Z σ-= (3)058.3>=USL Z 044.3>=LSL Z 故现有制程能符合规格要求.四﹒控制图﹕(共30分)客户规定要求:50±5要求﹕(1)绘制控制图 (2)计算过程能力C PK(3)简单分析该过程地状况答:326.28.416.502===d R X 346.22=-=d R X USL Z USL 500.22=-=d R LSLX Z LSL 1782.03min <≈=Z C PK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xHAQX 。
spc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SPC(统计过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产品质量B. 降低生产成本C. 减少浪费D. 以上都是答案:D2. 控制图用于监控过程的什么方面?A. 稳定性B. 能力C. 变异性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SPC工具?A. 因果图B. 散点图C. 直方图D. 甘特图答案:D4. 在控制图中,如果连续7个点都在中心线同一侧,这表明什么?A. 过程稳定B. 过程可能存在特殊原因C. 过程能力不足D. 过程变异性大答案:B5. 过程能力指数(Cp)和过程性能指数(Pp)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Cp不考虑过程偏移,Pp考虑B. Pp不考虑过程偏移,Cp考虑C. Cp和Pp都不考虑过程偏移D. Cp和Pp都考虑过程偏移答案:A6. 以下哪项是过程改进的常用方法?A. 六西格玛B. 5SC. 精益生产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什么是SPC中的“特殊原因”?A. 可预测的原因B. 不可预测的原因C. 可控的原因D. 不可控的原因答案:B8. 在控制图中,如果点超出控制限,这通常意味着什么?A. 过程稳定B. 过程受特殊原因影响C. 过程能力不足D. 过程变异性大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SPC的基本原则?A. 所有过程都存在变异B. 过程变异可以分为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C. 过程改进应通过减少普通原因变异来实现D. 过程改进应通过增加特殊原因变异来实现答案:D10. 什么是控制图的中心线?A. 过程的平均值B. 过程的目标值C. 过程的规格限D. 过程的控制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SPC是一种_______的方法,用于监控和控制生产或业务流程。
答案:统计2. 控制图上的UCL和LCL分别代表_______控制限和_______控制限。
答案:上;下3. 当过程仅受普通原因影响时,我们说过程处于_______状态。
答案:受控4. 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在_______原因影响下的性能。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SPC是英文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的前缀简称,即统计过程控制 ,也称为统计制程管制。
2.SPC强调预防,防患于未然是SPC的宗旨。
3.SPC执行成功的最重要条件是 Action ,即针对变差的偶因和异因分别采取措施。
4.制程是SPC的焦点。
5.普通原因始终作用于稳定的过程中。
特殊原因以不可预测的方式来影响过程分布。
6.CL表示__ 管制中心线___ UCL表示__上控制界限______LCL表示下控制界限。
7.Ca表示___准确度______Cp表示_____精密度______ CPK表示制程能力。
8.PPM是指制程中所产生之百万分之不良数﹐DPM是指制程中所产生之百万分之缺点数。
9.品管七大手法分别是查检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管制图﹑直方图﹑层别法。
10.鱼骨图又称特性要因图。
11.SPC的目的是持续改进。
12.SPC的核心思想是预防。
13.实施SPC能够帮助企业在质量控制上真正作到"事前"预防和控制。
14.控制图的基本类型按数据类型分为计量值控制图,计数值控制图。
15.计量型数据,通过实际测量而取得的连续性实际值,适于使用以下控制图进行分析:X-R均值和极差图、X-δ均值和标准差图、X-R中位值极差图、X-MR 单值移动极差图。
16.计数型数据,以计产品的件数或点数的方法,适于使用以下控制图进行分析:Pchart不良率控制图、nP chart 不良数控制图、C chart缺点数控制图、U chart 单位缺点数控制图。
17.直方图是以一组无间隔的直条图表现频数分布特征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18.制丝归档数据的时间间隔是15秒。
19.如过程历史数据计算的AVERAGE=5, σ=0.2, 过程目标值=5.1,则LCL(控制下限)是 4.4,CL(控制中心)是5.0 ,UCL(控制上限)是5.6。
spc考试题目和答案**SPC考试题目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过程控制(SPC)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产品质量B. 降低生产成本C. 减少废品率D. 以上都是答案:D2. 在SPC中,控制图用于监控:A. 过程的稳定性B. 过程的能力C. 过程的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控制图的组成部分?A. 中心线B. 上下控制限C. 过程平均值D. 过程最大值答案:D4. 过程能力指数(Cp)和过程性能指数(Pp)的主要区别在于:A. Cp考虑过程的中心化,而Pp不考虑B. Pp考虑过程的中心化,而Cp不考虑C. Cp和Pp都考虑过程的中心化D. Cp和Pp都不考虑过程的中心化答案:A5. 如果一个过程的Cp值为1.33,这意味着:A. 过程能力不足B. 过程能力足够C. 过程能力过剩D. 无法判断答案:C6. 在控制图中,点出控制限通常表示:A. 过程失控B. 过程稳定C. 过程能力不足D. 过程性能良好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SPC中常用的控制图类型?A. X-R图B. X-S图C. I-MR图D. 箱线图答案:D8. 过程变异的来源可以分为:A. 特殊原因A. 普通原因B. 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D. 以上都不是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实施SPC的步骤?A. 确定关键质量特性B. 收集数据C. 制定生产计划D. 分析数据答案:C10. 以下哪项是SPC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随机抽样B. 全面检查C. 定期检查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SPC的核心思想是通过______来预防和减少过程变异。
答案:控制和改进过程2. 控制图的中心线通常代表过程的______。
答案:平均值3. 当控制图上的点连续______点落在中心线的一侧时,这可能是过程失控的迹象。
答案:7或更多4. 过程能力指数Cp的计算公式为:Cp = (上规格限 - 下规格限) / (6 * 过程标准差)。
SPC培训考试部门: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SPC是英文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的前缀简称,即统计过程控制,也称为统计制程管制。
2.CL表示_管制中心限_;UCL表示_上控制界限__ ;LCL表示下控制界限。
3.Ca表示__准确度__ ;Cp表示__精密度_ ;CPK表示制程能力。
4.PPM是指制程中所产生之百万分之不良数﹐DPM是指制程中所产生之百万分之缺点数。
Defect Per Million pcs 卖出的产品中发生故障的百万分比5.品管七大手法分别是查检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管制图﹑﹑直方图﹑层别法。
6.实施SPC能够帮助企业在质量控制上真正作到“事前”预防和控制。
7.控制图的基本类型按数据类型分为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
8.直方图是以一组无间隔的直条图表现频数分布特征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9.如过程历史数据计算的A VERAGE=5, σ =0.2, 过程目标值=5.1,则LCL是 4.4 ,CL是5.0 ,UCL是 5.6 。
10.使用控制图,对数据进行分组的基本原则是组内变异小、组间变异大。
11.一般企业的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以4西格玛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 次误差。
如果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达到 6 西格玛的程度,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找得出3.4个瑕疪。
12.计算CP,CPK时数据量不得少于25组。
13.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有人、机、料、法、环、测。
14.对于普通原因的波动通常需要采取系统措施。
15.日常工作中,將X-Bar 控制图与R控制图联合使用,较为方便有效。
16.当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时,过程只受普通因素的影响,过程特性的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
当过程处于失控状态时,过程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波动偏离原来的规律。
17.日常生产和服务中常见的波动分布有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18.若直方图符合正态分布,说明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19.若直方图出现孤岛型、偏向型等非正态分布,说明过程中有异常因素作用,应查明原因。
20.当X-MR图中有连续9个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时,说明过程处于失控状态。
21.当控制图中有连续14点交替升降时,说明过程处于失控状态。
22.当控制图中有连续6点上升或下降时,说明过程处于失控状态。
23.“σ”指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一个总数里标准误差的统计单位。
24.在“3σ”原则下,控制点落在µ-3σ到µ+3σ之间的概率是99.73% 。
25.SPC执行成功的最重要条件是Action ,即针对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分别采取措施。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将收集的测定值或数据之全距分为几个相等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之测定值所出现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以条状方式排列起来所产生的图形,称之为 B 。
A:. 柏拉图 B: 直方图 C: 管制图 D:层别法2.以下哪种直方图的形态表现为缺齿形 B 。
A:3.以下几种原因﹐哪种不属于普通原因 D 。
A: 原料之微小变异 B: 机械之微小振动 C: 仪器测定时不十分精确之作法 D: 新手之作业员4.生产部生产某一产品时,用快速检测夹具检测高度和同轴度,应该使用(B )控制图A.Xbar-R chart B. np chart C. c chart D. Xbar-s chart 不变的样本?5.漏焊、未焊满、气孔、焊渣等指的是(B)A.不良 B. 缺陷 C.产品 D. OQA reject6.检验员每小时用高度仪检测轴的高度后,所收集的数据应该用(A )控制图。
?A.Xbar-R chart B. np chart C. u chart D. Xbar-s chart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过程的重要输入(C)A.自动粘和机 B.净化室 C.控制图 D. 操作工8. ( a ) 负责组织对产品不良及过程不良进行原因分析,并制订对策,相关部门配合执行对策,( a )对对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a.质检部b.生产部c.技术部d.采购部e.市场部9.初始能力研究时:样本大小一般至少为( c ) 个数据以上。
a.30b.50c.100d.125e.8010. 过程能力研究时:每( a)小时抽取( e )件,每班填写一张能力测算表单。
a.1b.2c.3d.4e.511. 以下过程能力要求中,( ad )符合客户要求。
a. PPK>1.67b. 1.33≤PPK≤1.67c. PPK<1.33d. CPK≥1.33e. CPK<1.3312.在汽车行业中,不属正态分配之数据,可依顾客之需求,采用( a )法。
a.PPM值b.合格率c.柏拉图d.直方图13.对过程能力进行持续不断地改善,具体可以系统性从以下( ab )方面入手。
a)调整过程加工之分布中心,减少偏移量。
b)提高过程作业水平,减少分散程度。
c)修正上下控制限范围。
14.当客户有要求较高或较低之过程能力时,应在相应的( b )予以注明。
a.FMEAb.控制计划c.作业指导书d.特殊特性清单15.( a )负责进行过程能力统计以及数据分析。
a.质检部b.生产部c.技术部d.采购部e.市场部三﹑判断题(对√,错×;每题1分,共15分)1.( X )做初始能力研究时,Cp大于1.33,这台机器能力可以接受了。
?2.( X )只有超出USL和LSL才需要采取措施。
3.( X )没有超出控制界限的点,过程能力是可接受的。
4.( X )特殊特性的选择应由企业按产品/过程中特性的重要程度来制定,并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
5.( X )在绘制控制图时,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均应注意控制图应能显示过程受控,否则不能计算过程能力。
?6.( X )P图控制法适用于对所有的计数型数据做统计过程控制。
7.()1924年,美国的品管大师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提出将3Sigma原理运用于生产过程当中,并发表了著名的“控制图法”(亦称为:Shewhart控制图或3σ控制图。
即:一种以实际产品质量特性与依过去经验所分析的过程能力的控制界限比较,而以时间顺序表示出来的图形)。
通过对过程变差进行控制,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8.( X )因为X(bar)-R图最为精确和敏感,较其它方法优势更强,因此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使用该方法。
9.()特殊原因都是恶性的,都应该进行剔除。
10.( X )当过程能力较高时,为降低成本,采取方法使之降低。
11.()当过程能力不足时,为提高过程能力,应进一步减小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造成的变差。
12.( X )Ppk用于批量生产时对过程能力分析,Cpk用于批产前对过程能力的分析。
13. ( )正确使用统计技术,能达到早期预防或及时提出矫正措施并得以及时改善的目的。
14. ( X )控制计划规定的特殊特性都应做统计过程控制—SPC。
15. ()重要过程事件(如工具变更,机器修理等)须摘记于相应之X-R控制图及/或直方图上。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变差: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变差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固有变差:仅由普通原因造成的过程变差,由ô = R/d2来估计。
总变差:由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共同造成的变差,用ôS来估计。
2、特殊特性:可能影响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3、控制限:控制图上的一条线(或几条线),作为制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的基础。
如有超出了控制极限变差存在,则证明过程受特殊因素的影响。
控制限是通过过程数据计算出来的,不要与工程的技术规范相混淆。
4.过程: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是向过程的顾客(内部的和外部的)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增值活动链。
注:A )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它过程的输出。
B )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C )过程的资源通常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材料、技术和方法。
5、过程能力:一个稳定过程的固有变差(6ô:R/d2 )的总范围。
6、Cpk (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为一稳定过程【某一天、某一班次、某一批、某一机台其组內的变差( R-bar/d2 or S-bar / C4 )】短期下的“能力指数”,计算时须同时考虑过程数的趋势及该趋势接近于规格界限的程度。
即:通常定义为CPU 或CPL 中的最小值。
7、Ppk (性能指数,即初期过程的性能指数):为试生产阶段一项类似于Cpk 的能力指数,某一产品长期监控下的“能力指数”;但本项指数的计算,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性能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
即:通常定义为PPU 或PPL 中的最小值。
8、PPM (质量水准,即每百万零件不合格数):指一种根据实际的有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
PPM 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9、Xbar ,R ,σ(需列出计算公式):Xbay :均值(一般指子组均值);R :极差,i i MinX MaxX R -=σ:标准差,122--∑==n X X d Ri )(或σσ10、正态分布: 呈以标称值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倒钟形分布。
一般地说,计量值质量特性,如尺寸、重量、强度、温度、时间等,都有相似的分布状态:正态分布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控制图应用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由分析阶段转入控制阶段?答:控制图应用由分析阶段转入控制阶段应满足的条件:①、控制图是受控的;②、过程能力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2、什么时候应该重新计算控制图的控制界限?答:①、控制图是根据稳定状态下的条件(人员、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测量系统、环境)来制定的。
如果上述条件变化,则必须重新制定控制图;②、一定时间后检验控制图还是否适用;③、过程能力值有大的变化时。
3、请分别写出常用的三种计量型控制图和计数型控制图的简称、符号及主要用途和特点。
答:答:常用的五种计量型控制图的简称为:①、平均数与极差控制图 ( X - R Chart);②、平均数与标准差控制图 ( X - σ Chart);③、中位数与极差控制图 ( Chart); ④、个别值与移动极差控制图 ( X - Rm chart);⑤、最大值与最小值极差控制图 ( L - S chart)。
常用的四种计数型控制图的简称为:①、不良率控制图( P chart );②、不良数控制图( Pn chart,又称np chart 或d chart );③、缺点数控制图( C chart );④、单位缺点数控制图( U chart )。
R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