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數的品質問題是錯在作業人員 • 容許少數的不良,意外的瑕疵是無可避免
的 • 品質是品管部門的責任 • 只重視品質檢驗,檢驗人員需負責解決瑕
疵品 • SPC只是在現場掛管制圖
對品質的正確觀念
• 85%的品質問題是管理人員所要擔負的,管理者 態度的偏差,更勝過作業人員的懶散
•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並且將後工程視為顧客, 才能真正做到零缺點品質
• SPC 興起是宣告『品質公共認證時代』的來臨
─ 1980年以前,客戶大都以自己的資源與方法,來認定某些合格的 供應商,造成買賣雙方的浪費。 ─ 1980年以後,『GMP』及『ISO 9000』的興起,因為重視產品生 產的『制程』與『系統』,故更須有賴 SPC 來監控『制程』與『系 統』的一致性。
管理當局參與及製 程人員合作去改善
系統改善對策
必須改善造成變異的機遇原因 經常需要管理階層的努力與對策 大約可以解決85%之制程上的問題
顯示散佈原因
組內變異(Within)
Time 1 Time 2 Time 3 Time 4
• 称为 短期 (st) • 我们的潜在能力 - 能做得
最好的情况
• 所有6 sigma公司用 报告
SPC 的迷思
• 迷思一:有管制圖就是在推動 SPC ?
─ 這是產品品質 ( Q ),還是制程參數 ( P ) 管制圖? ─ 這張管制圖是否有意義? ─ 它所管制的參數,真的對產品品質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嗎? ─ 管制界限訂的有意義嗎? ─ 這張管制圖,是否受到應有的重視?是否已遵照規定, 實施追蹤與研判?
30
40
50
能力: 只有随机的或 短期的散布
(Cp & Cpk)
过程实绩: 全部散布包括 Shifts 和 Shor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