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科普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9.06 KB
- 文档页数:20
母乳喂养科普文章范文以母乳喂养科普文章为标题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在出生后通过吸吮母亲乳房中的乳汁来获得营养的方式。
作为最自然的喂养方式之一,母乳喂养在婴儿的健康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母乳的成分、优势、喂养技巧以及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科普。
我们来了解一下母乳的成分。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母乳中的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能够提供宝宝所需的氨基酸。
而其中的脂肪则为宝宝提供能量,促进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此外,母乳中还富含免疫球蛋白和抗生素物质,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疾病。
母乳喂养相比于人工喂养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母乳是天然的食物,无需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对于宝宝的健康更有保障。
其次,母乳中的营养物质能够与宝宝的生理需求完美匹配,能够提供宝宝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促进宝宝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母乳喂养还有助于加强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增进母婴之间的亲密感。
在进行母乳喂养时,有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首先,正确的哺乳姿势非常重要。
婴儿应该面对母亲的乳房,嘴唇贴住乳晕,整个乳头都应该进入婴儿的嘴中。
同时,母亲应该保持舒适的姿势,可以使用枕头来支撑手臂和腰部,减轻乳房压力。
其次,频繁哺乳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乳汁产量和宝宝的吸吮能力。
新生儿通常每天需要哺乳8-12次,随着宝宝的生长,哺乳次数逐渐减少。
此外,母乳喂养时还需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
虽然母乳喂养有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例如,母亲患有某些传染性疾病时,可能需要暂时停止母乳喂养,以免传染给宝宝。
此外,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口腔畸形儿等,可能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才能进行母乳喂养。
因此,如果遇到这些情况,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是非常重要的。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自然、最健康的喂养方式之一。
母乳喂养健康科普-母亲患传染病如何进行
母乳喂养
(一)艾滋病感染: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二)病毒性肝炎的母乳喂养
1.甲肝:急性期隔离时,暂时停止母乳喂养,挤奶保持泌乳;婴儿接种免疫球蛋白,隔离期过后继续母乳喂养。
2.乙肝:肝功能正常,婴儿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双重免疫下,可以选择母乳喂养;肝功能异常时,不建议母乳喂养。
如乳头皲裂、出血、伴有浆液性渗出或婴儿口腔有溃疡,应暂停哺乳,以减少病毒直接进入婴儿血液的机会。
孩子和母亲用品隔离,如毛巾、脸盆、杯子等独立使用。
婴儿应定期检测乙肝抗原抗体。
拔出来喂,也是母乳喂养吗?
宝妈:天天喂母乳好辛苦,我把奶拔出来给宝宝喝,这样宝宝喝到母乳,我也轻松,可以吗?
母乳喂养专家:虽然宝宝喝的是母乳,可是拔出来喂和我们提倡的母乳喂养是不一样的哦!
宝宝在妈妈乳房上吃奶的时候,不但吃到乳汁,而且还有妈妈乳房表面以及乳腺管当中正常存在的细菌。
这些细菌奠定了宝宝肠道内细菌的基础,也很好的保证了宝宝的肠道发挥其“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的作用。
要知道,吃母乳的宝宝和吃配方奶的宝宝免疫力有所差异,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二者的肠道菌群有着明显的区别,母乳宝宝肠道含有47%的双歧杆菌,奶粉宝宝仅为15%,因此母乳宝宝出现肠道疾病的风险要低很多,这样的保护作用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以后。
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科普
一、为什么要母乳喂养?
首先,母乳中各种营养素比例适宜,比奶粉更容易消化吸收。
其次,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及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宝宝抵抗力,母乳喂养的孩子比喂奶粉的孩子发生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感染的几率明显降低。
喂母乳省时、省力,温度适宜,成本低。
母乳喂养还可以增进母子感情,让宝宝有安全感。
母乳喂养能够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妈妈产后恢复,还能够减少母亲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发生率,所以提倡母乳喂养。
二、如何母乳喂养?
在进行母乳喂养的时候妈妈和宝宝都应该放松,以舒适的姿势给宝宝喂奶,让宝宝靠近妈妈脸,面对妈妈的乳房,鼻子正对着乳头,吸吮起来更容易更方便。
喂奶完毕以后应该竖着抱起来拍嗝的,拍嗝的时间应该在5到10分钟左右。
在喂奶的时候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鼻子有没有被乳房堵住,如果妈妈奶的流速比较快,应该适当的控制一下,以免出现呛奶。
三、母乳喂养需要注意什么?
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食物,所以要注重母乳的质量和卫
生。
宝妈在饮食上要讲究科学营养,不易过于油腻,饮食结构要全面合理。
同时宝妈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这样才能有优质的母乳,与孩子也能进行良好的互动。
在日常喂养中,要注意乳头的卫生,每次哺乳前要用干净的纱布进行擦拭。
在喂养方式上要做到定时定量,不提倡奶睡的方式,既影响母亲的睡眠,也影响宝宝的饮食规律和睡眠习惯,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牙齿损坏。
护理 ,母乳喂养科普英文回答:Breastfeeding: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Nurses.Breastfeeding is one of the most natural and beneficial ways to feed an infant. It provides numerous healthbenefits for both the baby and the mother. For nurses, itis crucial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breastfeeding to provide adequate support and counseling to new mothers.Benefits of Breastfeeding.For the Baby:Reduced risk of infections, such as diarrhea,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ear infections.Lower incidence of allergies and asthma.Improve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Strengthened immune system.Opti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For the Mother:Reduced risk of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Lower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Increased bonding with the baby.Convenient and cost-effective.May help with weight loss.Exclusive Breastfeeding.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recommendsexclusive breastfeeding for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life.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means that the baby receives only breast milk and no other foods or liquids, including water. After six months, solid foods can be introduced while continuing to breastfeed.Initiation and Early Latch.Early initiation of breastfeeding within an hour of birth is essential. This helps establish a strong bond between the mother and the baby. The first latch should be comfortable for the mother and the baby. The baby's lips should be flanged out and the nose must be clear.Proper Positioning and Techniques.Correct positioning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breastfeeding. The baby should be held close to themother's body with their head supported and their chin tucked in. The mother should hold the breast in a C-hold or U-hold and guide the baby's mouth to the nipple.Frequency and Duration.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 vary depending on the baby's individual needs. However, as a general guideline, newborns typically nurse 8-12 times per day for 10-15 minutes per breast. As the baby grows,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feedings may decrease.Commo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Engorgement: This occurs when the breasts become full and swollen due to increased milk production. It can be relieved by frequent breastfeeding or expressing milk by hand or pump.Mastitis: This is an infection of the breast tissu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pain, redness, and swelling. Mastitis requires medical treatment with antibiotics.Low Milk Supply: Low milk supply can be caused by insufficient stimulation of the breasts. It can be addressed by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feedings or using a breast pump to stimulate milk production.Counseling and Support for Mothers.Nurses play a vital role in providing support and counseling to new mothers. They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on breastfeeding, help with proper techniques, and address any concerns or challenges mothers face. Support groups and lactation consultants can also be valuable resources for mothers.Conclusion.Breastfeeding is a natural and beneficial process that provides numerous health benefits for both the baby and the mother. Nurses have a significant responsibility in supporting breastfeeding mothers and ensuring that they have the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they need to succeed. By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care and guidance, nurses can promote optimal breastfeeding practices and improve the health outcomes of both mothers and babies.中文回答:母乳喂养,护理人员综合指南。
卫生部婴幼儿喂养策略为了保障我国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卫生部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喂养策略。
根据研究表明,婴幼儿期的营养摄入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免疫力以及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的喂养方式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母乳喂养策略母乳喂养是婴幼儿最佳的喂养方式,它不仅能提供宝宝所需的营养成分,还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卫生部推荐婴幼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即开始吸吮乳汁,以帮助密切接触和建立亲子关系。
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六个月,母乳应该是主要的喂养方式。
婴儿每天应吃足够的次数,通常为8-12次,以满足其持续增长的营养需求。
同时,婴儿要求的喂养频率和时间往往多变,母亲应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响应,定期哺乳。
为保证母乳的质量,母亲也应该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和适当的休息。
二、婴幼儿配方奶喂养策略对于一些无法或不适合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卫生部推荐使用适当的婴幼儿配方奶进行喂养。
婴幼儿配方奶应选择产品质量好、生产厂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的产品。
喂养的时间和频率应按照婴儿的需求进行调整,但总量要合理控制,不要过度喂养。
同时,配方奶的喂养要注意卫生环境,奶瓶和奶嘴要及时清洗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三、辅食添加策略婴幼儿在出生后的4-6个月之间,经过婴儿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逐渐成熟的判断,可以适当添加辅食,以满足宝宝对于其他营养物质的需求。
在添加辅食时,应选择易消化、含有宝宝所需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米粉、米糊、果泥等。
初次添加辅食时,应逐渐添加,从少量开始,观察宝宝的反应和接受情况,以避免过度喂食或过敏反应。
四、注意事项1.婴幼儿喂养过程中,注意保持卫生环境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2.不要将婴幼儿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下,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3.避免使用含糖添加剂的食品,以免对宝宝的牙齿和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4.婴幼儿期的喂养应该关注宝宝的需求,避免强迫喂养或过度喂食。
5.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和食物种类,以满足宝宝不断变化的需求。
健康科普育儿知识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包括黄疸出现早、发展快、程度重、消退晚。
2、均需住院检查,以明确诊断。
3、光照射治疗可破坏间接胆红素,起到退黄疸的作用。
4、严重者可采取换血疗法。
5、对肝炎综合征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6、先天畸形者,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7、对感染引起者,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
8、对母乳性黄疸,仍可继续母乳哺养。
9、注意有无反应差、嗜睡、拒乳、尖叫、凝视甚至抽搐等核黄疸表现。
早期治疗,愈后良好。
二、婴幼儿腹泻:1、停止喂哺不易消化的食物和脂肪类食物,腹泻严重者可暂时禁食。
2、母乳喂养者可适当限制哺乳次数或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者可先喂给米汤,稀释牛奶或脱脂奶。
3、注意大便颜色、次数、性质,以及有无黏液、脓血等情况。
4、轻度脱水可在医生指导下,少量多次口服盐溶液,重度脱水者则应及时静脉输液。
5、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冲洗臀部,防止尿布疹,红臀。
6、合理添加辅食,保持食物清洁。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饭后用肥皂洗手。
8、瓜果类吃前要洗净削皮,餐具要消毒,食物要有防蝇罩。
三、宝宝睡觉时多汗是病吗?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特点,在睡眠时支配汗腺的神经兴奋性较高,所以很多孩子在入睡后头部、背部出汗很多,当孩子逐渐进入深睡眠时出汗也就渐渐减少,这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妈妈须注意不要给孩子穿衣过多,被子盖得过厚、过严,同时注意室内通风,保持新鲜湿润,妈妈还须把宝宝出的汗擦干。
但是如果孩子整夜出汗,后半夜、天亮前一直出汗,同时伴有一些其他症状,如睡眠不安、夜惊或咳嗽、发热等,这可能与疾病有关了,那就必须到医院诊治。
四、宝宝睡眠不安的因素有哪些:宝宝睡眠不安,老翻滚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小床是否舒适,被子叠得是否有褶皱或被子太厚。
2、担心孩子着凉,给孩子穿几件衣服睡觉。
3、因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且比较脆弱,如果白天玩得兴奋或受过惊吓,晚上睡觉后大脑还不会完全平静,容易处在比较兴奋的状态。
新生儿健康科普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以内的婴儿,这个阶段的健康和发展对其一生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新生儿健康的科普知识。
1.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品,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抗体,有助于预防感染和疾病。
2. 定时接种疫苗: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感染疾病,定时接种疫苗可以帮助保护他们免受疾病的侵害。
3. 注意睡眠环境:新生儿需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注意睡眠环境的安全,如避免过温、窒息等情况。
4. 维持干燥洁净的环境:新生儿的皮肤和呼吸道比较脆弱,需要干燥、清洁的环境来预防感染和其他健康问题。
5. 管理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包括黄疸、脐炎、感染等,及时就医和治疗非常重要。
6. 观察新生儿健康状况:父母应该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如体温、体重、体形、睡眠、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问题。
总之,新生儿健康和发展需要充分的关注和照顾,家长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健康和行为,并及时就医处理任何问题。
母乳喂养科普
母乳喂养是一种自然而健康的喂养方式,会给宝宝带来诸多好处。
以下是一些母乳喂养的基本科普,以帮助新手妈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母乳喂养知识。
1. 母乳的好处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能够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等。
同时,母乳还能帮助安抚宝宝的情绪,增强母子互动,对妈妈自身也有益处。
2. 母乳喂养的时间和频率
建议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小时内进行初乳喂养,并且根据宝宝需求进行频繁的喂养(一般每隔2-3小时喂一次)。
通常情况下,母乳喂养的时间和频率以宝宝需求为主,并且在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引入辅食后逐渐过渡到固体食品的喂养。
3. 母乳喂养的姿势和技巧
母乳喂养的姿势和技巧对于宝宝吃得安全、舒适和有效都非常重要。
建议妈妈采用舒适的姿势坐着或半躺着喂养,并且用正确的方法让宝宝吸吮乳头。
在喂养过程中,妈妈需要不断观察宝宝的吃奶状态,以使喂养更加顺利。
4. 坚持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喂养不仅对宝宝有益,同时也有助于妈妈身体恢复和保持健康。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妈妈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的风险,并且可以提高妈妈抗压能力,减少产后抑郁症等。
5. 如何解决母乳喂养中的问题
有些新手妈妈可能会遇到乳头疼痛、乳房硬块、乳头破裂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母乳喂养的有效性和舒适度。
建议妈妈在喂养前进行正确的准备和按摩、自身调节等措施,以帮助缓解上述问题的出现。
母乳喂养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它需要妈妈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不断的努力和耐心,但是母乳喂养所带来的好处绝对值得这些努力和付出。
喂奶护理知识1. 喂奶前的准备工作喂奶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宝宝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保持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喂奶前的准备事项:1.1 清洁双手在喂奶前,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双手是干净的。
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约20秒,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1.2 准备好奶瓶和配件确保奶瓶和配件是干净的,并事前进行消毒。
如果使用塑料奶瓶,使用特殊的奶瓶刷清洁奶瓶内外壁。
如果使用玻璃奶瓶,使用温和的洗洁精和奶瓶刷进行清洁。
确保洗涤干净后,将其沥干或用消毒器具进行消毒。
1.3 准备好奶粉或母乳如果使用奶粉喂养,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配制适量的奶粉和水。
如果母乳喂养,确保乳房清洁卫生,并按需供应。
1.4 温暖奶瓶为了提供舒适的喂奶体验,可以将奶瓶放在温水中,或使用奶瓶保温器来保持奶温。
确保奶温适中,不会烫伤宝宝的口腔。
2. 喂奶的技巧与姿势正确的喂奶姿势对于宝宝的健康和饱食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喂奶的技巧和姿势建议:2.1 找到舒适的位置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使宝宝和你都能够放松。
可以坐在一个舒适的椅子上,或使用婴儿喂养枕来支撑宝宝。
2.2 抱姿势采取正确的抱姿势对于宝宝的维护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将宝宝的头轻轻抬起,使其面对你的乳房。
用臂膀抚摸支撑宝宝的颈部和背部,使宝宝保持舒适。
2.3 保持正确的乳房与嘴巴位置将乳房轻轻向宝宝的嘴巴靠近,确保婴儿的大部分乳头和乳晕深入嘴巴。
这可以减少吞咽空气的风险,并确保宝宝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2.4 观察喂奶过程在喂奶的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宝宝的吞咽姿势和频率。
如果宝宝频繁地暂停吮吸,并出现呛咳或窒息的迹象,应立即停止喂奶,并请医生咨询。
2.5 控制喂奶速度喂奶的速度应该适中,不要过于迅速,以免宝宝吞咽过多的空气。
可以通过倾斜奶瓶的角度,使奶流缓慢,让宝宝有足够的时间吮吸。
3. 喂奶后的护理喂奶后的护理是保持宝宝健康和舒适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喂奶后的护理事项:3.1 抱宝宝打嗝喂奶后,轻拍宝宝的背部或放在护肩上拍打,以帮助宝宝排出吞咽的空气。
母乳喂养的科普知识一、母乳喂养的概念1.什么叫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是指除给母乳外不给孩子其它食品及饮料,包括水(除药物、维生素、物质剂外),也允许吃挤出的母乳,但不能用奶瓶。
2.母乳喂养有什么好处1)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最容易消化吸收,适合婴儿生长发育需要。
2)母乳含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3)有利于增加母子感情。
婴儿与母亲皮肤的颠繁接触,母亲的爱抚与照顾,可以促进婴儿的心理和智力发育。
4)有利于母亲的产后康复和健康。
婴儿的吮吸动作通过神经反射,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使子宫尽快恢复正常;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母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病发率;还可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
5)母乳无菌,温度适宜,喂养方便,经济省时,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好处。
3.出生4-6个月纯母乳喂养有什么重要性1)纯母乳喂养完全能满足出生4-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不必添加任何食物、牛奶、果汁和水。
2)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少得疾病,尤其是患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3)母乳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是婴儿生存的保证,使婴儿大便柔软容易排出。
4)母乳喂养帮助父母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
二、初乳营养成分及功能特点。
1.什么叫初乳初乳是母亲产后最初几日分泌的乳汁。
初乳量少、色黄、质地粘稠。
2.初乳有什么优点1)初乳含脂肪少,蛋白质多,含锌丰富,适合新生儿需要。
2)初乳含丰富的抗体和白细胞,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
3)初乳含生长因子,促进肠道发育,为肠道消化、吸收成熟乳做准备,还可防止过敏。
4)初乳含丰富维生素A,有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感染的功能,预防眼病。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1.产前孕妇宣教纠正平坦和内陷的乳头,作乳头伸展练习、作乳头牵拉练习作擦洗乳头、乳房按摩练习。
2.正确的哺乳姿势1)母亲应采取舒适体位,放松;2)孩子身体紧贴母亲,脸向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3)头与身体呈现直线;4)下颏碰到乳房;5)如果是刚出生的孩子则应托着他的臀部。
3.婴儿的含接姿势:婴儿嘴张的很大,下唇外翻;舌呈勺状环绕乳房;·面颊鼓起呈圆形;·含接时可见到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时会有暂停,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声音。
4.正确的挤奶姿势1)让母亲把手彻底洗净;2)坐或站均可,以自己舒适体位为准;3)将容器拿靠过乳房;4)将拇指和在乳房上方,距乳头根部2公分处;食指放在乳房下方,距乳头根部2公分处,与拇指相对,其他手打指托住乳房;5)用拇指和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挤压在乳晕下方的乳窦处,反复一压一松,沿着乳头依次挤压所有的乳窦;挤压时手不要在皮肤上滑动或摩擦,每侧挤奶3-5分钟,乳汁少了可换另一侧乳房,挤奶持续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
6)挤奶完毕,挤出少量乳汁涂布于乳头,使其自然干燥。
5.含接不当的后果:(1)乳头疼痛或皲裂;(2)婴儿不能有效地吸出乳汁导致:·乳房胀痛·婴儿不满意,吃奶时间长总是哭闹。
·婴儿总吃不到足够的奶,可能受挫,以至于完全拒绝吃奶,导致体重不增。
·乳房产奶少,乳汁没有很好排空。
·衔乳差,看起来似乎母乳不足,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四、“三早”及按需哺乳的重要性“三早”:·早接触:出生后1小时内;·早吸吮:出生后1小时内;·早开奶:出生后2小时内。
“三早”的意义:·利于情绪稳定、情感交流·建立吸吮反射早·被动免疫作用·催乳素及催产素的分泌·减少奶胀·减轻黄疸早吸吮的重要性(1)分娩后早吸吮可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2)早吸吮可强化婴儿的吸吮能力;(3)早吸吮促进乳素分泌,产生泌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
(4)早吸吮可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促进母乳喂养;(5)初乳是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抗体,提高婴儿抵抗力;促进胎便的的排出,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母婴同室定义:母婴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开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重要性:母婴同室可保证按需哺乳,促进乳汁分泌,增加母子感情。
母杀可以学到母乳喂养的知识,保证6个月纯母乳喂养。
五、哺乳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乳头疼痛或者皲裂怎么办·乳头疼痛、皲裂是最常见的放弃哺乳的原因之一·不应只含住乳头,应含住大部分乳晕·乳汁哺乳后将母乳涂在乳头上,有助于皲裂乳头的复原·不要用肥皂酒精擦洗乳头·纯羊脂膏在哺乳间隙使用纯羊脂,保持伤口湿润,减少疼痛促进愈合纠正母亲的抱奶体位及婴儿的含接姿势·吸乳器严重时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乳,待伤口恢复后继续哺乳2.乳胀怎么办·关键: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帮助母亲建立射乳反射,射乳反射对母乳从乳房中流出起重要的作用·建立信心。
尽量减少疼痛和焦虑。
帮助母亲对孩子有美好的想法和感情给母亲以实际的帮助。
·刺激射乳反射的方法喝一些热的饮料:牛奶、汤类,不要喝咖啡和浓茶。
·热敷乳房,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敷乳房,或用热水淋浴,刺激乳头,按摩乳房。
用手指轻轻拉动或揉搓乳头,轻柔按摩或拍打乳房。
3.乳房胀痛怎么办·频繁喂哺新生儿·乳胀无法衔乳时,使用吸乳器帮助吸出乳汁,乳头变软后鼓励·宝宝正确衔乳,必要时使用吸乳器排空乳房·哺喂前热敷、按摩乳房有肿块的部位有助于乳腺管的通畅·改变喂嘴姿势·如果有红、种、热、痛等炎症表现,及时就医4.奶水不够怎么办·频繁有效吸吮是最好的下奶措施·如果吸吮不力,用好的吸乳器增加吸乳频率,促进乳汁分泌·妈妈多休息,补充水分·尝试更换哺乳姿势六、按需哺乳:定义:当孩子饿了或母亲乳房胀了就应喂哺。
喂奶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
重要性:按需哺乳能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频繁有效的吸吮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加速产后子宫的复旧,并且预防奶胀。
七、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的处理(一)异常情况下乳房护理1.平坦乳头:①取松弛的姿势②应热敷和按摩乳房3-5分钟③挤出一些乳汁使乳晕变软软,捻转乳头引起立乳反射2.乳头皲裂:取正确哺喂姿势,掌握哺喂技巧。
3.乳房过度充盈:早开奶、勤吸吮。
4.乳腺管阻塞:吸空乳房勤哺喂。
5.乳腺炎:同乳腺管咀塞,酌情选用镇痛或抗生素药物(二)乳汁分泌不足时如何增加母乳量1.使母亲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奶量会足够的。
2.母婴同室增加哺乳次数,勤吸吮,按需哺乳。
3.鼓励她多休息,并在哺乳时努力放松自己。
4.给母亲食营养丰富的饮食,多进水分。
5.夜间也应该勤喂奶。
八、特殊婴儿的母乳喂养(一)如何喂养有病的婴儿1、病婴应继续母乳喂养,尽可能勤吮吸。
2、如不能吮吸,母亲可将乳汁挤出,用杯和小匙喂婴儿3、给婴儿口服补液时,应用杯和小匙喂,绝不能用奶瓶喂。
4、特殊疾病的婴儿喂养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婴儿有黄疸,还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吗生后2-3周的婴儿,黄疸比较轻时,应该继续母乳喂养。
增加喂奶次数可促进婴儿肠蠕动,增加乳汁摄入量,有利于黄痘消退。
黄疸较重的婴儿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排除病理性黄疸。
属于生理性黄疸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母乳喂养,但需要将母乳吸出来放在奶瓶中,再将奶瓶放在盛有56℃水的较大容器中加热15分钟后,再喂给婴儿吃,这样处理3天后,恢复正常的母乳喂养就可以了。
(三)早产儿的母乳喂养早产儿可能会由于合并一些严重的疾病,或由于体重过轻而住院治疗。
孩子住院与母亲分离,就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
那早产儿怎样才能坚持母乳喂养呢首先,妈妈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
第二,尽可能地与早产儿接触,如孩子住院的医院有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孩子住入母婴同室病房。
第三,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
对于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可以直接地、尽早地她让孩子吸吮母亲的乳头,喂奶时要注意正确的吸姿势,帮助孩子含吸住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这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使孩子能够较易地吃到乳汁。
对于吸吮能力差的早产儿:应当把奶挤出来喂孩子,可用滴管或小匙喂给孩子。
不管是选用滴管或瓷匙和不锈钢匙都要将乳汁从早产儿的嘴边慢慢地喂入,切不可过于急躁而使乳汁吸入婴儿的气管中。
早产儿的吸吮力往往是不足的、每次的摄入量不会太多,所以要多给早产儿喂养,一天应给早产儿喂12次奶左右。
如果孩子住院暂时不能吃到母亲的乳汁,妈妈也要坚持挤奶、让孩子出院后能吃到母乳。
九、母亲患传染病情况下的喂养方法(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亲及所生婴儿如何喂养1、乙肝大三阳母亲所生婴儿,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
2、乙肝小三阳且乙肝DNA>1*103母亲所生婴儿、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
3、乳头有破溃出血,应禁止母乳喂养。
4、不可口对口给孩子喂食。
5、喂奶前母亲应用肥皂水认真洗手。
(二)梅毒产妇及所生婴儿如何喂养如乳房没有皮损可母乳喂养,但提倡人工喂养。
(三)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及所生婴儿如何喂养1、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及所生婴儿,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
乳腺炎、乳头皲裂、乳房脓肿时避免母乳喂养。
2,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尽量选择人工喂养,并进行婴儿喂养的科学指导。
3、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而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指导正确的纯母乳喂养。
十、我院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1、为保护、支持促进母乳喂养,特制订本院母乳喂养政策,传达到全院职工,使全院取工了解和掌握本院促进母乳喂养的有关政策。
2、对全院职工进行母乳喂养知识与技术的培川,并保证18小时培训时间,对新调入职工在六个月内完成全部培训内容。
使职工在工作中能实施有关规定。
3、通过发放母乳喂养宣传材料,电化教学、模拟操作等形式,使在我院就诊的每位孕产妇均能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及乳房护理等知识。
4、助产人员在产妇产后半小时内帮助婴儿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30分钟,使其早吸吮。
5、产后6小时内,产、儿科工作人员应对产妇进行正确喂哺姿势指导,并且使其掌握在与婴儿分开时保持泌乳的方法。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添加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本院不接受母乳代用品厂家的免费馈赠,禁止宣传使用母乳代用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洗浴及医疗处置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8、鼓励按需哺乳,不限制喂奶时间和次数。
9、禁止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人工奶头或使用人工奶头作安慰物,防止产生乳头错觉。
10、本院设有母乳喂养随访组织,定期访视。
其它时间产妇如有问题随时与随访组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