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疏浚淤泥用于公路路基填料的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7.43 KB
- 文档页数:3
黄河泥沙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的可行性研究作者:赵然杭华丽丽刘恒洋来源:《人民黄河》2021年第02期摘要:黄河泥沙的利用是维持黄河健康发展的突破口。
为分析黄河泥沙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的可行性,取引黄济青渠首沉沙池中淤积的黄河泥沙,进行筛分、击实、液塑限联合测定、承载比等公路土工试验,并对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K23+620—K23+720路基施工现场应用情况进行检测。
试验结果为:黄河泥沙属于公路土中级配良好的砂类土,最大干密度范围为1.62~1.65 g/cm3,最佳含水率范围为14.0%~14.7%,液限为29.5%,塑性指数为9%,承载比为16.8%,工程现场检测上路床压实度均值为97.2%,下路堤压实度均值为95.1%,均满足规范要求,表明黄河泥沙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是可行的。
关键词:黄河泥沙;土工试验;路基填料Abstract:The utiliz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is a breakthrough to mainta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used in highway roadbed filling, the silted Yellow River sediment in the sediment basin at the head of the Yellow River-Qingdao Canal was taken for screening, compaction, joint determination of liquid-plastic limit, CBR and other highway geotechnical tests, and the field application ofK23+620-K23+720 roadbed construction in Gaoqing-Guangrao section of Changshen Expressway was test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belongs to sandy soil with good gradation in highway soil; the maximum dry density ranges from 1.62 g/cm3 to 1.65 g/cm3; the optimum moisture content ranges from 14.0% to 14.7%; the liquid limit is not more than 50% and the plastic index is not more than 26%; California Bearing Ratio is 16.8%; the average compactness of the upper roadbed and the lower embankment is 97.2% and 95.1%, which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fic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is feasible for highway subgrade filling.Key words: Yellow River sediment; soil test; subgrade fill1 引言長期以来,泥沙问题是黄河的一个心腹大患,而对于黄河泥沙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家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治水先治沙”也一直是治理黄河的一大方针。
河湖淤泥疏浚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湖淤泥成为城市环境治理中的一大难题。
河湖淤泥在水体内积聚过多,不仅影响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还会增加河道堤防的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处理和处置河湖淤泥,各地不断探索研究淤泥疏浚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一、河湖淤泥疏浚技术1. 机械疏浚法机械疏浚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淤泥疏浚技术,其主要采用各种挖掘设备对水体中的淤泥进行挖掘和清理。
通过挖泥船、挖掘机等工具对淤泥进行疏浚,然后将淤泥转运到固定地点进行处理处置。
机械疏浚法具有作业效率高、能够快速清理淤泥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施工难度大、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大等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生态平衡。
2. 生物疏浚法生物疏浚法是利用生物资源对淤泥进行清理和处理的一种疏浚技术。
通过引进具有深根系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荷花等,将其种植在河湖淤泥区域,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和固定淤泥,达到清理水体淤泥的目的。
生物疏浚法具有环保、生态友好的特点,但是由于生物疏浚效率较低,处理周期较长,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其他疏浚技术进行配合。
二、淤泥处理处置技术1. 淤泥填埋处理淤泥填埋是将清理出的淤泥运输到指定区域,进行填埋处理的一种处置方法。
通过填埋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淤泥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但是也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在选择填埋处置地点时需谨慎考虑。
2. 淤泥堆肥处理淤泥堆肥处理是将清理出的淤泥与有机物质等进行混合,利用堆肥技术进行生物降解处理的一种方法。
通过堆肥处理可以将淤泥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同时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淤泥处理处置技术。
3. 淤泥热干化处理淤泥热干化处理是利用高温干燥技术将淤泥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然后进行热解处理,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无机物质。
通过热干化处理可以减少淤泥的体积,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但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同时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物排放,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严格控制。
河湖淤泥疏浚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摘要:河湖淤泥是由于水流冲刷带来的沉积物沉淀而形成的。
淤泥的大量积聚会导致水流受阻,进而对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造成影响。
河湖淤泥的疏浚和处理处置成为重要课题。
本文综述了当前河湖淤泥疏浚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 河湖淤泥疏浚技术疏浚是指通过机械或其他手段将淤泥从河床或湖底中移除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疏浚技术包括机械疏浚、水下挖泥、气泡疏浚等。
机械疏浚是利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对淤泥进行物理清除,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
水下挖泥是通过水下操作的方式将淤泥进行物理清除,适用于水流较快的情况。
气泡疏浚是利用气泡的浮力作用将淤泥浮起,然后进行清除。
3. 河湖淤泥处理处置技术疏浚后的淤泥需要进行处理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目前常用的处理处置技术包括堆肥处理、焚烧处理、填埋处理、植物修复等。
堆肥处理是将淤泥与其他有机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通过微生物分解降解有机质,并获得有机肥料。
焚烧处理是将淤泥进行高温烧毁,以达到减少体积和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填埋处理是将淤泥填埋到专门的场地中,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植物修复是利用某些植物对淤泥中污染物的吸收和转化作用,来减少淤泥中污染物浓度和有害性。
4. 研究展望当前河湖淤泥疏浚及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淤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开发和改进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还需要对淤泥的物理、化学和生态特性进行深入了解,为淤泥的疏浚和处理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河湖淤泥的疏浚和处理处置技术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希望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能够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疏浚淤泥固化技术填筑路基工艺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10-28T03:51:54.941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6期(上)作者:汪吉青[导读] 以霸州市滨河东路道路及管网工程为依托,探索应用固化疏浚淤泥对路基区域填筑处理汪吉青(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摘要:以霸州市滨河东路道路及管网工程为依托,探索应用固化疏浚淤泥对路基区域填筑处理,不仅可以节约工程成本,而且对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淤泥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性物理参数,通过对不同石灰固化剂掺入比例对淤泥性能影响进行试验,研究了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液塑限、CBR值随固化剂掺量的变化规律,为固化剂最佳掺量的选择提供依据。
同时探究了淤泥固化填筑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
确定了工艺方法的适应性和可行性,旨在为类似道路工程使用河道淤泥进行路基填筑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疏浚淤泥;固化技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4720 引言在对河道进行改造疏浚的过程中随之产生大量的污泥,其中大部分被运送到郊区或农村采用露天堆放或掩埋方式处理。
这不仅耗费大量征地和污泥清理费用,而且在填埋和堆放过程中,随之产生的填埋渗滤液和气体等也会导致严重的水源和土壤污染。
疏浚淤泥的处理关系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市政道路工程是带状构造物,霸州牤牛河河道中存在着大量的淤泥,因此研究如何利用淤泥为填料对道路路基进行处理,以满足路基的力学稳定性和环境保护要求,成为道路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对疏浚淤泥的固化处理技术展开研究,通过添加固化剂使淤泥成为一种良好的路基填料。
河海大学朱伟通过测试固化疏浚淤泥作为填筑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分析了固化系数、最小水泥掺量等参数的物理意义,并给出了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掺加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推导公式。
其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经过固化处理能够满足作为路基填土材料的要求,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河湖淤泥疏浚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河湖淤泥逐渐成为城市环境治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河湖淤泥不仅会影响水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加剧洪灾、造成土地沉降等问题。
因此,淤泥的疏浚和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水生态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本文旨在对河湖淤泥疏浚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河湖淤泥疏浚技术河湖淤泥主要来源于城市化进程中河流被污染、水草减少、岸边混凝土化等引起的土壤、砂粒和污泥的淤积。
淤积的河泥建立在河岸旁,旁边池塘、湖泊等水域环境,淤泥不断增加,让水质污染更加严重,导致水面缩小。
因此,河湖淤泥疏浚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1、机械疏浚技术机械疏浚技术是通过运用机械设备将淤泥进行深层次的动力挖掘、分层处理,使淤泥变薄并提高水质。
在吸泥过程中,淤泥经过清洗与沉降、预条筛、防振筛、袋式过滤器等程序处理后,清洗后重新回收成土壤资源,用于土地复垦,达到环保利用的效果。
优点: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快速有效的清理淤泥,以达到腾出水面的目的。
缺点:存在难以筛选和回收固体物的问题,导致利用失效;容易造成河底环境的破坏。
水力疏浚技术是基于水流力作用的淤泥疏浚技术。
通过水流压力,将淤泥冲刷、分散,并通过水流扩散出河流。
采用水力疏浚技术疏浚河湖淤泥,可以使淤泥悬浮在水中,以便于处理和运输,移除后可以获得更清洁并安全的水域环境。
优点:对于粘性较强的淤泥具有较好的清理效果,且不会破坏河底环境。
缺点:在淤泥移出后很难缺少处理,促使淤泥的细微颗粒回溯进水中,导致再沉积。
热水疏浚技术一般运用在较易装卸设备及抽水井的河道疏浚中,通过加热水将淤泥进行热轰炸,以瓦解淤泥的粘结性,促进淤泥的分解,然后通过疏浚设备对淤泥进行清理。
优点:疏浚后的淤泥密度较低,易于清理,可直接回收再次利用。
缺点:因为要加热水,存在能源消耗问题,需要大量的电压支持,成本较高。
同时,热水疏浚的现场较难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让执行者面临较高的操作难度。
河湖淤泥疏浚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湖淤泥问题日益突出。
淤泥不仅会影响水体的水质,还会造成河床淤积、水位上涨等问题。
河湖淤泥疏浚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势在必行。
河湖淤泥的疏浚是指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将淤积在河床或湖泊底部的淤泥清除出来的过程。
目前主要采用的疏浚方法包括机械疏浚、水力疏浚和生物疏浚。
机械疏浚是指利用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进行淤泥的清除,具有工作效率高、处理量大的优点。
由于机械操作所产生的振动会对河床造成破坏,因此在疏浚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环境。
水力疏浚是指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将淤泥冲刷出来,适用于河流较宽的情况下。
生物疏浚是指通过投放某些微生物来降解淤泥,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对环境的损害较小。
疏浚后的淤泥处理处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淤泥的收集、处理和利用。
目前主要采用的淤泥处理技术包括干燥法、稳定化处理法和资源化利用法。
干燥法是指将淤泥通过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的方式使其含水率降低,然后进行填埋或焚烧。
稳定化处理法是指对淤泥进行化学处理,使其状况稳定并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然后进行填埋或土壤改良。
资源化利用法是指将淤泥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后,将其转化为肥料、建筑材料等有价值的物质。
在河湖淤泥疏浚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中,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是淤泥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改进,要寻找更加高效、经济和环保的处理方法。
其次是淤泥处理的处置场所问题,要合理规划和选择淤泥的填埋场所,以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还需要加强对疏浚和淤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的处理和排放。
最后是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处理效果和环境影响,以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
河湖淤泥疏浚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保护河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疏浚和处理处置方法,为河湖淤泥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指导。
河道疏浚淤泥处理技术探讨1 浙江省河道淤积概况由于水土流失、堤防缺少护岸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全省约6万km河道淤积总量已达20亿m3,每年平均淤积量1亿m3。
淤积导致河道行洪排涝不畅,调蓄容量减少,供水、抗旱能力下降,航运萎缩,水质污染,水环境状况日趋恶化。
杭嘉湖平原河道平均淤积0.7m,总淤积量3.94亿m3,占全省总淤积量20%。
在“99.6.30”洪水中,各水位站最高洪水位均超历史水位,河道淤积抬高了洪水位,降低了排泄能力,加重了灾情。
河道水环境的落后面貌已不能适应全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以疏浚和堤防硬化绿化为重点,全面开展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已刻不容缓,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
“十五”期间全省计划疏浚河道1.1万km,疏浚工程量近5亿m3,估算投资需76.3亿元,平均每年疏浚2200km,疏浚量约1亿m3,投资15.26亿元。
全省目前河道疏浚能力还达不到要求,河道疏浚未能取得较快发展的原因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和淤泥处理困难。
河道疏浚为社会公益性较强的水利项目,各级政府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还要研究推广各类先进疏浚机械和淤泥处理技术,以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工效,加快河道疏浚步伐。
2疏浚淤泥若干处理技术的应用绍兴、桐乡等地在河道疏浚过程中积极探索总结新经验,研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全省具有借鉴推广价值。
2.1直接利用淤泥制砖砖瓦行业作为一种“夕阳产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整理范围进一步扩大,可利用的地表粘土资源越来越少,其生存危机将越来越明显。
直接利用淤泥制砖是一种变废为宝的处理方法,不但减少了因堆放而侵占耕地,同时缓解了砖瓦厂土源紧张和对农田的取土破坏,社会效益显著。
绍兴市直接利用淤泥制砖经过多次试制,已取得比较成熟的技术,采用的工艺:挖河泥→堆放→进料→原料土加工→制砖坯→凉晒砖坯→烧砖坯→制成成品砖→入库→销售。
相应设备:挖泥船→运输铁驳→提土上岸吊机→三道对辊机→二道搅拌机→切坯机→运输设备→砖窑。
河道疏浚淤泥固化技术研究杭天飞;唐斌斌【摘要】近年来我国河道疏浚大量开展,河道疏浚淤泥固化问题亟待解决.为研究水泥以及水泥和粉煤灰共同作用对河道淤泥固化的效果,为经济有效地对河道淤泥进行固化,特对固化淤泥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固化淤泥强度与水泥掺量呈线性关系,与龄期呈对数关系,随水泥掺量和龄期增大,固化淤泥强度越高;由于粉煤灰主要与水泥水化物反应,故粉煤灰对水泥固化淤泥前期强度影响不大,对后期强度有较大提升.【期刊名称】《水利科技与经济》【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4页(P43-46)【关键词】河道疏浚淤泥;固化技术;单轴压缩;粉煤灰;水泥【作者】杭天飞;唐斌斌【作者单位】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7;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110 引言河道清淤疏浚能有效清除河道底泥污染,改善水环境和扩大过水断面,提高排水能力。
近年来,大量河道疏浚项目上马,由于疏浚河道而产生的淤泥是河道疏浚工程须解决的难点与重点之一[1]。
河道疏浚淤泥由于其含水率高、强度低,不易于直接作为地基土,需对其进行固化处理。
目前,针对固化淤泥处理方式有多种,如石膏[2]、砂[3]、化学试剂[4]和水泥[5-10]等,其中水泥是一种最为常用的固化剂。
粉煤灰是煤炭燃烧产生的一种废弃物,其与水泥作用能生成强度较高的钙化物,从而增强水泥作用效果。
对固化河道淤泥而言,掺入粉煤灰能降低水泥使用量,降低工程成本。
因此,对不同水泥掺量、不同水泥与粉煤灰掺量下固化淤泥强度进行研究,能为固化淤泥进行经济有效的设计提供指导。
单塘河位于姜堰城西北郊,新通扬运河以南,相传隋唐时期单雄信曾在此屯兵饮马,故名单塘河。
单塘河为东西走向,全长约1.1 km。
单塘河为历史性河道,缺乏投入,目前淤积严重,两岸环境差。
根据《姜堰区生态建设规划》,按照“利于兴业、便于旅游、宜于人居”的生态名城要求,区政府决定对单塘河进行综合整治,打造亲水、活水通道,形成水清、岸绿、景美。
河道清淤疏浚的施工技术探析-我国河流众多,水利资源丰沛,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河道、水网密集交织,构成了便利的水上交通体系,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由于河流淤泥会随时间逐渐沉积,时间一长就会对河道交通情况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河道管理部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辖区内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工作,以保障河道交通运输正常顺畅。
我国大规模的河道清淤疏浚工作是在上个世纪60、70 年代。
截至目前,许多河道已经有40 年左右没有进行清淤疏浚作业。
由于大量河泥的淤积,河流的抗洪排涝能力大幅下降,距离当初的排涝设计目标有着很大差距。
每年雨季来临,水利部门都如临大敌,唯恐河道决口或其他洪涝灾害发生。
河流排涝能力下降,给河流沿岸地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为确保河流运输通畅及对洪涝灾害的足够的抵御能力,保障流域范围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纷纷制定决策,开展河道治理,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作。
几年来,我国河道清淤工作成效显著,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工、农业和交通运输发展。
但与此同时,河道清淤作业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加强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控制,提高清淤作业技术含量和规范化水平,是我国水利管理部门当前的重要工作。
作者结合常年实践经验,对河道清淤疏浚工作在技术层面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河道治理技术人员更好地开展河道清淤作业,提高工作质量。
1 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作为一项工程作业,河道清淤工程正式开始前,负责施工的单位必须对清淤河段的地理、地质和水文情况以及其他对清淤施工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勘察,系统收集各类相关信息,为后续工作夯实基础。
河道疏浚作业前期现场勘察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按照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全面收集作业河段断面状况、水流情况、水质、淤泥成分等信息。
二是对施工现场进出道路情况,特别是负载能力进行清查,确保重型施工机械设备通行正常。
三是要保障清淤工程施工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