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3实战演练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2)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北山王安石北山①输绿涨横陂②,直堑回塘滟滟③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释】①北山:钟山,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
②陂(bēi):池塘。
③堑:沟渠。
回塘:弯曲的池塘。
滟滟:形容春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1.请赏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两句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五绝·小满欧阳修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笑”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3)
一、(2017·济南天桥区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湖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诗人春日泛舟湖上,红花满树、、、、箫鼓悠扬……色彩艳丽、情趣盎然,富有诗情画意。
★2.有人评价本诗“乱”字用得非常精巧,请说说你的看法。
二、(2017·济南高新区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夏夜追凉
[南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诗人淡淡几笔,就勾勒了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婆娑的
竹林、、悦耳的虫鸣,体现出夏夜宁静清凉的特点。
★2.历代名家谈及本诗,皆以“追”字为妙,请简要赏析“追”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一、
1.黄莺啼叫白鹭飞翔夕阳余晖
2.示例:“乱”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
二、
1.皎洁的月光浓密的树荫宁静清凉
2.示例:“追”是“寻、觅”的意思,“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
课时4 技巧赏析一、(2017·山东济宁)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送别范澄酒尽津鼓【注】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释】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7·湖南长沙)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折杨柳①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请分别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舞,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4)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润州听暮角①李涉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③斜去两三行。
【注释】①文宗时,诗人家居洛阳,曾被流放,此诗作于迁谪途中。
②江城:润州。
③海门:大江入海口,形容很远很远的地方。
1.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____________意境。
★2.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抒情之作,请结合三、四句简单分析其借景抒情的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注】居大厦。
【注释】鳞鳞:形容大厦瓦片如鱼鳞。
1.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号角江水(沙漠、鸿雁) 荒凉与寂寞2.三、四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自己远离家乡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进一步寄托更强烈的思归之情。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时2 画面描述一、(2017·山东滨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7·江苏扬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戏题盘石王维可怜【注】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注释】可怜:可爱。
★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示例: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时3 语言赏析一、(2017·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词的上阕采用________________手法,突出了环境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试分析下阕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7·江苏南通)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______(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以动衬静(对比) 清幽(寂静)2.一个“弄”字表现出佳人戏水时天真、可爱、喜悦的情态;一个“碎”字把水珠四溅、破碎落地的动态表现得十分生动。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2)
一、(2017·济南历下区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注】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梅花:这里指《梅花落》,属汉乐府曲,善述离情。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
人的心情。
二、(2017·济南历城区二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欹湖
王维
吹箫凌极浦①,日暮送夫君②。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③白云。
【注释】①凌:这里指箫声远扬。
极浦:远处的水边。
②夫君:指诗人的朋友。
③卷:(白云)弥漫的样子。
1.本诗营造了一种的气氛。
★2.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两句所
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
一、
1.示例:胡天边地,冰雪消融尽净,战士们牧马归来;月光皎洁,悠扬的羌笛回荡在军营的瞭望楼之间。
2.虚实结合(虚写、想象、设问、双关、夸张) 思乡
二、
1.萧瑟哀婉、依依惜别
2.示例:诗人送别友人后,回首望向湖上,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见,只看到青青的山间白云弥漫。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1 把握内容悟诗情一、(2017·山东菏泽)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牡丹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释】①占断:独占。
②破:超出、胜过。
★1.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7·湖南岳阳)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绝句①杜甫迟日②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
②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概括其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牡丹盛开之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牡丹盛开之时的娇媚姿态胜过灿烂的朝霞。
最新中考语文精品知识点及真题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1)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唐]李德裕①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②静中闻。
鸟啼花发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注释】①李德裕(787~850):晚唐名相。
唐文宗太和七年入相,遭奸臣排斥,左迁。
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功绩显赫。
宣宗即位后因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
②石溜:岩石间的水流。
★1.本诗前两句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绘,刻画了友人故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鸟啼花发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②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②蜻蛉:蜻蜓的别称。
★1.这首诗后两句描写了秋日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中考语文精品知识点及真题小学+初中+高中小学+初中+高中参考答案一、1.荒阶日曛(或“石溜”)因少有人来而寂静、荒芜2.示例1: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通过描写鸟儿啼鸣、鲜花盛开反衬自己因被贬内心孤寂、落寞、凄楚的情感,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4)
一、(2017·济南历下区二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代父送人之新安①
[明]陆娟
津亭杨柳碧毵毵②,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注释】①新安:郡名,治所在休宁(今属安徽)。
②毵(sān):毛发或枝条细长的样子,此形容柳条细长下垂。
1.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等意象,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三、四句。
二、(2017·济南长清区二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①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②应未眠。
【注释】①属:适逢。
②幽人:此处指邱员外。
1.诗的首句点明季节是秋,时间是夜,“”二字是诗眼,抒发了诗
人的感情。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三、四句。
参考答案
一、
1.杨柳东风依依不舍(惜别)
2.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化虚为实、想象、对比、反衬、夸张)的手法,千万点落花飘落在一叶小舟上,把美好的春色都带到江南去了。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二、
1.怀君思念友人
2.示例1:运用以声衬静(反衬)的手法,用“松子落地”之声烘托了一种空寂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示例2: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松子落地”之声,虚写“友人未眠”,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3)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暮春山间
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说说首句中“缓”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②一灯明。
【注释】①挑促织:捉蟋蟀。
促织,蟋蟀。
②篱落:篱笆。
★1.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任选一个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使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示例:缓,“慢慢”的意思,对山中春日美景留恋欣赏,连脚步都慢下来了,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2.示例1:运用衬托(侧面描写)的手法,借涧水之香突出桃花之香,写出了山间暮春的静谧美好,表达了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示例2: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涧水之香,想象落花之情景,写出了山间暮春的静谧美好,表达了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二、
1.示例1:“送”有“送来”之意,秋风吹动梧桐叶子,送来叶子飒飒作响的声音,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写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示例2:“动”有“打动”之意,秋风吹来,勾起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借秋风来表达漂泊的孤独凄凉之情。
2.示例1:衬托(或“对比”)。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更突出了诗人流离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示例2:借景抒情。
一、二两句写梧桐叶摇落,萧萧作响,江上秋风寒气袭人,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异乡心境的凄凉愁苦,自然牵动了诗人羁旅思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