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黄冈有机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及专题训练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3.00 KB
- 文档页数:10
湖北省黄冈市有机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人教版专题指导有机化学在高考化学中所占的比率约为 15%,在理科综合中一般是以一个选择题和一个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选择题考察的内容多为有机物的构成、构造,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反响基本种类等;综合题一般是以多官能团(官能团的种类有多种或同种官能团的数量有多个)有机物的的合成、转变、推测为主线,综合考察官能团的书写、性质、查验,有机反响基本种类、同分异构现象等知识。
有机化学命题选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质、高科技、新资料等,有时为了实现相应的转变还引入了一些新信息。
在剖析推理的过程中要进行定性剖析,有时还要进行定量计算。
在综合题的设问中一般要推测物质的构造简式、判断反响种类、书写化学方程式、确立同分异构体等。
有机化学( 1)——构成、构造一、有机物的构成有机物的构成中一般都含有 C、H 两种元素,有的还含有其他一些元素,常有的有机化合物的构成是:(1)只含 C、 H 两种元素:烷烃、烯烃、炔烃、苯等烃类;(2)含 C、 H、 O三种元素:醇、酚、醛、羧酸、酯、糖;(3)含 C、 H、 X(卤族元素):卤代烃;(4)含 C、 H、 O、 N四种元素:硝酸酯、硝基化合物、氨基酸;(5)含 C、 H、 O、 X(卤族元素)四种元素:如三溴苯酚。
别的,常有有机物中还有很多的混淆物,如:煤、石油、天然气;油脂、糖类、蛋白质;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树脂等。
对有机物构成的考察一般是小题,另一种考察方式就是作为解决有机推测问题的打破口,而后依据推测出的构成再联合性质剖析构造。
1、依据详细的构造、性质来剖析未知物的种类不一样物质的种类常常拥有不一样的构成元素、原子间不一样的连结方式等特点。
剖析问题时:一是要认真察看物质的构造特点或剖析物质的性质特点,二是要理解物质分类的依照。
例 1 :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物质拥有汲取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分子构造以下图,它属于()A.无机物B.烃C.高分子化合物D.有机物S SHC CHC CHC CHS S分析:从供给的物质分子构造表示图来看,构成该物质的元素是C、 H、 S 三种元素,该物质必定不属于烃,能够确立 B 不正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行能是高分子化合物,C不正确。
湖北省黄冈市2007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08年元月23日上午8:00~9:30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试题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对应位置上,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答题卷3.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写清楚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Fe :56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本卷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其单质的化学性质也很活泼B .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因此二氧化氮是硝酸的酸酐C .雷雨时,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变化属于氮的固定D .氨气可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2.下列的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23,,HCO Ca CI -+-Na +B .2224,,,S Cu K SO -++-C .33,,,HCO K CI Al -+-+D .2243,,,SO Na NO Ba -+-+3.下列措施对水的电离无影响的是A .升高温度B .加入稀醋酸C ..加入醋酸钠D .加入食盐 4. 将0.2mol/L 的某一元酸HA 溶液和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大于7,则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c (HA )<c (A -)B .c (Na +)<c (A -)C .c (Na +)=c (HA )+ c (A -)D .c (H +)+ c (Na +)=c (OH -)+ c (A -)5. 氧化还原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反应中,钠离子被还原,氯离子被氧化B . 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C . 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1mol 四氧化三铁被CO 还原成Fe ,转移9mol 电子D .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融化 6.下列离子方程书写正确的是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324333()Al NH H O NH Al OH +-+=+↓B .43NH HCO 溶液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432NH OH NH H O --+=C .醋酸钠的水解反应:323CH COO H O CH COOH OH --+=+D .碳酸钙溶液溶解于稀硝酸中:23222CO H CO H O -++=+7.“嫦娥一号”卫星可能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电池其电极反应为:222Ag O H O e -++2Ag →+2OH -,222()Zn OHe Zn OH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Zn 为负极而2Ag O 为正极 B .电解质溶液呈强碱性C .放电时OH -由电池内部从正极向负极移动D .电子由2Ag O 极经外电路流向Zn 极8.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他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7年秋高二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命题人:罗丹审稿:陈晓峰校对:徐才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Mg:24 Al:27 Ca:40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9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最简式C2H4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臭氧的分子式O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双键的物质是烯烃B.分子式为C4H8的链烃一定是烯烃C.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D2CH2CH3.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烷B.乙烯C.乙炔D.苯4.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溴乙烷B.乙醇C.氯仿D.一氯甲烷5.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甲苯和溴B.溴乙烷和水C.苯和汽油D.乙醇和水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共39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6.二甲苯和四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种类数分别为()A.3,3 B.3,4 C.4,3 D.3,67.工业上获得大量的乙烯、丙烯、异丁烯采用的方法是()A.减压分馏B.高温干馏C.石油裂化D.石油裂解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被腐蚀②钢铁表面常易锈蚀生成Fe2O3·n H2O ③锌和铁构成原电池时,铁作负极④铅蓄电池中铅作负极,PbO2作正极,两极浸到稀H2SO4中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9.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加成反应D.脱水反应10.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相同的实验式,但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苯和乙炔B.乙醛和乙酸C.乙醇和甲醚D.乙烯和苯乙烯11.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6位烃的分子式是()A .C 6H 12B .C 6H 14C .C 7H 12D .C 7H 1412.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不可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的烃是( ) A .HC ≡CCH(CH 3)C(CH 3)3 B .CH 2=CHC(CH 3)2CH(CH 3)2 C .D .(CH 3)3CC(CH 3)=CHCH 313.结构简式为Br —CH 2—C = C —CH 2—OH 的物质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 .加成反应B .水解反应C .消去反应D .氧化反应14.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 .用酸性KMnO 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 B .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C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D .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15.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 .2NaCl(熔融)电解2Na+Cl 2↑B .MgO+H 2 △Mg+H 2OC .Fe 3O 4+4CO高温3Fe+4CO 2D .2HgO△2Hg+O 2↑16.将固体X 投入足量液体Y 中,能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不溶于水并能燃烧,X 和Y 可能分别是( ) A .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 B .碳化钙和纯碱溶液 C .镁粉和稀盐酸 D .过氧化钠和硫酸亚铁溶液17.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中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l−或SO42-等,A错误;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或SO32−,或HCO3−等,B错误;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Ag+,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C错误;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沉淀为氢氧化铁,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D正确;故答案为:D。
2.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光导纤维B.酸雨是指pH<7.0的雨水C.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预防中毒D.水玻璃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答案】D【详解】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Si,A 错误;B.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雨水,B错误;C.CO不能溶于水,也不能与Ca(OH)2溶液反应,所以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不能吸收CO,也就不能起到预防中毒的作用,C错误;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B.富含硫单质的矿物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D.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不反应【答案】B【详解】A. 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只能说明氯水中某种成分具有漂白性,不能肯定Cl2表现出漂白性,A错误;B. 富含硫单质的矿物,比如硫磺粉,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B正确;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2,但不能直接生成SO3,C错误;D. 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钝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D错误。
2007年黄冈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生活里常见现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C.点燃酒精加热火锅D.榨取果汁解析:点燃酒精,即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为化学变化。
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对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和判断。
2.图1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图1解析: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因用嘴吹易引起火灾;稀释浓硫酸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闻药品的气味不要将鼻子直接靠近瓶口,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答案:B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正误的判断,自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下列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A.食盐(NaCl) B.天然气(CH4)C.铁锈(Fe3O4) D.大理石(CaCO3)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即Fe2O3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化学式的名称和书写。
4.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生活习惯或做法合理的是( )A.用纯碱发面蒸馒头B.饮水解渴,水越纯越好C.家用电木插座损坏,进行热修补D.“锌”——人称智力之花,多饮“朴星”口服液补锌,喝的越多越好解析:面团发酵易产生乳酸,可加少量纯碱(Na2CO3)与乳酸反应,使酸性减弱;饮用水并不是越纯越好,人体需要的有些营养元素是通过水中含有的矿物质而获得的;电木插座的材料具有热固性,不能进行热修补;微量元素并不是越多越好,含量过多对人体有害。
答案:A命题立意:结合生活的实例考查有关化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t ℃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下列做法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 .往溶液中加入少量CaO B .将溶液升温 C .将溶液降温D .恒温蒸发部分溶剂 解析:由于Ca(OH)2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所以不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可升温;另外也可采用加溶质Ca(OH)2或加CaO[CaO+H 2O====Ca(OH)2]和蒸发溶剂的方法。
有机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训练有机化学二轮专题复习(3)——推断.合成根据本人编写的黄冈市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化学部分进行改编,共分为三课时进行,每一课时都配有相应的专题指导.专题训练.参考答案及解析,全部内容都是Word文档,这是最后一课时.专题指导有机化学(3)——推断.合成单独考查有机物合成的试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较少(仅_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中出现了),因为有机物合成一是考查方式单一,不便于多方面考查有机化学中的常见问题;二是中学只是学习了几种典型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完整的有机物合成还不是很方便.现在的高考命题一般都是给出全部或部分有机物合成线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中学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物的推断和综合分析.试题以物质(官能团.碳链)推断作为思维主线,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转化过程的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书写.指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为常见设问方式.无论是进行有机物的合成还是有机物的推断,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思考.1.碳链的延长和缩短碳链的转化包括: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的增加或减少;碳链与碳环的转化等类型.有时题目提供的信息中包含一些碳链的转化,在中学有机物转化过程中碳链的转化一般是通过官能团的反应来实现的,.如:加聚反应.酯化反应等反应能使碳链增长;而肽键的水解.苯及其同系物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等反应则会使碳链缩短;酯化.分子间脱水,聚合等反应有可能使物质成环等.在解决这类问题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官能团的转化过程来分析,二是对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来确定其中碳原子的数目.例1:(2000年广东)已知溴乙烷跟氰化钠反应后再水解可以得到丙酸CH3CH2Br NaCN CH3CH2CN H2OCH3CH2COOH产物分子比原化合物分子多了一个碳原子,增长了碳链.请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图中F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1)反应①②③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反应代号).(2)写出结构简式:E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转化过程中碳链的延长和碳环的生成,延长碳链的方法是先引入—CN,再进行水解;碳环的生成是利用酯化反应.A是丙烯,从参加反应的物质来看,反应①是一个加成反应,生成的B是1,2—二溴丙烷;反应②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生成的D是1,2—丙二醇;结合题给信息可以确定反应③是用—CN代替B中的—Br,B中有两个—Br,都应该被取代了,生成的C再经过水解,生成的E是2—甲基丁二酸.()答案:(1)②③(2);或2.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有机物在发生反应过程时一般都有官能团的转化,在有机物的合成和推断过程中应用得最多的是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是为了实现合成线路的需要,有时是一步反应完成,有时则需要多步反应完成.如:(1)由乙烯到乙醇,需要引入—OH,可以采用与水加成的方法一步完成,也可以先与HBr加成引入—Br,再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将—Br转化成—OH.(2)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时,若只能实现碳碳双键加氢而不改变醛基,可以先将通过加氢,此时醛基也被还原成了醇,再将醇氧化成醛即可.例2:(_年广东)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给信息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2)①的反应类型是.③的反应类型是.(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转化过程中官能团(—Cl)的引入和消去,推断的方法是结合反应条件和转化前后物质的结构.从反应①的条件和生成物的名称.结构分析,该反应是取代反应,A是环己烷.对比物质结构和反应条件,反应②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了碳碳双键.从物质中所含的官能团和反应物来看,反应③是烯烃的加成反应,同时引入了两个—Br,生成的B是邻二溴环己烷;而反应④是消去反应,两个—Br同时消去,生成了两个碳碳双键.答案:(1) ;环己烷(2)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3)反思:在学习有机的性质.变化的过程中要主动归纳.构建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的规律方法.如:小结中学常见的引入—OH的方法和典型反应.碳碳双键向其它官能团转化的方法和典型反应等.3.以物质的组成.结构作为突破口以物质的组成.结构为主要突破口的试题,一般提供了部分物质的结构简式.分子式或某些其它数据,这类试题的主要命题特征是定性.定量结合,试题中既有用于分析物质结构的信息,也有用于确定物质组成的信息.解决问题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善于结合物质的组成.变化过程等性质确定物质的分子式;(2)要善于结合物质的变化过程确定结构中的官能团,推断物质的结构;(3)要善于综合某些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等已知信息进行综合推断.例3:(_年上海)已知两个羧基之间在浓硫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酸酐,如右图所示:某酯类化合物A是广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剂.A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C.D,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相关问题:(1)CH3COOOH称为过氧乙酸,写出它的一种用途.(2)写出B+E→CH3COOOH+H2O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F可能的结构简式.(4)写出A的结构简式.(5)1摩尔C分别和足量的金属Na.NaOH反应,消耗Na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是.(6)写出D跟氢溴酸(用溴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物质的分子组成,结合反应条件等信息推断物质的结构.(1)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2)比较B的分子式(C2H4O2)与生成的过氧乙酸的分子式(C2H4O3),可以确定B被E 氧化了,氧化剂E的分子式应该比生成的H2O要多一个O,所以E为H2O2.(3)对比C.F的分子组成,可以确定由C生成F的反应是一个脱水反应,C中含有三个—COOH,类比题给信息,分析该反应过程可能是—COOH之间的脱水.而C中的三个—COOH中有两个处于等价位,所以—COOH间两种脱水方式,生成的F有两种结构.(4)从分子组成看,D是饱和一元醇,它催化氧化后生成了无支链的饱和一元醛G,所以D的分子结构中也没有支链,D是1—丁醇.A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C.D,B.C.D中只含—OH.—COOH这两种官能团,A应该是酯,分析A.B.C.D的分子组成可以确定A中含有四个酯基,B的—COOH与C的—OH形成了一个,而B的三个—COOH则分别与三个D分子中的—OH形成了三个.(5)1molC含1mol—OH和3mol—COOH,分别和足量的金属Na.NaOH反应时,可以消耗Na:4mol,NaOH:3mol.(6)D与HBr的反应是醇中的—OH被—Br取代,生成卤代烃.答案:(1)杀菌消毒(2)(3)(5)4︰3(6)小结:以物质的组成.结构为主要突破口的有机推断中要特别关注醇.醛.羧酸.酯这一条有机物转化关系链.(1)这一转化过程既涉及了多种官能团的转化,又涉及多个反应过程(2)醇和羧酸间的反应可引起物质中碳链的延长或缩短.(3)结构中同时有多个—OH.多个—COOH或者既有—OH又有—COOH时,反应过程中还有可能形成碳环或者高分子化合物等.(4)同碳原子数的这几种含氧衍生物的分子组成(C.H.O的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间有一定的关系.4.以物质的性质.变化为突破口以物质的性质.变化为主要突破口的试题一般提供了与某物质反应等条件,通过这些已知条件推断反应类型.反应过程及未知物中所含的官能团和〝结构片断〞,最后将多个〝结构片断〞.官能团.碳链等综合就可以确定未知物的结构,从而打开突破口.例4.(_年全国)根据图示填空(1)化合物A 含有的官能团是.(2)1 mol A 与2 mol H2反应生成 1 mol E,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4)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D,D的结构简式是.(5)F的结构简式是.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解析:由A与NaHCO3溶液反应可以确定A中有—COOH;由A与[Ag(NH3)2]+.OH-反应可知A中含有—CHO;综合E到F的反应条件.E中含—COOH.F的分子式及是一个环状化合物,可以推测F是一个环酯,E分子中的—OH来自于—CHO与H2的加成,而1 mol A 与2 mol H2反应生成 1 mol E,所以A中还含有一个碳碳双键.A经E 到F的过程中只有成环而无碳原子的增减,所以A中也只含有4个碳原子;A经B到D的反应过程中没有碳链的改变,所以A分子的碳链结构中也没有支链;结合A中的官能团可以确定A的结构简式为:OHC—CH CH—COOH.1 mol A 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分别是碳碳双键.醛基的加成.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 的同分异构体应该有一个支链.B在酸性条件下,由盐生成了酸,结构中的碳碳双键再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答案:(1)碳碳双键,醛基,羧基(2)OHC—CH=CH—COOH + 2H2HO—CH2—CH2—CH2—COOH(3)(4)(5)或酯化反应反思:由转化过程定〝结构片断〞或官能团,将多个〝结构片断〞.官能团.碳链等综合确定未知物的结构,是从有机物转化框图中确定有机物最实用的一种方法.5.注意有机推断与无机推断的结合有机物转化过程中经常有无机物参加了反应,高考受时间.题量的限制,同时体现学科内的综合,有可能以某些物质为桥梁,进行无机推断与有机推断的综合命题.例5.(_年全国III)右图中每一方框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知气态烃D(其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氢气密度的13倍)跟物质F反应时产生明亮而带浓烈黑烟的火焰.请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A.B.D.E.H.解析:本题的图形与过去的图形有点区别,那就对于B.E这些物质多次出现的物质,每一次框图中都明确标出了它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本题在进行物质推断时要综合应用无机物的转化和有机物的转化.从题给信息来看,解题的突破口是物质D的确定.关于D的信息有三点:物质类别是烃;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氢气密度的13倍,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是26;跟物质F反应时产生明亮而带浓烈黑烟的火焰.综合这些信息可以确定D是C2H2,F是O2,B.E分别是H2O或CO2.实验室一般用CaC2和H2O制备C2H2,所以A是CaC2,B是H2O,C是Ca(OH)2.其余可依次确定E是CO2,G是CaCO3,H是Ca(HCO3)2.答案:A:CaC2,B:H2O,D:C2H2,E:CO2,H:Ca(HCO3)2反思:这类试题可能作为一种方向,但是不宜过多的追究,因为学科内的综合有它自身的要求,如上例中的烃.二氧化碳.水.电石.氢氧化钙这些物质间本来有一定的联系.无机物.有机物间具备这种很自然联系的物质不多,此外较常见的是烃.卤代烃.卤素.卤化氢.氢氧化钠等.专题训练1.有机物A(C6H8O4)为食品包装纸的常用防腐剂.A可以使溴水褪色.A难溶于水,但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得到B(C4H4O4)和甲醇.通常状况下B为无色晶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1)A可以发生的反应有(选填序号).①加成反应②酯化反应③加聚反应④氧化反应(2)B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3)B分子中没有支链,其结构简式是,B的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4)由B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是.(5)天门冬氨酸(C4H7NO4)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可由B通过以下反应制取:BC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的结构简式是.2.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转化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1)固体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化学式为.(2)利用上图中的物质实现 C到B转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3)上述变化过程中生成的C和丙恰好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甲和乙恰好完全反应,则W和A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下列转化:下图中A的结构简式为CH3CHOOCCH3,B的分子式为C_HyO2,请回答相关问题:(1)E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跟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燃烧产物中n(CO2)∶n(H2O)=2∶1.则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F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3)在电脑芯片生产领域,高分子光阻剂是光刻蚀0.11 μm线宽芯片的关键技术.F 是这种高分子光阻剂生产中的主要原料.F具有如下特点:①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加聚反应;③芳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合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G可能有________种结构,写出其中任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4.乳酸分子式为C3H6O3,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许多化学反应,下图是采用化学方法对乳酸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其中A.H.G为链状高分子化合物.请回答相关问题:(1)C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2)E中所含的官能团有.(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4)作为隐形眼镜的制作材料,对其性能的要求除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亲水性.一般采用E的聚合物G而不是D的聚合物H来制作隐形眼镜,其主要理由是.5.通常状况下,多个—OH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常发生如下反应:物质A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1 : 4;常见有机物B 中氢素的质量分数为25%;F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从G到H的反应中生成的有机物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它们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B与Cl2反应的条件是.(2)A生成D.E的反应类型是.(3)G生成H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4)写出符合下列三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①存在苯环;②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③存在基团..6.(_年江苏)6—羰基庚酸是合成某些高分子材料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某实验室以溴代甲基环己烷为原料合成6—羰基庚酸,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最合理的合成方案(注明反应条件).……也可表示为:溴代甲基环己烷6—羰基庚酸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如有需要,可以利用试卷中出现过的信息,③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1)①③④(2)碳碳双键,羧基(3)HO——CH=CH——OH ;CH2=C(COOH)2(4)HO—CH=CH—OH+2CH3OH CH3O——CH=CH—OCH3+2H2O(5)HO——CH2——OH2.答案:(1)CaC2;(2)Ca(OH)2 + CO =CaCO3 + 2OH— (3)Ca(OH)2 + 2CO2 = Ca(HCO3)2 (4)5 : 1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很多,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来看有:淡黄色固体W和悬浊液C;从反应特征来看有:两个与H2O反应放出气体的反应特征;从提示信息来看有:设问(1)中的固体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综合分析从而提出假设.本题的另一个巧妙之处是设问(2)中的转化要求用图中的物质;设问(3)(4)中都要求是恰好完全反应,隐藏了物质间量的关系.3.答案:(1)羧基;氧化反应;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2)C10H10O2;C8H8O;(3)n HO——CH==CH2(4)4;或或间位.邻位任一种解析:(1)A的分子结构已知,A与NaOH水溶液反应可生成C.D,C可以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从发生反应的类型的类型和参加反应的物质来看,C中含有—CHO,结合题给信息,A分子中酯基水解的同时,—Br也同时水解,生成的两个—OH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所以脱水生成了C中的—CHO.综合分析可以确定C是乙醛,D是乙酸钠,E是乙酸.(2)B的燃烧产物中n(C O2)∶n(H2O)=2∶1,所以分子组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化学式为C_HyO2 .综合上面分析,可以确定B的分子式为C10H10O2,B生成C.F还是一个酯的水解反应,所以F的分子式为C8H8O.(3)F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OH结构;F能发生加聚反应,含有碳碳双键;F中芳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所以—OH与乙烯基处于对位.(4)符合条件的异构体是醛,确定了苯环和—CHO,还有一个碳原子不能确定,若作为苯环上的取代基,则与—CHO间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若与—CHO直接相连,则形成了苯乙醛,只有一种结构,所以共有4种结构.4.答案:(1)CH2═CHCOOCH3 ;消去(2)碳碳双键.羟基.酯基(3)(4)高聚物G中含有的—OH,使该物质具有亲水性,而H则不具有.解析:分析反应②.③的过程,对比乳酸及C的分子组成,可以确定B是丙烯酸(CH2=CH—COOH).分析反应④.⑥的过程,确定F+2B→D,对比B.D的分子组成,可以确定F是丙乙二醇(OH—CH2—CH2—OH)根据反应过程确定E是CH2=CH—COO—CH2—CH2—OH),对比D.E的结构确定它们的聚合物H.G结构上的不同点是G的结构中还含有大量的—OH,所以它们用途不同.浓硫酸5.答案:(1)HCOONa ;光照(2)水解(3)+ H2O(4)6.答案:合理的即可,如将第二步的与HBr加成换成了与H2O加成.①O3②Zn/H2OO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合成线路的选择,一般采用逆推的方法或正推逆推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由目标产物的逆推过程如下:依据:醛基可以氧化成羧基同卷23题中的烯烃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经过两步逆推之后,此时的目标产物已经与题给物质具有了很大的相似性,再结合题给物质进行正推,可以发现:利用消去反应即可生成双键,但是双键的位置与目标物质不同,可以再次加成.消去调整双键的位置.(全文完,谢谢选用)。
黄冈试题及答案1. 题目:请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光能被叶绿素吸收,产生ATP和NADPH,同时释放氧气。
暗反应则利用这些能量和还原力,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2. 题目:描述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答案: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达式为:F = ma,其中F代表合外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加速度。
3. 题目: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酸。
答案:常见的酸包括盐酸(HCl)、硫酸(H2SO4)和醋酸(CH3COOH)。
这些酸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盐酸常用于实验室中,硫酸用于工业生产,醋酸则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4. 题目:解释什么是电磁波。
答案: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产生的波动现象,它们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
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5. 题目:简述细胞的结构。
答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6. 题目:列举三种常见的生态系统。
答案:常见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以树木为主,生物多样性丰富;草原生态系统以草本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多样;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和深海,生物种类繁多,包括鱼类、珊瑚等。
7. 题目:解释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
答案: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此时,虽然反应仍在进行,但宏观上看不出任何变化。
有机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物质是( )A、乙醇和乙醚B、蔗糖和麦芽糖C、乙酸和甲酸甲酯D、葡萄糖和果糖正确答案:A2、下列糖遇碘变蓝的是: ( )A、纤维素B、麦芽糖C、淀粉D、糖原正确答案:C3、下列关于蔗糖和乳糖的说法, 正确的是( )A、二者互为同系物B、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二者均有还原性D、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正确答案:B4、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A、丙酮B、苯甲醛C、2- 甲基丙醛D、苯甲醇正确答案:C5、在稀硫酸中滴加酯并加热, 有羧酸和醇生成,这是由于酯发生了( )A、酯化反应B、水解反应C、脱水反应D、分解反应正确答案:B6、下列基团中, 属于醇的官能团的是( )A、-CH3B、-OHC、-XD、-Ar正确答案:B7、在稀碱作用下, 含ɑ-H 的醛分子间发生加成, 生成β-羟基醛的反应称为( )A、碘仿反应B、醇醛缩合反应C、缩醛反应D、银镜反应正确答案:C8、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哪种物质代表不饱和烃( )。
A、松节油B、凡士林C、液体石蜡D、石油醚正确答案:A9、乙醇的俗称是()A、木醇B、甘油C、木精D、酒精正确答案:D10、与苯不是同系物, 但属于芳香烃的是( )。
A、氯苯B、甲苯C、蒽D、乙苯正确答案:C11、化合物(CH3)2CH CH2 CH2CHO 命名为( )A、1 ,1-二甲基-4-丁醛B、4- 甲基戊醛C、4 ,4-二甲基丁醛D、2- 甲基-5-戊醛正确答案:D12、醛和酮的分子中都含有的官能团是( )A、羰基B、醛基C、烃基D、羟基正确答案:A13、①CH3COCl ②CH3COOC2H5 ③ (CH3CO)2O ④CH3CONH2 水解的活性顺序是( )A、CH3COCl > CH3COOC2H5 >(CH3CO)2O > CH3CONH2B、(CH3CO)2O > CH3COCl >CH3CONH2 > CH3COOC2H5C、CH3COOC2H5 > CH3CONH2 > CH3COCl > (CH3CO)2OD、CH3COCl >(CH3CO)2O >CH3COOC2H5 > CH3CONH2正确答案:D14、可用于表示脂肪酮通式的是( )A、RCOR1B、RCOOR1C、ROR1D、RCOOH正确答案:A15、下列属于仲胺的是( )A、三甲胺B、二甲胺C、甲胺D、苯胺正确答案:B16、胺可以看作是( )A、酰基衍生物B、烃基衍生物C、氨基衍生物D、含氮衍生物正确答案:D17、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乙醇和甲醚B、甲酸甲酯和甲酸丙酯C、甲酸甲酯和乙酸D、丙醛和丙酮正确答案:B18、通常认为形成萜类化合物的基本单元是( )A、1,3-戊二烯B、1,2-戊二烯C、异戊二烯D、1,4-戊二烯正确答案:C19、下列化合物既有还原性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A、甲酸B、甲醛C、乙酸D、乙醛正确答案:A20、下列化合物在常温下是黄色固体的是( )A、苯B、甲醇C、甲醛D、碘仿正确答案:D21、开链烷烃 C4H10 有几种同分异构体( )。
湖北省黄冈市化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氯化钠B. 氧化钙C. 聚乙烯D. 氯化铵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的B、离子键总是存在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C、所有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都表现出极性D、非极性共价键只存在于相同原子之间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乙醇(C2H5OH)B. 乙烷(C2H6)C. 氢氧化钠(NaOH)D. 甲烷(CH4)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
B、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C、非极性共价键是由于两个原子间电子云密度均匀分布而形成的。
D、极性共价键是由于两个原子间电子云密度不均匀分布而形成的。
5、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不会显著改变水的电导率?A. NaClB. CH3COOHC. C6H12O6(葡萄糖)D. H2SO4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蛋白质C、葡萄糖D、淀粉7、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有氧元素参与得失电子。
8、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聚乙烯D. 氧化钙9、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
B、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而与电解质本身的强弱无关。
C、相同浓度下,强电解质溶液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
D、溶液的导电性只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量,与种类无关。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
有机化学李仕才一、题组训练题组一 官能团的辨识与规范表述1.某种鲜花保鲜剂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 )A .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 .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 .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 .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2.红辣椒中含有多种色泽鲜艳的天然色素,其中呈深红色的色素是辣椒红。
依据下列结构式判断,辣椒红( C )A .易溶于水B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 .能发生消去反应D .分子中含有11个碳碳双键 题组二 有机物命名3.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 D )A .2甲基1,3丁二烯和1丁炔B .1,3戊二烯和2丁炔C .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D .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 4.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D )A .2,2,3,3四甲基丁烷B .2,3,4三甲基戊烷C .3,4二甲基己烷D .2,5二甲基己烷题组三 同分异构体书写5.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C )A .6种B .7种C .8种D .9种 6.某烃的分子式为C 10H 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 C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 题组四 有机物的研究方法与分离提纯7.要从乙酸的乙醇溶液中回收乙酸,合理的操作组合是( D )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止分液 ④加足量钠 ⑤加入足量H 2SO 4 ⑥加入足量NaOH 溶液⑦加入乙酸与浓H 2SO 4混合液后加热 ⑧加入浓溴水 A .⑦③B .⑧⑤②C .⑥①⑤②D .⑥①⑤①8.电炉加热时用纯O2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湖北黄冈06届有机化学二轮专题复习(3)——推断、合成根据本人编写的黄冈市2006届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化学部分进行改编,共分为三课时进行,每一课时都配有相应的专题指导、专题训练、参考答案及解读,全部内容都是Word 文档,这是最后一课时。
专题指导有机化学(3)——推断、合成单独考查有机物合成的试卷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较少(仅2005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中出现了),因为有机物合成一是考查方式单一,不便于多方面考查有机化学中的常见问题;二是中学只是学习了几种典型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完整的有机物合成还不是很方便。
现在的高考命题一般都是给出全部或部分有机物合成线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中学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物的推断和综合分析。
试卷以物质(官能团、碳链)推断作为思维主线,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转化过程的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书写、指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为常见设问方式。
无论是进行有机物的合成还是有机物的推断,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思考。
1.碳链的延长和缩短碳链的转化包括: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的增加或减少;碳链与碳环的转化等类型。
有时题目提供的信息中包含一些碳链的转化,在中学有机物转化过程中碳链的转化一般是通过官能团的反应来实现的,。
如:加聚反应、酯化反应等反应能使碳链增长;而肽键的水解、苯及其同系物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等反应则会使碳链缩短;酯化、分子间脱水,聚合等反应有可能使物质成环等。
在解决这类问题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官能团的转化过程来分析,二是对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来确定其中碳原子的数目。
例1:(2000年广东)已知溴乙烷跟氰化钠反应后再水解可以得到丙酸CH 3CH 2Br NaCN CH 3CH 2CN H 2O CH 3CH 2COOH产物分子比原化合物 分子多了一个碳原子,增 长了碳链。
请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图中F 分子中含有 8个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1)反应①②③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反应代号)。
(2)写出结构简式:E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转化过程中碳链的延长和碳环的生成,延长碳链的方法是先引入—CN ,再进行水解;碳环的生成是利用酯化反应。
A 是丙烯,从参加反应的物质来看,反应①是一个加成反应,生成的B 是1,2—二溴丙烷;反应②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生成的D 是1,2—丙二醇;结合题给信息可以确定反应③是用—CN 代替B 中的—Br ,B 中有两个—Br ,都应该被取代了,生成的C 再经过水解,生成的E 是2—甲基丁二酸。
( )答案:(1)②③ (2) ; 或C B A (C 3H 6) ③ NaCN ① Br 2的CCl 4溶液 ② 稀NaOH 溶液 F H 2O CH 3—CH CH 2 COOH COOHCH 3CH —COO —CH —CH 3 CH 2—COO —CH 2 CH 3CH —COO —CH CH 2—COO —CH 2—CH 3CH3—CH CH 2 COOH COOH2.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有机物在发生反应过程时一般都有官能团的转化,在有机物的合成和推断过程中应用得最多的是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
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是为了实现合成线路的需要,有时是一步反应完成,有时则需要多步反应完成。
如:(1)由乙烯到乙醇,需要引入—OH ,可以采用与水加成的方法一步完成,也可以先与HBr 加成引入—Br ,再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将—Br 转化成—OH 。
(2)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时,若只能实现碳碳双键加氢而不改变醛基,可以先将通过加氢,此时醛基也被还原成了醇,再将醇氧化成醛即可。
例2:(2004年广东)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给信息填空。
(1)A 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
(2)①的反应类型是。
③的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转化过程中官能团(—Cl )的引入和消去,推断的方法是结合反应条件和转化前后物质的结构。
从反应①的条件和生成物的名称、结构分析,该反应是取代反应,A 是环己烷。
对比物质结构和反应条件,反应②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了碳碳双键。
从物质中所含的官能团和反应物来看,反应③是烯烃的加成反应,同时引入了两个—Br ,生成的B 是邻二溴环己烷;而反应④是消去反应,两个—Br 同时消去,生成了两个碳碳双键。
答案:(1);环己烷 (2)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3变化的过程中要主动归纳、构建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的规律方法。
如:小结中学常见的引入—OH 的方法和典型反应、碳碳双键向其它官能团转化的方法和典型反应等。
3.以物质的组成、结构作为突破口以物质的组成、结构为主要突破口的试卷,一般提供了部分物质的结构简式、分子式或某些其它数据,这类试卷的主要命题特征是定性、定量结合,试卷中既有用于分析物质结构的信息,也有用于确定物质组成的信息。
解决问题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善于结合物质的组成、变化过程等性质确定物质的分子式;(2)要善于结合物质的变化过程确定结构中的官能团,推断物质的结构; (3)要善于综合某些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等已知信息进行综合推断。
例3:(2003年上海)已知两个羧基之间在浓硫 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酸酐,如右图所示: 某酯类化合物A 是广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剂。
A 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 、C、D ,转化过程 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相关相关问题: (1)CH 3COOOH 称为过氧乙酸,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2)写出B +E →CH 3COOOH +H 2O 的化学方程式。
(一氯环己烷)++ 2NaBr + 2H 2O R ——R —C —O O R —C—C O O +H 2O(3)写出F 可能的结构简式。
(4)写出A 的结构简式。
(5)1摩尔C 分别和足量的金属Na 、NaOH 反应,消耗Na 与NaOH 物质的量之比是。
(6)写出D 跟氢溴酸(用溴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读: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物质的分子组成,结合反应条件等信息推断物质的结构。
(1)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2)比较B 的分子式(C 2H 4O 2)与生成的过氧乙酸的分子式(C 2H 4O 3),可以确定B 被E 氧化了,氧化剂E 的分子式应该比生成的H 2O 要多一个O ,所以E 为H 2O 2 。
(3)对比C 、F 的分子组成,可以确定由C 生成F 的反应是一个脱水反应,C中含有三个—COOH ,类比题给信息,分析该反应过程可能是—COOH 之间的脱水。
而C 中的三个—COOH 中有两个处于等价位,所以—COOH 间两种脱水方式,生成的F 有两种结构。
(4)从分子组成看,D 是饱和一元醇,它催化氧化后生成了无支链的饱和一元醛G ,所以D 的分子结构中也没有支链,D 是1—丁醇。
A 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 、C 、D ,B 、C 、D 中只含—OH 、—COOH 这两种官能团,A 应该是酯,分析A 、B 、C 、D 的分子组成可以确定A 中含有四个酯基,B 的—COOH 与C 的—OH 形成了一个,而B 的三个—COOH 则分别与三个D 分子中的—OH 形成了三个。
(5)1molC 含1mol —OH 和3mol —COOH ,分别和足量的金属Na 、NaOH 反应时,可以消耗Na :4mol ,NaOH :3mol 。
(6)D 与HBr 的反应是醇中的—OH 被—Br 取代,生成卤代烃。
答案:(1)杀菌消毒 (2)(3) (5)4︰3 (6)小结:以物质的组成、结构为主要突破口的有机推断中要特别关注醇、醛、羧酸、酯这一条有机物转化关系链。
(1)这一转化过程既涉及了多种官能团的转化,又涉及多个反应过程(2)醇和羧酸间的反应可引起物质中碳链的延长或缩短。
2O O CH3—C —OH +H 2O 2→CH 3—C —O —OH +H 2O O CH3CH 2CH 2CH 2OH +3CH 2CH 2CH 2Br +H 2O (4) HO —C —C HOOC —2 CH 2—C O O HO —C —COOH CH 2—C CH 2—C O O CH 3COO —C —COO(CH 2)3CH 3 CH 2COO(CH 2)3CH 3 2COO(CH 2)3CH 3(3)结构中同时有多个—OH 、多个—COOH 或者既有—OH 又有—COOH 时,反应过程中还有可能形成碳环或者高分子化合物等。
(4)同碳原子数的这几种含氧衍生物的分子组成(C 、H 、O 的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间有一定的关系。
4.以物质的性质、变化为突破口以物质的性质、变化为主要突破口的试卷一般提供了与某物质反应等条件,通过这些已知条件推断反应类型、反应过程及未知物中所含的官能团和“结构片断”,最后将多个“结构片断”、官能团、碳链等综合就可以确定未知物的结构,从而打开突破口。
例4.(2003年全国)根据图示填空(1)化合物A 含有的官能团是。
(2)1 mol A 与2 mol H 2反应生成 1 mol E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与A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4)B 在酸性条件下与Br 2反应得到D ,D 的结构简式是。
(5)F 的结构简式是。
由E 生成F 的反应类型是。
解读:由A 与NaHCO 3溶液反应可以确定A 中有—COOH ;由A 与[Ag(NH 3)2]+、OH-反应可知A 中含有—CHO ;综合E 到F 的反应条件、E 中含—COOH 、F 的分子式及是一个环状化合物,可以推测F 是一个环酯,E 分子中的—OH 来自于—CHO 与H 2的加成,而1 molA 与2 mol H 2反应生成 1 mol E ,所以A 中还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A 经E 到F 的过程中只有成环而无碳原子的增减,所以A 中也只含有4个碳原子;A 经B 到D 的反应过程中没有碳链的改变,所以A 分子的碳链结构中也没有支链;结合A 中的官能团可以确定A 的结构简式为:OHC —CHCH —COOH 。
1 mol A 与2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分别是碳碳双键、醛基的加成。
与A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 的同分异构体应该有一个支链。
B 在酸性条件下,由盐生成了酸,结构中的碳碳双键再与Br 2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1)碳碳双键,醛基,羧基 (2)OHC —CH=CH —COOH + 2H 2HO —CH 2—CH 2—CH 2—COOH (3) (4)(5 或 酯化反应、官能团、碳链等综合确定未知物的结构,是从有机物转化框图中确定有机物最实用的一种方法。
5.注意有机推断与无机推断的结合有机物转化过程中经常有无机物参加了反应,高考受时间、题量的限制,同时体现学科462F 是环状化合物 Ni △ HOOC —CH —CH —COOH CHO CH 2 CCOOH内的综合,有可能以某些物质为桥梁,进行无机推断与有机推断的综合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