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春-地大(北京)-北戴河地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习平台建设
- 格式:ppt
- 大小:23.09 MB
- 文档页数:42
一、实习背景2023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北戴河地质实习。
此次实习由我国知名地质大学组织,旨在让学生深入地质一线,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北戴河实习基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这里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地质环境,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实习内容1. 地质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等。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野外实地观察,我们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野外实习(1)地层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多个地层剖面,如老虎石海蚀地貌、山东堡海滩等。
通过对不同地层的观察,我们了解了地层的沉积环境和形成过程。
(2)构造地质观察我们参观了老虎石、老君顶等构造地质遗迹,学习了断层、褶皱等构造要素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3)岩石学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岩石的类型、特征和成因,并通过对岩石的观察,识别了各种岩石类型。
3. 野外技能训练实习期间,我们还进行了野外技能训练,包括地图阅读、野外定位、样品采集、岩矿鉴定等。
这些技能为我们今后的地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成果1. 提高地质知识水平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野外观察、样品采集、岩矿鉴定等技能,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习体会1. 地质学的魅力实习期间,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地质学的魅力,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地质学。
3. 团队合作的力量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各项任务。
五、总结北戴河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受益匪浅。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工作室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地质》
【年(卷),期】2022(17)1
【摘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工作室,是以北京市生态地质研究所(原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彭新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领军人,在地质资源勘查及地质工程新技术领域开展应用研究。
工作室始终坚持以创新型人才为本,以工作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纽带,以专业创新为主题,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技能培训、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活动。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新形势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以河北工程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
2.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第1号通知)
3.办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为水工环地质事业创新发展助力-- 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50周年学术论坛上的讲话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钟自然
4.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
5.地学类专业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实习背景北戴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地质构造复杂,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
为了提高我们的地质实践能力,我们于2023年7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北戴河地质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北戴河地区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2.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和观察的方法;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4. 增强对地质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未知的热情。
三、实习内容1. 地质背景介绍北戴河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与辽东板块的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
主要地层有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鸡冠山、马蹄岭垭口、秋子峪祖山、鸽子窝、石门寨等地,了解了不同地质时期的岩性和构造特征。
2. 野外地质调查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学习了如何观察岩石、地层和构造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1)岩石观察: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等,识别岩性。
(2)地层观察:观察地层的层序、厚度、岩性变化等,了解地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3)构造观察:观察断层、褶皱、节理等构造现象,了解构造运动对地质体的影响。
3. 野外技能训练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以下技能训练:(1)使用罗盘测量产状:学习使用罗盘测量岩层的倾向、倾角和走向。
(2)绘制地质剖面图:根据野外观察结果,绘制地质剖面图,展示地质体的结构特征。
(3)采集岩石样品:学习采集岩石样品的方法,为后续的室内分析做准备。
四、实习成果1. 通过实习,我们对北戴河地区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和观察的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
4. 激发了对地质科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1. 野外地质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实践能力。
2. 野外地质工作条件艰苦,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毅力。
地方本科院校地质类专业课程创新教学体系实践作者:毛凯楠杨巍陈晓翠聂爱国来源:《高教学刊》2022年第17期DOI:10.19980/23-1593/G4.2022.17.008摘要:针对地质类专业课程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五大“痛点”。
本课程改革提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思维为主线、以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为方针”的多元化教学理念,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需求,构建“模块化、多途径、全过程、多层次、多维度”教学体系,教学中以过程评价为主导,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创新;多元化教学理念;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029-06Abstract: Aiming at the five major "pain point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the geological professional course "Geomorph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 This curriculum reform puts forward a diversified teaching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problem-oriented,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goal, innovative thinking as the main line, and ideology and morality education as the guidelin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 progress, the times, the society, and the needs of cultivating qualified successors to socialism, a "modular, multi-channel, full-process, multi-level,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teaching assess is led by process evaluatio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is examined as the cor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are stimulated, and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s improved,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organically integrated, thereby cultivating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Keywords: teaching innovation; diversified teaching concept; Geomorph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一、前言为了加强我们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提高我们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我们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我国某高校的地质学院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
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们赴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报告。
二、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北戴河的鸽子窝公园、鸡冠山、石门寨、老虎石公园等地质景点,通过实地观察和亲手操作,深入了解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鸽子窝公园:我们学习了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观察了海蚀平台、海蚀洞等景观,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采集了海洋生物样本,了解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和习性。
2.鸡冠山:我们观察了山地地貌,通过实地测量和分析,掌握了逆断层和正断层的识别方法,了解了地层的接触关系。
3.石门寨:我们考察了岩溶地貌,学习了岩溶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观察了岩溶洞穴、石钟乳、石笋等景观。
4.老虎石公园:我们学习了岩石的鉴定和分类,观察了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等不同类型的岩石,并通过实地测量和取样,了解了岩石的产状和地质年代。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工具,如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等,并掌握了基本的地质测量和取样方法。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如地层的接触关系、岩石的产状等。
此外,这次实习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如共同搬运设备、分享观测数据等。
这种合作精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实习感悟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学的魅力和挑战。
在实地观察和操作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也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需要耐心、细心和勇气的学科。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地质学的研究中,为我国的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地质大学年北戴河实习基地实习计划
注:请在具有教授职称的带队教师后面注上“*”
1 / 8
中国地质大学年北戴河实习基地实习计划
2 / 8
中国地质大学年周口店基地实习计划
周口店实习站(实习时间)站长:张志毅
工作人员:(人):医生人、护士人、司机人、财会人(财务处)、其他工作人员人(包括行政、炊事员、水电、锅炉、采购、管理员、清洁等)注:备课期间后勤人员到位,学生进站前三天,所有后勤人员到位。
3 / 8
中国地质大学年秭归基地实习计划
秭归实习站站长:王建胜
工作人员:财会人(财务处)其他后勤人员由后勤保障处负责。
4 / 8
中国地质大学年秭归实习基地实习计划
实习
注:请在具有教授职称的带队教师后面注上“*”
5 / 8。
快乐教育快乐教学快乐地质收稿日期:2019-05-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基地”项目(J1310038)资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教改专项资金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9G01)资助作者简介:张利,女,教授,主要从事基础地质学、海洋学和地球化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野外实践教学是学生强化室内理论知识理解、获得感性认识、掌握野外工作技能的必修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贯重视野外实践教学,一年级学期末的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是学生在野外与地球科学的“初恋”,其意义非同寻常:恋好了可使学生满怀信心步入地球科学殿堂,恋不好轻则沮丧,重则言弃。
为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快乐地质”是我校北戴河教学团队历年来努力坚持的核心教学理念。
一、从快乐教育到快乐教学法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牛顿的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Herbert Spencer 1854年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
该思想一经提出,便受到英、美教育界的重视,美国还根据这一思想对其大、中、小学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奠定了美国一百多年来的人才优势。
快乐教育理念强调在愉快状态下学习,以这种方式获取知识,不仅因为知识本身有趣,获取知识的成功体验也会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这种快乐又能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之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认识到快乐教育的重要性。
《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知学———理智层面懂得应该学习和如何学习;好学———感性层面对于学习的兴趣爱好;乐学———由学习引发的满足和幸福,是理性认知和感性认同叠加而达到的快乐。
当学习达到好学、乐学境界时,便可把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学一阵”变为“学一生”,教育的最高层次便是通过快乐教育引导学生进入好学、乐学状态。
遵循快乐教育理念,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学科都创造出了各种快乐教学法。
增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up.2013年6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Jun.2013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三峡秭归实习基地为例赵雪莲,彭红霞,侯林春摘 要:三峡实习基地的学生野外地质实践教学是办好我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
在分析了已有的北戴河与庐山实习基地的野外实践教学现状后,对秭归实习基地教学资源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该专业在三峡秭归实习基地野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设想,并对该实习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构建。
关键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三峡秭归实习基地作者简介:赵雪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彭红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3)S1-0089-03 收稿日期:2013-04-07一、我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现状 我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设计、测量教学实习、地质认识实习(北戴河)、区域资源调查实习(秭归)、地理专业实习(庐山)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部分,总课时27.5周,41学分。
(如表1所示)表1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学时时间时间安排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设计(C)2 1.5周第五学期测量教学实习1.5 1周第一学期地质认识实习(北戴河)3 2周大一暑假区域资源调查实习(秭归)7.5 5周大二暑假地理专业实习(庐山)3 2周大三暑假毕业实习9 6周第七学期毕业论文15 10周第八学期目前,我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有三大实习基地,分别为北戴河、秭归、庐山。
其中,北戴河与庐山已经比较成熟,有多年的实践教学成果。
而三峡秭归野外实践教学,对本专业来说是属于新开发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