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翻译解析与答题技巧与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30.69 KB
- 文档页数:2
跨考独家整理最全翻硕考研知识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翻译硕士考研真题和知识点等内容,加入我们的翻硕考研交流群还可以获得翻硕学长免费答疑服务,帮你度过最艰难的考研年。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翻硕考研一对一咨询进行解答。
20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翻译硕士经验翻译硕士英语:这门课我考了79,在意料之中。
今年地大的基础英语难度真的不高,15道单选是专四难度,四篇阅读(都是主观)也是专四或普六难度,作文(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是专八范文200篇里的原题,考试前我看过,所以考试的时候还比较淡定。
复习基英的时候我背的是刘毅单词10000和如鱼得水专八单词,按照今年的考试来看,这两本单词书绝对够用。
阅读用的星火专八。
我还买了星火的英语专业考研知识点梳理,这本书很好,所有题型都涵盖了,再一个就是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硕士英语,像我这种刷题狂魔做这两本书足够了。
作文按照专八(改革之前)的题型准备就行。
英语翻译基础这门课我考了143,这门课查完成绩我都惊呆了,老师给分还是比较松,大家这门课的成绩都不低。
这门课也是我复试用时比较多的一门,因为之前没有怎么训练过翻译,所以备考的前期每天都在翻翻翻。
三笔实务这本书,我过了两遍,英译汉很长,但一定要硬着头皮翻下去,翻到第二遍的时候译文质量就有所提高。
在有一本书就是跨考MTI出的那本真题,几乎所有院校的题我都翻了一边,你会发现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
地大今年出的全部是非文学翻译,所以大家可以多关注非文学翻译,但文学也要看,万一明年考文学,岂不是傻眼了。
翻译还是要多动笔、多总结。
11月份的时候考了三笔实务考了68,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我综合挂了,别嘲笑我)。
大家复习翻译的时候,可以看看武峰的12天突破英汉翻译以及庄绎传的英汉简明教程,会对翻译有很大的帮助。
地大的词条互译难度不大,我把所有学校的真题都背了,看了看【微博@鬼谷一喵】总结的词条,绝对够用。
高译教育-中国地质大学英语翻硕复习点睛之英译汉从历年考生答题的情况看,英译汉部分得分几乎每年都不会很高。
英译汉之所以难,究其原因是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太大。
既有语言表达方式方面的不同,又有思维逻辑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
这些都造成了理解和表达上的重重困难。
我们认为,英译汉的难点在试题中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依赖上下文理解单词和句子。
英语词汇一个词语有很多的词性以及一个词语有很多的意思。
因此,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
因此考生必须十分谨慎,对原文的词义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根据语境确定词性和词义。
举个例子:concern 这个单词既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动词。
这就要根据语境去判断。
2. 抽象名词偏多抽象名词是表达抽象概念的名词,它的翻译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上下文来确定其汉语意思。
翻译时,我们遵循的原则就是把抽象名词转化成具体名词。
有时要增词翻译或者改换说法。
比如unemployment这类抽象名词。
可以翻译为“失业现象”。
3. 后置定语长英语句子的中心词很多受修饰语修饰,最常见的是定语。
前置定语一般是由单词充当,较为简单,考生也易掌握。
而后置定语则有短语或句子充当。
由于后置定语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所以成为了英译汉的又一大考点。
4. 长难句多英译汉试题的划线部分共约150词,平均一句30词,且结构复杂,内容抽象,都是典型的长难句。
英语长句主要长在修饰成分上,这些修饰成分可能是词、短语或从句。
从句套从句。
希望广大考生注意。
近些年,考研英语中翻译的考查更侧重于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按照考研英语大纲的要求,考生需要准确理解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
句子结构是英语大厦的支柱,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是学好英语的必要前提。
英文是一种结构严谨的形合性语言,大部分的英文正式材料基本上是用复杂长句写成的。
语法在平时的复习中,也是基础。
语法的掌握是为分析句子,从而对原句结构进行精确的拆分服务的。
熟练的掌握语法,是准确的翻译句子的前提之一。
重点分析如何应对翻译题在学术考试中,翻译题常常是一个关键的部分。
对于学生们而言,掌握应对翻译题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准备、理解和实践三个方面,重点分析如何应对翻译题。
一、准备1. 学习文化背景:翻译是跨越不同文化间的语言转换,因此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对于准确理解和翻译文本至关重要。
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传统、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正确解读文本。
2. 建立词汇量:在应对翻译题时,丰富的词汇量是必备的。
除了积累常见的词汇外,学生们应该加强对专业词汇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术语水平。
3. 语法知识的提升:语法是语言的基础,良好的语法知识将使翻译更加准确。
学生们应该通过学习语法规则、阅读语法书籍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法水平。
二、理解1. 通读全文:在应对翻译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原文,了解大意,找出关键信息。
通读全文有助于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2. 分析句子结构:学生们应该仔细分析原文中的句子结构,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可以更好地把握原文的语境,准确理解文本。
3. 注意细节:在翻译过程中,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应该注意原文中的细微之处,如冠词、时态、动词形式等,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
三、实践1. 用自己的话重述:在理解原文之后,学生们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将其重述出来。
通过用自己的话表达原文的意思,可以更好地巩固对原文的理解。
2. 多练习翻译:为了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速度,学生们应该进行大量的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短文进行翻译,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3. 反思和修正:在进行翻译练习之后,学生们应该仔细检查自己的翻译结果,发现并修正自己的错误。
通过反思和修正,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总结起来,应对翻译题的关键在于准备、理解和实践。
良好的准备可以为理解和实践奠定基础,而理解和实践则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关键环节。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练习,学生们才能逐渐掌握应对翻译题的技巧,取得好的成绩。
百日倒计时:2015中国地质大学考博英语翻译怎样拿高分2015考博英语新大纲已经发布,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即将进入百日倒计时。
育明考博考博名师第一时间对新大纲做全面解读,预测2015命题趋势。
为帮助考生提高之后阶段备考策略,我们为大家整理分享英语翻译高分复习指导策略,供大家参考。
联系我们扣扣:四九三三七一六二六。
电话:四零零六六八六九七八一、查漏补缺词汇:考博英语大纲要求5500词汇,之前考生应该已完成2遍以上复习,本阶段需要用1个月时间左右结合2015考博大纲词汇,把这5500词进行梳理,尤其是基础词汇和核心词汇,如果仍有漏洞请务必补充。
尤其注意那些眼熟却不能立刻准确说出意思的单词(因为他们往往是考博高频词汇)。
如果基础较弱或进度较慢同学,可以基础词汇和核心词汇为主复习;其他同学尽量对这5500词都可以掌握。
翻译不同于阅读或者其他题目,同学们不仅要对某个单词意思有大概了解,更要精确表达出来,因此这个阶段的复习中,要加强单词意思准确度。
除了之前一直强调的一词多义、熟词生意,也要注意词组的积累。
语法:考博翻译对语法常考点如下:句子主干和修饰成分的辨别;核心名词与修饰成分的辨别;三大从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及状语从句);特殊结构(强调结构、倒装结构、省略结构、并列结构、比较结构等);it作形式主语。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对这些语法点有选择性、有重点性复习。
不仅要复习某个语法点,更要在翻译中巩固该语法点的考查方式。
例如《考博语法特训手册》课后提供的训练题目,或者《钻石卡学员I阶段讲义》语法部分分语法点整理的句子练习,或者其他相似材料。
二、“充分理解”到“准确表达”的华丽转身通过基础阶段阅读训练,相信不少考生已经具备了理解文章的能力,对上下文中把握词义,理解句子关系已经有了一定自信。
但是进入这个阶段,对于翻译,开始要动笔译出了。
开始训练阶段,译文译出后再修改,到后来就需要一次成型,只作微调,避免涂改,保持卷面干净整洁。
地大翻译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
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
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
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
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
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本文系统介绍地大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地大翻译硕士就业,地大翻译硕士考研辅导,地大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地大翻译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地大翻译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翻译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缩写MTI),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考研北京市考研翻译技巧与实践指南考研是每个热衷于翻译事业的学子的梦想,而在选择合适的城市进行考研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凭借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越的学术氛围,成为了许多考生追逐的目标。
然而,在考研过程中,翻译技巧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享一些考研北京市的翻译技巧与实践指南,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积累词汇量翻译是一个基于语言的艺术,而词汇是翻译的基础。
考生在备考期间应该注重积累词汇量,包括常用词汇、领域专业词汇、习惯用语等等。
可以通过背单词、阅读英语书籍、听力训练等方式进行积累。
此外,考生也可以参加词汇量测试,以评估自己的掌握程度并针对性地加强词汇的记忆与应用。
二、拓展阅读素材阅读是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考生应多读一些关于翻译领域的经典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案例等,可以从中学习到不同领域的翻译技巧与经验。
同时,阅读外文原著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提高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培养自己的语感。
三、注重翻译实践翻译实践是提高翻译技巧的有效手段。
考生可以参加翻译比赛、翻译培训班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实际翻译能力。
此外,也可以尝试找一些翻译工作进行实践,积累实际经验。
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提高整体翻译水平。
四、了解行业动态了解行业动态对考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翻译行业在不断发展,专业词汇和翻译技巧也在不断更新。
考生可以通过关注翻译类论坛、参与行业交流会议等途径获取最新的行业动态,关注行业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五、培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翻译考试是一项高强度的任务,考生需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在备考期间,适当进行调节与休息,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考生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能够在考试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持冷静和高效。
六、借助辅助工具辅助工具在翻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考生可以借助一些翻译软件、词典、语料库等工具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常见疑难句解析考博英语中的长难句也是很多考生头疼的问题,一遇到长难句就会觉得脑袋一蒙,越看越迷糊。
其实,长难句的攻克是有技巧的,长难句的解析方法具体来讲可以分为逆序法、顺序法、分译法、综合法等。
下面,就为2015年的广大考生详细的分析一下这四种方法的运用。
需要各大院校历年考博英语真题及其解析请加扣扣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或二八九零零六四三五一,也可以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电话四零零六六八六九七八享受考博辅导体验。
一、逆序法逆序法即倒置法。
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习惯不同,甚至语序完全相反,这就必须从原文的后面译起,逆着原文的顺序翻译。
例如:“There was little hope of continuing my inquiries after dark to any useful purpose in a neighborhood that was strange to me.”该句可分为三部分①“There was little hope”;②“continuing my inquiries after dark to any useful purpose”;③“in a neighborhood that was strange to me.”前两层表结果,第三层表原因。
这句英语长句的叙述层次与汉语逻辑相反,因此要打破原句的结构,按照汉语造句的规律重新加以安排。
译为:这一带我不熟悉,天黑以后继续进行调查,取得结果的希望不大。
二、顺序法有些英语长句按逻辑关系安排,与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一致,或者叙述的一连串动作按发生的时间先后安排,这类句子可按原文顺序译出,相比较要容易一些,大家可以按照正常的思维翻译即可。
三、分译法有些英语长句的主句与从句或主句与修饰语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为使意思连贯,建议考生们可把长句中的从句或短语化为句子分开来叙述,有时还可适当增加词语。
例如:“He became deaf at five after an attack of typhoid fever.”该句有两个介词短语,代表两层意思。
中国地质大学——翻译硕士我感觉我考研的经验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他考什么,我就准备什么。
比如,对于翻译硕士英语,根据题型,你就要有意识的去练习阅读理解,扩充词汇量,多多记忆写作黄金句型,注重练笔。
好啦,废话不多说,本人报考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翻译硕士,接下来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试:1、英语翻译基础:①篇章翻译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我做的是买的外刊翻译,每次做完了跟参考译文一对比就觉得自己翻的好烂。
被外刊虐了快一个月,九月份开始一边看武峰的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一边做跨考黄皮书、三笔实务历年真题。
这几种资料我都是挑着做,到最后也没翻完。
个人觉得做翻译不在数量,关键是做完每一篇要认真的对照修改,看看关键点有没有译出来,并把自己觉得好的表达记下来,这样才能慢慢进步。
十月初开始陆续听了武峰老师的MTI强化班以及冲刺班,他的课真的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翻译过程中断句翻译重读的三大步骤、中英文的三大差异,谓语动词的过渡、抽象名词的译法、动词的分配、代词指明要点等等翻译技巧及方法都是从他这里了解到的。
十月到十二月我主要做的就是跨考黄皮书上的各校真题和三笔实务真题,每次做完以后就修改译文并进行总结,最后考的分数不错,真的好开心。
②词条翻译词条我前期背了一些chinadaily和卢敏的热词还看了政府工作报告,九月份以后主要是背的跨考黄皮书那个英汉词条互译词典,还有各校真题里的高频词条,基本都是背的快忘的快。
最后考试的时候我还是有一些不知道,于是就根据意思自己翻了,现在看来只要意思对了就有分。
2、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一门我考的分数比我预想的要高,这个必须要感谢学姐给的资料,因为最后百科选择题中了二十多道。
百科的复习我看的资料挺杂的,主要有学姐给的资料、从微博鬼谷一喵、旭东翻硕那里下载的百科资料、公务员常识判断专项教材和题库以及跨考黄皮书的各校百科真题。
文言文没怎么准备,因为感觉看了估计也记不住。
小作文我看了一些微博上搜来的模板,大概看了看格式。
高效备战北京市考研翻译技巧总结考研翻译作为北京市考研英语科目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考生备战的重点。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高效的翻译技巧,以提升翻译水平和应试能力。
本文将从准备阶段、翻译技巧和答题技巧三个方面总结高效备战北京市考研翻译的经验和技巧。
一、准备阶段1.积累词汇和短语:考研翻译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专业词汇,要想熟练掌握这些词汇,必须要进行大量的积累和记忆。
我们可以通过背单词、记忆词根词缀等方式加深记忆。
2.阅读大量翻译练习:通过阅读翻译练习,可以提高对英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可以锻炼翻译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翻译练习题进行反复练习。
3.了解翻译理论:不同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方法和技巧有不同的指导意义。
了解并学习一些经典的翻译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含义。
二、翻译技巧1. 理解原文: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对原文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
需要注意词义、语法和上下文的关系,确保理解准确。
2. 边译边校: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边翻译边校对,并及时发现和纠正翻译错误。
这样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3. 保持风格一致: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翻译的风格和原文一致。
无论是词汇的选择还是句子的表达,都要与原文保持一致,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4. 注意语法和语义的转换:汉语与英语在语法和语义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将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转换为英语的对应结构和意义。
5. 注意修辞手法和惯用语的翻译:修辞手法和惯用语在翻译中往往很难准确传达其原意。
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翻译。
三、答题技巧1. 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线索:在翻译题目中,往往会提供一些线索来帮助我们理解原文,例如关键词或者句子结构。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线索来更好地理解原文,并进行准确的翻译。
2. 注意译文的连贯性和行文流畅性:翻译答题中要注意译文的连贯性和行文流畅性。
不能只关注单个句子的翻译,而忽视整体的语言表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翻译解析与答题技巧与方法
虽然考博英语各院校自己命题,题型不一样,但大部分院校考博英语考试中翻译都会占很大分值,同学们之所以在此拿分水平比较低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答题的方法。
大部分学生做题的时候特别地着急以至于上来就从第一个单词翻译到最后一个单词,育明考博英语教务老师认为这种题型在近些年的考博英语试卷中考察形式已经趋于稳定。
考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句、全段或全文的基础上,把语法、词汇的意思和上下文结合起来理解。
一、掌握语法,做到对原句精确的拆分
语法体系不完善的同学应该牢记并不断用真题巩固原句拆分的六个黄金分割标志点,能够快速、准确定位连词、引导词、介词、分词、单词to和重要意群标点符号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长句意群解拆并明确句子主干。
理清句子结构层次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翻译句子之前,先通读全句,注意一边读一边拆分句子的语法结构。
例1: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2003考博翻译真题)
拆分句子:
(1)句子的主干是: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2)定语从句:which后面是一个定语从句,其先行词是social science;
(3)方式状语: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 manner 是方式状语。
其中的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是并列定语,修饰manner;
(4)定语从句: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是定语从句,其先行词是manner;
(5)拆分后句子的总结构是:
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主干)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定语从句)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 manner(方式状语)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定语从句)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 772678537)
二、多义词、熟词等高频词的词义选择
在2013年的考试当中,重点词汇和重点词组都有复现现象,这使得词汇和常用词组在翻译过程当中得分点更加集中,风险更大,如果核心单词掌握出现漏洞,可能出现在一篇文章中同一个知识点反复丢分的想象。
另外,提醒2014年的考生们需要在考试前熟练把握词缀分析、上下文提示、中文习惯搭配、同近词义替换四大选词原则,并能够在遇到生词时能够多元化思维综合应用上述技巧。
在试卷中,大部分的翻译错误都是起因于考生的理解错误、没有正确的理解,考生传达的就不是原文的意思,这样就可能扭曲原文的意思,造成严重的扣分现象,甚至会不得分。
三、意群的整体翻译,踩准语法得分点
最为主要的依然是定语和定语从句,以及定语从句中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位置处理、分词和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的翻译、状语的翻译定位和顺序、名词性从句(主、宾、表)的翻译
为重中之重!2013年考试中的第三句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语序和句式的调整,对考生在处理中文长句中的句式架构的驾驭能力提出了高级要求,同学们可以在阅读部分对于长难句多加注意并尝试在中文语境内根据翻译技巧理论尝试翻译,并反复修改以锻炼流畅构建中文长难句的能力。
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气的翻译为关键得分点,需要将真题的相应部分完全吃透。
同时,能够正确处理否定结构、并列结构的译文句式选择,一定做到做题的时候每走一步心中都有相应技巧作为理论支持。
四、润色,调整,成文
这步要求大家将直译过来的汉语意群再加工,选用的词汇要准确,句子结构要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
在准确理解画线部分英语句子的含义后,如何用通顺的汉语将其表达出来是关键。
表达是理解的结果,是把已经理解了的原作内容选择适当的译文重新表达出来。
由于两种语言存在着语言,语法以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做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使我们的读者阅读译文时感到自然流畅。
最后老师提醒大家:考博英语翻译的备考不能只停留在"看"的层面上,要扎扎实实的"做"翻译,提高动手、动笔的能力,那样才能切实的提高翻译水平。
翻译是一门艺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有人把翻译说成戴着手铐脚镣在跳舞,不管什么类型的翻译,我们都需要完成两个最基本的任务,即理解与表达
本文由“育明考博”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