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养殖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一、背景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紫菜养殖业已成为沿海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
然而,近年来,紫菜养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非法用海、过度养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加强紫菜养殖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1. 依法整治非法用海、过度养殖等违法行为,规范紫菜养殖秩序。
2. 提高紫菜养殖技术水平,推广高效、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
3. 加强紫菜养殖污染治理,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4. 提升紫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三、整治措施(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与培训1. 组织开展紫菜养殖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养殖户的法律意识。
2. 定期举办紫菜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
(二)开展非法用海、过度养殖整治行动1. 依法查处非法用海、过度养殖等违法行为,坚决拆除非法养殖设施。
2. 对未取得养殖许可证的养殖户,依法责令停止养殖活动,并依法办理养殖许可证。
3. 加强日常巡查,对违法养殖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
(三)推广高效、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1. 引导养殖户采用高效、生态、环保的养殖技术,如无土栽培、生态养殖等。
2. 推广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保型养殖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推广使用新型养殖设施,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四)加强紫菜养殖污染治理1. 加强养殖废水、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和处置,确保达标排放。
2. 推广使用生态型饲料,减少养殖过程中化学物质的使用。
3. 加强养殖海域生态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
(五)提升紫菜产品质量1. 加强紫菜产品质量监管,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
2. 鼓励养殖户开展品牌建设,提高紫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与紫菜加工企业的合作,提高紫菜产品附加值。
四、组织保障1. 成立紫菜养殖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
2. 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条斑紫菜育苗技术要点条斑紫菜是一种重要的海产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为了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紫菜养殖,条斑紫菜育苗技术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介绍一些条斑紫菜育苗的关键技术要点。
一、种苗选取种苗的选取是条斑紫菜育苗的第一步,关系到后期的生长和产量。
在选取种苗时,应选择具有良好生长状态、无病虫害的紫菜幼苗。
同时,要保证种苗的品种纯度,避免杂交种苗的使用。
二、育苗基质选择条斑紫菜在育苗阶段需要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育苗基质的选择非常重要。
常用的育苗基质有海藻糖、藻粉、菜籽膏等。
这些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保湿性能,适合紫菜幼苗的生长发育。
三、育苗盒的选择育苗盒的选择也是条斑紫菜育苗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般情况下,可选用塑料育苗盒或发泡育苗盒。
育苗盒的底部应有排水孔,以保证良好的排水性能,避免水分积渍导致苗期病害的发生。
四、光照和温度管理光照和温度是紫菜幼苗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光照和温度。
一般情况下,紫菜幼苗需要光照强度为5000-10000勒克斯,温度保持在15-20摄氏度较为适宜。
五、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紫菜幼苗健康生长的基础。
育苗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高。
一般情况下,水质的PH值保持在7-8之间,盐度控制在25-30‰较为适宜。
六、适时施肥紫菜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适时施肥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情况下,可使用适量的海藻肥或复合肥进行施肥。
施肥时要注意掌握好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水质污染和苗期病害的发生。
七、病虫害防治紫菜幼苗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为了保证育苗的顺利进行,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避免使用药物对紫菜幼苗产生不良影响。
条斑紫菜育苗技术是紫菜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运用这些技术要点能够提高紫菜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后期的养殖提供良好的种苗基础。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相信条斑紫菜育苗技术将会不断完善,为紫菜养殖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条斑紫菜种植方法引言:紫菜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之一,被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其中,条斑紫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紫菜品种。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条斑紫菜的种植方法。
一、选地条斑紫菜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20℃,最适生长pH值为7.5-8.5。
选地时,应在海岸线到10米之内,水深1-1.5米、水流适中、水体清澈且富含营养物质的海域进行种植。
同时,还需注意场地所在的面积要足够大,可以更好地利用和控制水质。
二、定植条斑紫菜的定植分为人工定植和天然定植两种方式。
在北方地区,可采用人工定植,即在夏秋季节,选用幼苗或成苗,将其均匀地放置在相应的定植架上,一般每平方米约可定植1.2万株左右。
而在南方地区,由于海水温度较高,风浪较大,定植难度较大,因此可采用天然定植的方式。
通过将幼苗或成苗在大片海洋中放置,自然形成底栽。
三、管理在条斑紫菜种植中,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包括抗风浪、抗污染、补充营养和定期清理等方面。
首先,需要构建合理的定植架架构,提高紫菜的抗风浪能力。
其次,要经常监测水质,预防污染。
同时,要进行营养补给,加速紫菜生长,提高产量。
此外,定期清理紫菜架和外部污染,保持水下生境环境的卫生干净,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四、收获一般来说,条斑紫菜的生长周期为3-5个月,可在紫菜叶尖超过12厘米时进行采摘。
在采摘时要采用专门的取菜簸箕,不要损坏紫菜植株和海底生态环境。
结语:条斑紫菜的种植不但能够创造财富,还能保护环境。
通过优秀的种植技术管理,相信我们能够稳定而高效地种植出大量的优质条斑紫菜,使其成为我国水产品的新宠。
韩国紫菜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韩国紫菜是一种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其养殖方法简单灵活,适合各种气候和水质条件。
本文将介绍韩国紫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养殖韩国紫菜,提高产量和质量。
正文:导语:韩国紫菜(seaweed)作为一种优质食品,其营养丰富、制作灵活,在国内外市场受到广泛欢迎。
然而,韩国紫菜的供应量并不稳定,市场价格较高。
因此,养殖韩国紫菜成为了很多农户和水产养殖者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韩国紫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养殖韩国紫菜,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环境准备1.选择适宜的海域:韩国紫菜对水温要求在5-30℃之间,对水质要求较高,所以选择拥有清澈海水、水温适宜的海域非常重要。
2.选择适宜的季节:韩国紫菜的生长与光照密切相关,选择阳光充足的季节进行养殖,利于紫菜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二、紫菜种植方法1.选购健康的紫菜种苗:选择品质优良的种苗,可以有效提高紫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种苗的叶片应该均匀、鲜绿,并且无明显病虫害。
2.搭建养殖架:韩国紫菜的养殖一般采用竹制或金属制的养殖架。
搭建时要确保紫菜叶片可以充分暴露在阳光下,便于进行光合作用。
3.护理与管理:注意对紫菜进行定期修剪和除草,保持紫菜叶片的整洁和通风,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定期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养殖注意事项1.保持水质清洁:紫菜对水质要求较高,选择清澈温暖的海域进行养殖,并注意定期换水来保持水质的清洁。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供紫菜所需的养分,但要注意施肥量的控制,过量的肥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紫菜生长。
3.防止污染:注意周围环境的保护,避免污染物的排放对紫菜的影响。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收获与加工1.收获时机:韩国紫菜一般生长周期在30-60天,当紫菜叶片呈现鲜绿色、厚实透明时,可以进行收获。
2.储存处理:韩国紫菜一般是先冲洗、晾干后用塑料袋密封保存。
此外,也可以进行晒干、烤制等处理方式增加口感。
紫菜养殖紫菜养成通常指紫菜的叶状体养殖,即通过采壳孢子苗,下海干出片苗分网,日常管理及采取加工等过程。
养成条件选择线海或潮间带适宜紫菜养殖的生长,且潮位、水流适宜、营养盐丰富,海水比重适中的滩涂水域放养。
(1)海湾:选择冬季风浪较小、水流畅通、又比较温暖不易结冰的南面海湾为宜。
(2)底质:底质以适合打撅下石,不易损坏养殖器材的即可。
(3)潮位:潮间带丰浮动养殖一般选择在小干潮线附近的潮位平均干露时间1.5-3小时为宜。
(4)水流:紫菜养殖区海水流速每称钟10-30厘米为宜。
(5)营养盐:选择NO3-N和NH4+-N含量高于50毫克/米3海区。
(6)海水比重:最适宜紫菜生长的海水比重是1.018-1.022。
养殖方法(1)支柱式养殖:通常在适合紫菜生长的潮间带涂上设置成排毛竹,将网帘水平张挂,并可调节帘高度。
(2)丰浮式养殖:将网帘固定在短支腿上,成排架在海滩上,其特点可随潮汐涨落而漂浮。
(3)全浮式养殖:即潮下带养殖方式,通常采用10亩为一个养殖网架,张挂60张网帘,网帘不露出水面。
养殖网帘养殖网帘采用聚乙烯与维纶混纺编制而成,常用网线规格为70股、90股、110股,网帘规格全浮养殖一般采用1.6×18m,丰浮采用2×2m小帘,也有采用全浮大帘。
采壳孢子苗棗干出出苗棗分网养成棗养殖管理棗分期采收。
三角架出苗目前全浮动式养殖海上育苗通常采用三角架出苗,即采用小竹竿和方浮等器材。
使其支撑露出水面成三角形,网帘在三角两边受光,以达出苗效果。
紫菜养殖无需饵料,紫菜因是藻类,其生长靠吸取自然海域中养份,因而对水瘦海区可采用施肥方法。
冷藏网技术,即将经海上出苗的网帘凉干后入库冷藏,冷冻温度控制在-25℃左右,冷藏温度为-18℃,然后适时下海放养,可达到提高紫菜等品质和防止病害作用,是目前较为采用的养殖技术。
紫菜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紫菜是一种富含营养且广受欢迎的海产品。
本文将介绍紫菜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包括紫菜的适宜环境、选用优质种苗、育苗和定植技巧、日常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了解这些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紫菜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帮助养殖者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正文:一、适宜环境紫菜主要生长在海滨光照充足、水温适中、水质清洁、盐度适宜的区域。
因此,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夏季温度较高,不适宜紫菜养殖,而春季和秋季是稳定温度的最佳选择。
另外,可根据紫菜的生长需求,对水质进行调节,确保其处于适宜的盐度范围。
二、选用优质种苗选用优质种苗是紫菜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理想的紫菜种苗应该是色泽鲜艳,叶片饱满,没有病虫害的苗。
种苗的选用也应根据不同地域和季节提前储备,以确保养殖的连续性。
三、育苗和定植技巧紫菜育苗是养殖的重要环节,可以在温度适宜的育苗箱内进行。
首先,准备好适宜的基质,如纱布、海带丝等材料。
将种苗均匀细心地撒在基质上,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
在紫菜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定植。
定植时应注意不同的紫菜品种和养殖场地的不同,合理安排种苗的密度,并注意防止紫菜变色。
四、日常养护管理紫菜养殖过程中需进行日常养护管理,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适当调整水体盐度和养分浓度,确保养护池内环境的稳定。
排除杂草和异物,以免影响紫菜的生长。
此外,及时清除有害生物,如海藻、海星、贝壳等,以防止它们对紫菜造成伤害。
五、病虫害防治紫菜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防治工作必不可少。
可使用病虫害防治剂,但应注意剂量和频率,防止对紫菜造成伤害。
另外,定期巡查紫菜生长情况,及早发现病害或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总之,紫菜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保证高产量和优质紫菜的关键。
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选用优质种苗、正确育苗和定植、日常养护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市场对紫菜的需求。
坛紫菜插杆式养殖要点及管理措施胡祖广发布时间:2023-05-05T01:04:41.83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4期作者:胡祖广[导读]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坛紫菜插杆式养殖方式在一些地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养殖方式可以降低苗种在海水中漂浮的时间,缩短育苗周期,提高成活率和苗种生长率。
本文主要分析坛紫菜插杆式养殖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
身份证号码:33022519880213xxxx 摘要: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坛紫菜插杆式养殖方式在一些地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养殖方式可以降低苗种在海水中漂浮的时间,缩短育苗周期,提高成活率和苗种生长率。
本文主要分析坛紫菜插杆式养殖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坛紫菜;插杆式养殖;管理措施坛紫菜插杆式养殖是指利用插杆养殖坛紫菜的方法,将插杆的育苗盘安装在海水养殖网箱上,通过插杆把育苗盘固定在网箱之上作为苗种养殖[1]。
坛紫菜插杆式养殖区选址要求:宜选择在地势较高、避风向阳、清洁卫生、海涂平坦开阔、无污染的水域作为养殖区,水体盐度应小于3‰(海水淡化池盐度应大于6‰),水质清澈见底,无污水和有害物质排放。
一、概述坛紫菜是一种喜低温、高湿的大型藻类,属藻丝纲,藻科。
坛紫菜生长适温范围为16~25℃,低于8℃生长缓慢。
坛紫菜富含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包括碘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主要是磷酸盐)。
其化学成分与人体所需氨基酸相近。
因此,坛紫菜被称为“长寿菜”、“富贵菜”和“天下第一菜”。
坛紫菜是我国传统食用海藻之一,在世界海藻中有较高声誉。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坛紫菜生长周期为一年(正常生长阶段)[2]。
二、坛紫菜插杆式养殖设施(一)养殖筏架采用插杆式养殖技术时,需要制作养殖筏架,制作养殖筏架时需要用到浮筒、插杆、揽绳、桩、吊绳、浮绠等材料。
插杆长度在7~15m之间,分为3段。
制作时,先削尖插杆头部并将其插入底泥,起到固定杆身的作用。
紫菜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紫菜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用海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
本文将介绍紫菜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紫菜养殖的基本步骤、必备条件、育苗技术、养殖池的设计与维护、常见病虫害防治以及合理收获方法等方面内容,以帮助读者了解并实践紫菜养殖技术。
正文:一、紫菜养殖的基本步骤紫菜养殖主要包括选址、布网、育苗、移苗、管理和收获等几个基本步骤。
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非常重要。
养殖池应该位于阳光充足、无污染、水质清澈的海域。
同时要考虑到养殖所需的潮间带,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操作。
其次,布设合理的养殖网格。
根据养殖规模和市场需求,确定网格大小,并合理布设,以便于后续的养殖管理和收获工作。
接下来是育苗工作。
紫菜的育苗一般采用人工下壳,常使用附生在岩石、石头或冰柜温度降低后凝结物上的紫菜孢子作为种质。
选用健康的种子,在合适的温度、光照、盐度和水质条件下进行培育,直至孢子发育成原始的极丝。
然后将紫菜转移到育苗箱中,在适宜的水温和盐度下,进行养殖。
二、紫菜养殖的注意事项1. 必备条件紫菜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水质条件。
光照充足且均匀、水温控制在20℃左右、盐度在28‰~33‰之间为最佳条件。
此外,水质清澈、无污染,能保证紫菜养殖的成功。
2. 养殖池设计与维护养殖池的设计应合理,保证良好的水流动和养殖网的规模。
应注意定期清理池内的杂草和浮游生物,并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定期检查紫菜的生长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3. 常见病虫害防治紫菜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红树枝病、丛生紫菜动物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加强管理、提高清洗池内水质、增加水流动和定期巡视等措施。
可以适时使用合适的药物来治疗病虫害,但要注意安全使用和控制药物残留。
4. 合理收获方法紫菜的收获一般采用刮、拔、拉等方式。
不同的收获方法对紫菜产量和质量会有影响,因此应根据紫菜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收获方式。
收获后及时对养殖网格和池进行清理,准备下一周期的养殖工作。
福建海兴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健身牌坛紫菜养殖操作规程
2007年-5-1发布2007年-5-10实施福建海兴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发布
健身牌坛紫菜养殖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健身牌坛紫菜全浮动筏式栽培的海区选择,栽培设施、苗网培育、成菜栽培、采收。
2 定义
2.1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2 半浮动筏式栽培
紫菜在潮间带的主要栽培形式。
筏架涨潮时随潮水浮于水面,退潮后靠支腿支撑在滩面上,网帘有一定的干露时间。
3 海区选择
3.1 固定桩悬浮式
3.1.1 底质
选择滩面较平坦,适合打桩、下砣的沙质、泥沙质或软泥滩底。
3.1.2 潮区
潮间带低潮区,浅海(0到10m等深线内)海区。
3.1.3 营养盐
应选择含氮总量在200mg/m3的海区作业栽培海区。
3.1.4 海水流动
流速应在10-30cm/s。
3.1.5 比重
海水比重在1.015-1.023为宜。
3.2 半浮动筏式
3.2.1 底质
栽培海区的底质应为沙质、泥沙质,滩面平坦,比降小。
3.2.2 潮位
3.2.2.1 苗网培育的潮位,应选择大潮汛干露3-
4.5小时海区。
3.2.2.2 成菜栽培的潮位,应选择大潮汛干露2.5-
4.5小时的海区(潮间带)。
3.2.2.3 营养盐、流速、比重,条件同固定桩浮筏区栽培要求。
4 栽培设施
4.1 固定桩悬浮式
4.1.1 网帘
4.1.1.1 网线规格90股、84股、78股、72股等,以维尼纶与聚乙烯按3[2(维13+乙塑2)]、
3[2(维13+乙塑1)]、3[2(维12+乙塑1)]、3[2(维11+乙塑1)]等比例混捻而成。
4.1.1.2 规格网帘长3.6-3.8m,宽3.2m,帘线30-32条,间距9-14cm,一般网帘重12-13kg
(不含网纲重量)为一亩养殖面积,即25张帘。
4.1.1.3 网纲
a 条帘宽边两头与中间处共三条作网纲,网纲直径约0.4cm,长4m。
b 用乙稀与维尼纶按3:1混纺而成,计240单丝,或白塑纺成绳。
4.1.1.4 洗网帘
a 新网帘需充分浸泡,反复捶洗,洗至网帘不产生泡沫后晒干备用。
b 旧网帘应密封堆放或淹埋含沙质泥土中,使紫菜固着器及杂藻充分腐烂后,洗净晒干备用。
4.1.1.5 组网以6-10张网帘为一组平整地重叠在一起,网纲扭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每组网中网帘大小、松紧必须一致。
4.1.2 浮筏
4.1.2.1 绠用直径12-14mm的聚乙烯绳制作,宜用24丝的乙烯采用三股六花制作成
3[2(24×8)]。
一般长170-200m。
4.1.2.2 浮筒竹用直径约8cm的毛竹制作,长4m,每台一般26根。
4.1.2.3 泡塑用方形或圆形泡塑四捆调节浮筏两头的水层。
4.1.2.4 绑绳用约600丝乙烯制作线,绳直径60mm。
绑绳中央打结圈,结圈联结调节绳,一般长为5m。
4.1.2.5 调节绳用约200丝乙烯制作成。
绳直径50mm,一般长4.3m。
4.1.2.6 固定桩(撑竹)毛竹长8-13m,1米高处围周长在9.5-12市寸,要求头尾均称笔直,每支约重25-35kg。
4.1.2.7 桩材料有木、竹制作,规格长1.6-2m,直径约15cm。
4.1.3 浮筏的设置
4.1.3.1 设置方法:浮筏应与冬季主导风平等或留一小于30°的角度。
4.1.3.2 挂网量每台浮筏一般25栅,每栅可挂1张网帘。
4.1.3.3 台距每台浮筏间距3-4m。
4.1.3.4 小区6-10台浮筏为一小区,小区间距20-30m。
4.1.3.5 大区三小区一大区,大区间距50m以上。
4.2 半浮动筏区
4.2.1 网帘和筏架的设置同固定桩浮筏式栽培要求。
4.2.2 筏架
4.2.2.1 绠用直径12-14mm的聚乙烯绳制作,长度120-150m。
4.2.2.2 绠脚浮筏两头绠脚分别留足25-35m(不少于当地潮差的3倍)。
4.2.2.3 筏架用约8cm的毛竹制作,长度为4m。
4.2.2.4 支腿用竹梢或杂木棍制作,高度约为70cm。
4.2.2.5 橛缆用旧钢丝绳或聚乙烯绳制作,长3-5m。
4.2.2.6 桩同固定桩悬浮栽培要求。
5 苗帘的培育
5.1 壳孢子采苗
5.1.1 采苗时间9月上旬—9月下旬。
5.1.2 采苗方法按海区壳孢子采苗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5.1.3 附苗密度
5.1.3.1 投放壳宽4cm左右1000个以上成熟壳丝状体兑200m2网帘采苗。
5.1.3.2 用帘线散头单丝检查为30-50个壳孢子/cm。
5.2 苗网张挂
5.2.1 苗帘以6-10层重叠挂在浮筏或筏架上。
5.2.2 苗帘应拉紧,保持平衡,贴近水面。
5.2.3 控制苗帘水层,以出好苗的需要,调节干露为3-5小时。
5.3 出苗期管理
5.3.1 每天需巡视管理,苗帘不得松动或过分下垂。
组网中的网帘,若有松紧不一致时,应分别绑紧。
5.3.2 若网帘上游泥或硅藻附着较多,应及时清洗。
5.3.3 浒苔苗帘上发现浒苔时,可在晴天用晒网的办法处理,若量少的情况,亦可调
控延长干露时间的办法处理。
5.3.4 苗帘线上布满1-5cm的紫菜叶状体,成为全苗网帘,根据需要进行分帘栽培。
6 栽培管理
6.1 每天需进行巡视管理,特别是遇大风大潮汛后,发现损坏的设施、网帘等要及时修复。
6.2 网帘应拉平、绑紧,防止卷、垂。
6.3 做好水层调节
6.3.1 幼苗至增长期的潮位,调整以大潮汛期干露3-4.5小时。
6.3.2 成菜栽培的潮位,应调整以大潮汛期干露2.5-4.5小时。
后期则调整为大潮汛期干露为5-7小时。
6.3.3 一汛期间,要注意保持晒网帘一、二天。
7 成菜采收
7.1 采收时间
7.1.1 当网帘上藻体长至20-25cm时,一般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即可开始采收第一水菜。
7.1.2 根据藻体的生长速度和水温的影响,每隔15-20天可采收下一水菜。
7.1.3 成菜可采收至翌年1月结束。
7.2 采收方式
7.2.1 藻体通过人工摘采后留下的长度以5-7cm为宜。
7.2.2 采收方式以摘采、拔收为主,或对藻体密度较稀的网帘,1水菜宜用剪刀剪收。
7.2.3 低水温期,藻体生长较慢,采收时留得长一些,水温较高时,藻体生长较快,采收时留得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