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培训资料
- 格式:wps
- 大小:397.60 KB
- 文档页数:14
树脂工艺技术培训树脂工艺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中的工艺技术。
树脂是一种具有粘性和可塑性的物质,通过调整其成分和处理工艺,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工艺品、装饰品、模具、雕塑等。
本文将介绍树脂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应用领域和培训方式。
一、树脂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1. 树脂的种类:常见的树脂有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不同的树脂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树脂的制作过程:树脂制作过程通常包括树脂和硬化剂的混合、搅拌、充填、固化等步骤。
3. 树脂的特性:树脂具有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绝缘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二、树脂工艺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树脂工艺技术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可制作模具、零件、密封件等。
例如,使用树脂制作的模具可以用于注塑成型、铸造等工艺。
2. 装饰领域:树脂工艺技术可以制作各种艺术品和装饰品,如树脂画、树脂摆件、树脂珠宝等。
这些产品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质感。
3. 艺术创作领域:树脂工艺技术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创作媒介。
艺术家可以通过调配树脂的颜料和添加剂,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变化效果的作品。
三、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通常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树脂的种类、制作过程、特性等。
学员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还包括实践操作环节。
学员可以亲自操作树脂和相关工具,学习树脂的混合、搅拌、充填等技术要点。
3. 案例分析: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深入了解树脂工艺技术的应用。
学员可以学习不同案例中的工艺流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旨在让学员掌握树脂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其在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系统的培训,学员可以了解树脂的种类和特性,掌握树脂的制作过程和工艺要点,从而灵活运用树脂工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树脂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中。
醇酸树脂培训资料醇酸树脂培训资料(一)醇酸树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涂料和塑料工业的重要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可以提供优异的耐久性和保护作用。
醇酸树脂广泛用于油漆、涂料、粘合剂等领域,对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关于醇酸树脂的培训资料,详细讲解醇酸树脂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醇酸树脂的性质醇酸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一种具有高分子量、高玻璃转化温度以及优异耐化学品和耐热性能的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可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中。
此外,醇酸树脂还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可用于制备高强度、高韧性和耐疲劳的材料。
醇酸树脂还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热塑性或热固性方式进行加工。
二、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较多,常见的有醇酸缩聚法和醇酸交聚法。
醇酸缩聚法是指通过在合适的条件下,将醇和酸进行反应,生成醇酸树脂。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得到的产物一般具有高分子量和热稳定性。
醇酸交聚法是指通过醇和酸的酯化反应来制备醇酸树脂。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低分子量的醇和酸,能够得到具有较高玻璃转化温度的醇酸树脂。
三、醇酸树脂的应用领域1. 油漆:醇酸树脂是油漆的重要组分,可以提供油漆的硬度、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醇酸树脂油漆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
2. 涂料:醇酸树脂涂料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和耐候性,可用于金属、混凝土、木材等基材的涂装。
醇酸树脂涂料还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光泽度,能够提升涂层的美观度。
3. 粘合剂:由于醇酸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它广泛应用于粘合剂的制备。
醇酸树脂粘合剂具有极好的粘结力和抗剪切性能,可用于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的粘接。
4. 其他领域:醇酸树脂还可应用于塑料、电子材料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在这些领域中可以作为增韧剂、填充剂和增强剂使用,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简要介绍了醇酸树脂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希望为读者对醇酸树脂有更深入的理解。
树脂产品制作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树脂材料的基本特性,掌握其化学组成和分类;2. 学生能描述树脂产品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了解各种工艺的特点;3. 学生能掌握树脂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安全知识,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树脂产品制作工艺,独立完成一件创意实作;2. 学生能运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树脂产品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3.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复杂树脂产品的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树脂产品制作产生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欲望;2. 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耐心操作的良好习惯,培养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树脂产品制作中。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综合性课程,结合化学、美术等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善于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注重课程评价,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树脂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树脂的化学组成、分类及性能特点,涉及教材第二章相关内容。
- 化学组成与分类: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等;- 性能特点:耐热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等。
2. 树脂产品制作工艺流程:介绍树脂产品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模具制作、配料、固化、脱模、打磨和表面处理等,参考教材第三章内容。
- 设计与模具制作:产品造型设计、模具材料选择等;- 配料与固化:树脂与固化剂的配比、固化时间等;- 脱模与表面处理:脱模方法、表面打磨与抛光等。
3. 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讲解树脂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涉及教材第四章相关内容。
POLY Resin树脂产品培训资料在工艺行业中应用广泛,其特性主要有:1、纹路构造复杂明显。
2、原材料易于回收利用,良品率高的矽利康可回利用。
3、生产设备投资相对较小,波丽产品较其他材质来说更易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主要适宜圣诞系列、花园系列、家居摆饰、小吊饰等产品。
二、POLY产品主要原料由以下物料组成:1、POLY油(即树脂)分软POLY和普通两种,POLY油是产品中的主要成分。
2、石膏粉(化学名Caco3),与POLY油混合比例约为10:8。
3、彩绘油漆,主要有平光与亮光漆之分。
4、各种表面处理液:A:丙铜(洗脱表面粉状粘料)B:减液(Naco3)配制,洗去产品表面POLY 油,便于上色。
C:硬化剂(催化石粉与油硬化反应)D:天那水(即香蕉水,洗掉杂色及稀释油漆)。
E:渗剂水(用于产品表面,使其不易掉漆且有光泽)G:亮油(喷于产品表面,使其不易掉漆且有光泽)。
三、生产流程:雕模→制模→灌胚→修胚→彩绘→组装→包装1、雕模:根据客人的图稿或公司、工厂自行设计的图稿雕刻出所需的土模。
2、制模(分为包模、分片模):A:原模-----将确认后的土模用矽利康及原模石膏制出原模(即母模)。
B:KS模----根据母模,用KS石膏制出KS模(公模)。
C:生产模---利用矽利康及生产模石膏制出生产模。
3、灌胚:将POLY油与石膏粉按所需比例(一般为8:10)调匀后再加入硬化剂搅拌后迅速注入已准备好的模具,而实心产品还需放入真空泵内抽真空,空心产品需固定于转盘上滚动,待胚体硬化凝固后方可脱模。
4、修胚A:剔除,磨平分片处的棱角及多余粘料B:将有轻微损伤、变形的产品可进行弥补。
C:碱液加入震荡口,荡洗胚体D:用清水漂洗胚体,然后再晾干供彩绘。
5、彩绘:根据签样或图稿提供的色系标准对胚体上色(喷色、书色、浸色等方式)。
6、组装:将各配件按要求有机地组合起来,并将粘连处补色,使其自然一体。
7、包装:对胚体形状、颜色及组装各方面进行全检后方可进入包装线进行包装,POLY产品的包装一般包材有保利龙、海棉、汽泡纸、纸板等。
树脂工艺品制作技术培训树脂工艺品制作技术培训,是一门非常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的技能,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制作出美丽实用的工艺品,还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意识和做事的灵活性。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树脂工艺品的制作技术。
一、对树脂的认识1、树脂的种类树脂是一种可塑性和硬度较高的合成材料,常用于制作工艺品、家饰品、珠宝饰品等。
根据材料的不同,树脂可以分为两种:环氧树脂和聚酯树脂。
2、树脂的优点树脂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1)硬度高:树脂是一种非常坚硬的材料,通常在制作工艺品等用途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2)可塑性强:树脂在硬度高的同时,又非常具有可塑性,可以制作出各种造型;3)透明度高:如果要制作出具有透明度的工艺品,树脂是最好的选择;4)不易变形:树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易变形;5)使用寿命长:树脂工艺品的使用寿命很长,可以使用多年。
二、树脂工艺品的制作1、制作工具在制作树脂工艺品时,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工具:1)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2)硬化剂;3)配色剂;4)搅拌棒;5)模具;6)灯泡或火枪。
2、制作步骤制作树脂工艺品的步骤如下:1)制作模具:首先需要制作一个适合自己所需工艺品的模具;2)混合材料:根据需要制作的大小和颜色,将环氧或聚酯树脂和硬化剂、配色剂等混合均匀;3)倒入模具:将混合好的树脂倒入模具中,注意不要过满;4)排气:在倒入树脂后,需要将模具轻轻震动,使其中的气泡全部排出;5)硬化:根据不同的树脂硬化时间,放置固化,硬化期间需要注意不要强制移动模具;6)脱模:树脂完全固化后,可以将制作好的工艺品从模具中取出,完成制作。
三、树脂工艺品的注意事项在制作树脂工艺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气泡:在混合树脂材料时,要注意混合均匀,以防止气泡产生,混合后要在材料里搅拌一段时间,排除小气泡。
2、保持清洁:在制作树脂工艺品的过程中,要保持工具的清洁,一旦杂质进入混合的材料中可能会影响到固化效果,所以在制作前,应将所有工具清洗干净。
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的结构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的分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指标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和鉴别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离子交换的过程离子交换过程中的选择性树脂的选型离子交换树脂的保存大孔网状吸附树脂树脂污染与中毒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具有一般聚合物所没有的新功能——离子交换功能,本质上属于反应性聚合物。
吸附树脂是指具有特殊吸附功能的一类树脂。
吸附树脂也是在离子交换树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树脂,是指一类多孔性的、高度交联的高分子共聚物,又称为高分子吸附剂。
这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当的孔径,可从气相或溶液中吸附某些物质。
在吸附树脂出现之前,用于吸附目的的吸附剂已广泛使用,例如活性氧化铝、硅藻土、白土和硅胶、分子筛、活性炭等。
而吸附树脂是吸附剂中的一大分支,是吸附剂中品种最多、应用最晚的一个类别。
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的结构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可离子化基团的三维网状高分子材料,其外形一般为颗粒状,不溶于水和一般的酸、碱,也不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和烃类溶剂。
常见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为0.3~1.2nm。
一些特殊用途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可能大于或小于这一范围。
树脂由三部分组成:三维空间结构的网络骨架;骨架上连接的可离子化的功能基团;功能基团上吸附的可交换的离子。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基团是—SO3-H+,它可解离出H+,而H+可与周围的外来离子互相交换。
功能基团是固定在网络骨架上的,不能自由移动。
由它解离出的离子却能自由移动,并与周围的其他离子互相交换。
这种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称为可交换离子。
通过改变浓度差、利用亲和力差别等,使可交换离子与其他同类型离子进行反复的交换,达到浓缩、分离、提纯、净化等目的。
通常,将能解离出阳离子、并能与外来阳离子进行交换的树脂称作阳离子交换树脂;而将能解离出阴离子、并能与外来阴离子进行交换的树脂称作阴离子交换树脂。
从无机化学的角度看,可以认为阳离子交换树脂相当于高分子多元酸,阴离子交换树脂相当于高分子多元碱。
应当指出,离子交换树脂除了离子交换功能外,还具有吸附等其他功能,这与无机酸碱是截然不同的。
吸附树脂结构吸附树脂的外观一般为直径为0.3~1.0 mm的小圆球,表面光滑,根据品种和性能的不同可为乳白色、浅黄色或深褐色。
吸附树脂的颗粒的大小对性能影响很大。
粒径越小、越均匀,树脂的吸附性能越好。
但是粒径太小,使用时对流体的阻力太大,过滤困难,并且容易流失。
粒径均一的吸附树脂在生产中尚难以做到,故目前吸附树脂一般具有较宽的粒径分布。
吸附树脂手感坚硬,有较高的强度。
密度略大于水,在有机溶剂中有一定溶胀性。
但干燥后重新收缩。
而且往往溶胀越大时,干燥后收缩越厉害。
使用中为了避免吸附树脂过度溶胀,常采用对吸附树脂溶胀性较小的乙醇、甲醇等进行置换,再过渡到水。
吸附树脂必须在含水的条件下保存,以免树脂收缩而使孔径变小。
因此吸附树脂一般都是含水出售的。
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的分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按交换基团的性质分类按交换基团性质的不同,可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
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进一步分为强酸型、中酸型和弱酸型三种。
如R—SO3H为强酸型,R—PO(OH)2为中酸型,R—COOH为弱酸型。
习惯上,一般将中酸型和弱酸型统称为弱酸型。
阴离子交换树脂又可分为强碱型和弱碱型两种。
如R3—NCl为强碱型,R—NH2、R—NR’H和,R—NR”2为弱碱型。
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其活性基团一般是磺酸基(-SO3H);由于是强酸性基团,电离程度不受外界pH的影响,在pH1-14范围内均能起交换作用,一般没有使用pH的限制。
以与NaCl的交换为例:R-SO3H + NaCl R-SO3Na + HCl其再生是用NaOH处理并水洗至pH8-9。
再用HCl处理并用水洗至pH52、弱酸性阳离子树脂以羧基(-COOH )、酚羟基(-OH)等为活性基团;其交换性能与溶液的pH有很大关系,因为这种树脂的电离度很小。
例如:羧基树脂交换pH﹥7,酚羟基树脂交换pH﹥9。
在酸性溶液中,这类树脂几乎不发生交换反应,其交换能力随溶液pH增高而增高。
典型交换反应:R-COOH + NaOH RCOONa + H2O反应生成的盐RCOONa很容易水解并使溶液呈碱性,故钠型树脂不可能水洗到中性,一般只能水洗到pH8-9。
3、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有两种:强碱Ⅰ型——含有三甲胺基强碱Ⅱ型——含有二甲基- -羟基-乙基胺Ⅰ型比Ⅱ型的碱性强,但再生困难;Ⅱ型的稳定性则较差;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一样,没有使用pH的限制;典型交换反应:RN(CH3)3Cl + NaOH RN(CH3)3OH + NaCl4、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有伯胺基-NH2、仲胺基=NH、叔胺基≡NH和吡啶基等;与弱酸性阳离子树脂情况类似,交换能力随pH的变化而变化,pH越低,交换能力越大;典型交换反应:RNH3OH + HCl RNH3Cl + H2O生成的盐RNH3Cl很容易水解;这类树脂与OH-的结合能力较强,容易再生成羟型,耗碱量也少。
(2)按树脂的物理结构分类按其物理结构的不同,可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凝胶型、大孔型和载体型三类。
图3—2是这些树脂结构的示意图。
1)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凡外观透明、具有均相高分子凝胶结构的离子交换树脂统称为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这类树脂表面光滑,球粒内部没有大的毛细孔。
在水中会溶胀成凝胶状,并呈现大分子链的间隙孔。
大分子链之间的间隙约为2~4nm。
一般无机小分子的半径在1nm以下,因此可自由地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内大分子链的间隙。
在无水状态下,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分子链紧缩,体积缩小,无机小分子无法通过。
所以,这类离子交换树脂在干燥条件下或油类中将丧失离子交换功能。
2)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针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缺点,研制了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外观不透明,表面粗糙,为非均相凝胶结构。
即使在干燥状态,内部也存在不同尺寸的毛细孔,因此可在非水体系中起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孔径一般为几纳米至几百纳米,比表面积可达每克树脂几百平方米,因此其吸附功能十分显著。
3)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特殊用途树脂,主要用作液相色谱的固定相。
一般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包覆在硅胶或玻璃珠等表面上制成。
它可经受液相色谱中流动介质的高压,又具有离子交换功能。
此外,为了特殊的需要,已研制成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
如螯合树脂、氧化还原树脂、两性树脂等。
吸附树脂的分类吸附树脂有许多品种,吸附能力和所吸附物质的种类也有区别。
但其共同之处是具有多孔性,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吸附树脂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通常按其化学结构分为以下几类。
(1)非极性吸附树脂指树脂中电荷分布均匀,在分子水平上不存在正负电荷相对集中的极性基团的树脂。
代表性产品为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聚合而成的吸附树脂。
(2)中极性吸附树脂这类树脂的分子结构中存在酯基等极性基团,树脂具有一定的极性。
(3)极性吸附树脂分子结构中含有酰胺基、亚砜基、腈基等极性基团,这些基团的极性大于酯基。
(4)强极性吸附树脂强极性吸附树脂含有极性很强的基团,如吡啶、氨基等。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团)名称和基本名称排列组成。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名称为离子交换树脂。
凡分类中属酸性的,在基本名称前加“阳”字;凡分类中属碱性的,在基本名称前加“阴”字。
此外,为了区别离子交换树脂产品中同一类中的不同品种,在全名前必须加型号。
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分类;第二位数字代表骨架结构;第三位数字为顺序号,用于区别离子交换树脂树脂中基团、交联剂、致孔剂等的不同,由各生产厂自行掌握和制定。
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往往在型号后面用“×”和一个阿拉伯树脂相连,以表示树脂的交联度(质量百分数),而对大孔型树脂,则在型号前冠以字母“D”。
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具体编号为:001—099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100—199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200—299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300—399 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400—499 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500—599 两性型离子交换树脂600—699 氧化还原型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骨架分类编号例如:D113树脂是水处理应用中用量很大的一种树脂。
从命名规定可知,这是—种大孔型弱酸型丙烯 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而001×10树脂则是指交联度为10%的强酸型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指标(1)外观常用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珠体,大孔树脂为乳白色或不透明珠体。
优良的树脂圆球率高,无裂纹,颜色均匀,无杂质。
(2)密度(3)交换容量指一定量树脂中可交换基团的毫克当量数,是表征树脂性能的重要指标。
若将树脂装柱进行操作,流出液中产物离子达到某一浓度时,操作即应停止,树脂进行再生后再使用。
这一浓度称为漏出点。
在漏出点时树脂所吸附的量叫做工作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树脂可交换的离子基团的数量的能力。
树脂的交换容量与其实际所含的离子基团的数量并不一定一致,因为树脂上的离子集团并不一定会全部聚氯乙稀系6 脲醛树脂系 5 聚乙烯吡啶系 4 环氧树脂系 3 酚醛树脂系2 聚丙烯酸系 1 聚苯乙烯系 0 骨架分类编号进行离子交换,可交换的基团的比例依据测试条件不同而异。
根据测定方法不同,有湿基全交换容量、全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模拟实际应用条件测得的柱交换容量)等。
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可先将树脂处理称氢型。
称几克树脂,测其含水量,同时称取若干克树脂,加入一定量的标准NaOH溶液,静置一昼夜(强酸性树脂)或数昼夜(弱酸性树脂)后,测定剩余NaOH的毫摩尔数,就可求的总交换量。
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由于羟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在高温下易分解、故含水量不准。
且当用水洗涤时,羟型树脂要吸附CO2而使部分树脂成为碳酸型,所以应用氯型树脂来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氯型树脂放入柱中,在动态下通入硫酸钠溶液,以硝酸银溶液滴定流出液中的氯离子看两,用铬酸钾做指示剂,根据洗下来的氯离子量,就可球的总交换量。
若树脂在固定床中进行操作,当流出液中有价值离子浓度达到某一浓度时,操作停止。
在漏出点,树脂所吸附的量称为工作交换容量。
(1)交联度合成树脂时单体中交联剂(如二乙烯苯)的含量百分数称为交联度。